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假之后,我们总是会有不太适应的感觉,比如上班上学都没有什么精神,或者说感觉没有心情做其他的事情等等,这其实都是节后综合症的表现,但是我们要学会自己调节,因为节后综合症不调整还是会有很大的危害的。那么,一般节后综合症怎么办呢?
1、节后综合症症状
(1)疲倦乏力
由于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路途劳顿等因素较多,极易造成疲倦乏力。此时除适当休息外,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迅速消除疲倦乏力的症状。
防治妙招艾条温和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各15分钟,然后拇指按揉合谷穴和太冲穴各5分钟。关元穴和足三里穴为人体保健强壮要穴,具有固护元气、补肾壮阳、健脾益气的作用,气足则疲倦乏力感可迅速消除。具体方法为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施灸,以感觉局部温热但不烫伤皮肤为度。合谷穴和太冲穴中医又合称为四关穴,按揉这两个穴位可起到开关利节、通行经络气血的作用,使人四肢矫健,可消除四肢的酸痛乏力症状。
(2)胃脘不适
春节期间,各种美味佳肴让人大快朵颐,肥甘油腻之品大量增加,胃肠负担激增,极易造成诸如胃胀、胃痛、胃酸等胃脘不适。
防治妙招摩腹5分钟,拇指按揉中脘穴、梁门穴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摩腹时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将手掌叠放于上腹部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揉动,动作要缓慢、均匀,以腹内有热感、舒适为宜。摩腹可起到健运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按揉中脘穴、梁门穴和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胃消食、理气除胀、和胃止痛的作用。摩腹与按揉穴位合用有助于快速消除胃部症状,缓解胃脘不适。
(3)颈肩腰痛
春节假期较长,上网、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增加,一坐下来少则几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颈、腰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造成肌肉痉挛、僵硬,产生颈肩痛、腰痛等问题。
防治妙招颈肩痛:提拿颈项部、肩部10~15次,按揉风池穴、肩井穴、合谷穴和后溪穴各3分钟。提拿颈项部、肩部时,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住颈项部或肩部肌肉,先将其捏住并提起,然后松开,反复进行,以局部酸痛但能耐受为度。此法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可使局部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按揉风池穴、肩井穴、合谷穴和后溪穴四个穴位,是通过远近配穴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通经止痛的效果。
腰痛:搓腰骶3~5分钟,按揉委中穴、人中穴各3分钟。搓腰骶时采用坐位,以手掌掌根或小鱼际着力于腰骶两侧皮肤,自上而下进行快速往返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此法可刺激腰部膀胱经的诸多穴位,如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八髎穴等,起到疏通经络,缓急止痛的作用。委中穴、人中穴配合应用又称为二中腰痛方,是治疗腰痛的经验效方,二穴均属循经远端取穴,具有很好的通经止痛作用,在临床上治疗腰痛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眼睛干涩
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或手机屏幕,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可导致眼睛干涩。
防治妙招摩掌熨目5~10遍,点揉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各3分钟。摩掌熨目是防止眼睛干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方法是先将两掌相互摩擦,使手掌发热,然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双眼之上,使眼部有温热舒适之感。此法有安神定志、养睛明目的作用。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均位于眼睛周围,点揉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眼部气血,使眼睛得到充分的滋养,进而消除眼睛干涩。
(5)痔疮发作
每年春节期间,痔疮的发病都会呈现井喷的状态,这是因为在此期间饮食多肥甘厚腻及辛辣之品,加之过量饮酒、久坐等因素,极易造成痔疮发作或加重。
2、怎么治疗
防治妙招搓八髎穴3~5分钟,点揉承山穴、二白穴各3分钟。搓八髎时采用坐位,以手掌掌根或小鱼际着力于八髎穴处皮肤,自上而下进行快速往返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此法可起到疏通经络,通利二便、调肛止痔的作用。承山穴和二白穴是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临床效果显著,点揉这两个穴位可起到消痔止痛的作用。
(1)常用穴位定位
关元穴: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
合谷穴:手背,当拇、食指合拢时,隆起的肌肉最高处即是本穴。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梁门穴:上腹部,中脘穴旁开两寸。
风池穴:后颈部,枕骨下两大筋即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约与耳垂相平。
肩井穴:肩部,从乳头直上肩部的最高点即是。后溪穴: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委中穴:腘窝横纹的中央。
