中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疾病,很多中老年人会患中风,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习惯不太好导致中风的,中风的诱发原因主要就是血管堵塞导致的,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饮食注意预防。那么,中风有哪些前兆表现?预防中风有哪些方法?
1、中风的前兆
1、舌痛
老年人出现无显著缘由的舌痛、麻木、活动不便时,可能与血粘度升高相关。
2、手指或一侧面部、肢体麻木
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3、眩晕
忽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4、单眼忽然发黑
一只眼睛忽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好恢复一般。
5、 说话吐字不清
是忽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但持续时间短。
6、呛咳
喝水或进食时偶然呛咳。
7、缘由不明跌跤。
8、哈欠不断
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峻,血管内径越来越小,惹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
9、嗜睡
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
10、精神状况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商衰退,均与脑缺血相关,可能是中风前兆。
2、疏通经络预防中风
1、针刺——整体经络针刺法
根据经脉流注次序,每次针刺一条经脉,十二次针刺完十二条经脉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可疏通137条经络。
2、推拿——整体经络推拿法
按经脉走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施展推拿手法,主要为按、揉、推、拍等。一次打开670个穴位。
3、服中药——中药:根据辩证,内服中药,去除经络不通的病因。
(1)风痰瘀血——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2)风火上扰——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
(3)痰热腑实——治法:通腑化痰。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4)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
(5)肝阳上亢——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方药:镇肝熄风汤。
3、需要疏通经轮情况
1.有经络不通的临床表现时。
2.气候交变时,尤其寒热转变时,如春夏之交、秋冬之交。
3.有中风史者,每年至少“保养”2次。(通讯员:陈芳)
4、老年人中风饮食
1、补充水分多吃木耳
高粘滞血症症导致老年人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流动变缓慢,因此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引发中风。吃木耳能起到预防中风作用,这是因为木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除了木耳之外,大量喝水补充水分也能有效预防中风发生。
2、多吃低脂低胆固醇食物
高血脂是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的主食应该以粗粮为主,并多吃豆类食品,以及蔬菜,菌藻类食品,这些食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脂肪分解排泄,减少脂肪吸收。此外还应该少吃含胆固醇高,脂肪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品。
3、适量补充蛋白质
低蛋白高盐是诱发中风的常见因素,老年朋友的饮食中不要刻意限制供给蛋白质,每天应保持在70到80克左右蛋白质的攻击,动物蛋白以鱼虾,蛋类,奶类,禽类为主;植物蛋白以大豆,花生,芝麻蛋白为主。
4、注意钾,镁的补充
补钙能调解血压,牛奶,豆制品,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同时,钾元素和镁元素的补充也对降血压有好处,多吃土豆,黄豆,绿豆,香蕉等含钾高的食物能维持人体细胞内渗透压,心肌收缩和能量代谢;镁元素的补充对温度血压,维护脑细胞钙平衡,预防脑中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含镁的食物主要有玉米,西红柿,海带,香蕉,各种坚果等。
5、老人中风要严格限盐
食盐中的钠摄入过多是诱发脑中风的关键因素,老年人要在平时养成少吃盐的习惯,每人每天摄盐量应限制五克一下,有高血压,中风家族史的更要注意严格限盐。
⑴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
⑵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⑶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⑷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
⑸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⑹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⑺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⑻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⑼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
⑽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⑾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
⑿鼻出血,特别是频繁性鼻出血。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上面这些先兆征象并无特异性,即还有很多其它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给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能大意。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一般容易中风的人群都是五六十岁左右,然而也有一些个别人群中分在四十多岁,中风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的保健身体预防中风,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中风的先前症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那么中风的先兆症状有哪些?预防中风吃哪些食物好?
一、中风前兆的症状
1.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2.哈欠不断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况下,哈欠连天,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所以哈欠不断者,不可马虎。
3.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中风前兆有哪些症状?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4.单眼突然发黑
一只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5.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6.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的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7.突然眩晕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8.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二、预防中风的食物
1.雪羹汤
用料:荸荠30克,海蜇头30克。
制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片。海蜇洗净,切碎。锅中加水,放荸荠和海蜇后烧开,续煮10分钟。温服,每日1次,连服2周~3周,或时时服食。
功效:特别适合阴虚阳亢、痰热内盛伴眩晕、大便燥结的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但便溏、肢冷者不宜多服。
2.山楂粥
用料:山楂30克,粳米50克。
制法:山楂煎汤取汁,与粳米煮粥,调味服食。每日1次,时时服食。
功效:可预防脑卒中,尤适于眩晕、易怒以及心烦肝阳亢盛、口苦咽干、气滞血瘀等证型高脂血症患者,但胃酸过多者不宜多食。
3.海带松
用料:浸发海带250克,香油、白糖、精盐各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煮透,沥干后切丝。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加入海带丝,煸炒至海带松脆捞出,加白糖、精盐拌匀。时时服食。
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冠心病和脑中风等,但消瘦者不宜多食。
4.田七丹参汤
用料:田七切片10克,研末3克。丹参10克,可加少量花旗参或高丽参,高血压或失眠者不须加。
制法:加入瘦肉或鸡肉煲汤,每周2次~3次。
功效:预防脑卒中。
5.玉米糊
用料:玉米100克。
制法:玉米洗净,晒干,研成细粉,置锅中,加水煮沸后煨成糊状,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吃数月或时时服食。
功效:有预防脑卒中作用,尤适于口渴,舌苔黄腻属湿热内盛及腰酸、乏力属脾肾亏虚等证型的高脂血症、脂肪肝、血管硬化症等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93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痛经原因是什么,痛经怎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