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衰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都不甚了解。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早衰症只是比正常人老得快一点,不会威胁到生命健康,但其实早衰症患者的平均寿命并不高。那么早衰症最多活多久?早衰症能活多久?早衰症可以活到多少岁?
1、早衰症的平均寿命
早衰症是一种罕见的儿童基因病变性疾病,它可以导致儿童过早衰老、死亡。对于这种早衰症,从以往的病例中知道它的平均寿命仅仅为14岁。
2、早衰症最多能活多久
虽然早衰症的平均寿命不长,但并不代表每位患者都是14岁就会死亡,目前世界上早衰症患者存活年龄最大的已经达到18岁。因此,目前来说早衰症最多能或18岁。
3、早衰症的老化速度
早衰症为一种在儿童期就会老化、身体逐渐衰竭的疾病,患者身体老化速度约为正常人8倍,小小年纪就满脸皱纹、秃头、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10岁少女如年逾古稀的老婆婆。
4、早衰症发病率高吗
早衰症最早发现与1886年,虽然这种死亡率高,发展迅速,但就目前而言其发病率不高,全球所发现的早衰患者病例屈指可数。
5、早衰症会遗传吗
1、什么是早衰症
早衰症全名称之为早年衰老综合征,其身体衰老的速度比正常人快5-10倍,因此称之为早衰症状。其主要病症包括:身材瘦小、脱发、心血管过早衰老等症状。
2、早衰症的发病原因
早衰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LaminA基因的突变,是导致早衰症儿童细胞结构及功能逐渐退化的原因。
3、早衰症是一种遗传病吗
根据目前研究所得出来的病因而得知,早衰症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率高的遗传性疾病,但目前无法确定染色体是隐性还是显性遗传。
4、早衰症能治愈吗
既然知道早衰症是一种遗传病,那么目前来说对于这种遗传病并没有好的治愈方法,仅仅智能通过缓解并发症的方式来缓解病情。
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又称儿童早老症,属遗传病,Hutchinson于1886年首先报告。 虽然本病为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但还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还是显性遗传。本病为一综合征,特点为发育延迟,至婴儿时期就发生进行性老年性退行性改变。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身材矮小,体重下降且和身高不成比例,性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组织减少。头和面不成比例,头部所占面积相对较大,而面部相对较小。下颌比正常人小。头皮静脉明显,脱发呈普遍性。眼呈鸟眼样外形,牙齿发育延迟,胸呈梨形,锁骨短而发育不良,姿势呈骑马形,两脚分开的宽度大,走路时拖着两脚,髋外翻。大拇指细,关节永久性强直。早衰症最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变薄、紧张、干燥、皱折。许多部位可见棕色点状色素沉着。下腹部、大腿和臀部的皮肤呈硬皮病样表现。这些部位的浅表静脉明显,出汗减少。眉毛和睫毛缺如,前囟门凸起。鼻尖呈钩状像鸟喙。面中部和鼻唇部轻度雷诺现象,唇薄,耳尖突起而耳垂小,指甲营养不良。 这种患儿在婴儿期常常是正常的,或仅有硬皮病样症状。面中部青紫和钩状鼻常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到1岁左右症状愈来愈明显,直到第二年呈现各种特征性表现。本病患者一般无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和肾上腺方面的异常。但基础代谢率增加,血脂不正常。早老症患者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心血管和脑血管的病变常早年夭折。
养生抗衰老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1.7点上厕所5分钟
每天早晨的5-7点是大肠经当令的时间,即使你的大脑没有苏醒,机体已经醒来。此时去厕所排便可以减少人体对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避免口臭和色斑。
但是如厕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因为超过5分钟则容易导致直肠静脉曲张,诱发痔疮。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2.8点化淡妆
化妆既是礼仪也是礼貌,早晨的皮肤状态处于一天中的巅峰时间,此时化妆无需遮盖太多,同时妆容效果好。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3.10点喝杯绿茶
古人道“不饮空心茶”,空腹喝茶会让人体吸收过多的咖啡碱,不仅伤害神经系统还伤脾胃。
上午10点,在早饭后,午饭前,此时喝绿茶可以补充水分、提神、抗辐射。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4.吃饭时长20-30分钟
一般中午12点左右吃午饭,一顿饭时长保持在20-30分钟,一方面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细嚼慢咽。另一方面,饱腹感可以得到满足,有利于控制身材。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5.13点午睡30分钟
下午的1点,此时人体疲乏处于疲乏状态,需要睡眠,此时进行午睡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机体的疲劳,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女性保持良好的情绪。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6.15:30喝下午茶
一天中的下午时间,体内葡萄糖含量已经大大降低,此时思维速度缓慢、精神疲劳、不良情绪出现。
喝下午茶不仅可以补充能量,提高思维速度,还是一个精致女人应该有的生活的态度。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7.18点之前吃晚饭
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速度是4-6小时,女人要想控制自己的身材,那么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高热量食物。18点之前吃晚饭更有利于控制身材。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8.22点前入睡时间
