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大肠癌有什么症状

佚名 2023-07-14 00:04:42

身体很多部位都有患癌的几率,大肠癌损害的是大肠组织,癌症听着就让人恐惧。大肠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呢?生活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该怎么预防大肠癌呢?

1、大肠癌的患病率高

大肠癌已连续8年蝉联国人的十大癌症发生数首位,居癌症死因第3位,想要远离大肠癌的威胁,基本之道是要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规律运动。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连假,国健署提醒,除了少吃烧烤和红肉,也要多摄取高纤蔬果、多运动、少喝饮料,并养成定期做粪便潜血检查的习惯,才能“肠”保健康。

高纤蔬果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与增加饱食感。

2、怎么预防大肠癌

“要”筛检: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民众,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也会随着攀升,每2年接1次粪便潜血检查,有助降低15%至33%罹患大肠癌风险。需注意的是,大肠癌在早期常无症状,等到肠道有阻塞、便秘,或出血到肉眼看得出来,通常已非早期,因此“没有症状时就要筛检”。

“多”蔬果:选择当季盛产的水果,或挑选当季新鲜、颜色丰富及富含纤维的水果;多吃五颜六色的蔬菜,如花椰菜、杏鲍菇、洋葱、甜椒及萝蔔等,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与增加饱食感,也避免其他食物吃过量,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多”运动:肥胖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而21%至25%的大肠癌可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平时就要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餐后与亲朋好友相约散步赏月,联系情感也避免肥胖上身。

“少”吃烧烤:烤肉不仅会污染空气,也会产生致癌物。建议改变烹调方式,以水煮、蒸,或微波炉加热取代烧烤。

“少”吃红肉:研究指出,加工肉品及红肉(猪、羊、牛)的摄取量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有剂量效应关系,建议避免吃加工肉,并以鱼肉、瘦鸡肉等白肉来取代红肉。

“少”喝饮料:含糖饮料对身体负担重,又会导致肥胖,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无糖茶取代,既能解渴,对身体也不会造成负担。

3、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2、便血,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这也属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3、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

4、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4、肠癌的治疗方法 

1、外科治疗:大肠癌的治疗中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对有广泛癌转移者,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

2、放射治疗:疗效尚不满意。有人认为大肠癌的治疗分为:

1。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切除率,减少区域性淋巴转移、术中癌细胞的播散及局部复发;

2。术后放疗对手术根治病例,如肿瘤已穿透肠壁,侵犯局部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手术后有肿瘤残存,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宜作手术后放疗;

3。单纯放疗对晚期直肠癌病例,用小剂量放射治疗,有时能起到暂时止血、止痛的效果。

3、在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中还可以选择中西相结合的方式。“五行平衡缓控疗法”此特色疗法坚持中医五行相应、子午流注的整体观、时间观指导诊疗过程,中药与针灸及特色疗法配合,提高预防及治疗的效果。还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特点,综合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益气健脾、扶正固本、疏通经络等多种治疗法则。

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大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一般主要是因为一些肠道疾病引起的,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肠道,注意预防肠道疾病,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大肠癌。大肠癌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预后效果看个人。那么,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治疗大肠癌的四种常见方法。
1、治疗大肠癌
1、横结肠切除术
肿瘤位于横结肠中部时,切除范围应包括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最后行结肠端端吻合.横结肠癌如侵犯附近脏器,如胃大弯、小肠、胰腺体尾部,手术时如有可能应一并切除受累组织。
2、左半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降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根部及相应系膜和肠管,行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必要时可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血管,切除病变所属系膜及肠管,行横结肠-直肠吻合术。
3、右半结肠切除术
肿瘤位于盲肠、升结肠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右半部、大网膜右半部、胃网膜右血管、肝曲、升结肠、盲肠、15~20cm末段回肠、右侧肾周筋膜前叶及相应肠系膜血管淋巴组织。术中应注意勿损伤十二指肠、右侧输尿管等。如果肿瘤侵犯其他的脏器应争取一并切除,整块切除后,行回肠一横结肠对端吻合。
4、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乙状结肠中、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直肠上段及乙状结肠系膜,行降结肠-直肠吻合术。
2、大肠癌的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如有一段长时间的便秘,然后腹泻,甚至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异常增多,老是觉得排不干净。有的则是大便变细、变硬,或如水状。
2、腹部胀痛
初期仅觉得下腹部胀痛,有时可以听到“肠子蠕动的声音”。上厕所时稍微用点力,就感到腹部剧痛。有时也觉得胀气,想放屁却放不出来。
3、贫血且体重减轻
出现贫血现象,表示体内有一个地方持续轻微出血所致,如果脸色苍白,体重下降,表示病情已经不妙。
4、便血或出血,或带有黏液
最常见的情况是大便中沾有血液或黏液,有时会发觉出血量增多,呈鲜红色,即肛门出血。
3、患大肠癌的原因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是大肠癌最重要的发病因素。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摄入量高;吃油炸食品;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以及饮酒等,都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
2、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
大肠发生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大肠息肉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这是因为肠道内的反复炎症,对肠道粘膜细胞是一种慢性刺激,这种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粘膜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发生恶变。有大肠息肉的患者也一样,其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无息肉者的22倍,因为息肉本身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息肉可能会恶变。
3、遗传因素
约有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4、职业因素与卫生习惯
长期在办公室久坐,缺乏运动,而又缺少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可能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不良的卫生习惯,也会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80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