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食物能在冬天暖身
韭菜炒黄鳝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荤”的美称,冬天食用不仅可以除风祛湿,对关节疼痛也有缓解作用。黄鳝是温性食物,可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冬日补肾,韭菜炒黄鳝很好,但火气重的人不易多吃。做这道菜首先要将黄鳝洗净切成寸段,用姜汁至少腌10分钟(去除腥味)。先将黄鳝炒熟,再放入韭菜。由于黄鳝体内有一种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没有烧熟烧透,会有感染颌口线虫的风险,因此,一定要炒熟。另外,要选长得比较饱满、活泼、颜色明黄的,太老或太小的都不太好,当然,不要选购死黄鳝。红枣芝麻粥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我推荐喝红枣黑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者。另外,红枣中的芦丁可软化血管,而环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黑芝麻不仅能补肾,滋养肌肤,护发的效果也不错。血脂高者还可再加点荞麦或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一起熬粥食用。红枣是温热食物,吃多易上火,每人每天3~5颗为宜。挑选黑芝麻时用手捻一下,若褪色可能是被染色了,也可以掐一下,天然芝麻里面应该是白色的。羊肉萝卜汤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而萝卜是凉性食物,与羊肉搭配,堪称冬日进补绝配。炖羊肉白萝卜汤非常适合冬天喝。把羊肉切块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热(若一开始放入沸水中煮,不利于肉中杂质排出),水沸后捞出;再加入热水以及葱、姜、八角一起炖制,快熟时放入萝卜即可。注意盐要在快出锅前放,加盐过早会导致肉不容易炖熟。羊肉中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不要多吃。另外,购买时要选择羊肋部的肉,炖出来口感较好,而且有嚼头。水煮花生米气血亏虚似乎和女人更“亲密”。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说“女子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因为女性一生经、带、胎、产、乳,都需要损失大量的精血津液,即伤阴。所以相对于男人,女人更需要补气血。由于气血的消耗往往是造成女人气血亏损的原因,所以造血的原材料——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女人补血最要补铁。花生米是补气血的“良药”,尤其是在女性经期过后,需要补充流失掉的铁。但最好是用水煮,补阴作用尤佳。炸花生米油脂含量高,吃多了还易“上火”。
二、冬天暖身的好方法
一、食补法:食疗主要是通过摄入食物改善人体体质的一种方法。畏寒的人,要注意肾脏的保护和调养,肾脏除了为我们排毒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人体储存能量,提供热量。养生可以多吃狗肉、鸭肉、羊肉、鹅肉、核桃、芝麻、板栗、木耳、红薯、芝麻、萝卜、橘子、猪肝、莴苣、薏仁、大枣、茯苓、山楂等,这类食物也适合冬季养生。二、冬天切忌食物过热、过寒:过寒的生冷食物容易使脾胃受伤,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保暖防寒;过热的食物容易烫伤食道以及胃粘膜,影响肠胃健康。冬季的食物尽量选择温热松软、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三、喝姜茶:姜茶是非常常见的暖胃饮品,能够御寒保暖,还有利于养胃,增强人体抵抗能力,预防感冒等。四、坚持锻炼身体: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不愿意运动。冬天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抵抗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五、坚持用冷水洗脸:冷水有利于刺激血管,增加人体热量的散发。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
三、冬天御寒护理注意四“点”