晚上的11点到第二天凌晨的5点是皮肤细胞生长和修复最旺的时间,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其他时间的8倍。所以,此时处于睡眠情况下更有利于美容护肤。
而从上床到入睡也需要时间,所以想要睡美容觉,请22点之前上床!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9.喝酸奶时间
酸奶在不同时间段喝有不同的养生效果,早饭后喝可以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助消化。
女性熬夜加班后喝酸奶可以避免吃其他夜宵导致的肥胖,同时夜间人体内血钙含量最低,喝酸奶补钙。
保养皮肤抗衰老方法10.最佳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不同,选择时间也不同,高强度运动宜在饭后2小时,中轻度则适合在饭后1小时,而轻度运动宜在饭后半小时,如散步。
一天之中下午的4-7点是运动的最佳时间,下午的5-6点心跳和血压调节平衡,4-7点体内激素活性处于最佳状态,适应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而且,这个时间段锻炼不会影响睡眠。
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黄瓜的植株经常会出现早衰,主要表现为根衰老、叶黄化、植株萎缩、瓜条生长迟缓、植株严重甚至死亡,导致黄瓜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从而影响黄瓜种植者的收入。
那么,黄瓜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呢?黄瓜早衰症怎么治疗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瓜早衰的原因1.根系老化随着植株生长时间的增加,黄瓜根系老化,春季温度升高,浇水不当也会对根系造成危害。
根系是黄瓜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通道,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多,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少。
黄瓜根系生长的佳温度为20~23°c,根系超过25°c就会容易折损。
如在土壤温度高时中午后浇水,土壤温度与灌溉水温相差较大,根系容易受损,导致水、养分供应受阻。
根系老化或损伤会导致植物吸收能力下降,枯叶和衰老叶增多,这是黄瓜早衰的主要原因。
2.不适当的水肥有些菜农盲目施用大量肥料,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根系受累,根尖生锈或局部坏死,根的吸收能力减弱,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一些菜农认为它即将被连根拔起,因此减少浇水和施肥的次数,导致肥料不足,这些会导致黄瓜过早老化。
3.棚温过高黄瓜生长的佳温度为25-30°c。
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棚子里的温度往往过高。
当温度超过35°c时,就会发生热损害,导致黄瓜的茎叶出现灼伤,叶片干枯严重,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有机养分制造减少,植物生长不良。
4.病虫害加重随着黄瓜生长时间的增加,棚内的细菌和虫卵不断增加。
黄瓜生长中后期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危害加重。
随着温度的升高,棚的风口开放时间增加,外部蚜虫、美洲斑潜蝇等昆虫也进入棚内。
黄瓜茎叶引起的害虫危害增加,病叶数量增加,叶的光合作用减少,茎叶过早枯萎,常有畸形瓜类和病虫瓜类出现。
黄瓜早衰症怎么治疗科学用肥瓜菜需肥多耗肥快,要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
在幼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果实头一批采收后,要分次进行追肥,做到氮、磷、钾和硼、锌、钼等配合施用。
清沟排渍夏秋季多雨易渍涝,使根系沤烂死亡而逼熟。
要经常疏通田间的围沟、厢沟和腰沟,使之明水能排,暗沟能沥。
灌水降温在高温季节,应根据土壤墒情情况和瓜菜生长现实。
及时进行沟灌和喷灌。
雨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保墒增氧,促进蔬菜健壮生长。
适时摘心辣椒、茄子、番茄等在头一茬果实采收后,根据其长势摘除顶心和旁心,黄瓜、香甜瓜、西瓜、苦瓜等,当瓜蔓长到20-25片叶时,进行摘心和剪去中上部的分枝和赘芽。
豆角类蔬菜,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支架高矮而灵活掌握,如长蔓品种和春豆角,可在蔓长到2米左右时摘心,而短蔓品种和秋豆角,则不摘心为好。
摘心时应同时去掉病叶、脚黄叶,以利通风向阳结壮果。
防治病虫瓜菜常见的病虫有立枯病、炭疽病、毒素病、霜霉病、灰霉病、烂根病和蚜虫、黄守瓜、红蜘蛛、潜叶蝇、棉铃虫等。
防治时多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广谱农药。
上述病害可选用1000倍克百菌、百菌清、绿亨一号、灭病威等喷治,其中灰霉病还可采用克霉灵1000倍喷治。
以上虫害,可选用1000倍晶体敌百虫、多虫清、除尽、功夫、万灵液喷杀。
注意收获前15天,禁用农药。
及时采收,提早上市大多数瓜菜可在八成熟时收获,而茄果类、豆角类则在九成熟时收获为好。
如需远途运输的瓜类,也可在七八成熟时采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黄瓜早衰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衰老(aging,senescence,senility)又称老化,通常指生物发育成熟后,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下降,结构中心组分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基本现象,衰老过程发生在生物界的整体水平、种群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等不同的层次。生命要不断的更新,种族要不断的繁衍。而这种过程就是在生与死的矛盾中进行的。至少从细胞水平来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节 细胞衰老
一、人体细胞的动态分类