人中穴: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印堂穴:前额两眉内侧端两线的中点处。
睛明穴:眼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四白穴:眼部,目视正前方,在瞳孔正下,眼眶下缘可触及一个骨性凹陷即眶下孔,即是本穴。
太阳穴:颞部,眉毛外侧端与眼角外侧端两线的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八髎穴:骶区,第1、2、3、4骶后孔分别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左右共8个穴点,合称八髎穴。
承山穴:小腿后区,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顶点即是本穴。
二白穴: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肢两穴。
内关穴: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穴: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3、运动辅助
节后综合症其实可以很快的调整过来,上下班的时候我们可以走路上下班。晚饭后不要窝在家里看电视,跟家人朋友一起去公园走一走散散心,运动运动,可以唤醒我们身体的活力,调节一下身体机能,远离亚健康。
我有节后综合征,可以通过补足睡眠,改变饮食习惯及调整心态等方面来缓解。
节后综合征是指节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症状,是一种心理问题。大部分人节后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焦虑不安、头痛、失眠、躁动不安、虚脱等症状。
1.补足睡眠。睡眠需要保证在八小时以上,睡前不看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到开学或者上班期间睡眠也能够自我调整过来。
2.改变饮食习惯,通常,在假期期间可能饮食有过于油腻,或者是暴饮暴食而引发的胃肠负担加重,有腹胀及腹泻。不排除会导致腹痛,多数需要保持清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3.调整心态,在假期过长假的时候,或者是放寒暑假的时候儿,可能会导致心情过于懒散,失去了自我调整的能力。可以通过户外活动放松心情儿,也可以通过跑步及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加身体,身体的抵抗力,还能够缓解精神的疲惫。
缓解节后综合征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正确的理解心理压力,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多参加有一定的娱乐活动和有氧运动,就能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的节后生活和工作状态。
春节即将过去了,很多“打工人”都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工的前几天,似乎每个人都得了节后综合征。明明放假休息,身体却比没放假之前还要累。
无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打瞌睡,食欲不振,还有的人会出现头痛、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
这2个方法有效缓解节后综合征,有效提高精气神!
1、调整睡眠,规律作息。
春节放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没有“上午”的。因为晚上熬夜通宵,第二天醒来就已经是中午了。放假作息不规律,节后回来容易出现睡眠紊乱的问题。
所以,放假回来后首先要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对于一些节后回来晚上难以入睡,睡不安稳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畸形热水泡脚、喝牛奶等方式来调整作息。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神门穴、太冲穴、内关穴、安眠穴等调理身体,可以起到除烦泻热、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调理情绪、促进睡眠。
2、消化不良,清淡饮食。
假期中,很多人都是大鱼大肉,加上饮酒,无形中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胃肠道很容易处于疲劳的状态。节后不注意调节,改变饮食习惯,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的情况。
节后饮食,可以选择谷物粗粮为主要主食,适量增加燕麦、山药、薯类等,多增加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
日常如果感觉消化不良,也可以通过艾灸穴位,进行简单的调理,帮助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我们手上的大陵穴,可以帮助我们健胃消食。这个穴位可以降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以及我们腹部的神阙穴、中脘穴也是经典的保胃穴,出现腹胀、腹痛的时候,可以在以上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缓解症状,改善不适。
3、精神不佳,试试穴位提神!
刚上班总是觉得疲乏无力,犯困、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尝试通过按摩穴位提神,将身体内的阳气调动起来。
按摩风池穴,刺激风池穴可以清脑、熄风、明目的效果
捏一下劳宫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使经脉脉气得到增强,从而起到静心凝神、提神醒脑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76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女性拥有十大健康的新优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