防“点”病: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调“点”神: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方法: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例如说慢跑、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烦恼,是调养精神的极佳良药。早“点”睡: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护“点”脚: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脚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脚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脚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坚持运动能增强抗寒能力8至12倍
走在马路上,只见行人各个缩头缩脑,街头的一些锻炼场地也明显冷清了许多,更多的人选择躲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或家里,足不出户。“这么冷的天,走在外面都哆哆嗦嗦,只想待在空调房里,多舒服啊!”市民赵小姐自从天气降温以来,便成了一个十足的宅女,白天上班、晚上躲家里看电视,平日最喜欢的做美容、逛街都一概拒之门外。常州中医院的骨科专家朱亚清对现在年轻人的“懒惰”直摇头,他说:“冬季就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抵御寒冷和病菌的侵害,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太懒了!”朱亚清表示,运动时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使得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能够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12倍。而相比年轻一代的懒惰,一些老人家反倒勤快的多。12月19日下午,记者在中吴大道路段附近一家健身馆发现,一群老年人正有张有弛地进行着篮球比赛,原以为只是随意地打打篮球健身一下,询问之下才得知,他们还是一支固定的篮球队,名叫“元老”。这些老人家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我们以前就是散兵游勇,大家互相有空就出来动动,现在成立这支篮球队,就会定期出来打打比赛、活动活动,虽然不比年轻人,但这么运动运动总能强身健体,尤其到了冬天,我们更是每周都相约出来打篮球,可以御寒啊!”俗话说的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记者也在此提醒广大的网友,冬季虽冷,还是应该多出门走动走动的好。
进入冬季,大家更应该注意饮食搭配,补充好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轻松过冬
分享8道适合冬日家庭用餐、聚餐的菜,不仅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简单易学,好看也好吃,保证上桌就能一扫而空
红焖羊肉羊肉性温,立冬之后吃它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北方人一天里早上可以喝羊杂汤,中午可以吃红焖羊肉,晚上还可以吃涮羊肉,都会用羊肉来热身子。所需食材:羊肉(羊排)3斤,胡萝卜2根,洋葱半个、姜、大蒜适量,火锅底料1块,郫县豆瓣酱3勺1、羊肉冲洗干净并控干水分,切成4厘米左右的方块备用;胡萝卜切滚刀块,洋葱、姜、大蒜都切碎备用。2、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加入洋葱、姜、大蒜碎中小火煸炒出香味。羊肉倒入锅中,中火翻炒至羊肉脱生变色,炒至略微有些焦黄,全部盛出来备用。3、锅中重新放入少量的油,加入郫县豆瓣酱3勺(60克),火锅底料大约100克,小火煸炒至融化出红油。将已经炒熟的羊肉倒入锅中翻炒,让调味料沾满羊肉,翻炒3分钟。4、将炒过的羊肉放入压力锅中,加入开水没过羊肉,进行高压炖煮。炖煮30分钟后,按下排气按钮进行排气,之后打开锅盖,加入胡萝卜扣紧锅盖继续炖煮15分钟。5、炖煮15分钟后,一锅鲜红油亮,酥烂香浓的红焖羊肉就做好了。2.茄汁大虾冬天,相比新鲜的鱼肉,虾作为海鲜在所有的城市都更容易买到。同样富含高蛋白质的虾肉,方便清理、易熟无刺,老人孩子食用起来也不麻烦。所需食材:大虾半斤,大蒜3瓣,姜2片,番茄酱2勺匙,生抽2勺匙,白糖1勺匙,清水3勺匙,盐适量。1、去除虾脚和虾线,并用牙签将虾线挑出,用清水冲洗干净。