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什么是嗜酸性和嗜碱性,它们有什么区别

夕阳红 2023-07-07 02:23:3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期的去做体检。但是面对体检单上林林总总的项目,人们常常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比如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所以多多的了解医学名词,对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杀死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嗜酸性粒细胞突然的增多,则代表着人体感染了某些疾病,比如寄生虫感染,皮肤病,恶性肿瘤等,需要引起注意。

嗜碱性粒细胞也是白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它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将病菌包围,吞噬,从而引发炎症。是碱性粒细胞会在骨骼内成熟,然后进入到血液之中死病菌,保证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是碱性粒细胞突然的增多,一般预示着人体有炎症。也有可能是感染了某些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或者恶性肿瘤。

那么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什么区别呢?嗜碱性粒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少得多,而且趋化的作用,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到15天。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占白细胞总值的1%到5%,会根据昼夜周期产生明显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跟肾上腺素的分泌有关。嗜酸性粒细胞我很强大的吞噬功能,常见于伤寒与手术后。

总而言之,了解是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区别跟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好能够定期的去做体检,及时的了解身体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避免病情到晚期才发现,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哪些细胞嗜酸性?哪些嗜碱性?

嗜酸性细胞是指胞质呈嗜酸性的细胞。包括:
(1)生长激素细胞 somatotroph
(2)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

嗜碱性细胞
定义1:含嗜碱性颗粒的白细胞。外周血中数量通常低于1%,表达高亲和力IgE Fc受体,能特异性结合IgE,在炎症或I型超敏反应中,能通过脱颗粒而迅速释放肝素、组胺和其他活性介质。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细胞(三级学科)
定义2: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少的一种颗粒白细胞。颗粒中含有组胺,激活时分泌组胺、肝素和软骨素,以及蛋白水解酶,且质膜上带有IgE的Fc受体,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可释放过敏毒素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定义3:位于垂体腺垂体的远侧部,数量较嗜酸性粒细胞少,约占远侧部腺细胞的10%,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5-25μm。细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分为三种:
(1)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thyrotroph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corticotroph
(3)促性腺激素细胞 gonadotroph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3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