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世卫组织:中国民众无须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恐慌

佚名 2023-07-07 11:43:01

就有媒体报道说一名由非洲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出现类似埃博拉病的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保罗?加伍德30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仍然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对此恐慌。

30日有报道称,一名由非洲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呈现疑似感染埃博拉病症,一度引发亚太地区高度关注。当天晚些时候当地媒体报道称,该女子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也于当日表示,并未接报疑似病例。

加伍德表示,当前各国都必须加强对埃博拉疫情的监测与感染控制,如果游客从西非疫区返回3周之内出现高烧、虚弱、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立即向医疗部门寻求帮助并报告他们的旅行细节。

目前阶段,世卫组织并未发布任何针对疫区的旅行或贸易禁令。根据世卫组织此前发布的埃博拉疫情国际旅行与健康提示,游客、商人在疫情影响地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概率极低。目前已知的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世卫组织表示,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只不过这种情况下,世卫组织建议对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

加伍德表示,目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的疫情仍具挑战性,7月21日至23日间,三国新增108例埃博拉病例,死亡12人。截至7月2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201例,其中672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疗法。该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传播速度很快,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其主要症状为高烧、头痛、腹泻与呕吐等。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的介绍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西班牙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另有无国界医生、红十字与红新月会[4]、善普施等人道机构。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于2日宣告结束,世卫组织对该国为防控埃博拉病毒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12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3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3月17日在日内瓦宣布,2016年1月在塞拉利昂复燃的小规模埃博拉疫情于当日结束4。

埃博拉病毒来袭,我们怎么办?

据凤凰卫视报道,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返港的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疑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在伊利沙伯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一、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给出的信息如下:

1、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

2、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死率高达 90%。

3、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4、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5、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6、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是 1976 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二、人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给人类。因此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人际之间感染的发生缘于与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的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到埃博拉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污染的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

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会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病人应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监测,当医疗专业人员确定病人可以回家时,那么他们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康复的男性仍可能在康复后高达 7 周内通过其精液将病毒传给性伴。鉴此,重要的是,男性康复后至少在 7 周内要避免性交,或者当在康复后 7 周内进行性交时要戴上安全套。

三、什么人风险最大?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1、卫生工作者;

2、与感染者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3、在葬礼期间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的哀悼者;

4、在雨林地区与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发生接触的猎人。

四、感染埃博拉病毒有什么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属于典型症状和体征。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潜伏期又称为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它为期 2 天至 21 天。病人一旦开始显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在潜伏期内不具传染性。

五、目前疫情状况如何?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截至 2014 年 7 月 20 日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这三个国家因埃博拉病毒病造成的累计病例数为 1093 例,包括 660 例死亡。感染数与死亡人数都创新高。

顺便说一句,大家可以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查看这些数据,不要盲目相信网上谣言。

六、面对埃博拉病毒,我们能做什么?

1、不要恐慌,不要相信不靠谱的信息来源,更不要相信什么预防埃博拉病毒特效产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没有疫苗可用。

2、了解疾病的本质,它如何传播,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3、配合检疫局的工作,积极接受出入境的检查。现在中国地方检疫局已经在加强口岸查验力度,通过体温探测仪、快速检测手段对旅客进行检疫;加强对入境旅客的本底调查,通过其旅行史调查染疫风险。大家的配合能有效提高检疫局的工作效率。

4、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及预防措施,在境外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有症状的人员,勿食用未煮熟食物,勿饮用生水,如在境外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可向所在国使领馆寻求帮助。

5、如入境旅客此前曾到过非洲(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及周边区域)、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约旦、伊朗等)等国家,或回国时有发热、咽痛、虚弱、畏寒、腹泻、急性肢体麻痹等症状,在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如旅客在入境通道被要求抽检,须主动配合检疫人员工作,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入境后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无知和恐慌,往往比疫情更可怕。

(本文来自:丁香医生;部分图片转自腾讯科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4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