2、碗中加入2勺匙番茄酱,2勺匙生抽,1勺匙白糖,3勺匙清水,适量盐搅拌均匀。 虾控去水分,姜、大蒜切片。3、锅中倒油,油热放入姜片蒜片爆香,再倒入洗好的虾翻炒至变色。4、倒入调好的酱汁,大火烧开之后盖上盖子焖3分钟左右,酱汁不用全部收干,留少许翻炒一下装盘撒上葱花即可。3.板栗焖鸡块寒冷的冬日里,卖糖炒板栗的小店还总能排起长龙。与其苦等排队,不如买来一些生板栗搭配鸡肉,用板栗的香甜滋养鸡肉的鲜美,用鸡汤滋润板栗的干涩。所需食材:三黄鸡半只,板栗一碗,大蒜2头;葱、姜、干辣椒适量,料酒2勺,五香粉1调羹,酱香汁4勺,盐适量。1、板栗用剪刀剪开一个大口子,放水中煮10分钟,趁热将皮剥掉备用。2、煮锅内鸡肉冷水下锅,加入姜片,2勺料酒,中火煮开后继续煮2分钟捞出备用。姜切片, 大葱切段,2头大蒜剥好备用,干辣椒、板栗、鸡块备用。3、炒锅内放适量的油,烧热后放入姜片、干辣椒、葱段炒出香味。将鸡块加入锅中,转大火翻炒5分钟至鸡块熟透变色。4、加入1调羹五香粉、4勺黄记煌的酱香汁,没有的可以用2勺生抽,1勺老抽,2勺蚝油,半勺糖代替,大火翻炒均匀。再将剥好的一把大蒜放入锅中,翻炒2分钟出蒜香,加入一碗水,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5、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大火收汁,汤汁剩下小半碗的时候,浇入2勺水淀粉勾芡,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4.酸豆角炒鸡胗鸡身上到处充满着美味,尤其是小小的一块鸡胗,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入口Q弹爽脆,搭配酸爽开胃的酸豆角,一道绝佳的开胃下酒小菜就此“诞生”。所需食材:酸豆角适量,鸡胗20个,小米椒5根,泡椒5根,大葱半根,大蒜3瓣。1、首先处理干净鸡胗,鸡胗用清水冲洗后将表面的杂质剔除干净,然后切成片,放入碗中,倒入1勺料酒,2勺生抽,少许葱姜水,适量的盐,用手揉抓均匀后腌制10—15分钟,给鸡胗去腥。2、鸡胗炒前先焯一下水,水开后倒入鸡胗,焯水1分钟至变色后捞出。酸豆角用清水冲洗一下,切成小段,小米椒洗净切圈 ,大葱切段,大蒜切片备用。3、炒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热倒入葱段、蒜片,爆香锅底后倒入焯过水的鸡胗,大火翻炒1分钟左右,加入2勺生抽,半勺老抽,翻炒至鸡胗上色。4、倒入酸豆角,切好的小米椒,5根泡椒,开大火翻炒均匀。最后出锅前尝一下味道,根据味道看是否需要放盐,加入适量的鸡精,也可以加入一点白糖提鲜,再次翻炒1分钟左右,关火盛出。虽说冬天为防寒,宜进行食补,但一定要切记不宜补过。比如牛羊肉虽然性温蛋白质含量高,适宜冬季进补,但吃多了也容易上火。一顿完美的餐食,一定是荤素搭配,保证碳水、蛋白质、维生素均衡补充的,这样也不容易长胖。冬季也要多选用合适的蔬菜,帮助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还有可以巧妙地将水果入汤,冬天冰冰凉凉的水果进胃难免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教你一道暖身的食谱做法
土豆炖羊肉
食材准备:羊肉1斤,土豆150克,胡萝卜150克
配料:葱2根、姜少许,洋葱半个,花椒5粒、大料1个、红枣3个、西红柿1个,桔皮1块
做法:
羊肉泡在水中大约半小时至2小时;切好洋葱、葱段、姜片,准备好红枣、花椒和大料,切好西红柿、土豆和胡萝卜。
另起一锅,冷水下羊肉大火烧开出血污后倒掉,冲洗干净羊肉;
将羊肉放进锅中炒干至微微变黄时,下洋葱、花椒、大料、桔皮、红枣和葱段,加入生抽1勺翻匀,加入水满过羊肉大火烧开,倒入高压锅中,加入西红柿块,选择牛羊肉;放气后加入土豆块和胡萝卜块,炖至绵软加盐调味。
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羊肉营养价值:
1.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较猪肉牛肉高。
2.羊肉与猪肉忽和牛肉比,钙、铁、维生素C含量更多。
3.羊肉具有独特的膻味,主要是因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后,羊肉便不会再有膻味。
羊肉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的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羊全身是宝。羊肉是绝佳的食疗保健品暖身 御 寒,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43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