人体的自然寿命约120岁,而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寿命有显著差异,根据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时间,可将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4类:①更新组织:执行某种功能的特化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衰老死亡,由新细胞分化成熟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构成更新组织的细胞可分为3类:a干细胞,能进行增殖又能进入分化过程。b过渡细胞,来自干细胞,是能伴随细胞分裂趋向成熟的中间细胞,c成熟细胞,不再分裂,经过一段时间后衰老和死亡。②稳定组织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功能专一,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细胞分裂少见,但在某些细胞受到破坏丧失时,其余细胞也能进行分裂,以补充失去的细胞,如肝、肾细胞。③恒久组织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个体一生中没有细胞更替,破坏或丧失后不能由这类细胞分裂来补充。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和心肌细胞。④可耗尽组织细胞,如人类的卵巢实质细胞,在一生中逐渐消耗,而不能得到补充,最后消耗殆尽。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一)形态变化
衰老细胞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皱缩,膜通透性、脆性增加,核膜内折,细胞器数量特别是线粒体数量减少,胞内出现脂褐素等异常物质沉积,最终出现细胞凋亡或坏死。总体来说老化细胞的各种结构呈退行性变化(表15-1)。
表15-1 衰老细胞的形态变化
核
增大、染色深、核内有包含物
染色质
凝聚、固缩、碎裂、溶解
质膜
粘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细胞质
色素积聚、空泡形成
线粒体
数目减少、体积增大、mtDNA突变或丢失
高尔基体
碎裂
尼氏体
消失
包含物
糖原减少、脂肪积聚
核膜
内陷
(二)分子水平的变化
衰老细胞会出现脂类、蛋白质和DNA等细胞成分损伤,细胞代谢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DNA:复制与转录受到抑制,但也有个别基因会异常激活,端粒DNA丢失,线粒体DNA特异性缺失,DNA氧化、断裂、缺失和交联,甲基化程度降低。
RNA:mRNA和tRNA含量降低。
蛋白质:含成下降,细胞内蛋白质发生糖基化、氨甲酰化、脱氨基等修饰反应,导致蛋白质稳定性、抗原性,可消化性下降,自由基使蛋白质肽断裂,交联而变性。氨基酸由左旋变为右旋。
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属离子Ca2+、Zn2+、Mg2+、Fe2+等丢失,酶分子的二级结构,溶解度,等电点发生改变,总的效应是酶失活。
脂类: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间或与脂蛋白之间交联,膜的流动性降低。
三、细胞衰老的机理
关于衰老的机理具有许多不同的学说,概括起来主要有差错学派(Error theories)和遗传学派(Genetic /Programmed theories)两大类,前者强调衰老是由于细胞中的各种错误积累引起的,后者强调衰老是遗传决定的自然演进过程。其实,现在看来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一)差错学派
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差错”积累,导致细胞衰老。根据对导致“差错”的主要因子和主导因子的认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实验证据。
1.代谢废物积累(waste product accumulation)
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至一定量后会危害细胞,引起衰老,哺乳动物脂褐质的沉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脂褐质是一些长寿命的蛋白质和DNA、脂类共价缩合形成的巨交联物,次级溶酶体是形成脂褐质的场所,由于脂褐质结构致密,不能被彻底水解,又不能排出细胞,结果在细胞内沉积增多,阻碍细胞的物质交流和信号传递,最后导致细胞衰老,如老年性痴呆(AD)就是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的,因此β-AP可做为AD的鉴定指标。
2.大分子交联(cross linking)
过量的大分子交联是衰老的一个主要因素,如DNA交联和胶原胶联均可损害其功能,引起衰老。在临床方面胶原交联和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
3.自由基学说(free radical theories)
自由基是一类瞬时形成的含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团,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主要包括:氧自由基(如羟自由基·OH)、氢自由基(·H)、碳自由基、脂自由基等,其中·OH的化学性质最活泼。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有两方面:一是环境中的高温、辐射、光解、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外源性自由基;二是体内各种代谢反应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内源性自由基是人体自由基的主要来源,其产生的主要途径有:①由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泄漏产生;②由经过氧化物酶体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等催化底物羟化产生。此外,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还可通过非酶促反应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具有高度反应活性,可引发链式自由基反应,引起DNA、蛋白质和脂类,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等大分子物质变性和交联,损伤DNA、生物膜、重要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从而引起衰老各种现象的发生。实验表明DNA中OH8dG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OH8dG完全失去碱基配对特异性,不仅OH8dG被错读,与之相邻的胞嘧啶也被错误复制。
