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可能出现儿童“臀肌挛缩症”,国家药监局11日通知,要求企业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必须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近期,国家药监局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个别儿童使用含苯甲醇的注射液肌肉注射后出现“臀肌挛缩症”的病例报告。国家药监局决定组织开展含苯甲醇的注射液说明书的检查。
药监局昨日在通知中要求,凡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的注射剂,其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各地药监部门立即组织对辖区内企业药品说明书进行检查,未按要求修订的,药品一律不得上市。未按规定标注上述内容的已上市药品,一律责令企业立即予以召回,并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内容往锥形瓶中加12.0g(0.21mol)氢氧化钾和12ml水等。
1、分液漏斗的振摇方法。
2、分液漏斗。
3、抽滤装置。
4、实验内容往锥形瓶中加12.0g(0.21mol)氢氧化钾和12ml水,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氢氧化钾溶解并冷至室温。
在搅拌的同时分批加入新蒸过的苯甲醛,每次加入2-3ml,共加入13.5ml(约14g,0.13mol)。加后应塞紧瓶口,若锥形瓶内温度过高,需适时冷却。
继续搅拌60min,最后反应混合物变成白色蜡糊状。
苯甲醇向反应瓶中加入大约45ml水,使反应混合物中的苯甲酸盐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45ml乙醚分三次萃取苯甲醇,合并乙醚萃取液。保存水溶液留用。依次用15ml25%亚硫酸氢钠溶液及8ml水洗涤乙醚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蒸去乙醚后,继续蒸馏。
苯甲醇简介:
功效作用:
1、本品用于治疗6个月以上患者的头虱感染。
2、用于局部止痛及制剂(许多注射剂中含本品)的防腐。
用法用量: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苯甲醇注射液:本品为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的溶剂,具有镇痛作用,可减少注射时的疼痛。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儿童的用药安全,一直是父母关心的话题。
最近几年,许多我们常见的药品,已经被国家药监局划为儿童禁用药。 如安乃近、庆大霉素、柴胡注射液……
我们整理了2021年儿童用药黑名单,同时还准备了儿童家庭常备药清单,方便大家收藏保存!
1、感冒用药黑名单
小儿氨酚黄那敏
属于复方感冒药,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与退热药物同时使用,有用药过量风险。
2 岁以下小儿禁用,6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属于复方感冒药,含有金刚烷胺,过量服用有兴奋、胡言乱语、惊厥、心律失常等症状。
在说明书【禁忌】项中增加“ 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
属于复方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及右美沙芬,伪黄麻碱有神经兴奋作用,而右美沙芬过量有抑制呼吸的风险。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注销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
2、发烧用药黑名单
尼美舒利
退烧药尼美舒利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说明书禁忌明确“ 儿童用药: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 ”。
安乃近
安乃近可能会引起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品还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重症药疹、过敏性休克等。
本品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即使是成人也不能作为首选用药。
安痛定
安痛定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过敏性休克。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赖氨匹林
16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本品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1~2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本品。
16 岁以下慎用,3 个月以下禁用
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会造成休克。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并发布公告。 公告显示,修订要求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双黄连注射液
容易引发过敏休克, 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3、咳嗽用药黑名单
含可待因的止咳药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孩子使用有抑制呼吸的风险,甚至有死亡的风险。除此之外长期超剂量使用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等问题。
PS:除可待因,还要注意成分表中“罂粟壳”、“阿片粉”、“阿片酊”也有同样副作用。
(常见含可待因药品名)
2018 年 9 月6日,药监局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含非那根(异丙嗪)的止咳药
异丙嗪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两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常见有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用于 2 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
4、胃肠道疾病用药黑名单
庆大霉素
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论是注射、雾化还是口服,如果孩子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可能存在致聋风险。建议 儿童慎用。
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含有雄黄成分,摄入过量可能会出现肝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等,造成三氧化二砷中毒,严重时可能致死。
2018年药监局就牛黄解毒片说明书修订中,增加本品含雄黄,不可超剂量或长期服用。婴幼儿禁用。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当中含有40~50%的酒精,外用内服都存在酒精中毒的风险,除此之外当中的成分生半夏,过量服用也存在毒性。
不建议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呋喃唑酮片
2018年7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在【禁忌】项增加:葡萄糖-6-磷酸脱氯酶(G-6PD)缺乏者禁用。 在【儿童用药】项下增加:14岁以下儿童禁用。
5、抗病毒用药黑名单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服用之后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反应,出现晕眩、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对骨骼及呼吸系统都有风险,严重时会发生溶血性贫血、癌症。
婴幼儿不建议用
PS: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禁用,服药前后 6 个月,男女都需要避孕。
6、其他
茵栀黄注射液
注射后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另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建议: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匹多莫德
存在消化系统损害、皮肤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 3岁以下儿童禁用。
7、含硼酸及硼酸盐
2020年4 月 8 日,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含硼酸及硼酸盐药品说明书的公告》, 要求注明“婴儿禁用本品”“大面积皮肤损害者禁用本品”。
含硼酸及硼酸盐的药品常用在宝宝湿疹等皮肤问题上,常见药品名有以下几类:
*药物用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及医师嘱咐使用,切勿随意增减用量。
1、退烧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童学会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有两个,分别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药):代表药是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
布洛芬 (适用于对于6个月以上宝宝):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2、腹泻药物
蒙脱石散 :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口服补液盐 :适应症为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
3、便秘药物:
>>乳果糖口服溶液: 纤维素制剂,孩子便秘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
4、鼻塞药物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 :使用生理盐水的渗出作用,可以减轻鼻腔里面粘膜的水肿,从而缓解症状。
5、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糖浆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孩子 健康 无小事,家长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安全用药一定做好两点,看清说明书和咨询医师后再使用!
这份超实用的儿童安全用药指南,记得 「收藏」或「分享」, 让更多人知道!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85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来例假肚子疼怎么办,经期疼痛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