正常细胞内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前者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非酶系统有维生素E、醌类物质等电子受体。Orr WC和Sohal RS(1994),将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基因导入果蝇,使转基因株具有3个拷贝的SOD基因,其寿命比野生型延长1/3。这个实验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线粒体DNA突变(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中,大约有1-4%氧转化为氧自由基,也叫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因此线粒体是自由基浓度最高的细胞器。mtDNA裸露于基质,缺乏结合蛋白的保护,最易受自由基伤害,而催化mtDNA复制的DNA聚合酶γ不具有校正功能,复制错误频率高,同时缺乏有效的修复酶,故mtDNA最容易发生突变。mtDNA突变使呼吸链功能受损,进一步引起自由基堆积,如此反复循环。衰老个体细胞中mtDNA缺失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许多研究认为mtDNA缺失与衰老及伴随的老年衰退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人类的脑、心、骨骼肌的氧负荷(oxidative stress)最大,因而是最容易衰老的组织。研究表明,限制热量(caloric restriction)摄入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寿命。
5.体细胞突变与DNA修复(somatic mutation and DNA repair)
外源的理化因子,内源的自由基本均可损伤DNA,导致体细胞突变。如辐射可以导致年轻的哺乳动物出现衰老的症状,这与个体正常衰老非常相似。正常机体内存在DNA的修复机制,可使损伤的DNA得到修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修复能力下降,导致DNA的错误累积,最终细胞衰老死亡。DNA的修复并不均一,转录活跃基因被优先修复,而在同一基因中转录区被优先修复,而彻底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DNA复制时期,这就是干细胞能永保青春的原因。
6.重复基因失活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重复序列不仅增加基因信息量,而且也是使基因信息免遭机遇性分子损害的一种方式。主要基因的选择性重复是基因组的保护性机制,也可能是决定细胞衰老速度的一个因素,重复基因的一个拷贝受损或选择关闭后,其它拷贝被激活,直到最后一份拷贝用完,细胞因缺少某种重要产物而衰亡。实验证明小鼠肝细胞重复基因的转录灵敏度随年龄而逐渐降低,哺乳动物rRNA基因数随年龄而减少。
(二)遗传学派
认为衰老是遗传决定的自然演进过程,一切细胞均有内在的预定程序决定其寿命,而细胞寿命又决定种属寿命的差异,外部因素只能使细胞寿命在限定范围内变动
1.程序性衰老(programmed senescence)
程序性衰老理论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都由基因程序控制的,衰老实际上是某些基因依次开启或关闭的结果。例如在小鼠肝中,胚胎早期表达的胞质丙氨酸转氨酶(cytosolic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cAAT)为A型,随后停止表达,但是在衰老时则表达B型cAAT,其它类似的衰老标志物(senescence markers)也有报道,如肝脏中的衰老标志蛋白2(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 2)也是在老年期表达。
此外程序性学派还认为衰老还与神经内分泌系统退行性变化以及免疫系统的程序性衰老有关。
2.复制性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
L.Hayflick (1961)报道,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次数是有限的。后来许多实验证明,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是在体内生长还是在体外培养,其分裂次数总存在一个“极极值”。此值被称为“Hayflick”极限,亦称最大分裂次数。如人胚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能增殖60-70代。
细胞增殖次数与端粒DNA长度有关。Harley等1991发现体细胞染色体的端粒DNA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缩短。细胞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段,当缩短到一定程度至Hayflick点时,可能会启动DNA损伤检测点(DNA damage checkpoint),激活p53,引起p21表达(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导致不可逆地退出细胞周期,走向衰亡。资料表明人的成纤维细胞端粒每年缩短14-18bp,可见染色体的端粒有细胞分裂计数器的功能,能记忆细胞分裂的次数。
端粒的长度还与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性有关,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在精原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如Hela细胞)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很低,呈抑制状态。
3.长寿基因(longevity genes)
统计学资料表明,子女的寿命与双亲的寿命有关,各种动物都有相当恒定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成人早衰症(Werner's syndrome,图15-1)病人平均39岁时出现衰老,47岁左右生命结束,患婴幼儿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图15-2)的小孩在1岁时出现明显的衰老,12-18岁即过早夭折。由此来看物种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遗传物质,DNA链上可能存在一些“长寿基因”或“衰老基因”来决定个体的寿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70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老人更年期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我愿和你一起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