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孩几岁和父母分开睡,宝宝分床睡的认识误区

佚名 2023-07-07 01:50:36

一、宝宝多大分床睡好呢

专家提醒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宝宝刚出生时,就尽量让他睡小床。如果没能这样做,应该跟宝宝早点分床睡,越早越容易,越晚则越难。

专家认为,在孩子还未对妈妈的肌肤、气味形成依恋的时候分床最好。在1岁左右,2岁之前都可以,只要父母意识到要做这件事情,就可以开始。同时,妈妈要有心理准备,分床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坚定让孩子独自睡觉的信念。很多时候孩子分床不顺利,不是孩子舍不得妈妈,而是妈妈舍不得孩子。在此,要提醒妈妈们注意,不要跟孩子说:“你长大了,就必须分床睡!”、“大孩子都得自己睡。”等令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话。

宝宝分床睡,小床的摆放位置有讲究。开始时,可将一侧护栏放下,紧挨着大床。这样,孩子就不会明显感到跟妈妈分开了。妈妈一侧身就能照顾到孩子,很方便。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逐渐拉开小床与大床的距离。另外,家长分床时,室温最好控制在21摄氏度左右;家长要注意,护好孩子的肚子和肩膀,这些地方受凉容易生病。

专家称,跟孩子分床睡的最晚时间不要超过3岁。一方面,3岁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安排孩子独睡,对于培养孩子心理上的独立感很有好处。这种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孩子四五岁时,到了男孩恋母,女孩恋父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比之前单纯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不但会表现得对父母更加依恋,而且具有排他性,会导致孩子日后缺乏自爱、自律,甚至形成性识别障碍。因此,3岁之前分床是顺水推舟,而到4—5岁时,再分就挺难了。

二、和宝宝分床睡的原因

1、有利于宝贝的身体健康

如果宝贝与父母同睡,特别是夹在大人中间,虽然照顾上方便一些,但会给宝贝的健康带来一些损害。睡在大人中间的宝贝,身边堆满大人的厚重衣被,不小心就会压住宝贝;

大人睡眠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整夜弥漫在宝贝周围,使宝贝得不到新鲜的空气,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及夜里啼哭的现象;如果与大人一个被窝,大人身上的病菌容易传染给宝贝;有时父母翻身或动弹时还会惊醒宝贝,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让宝贝独自睡觉有利于他们的健康。

2、有利于从小培养内心独立

内心能否独立是婴幼儿能否正确认识自我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孩子的独立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所谓形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行为方式,而内容则是孩子的内心。让孩子适龄与父母分床,有助于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专家称孩子不与爸妈分床睡危害大

宝贝在自己一个人待着或在没有大人协助时能够做很多事,如自己跟自己玩耍,和自己说话等等,可以防止长大后对父母过度依赖,并在日后感到孤独寂寞时,儿时的独处经历会帮助他们很快适应周围环境。

3、有利于促进夫妇关系

家里增添了宝贝,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转移到了宝贝身上,好多都是围绕着宝贝的。由此,夫妻之间沟通、交流及相互关心比起以前少了许多。经常是妈咪一到晚上,就要哄宝贝入睡,遇到难缠的宝贝还要哄好长时间。待宝贝入睡后夫妇都已困倦不已,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感情。

三、孩子分床睡家长容易犯的3大错误

宝宝到了3岁后开始要分床睡了。分床睡对于宝宝来说,就相当和爸妈们的一次分离,很多宝宝都不会愿意自己睡觉。用尽各种方法宝宝还是不肯自己睡觉,这样对宝宝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其实,让宝宝独自睡觉的过程中,有时候父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独自睡觉的。下面总结了几位父母让宝宝分床睡的误区,各位父母可要注意了。

误区1:在睡前谈论不合宜话题。很多父母非常珍惜宝宝睡前的时间,认为是绝佳的亲子聊天的机会,但是谈论不适合的话题非但没有增加亲子关系,反而还会让宝宝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误区2:过分亲昵让宝宝“吃醋”。孩子四五岁时,到了男孩恋母,女孩恋父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比之前单纯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不但会表现得对父母更加依恋,而且具有排他性,会导致孩子日后缺乏自爱、自律,甚至形成性识别障碍。

夫妻之间或许在宝宝面前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亲爱的”,或者一些牵手、搭肩、拥抱的行为,都会令处于依恋期的孩子产生“妒忌”心理。因此,他们会觉得离开爸爸妈妈睡觉,感觉爸爸或妈妈就是被其他人“占去”了。

误区3:爸妈“心太软”。对于孩子来说,一个人睡觉就意味着独自面对黑暗,对于一个娇气的小女孩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父母的心软,也会助长她的娇气,她会变得更加不愿意一个人睡觉。

独睡的最初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宝宝的坚持和适应,同时更需要爸妈的坚持。独睡是种习惯,只要用适当的方法坚持,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形成。但有的爸妈分床后一见宝宝哭闹,就坚持不下去了,让宝宝又回来和自己睡。这样的爸妈往往太溺爱宝宝,下不了决心。只有持之以恒,好习惯才可能日趋巩固哦。

四、影响宝宝独自睡的原因及建议

1、抱着宝宝入睡是一种幸福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抱着宝宝入睡是一种幸福。工作的紧张繁重,社会的竞争压力都会在这温馨的时刻得到缓解。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情感的寄托,孩子那纯洁的小脸能唤起人类心灵最深处、最原始的爱的情感,此时此刻孩子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内涵,抱着宝宝睡觉同时也满足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情感依赖。

建议:家长要把宝宝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宝宝身心成长的规律,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和依恋之情而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2、心疼宝宝,怕孩子受委屈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自己睡会蹬被子着凉、掉下床;怕孩子孤独、害怕、受委屈,不能安然入睡,影响精神休息;怕孩子为此不再依恋父母,疏远亲子感情,甚至失去孩子的爱。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会感染孩子,导致孩子更无法独自睡觉。

建议:从房间的装饰到小床的被褥,要符合宝宝的生理、心理情感需求。被褥的薄厚程度因人而异,不要给宝宝盖得太厚,比大人薄一点为合适,这样宝宝就不容易踢被子而着凉。

3、不必着急,以后自然就独立了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很好,很益于培养亲子感情。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不必着急,先保证孩子充分得到了父母的温暖,再考虑独立性的培养。如果一个人虽然有良好的独立性,但在情感上却有缺失,岂不是一生的麻烦!单独睡的问题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解决了,顺其自然吧。

建议:独立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温暖和关爱没错,但如果以此忽视独立性的培养则会走向爱的极端,溺爱与纵容。

4、家庭条件不允许

有些家庭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无法为宝宝单独睡觉提供必要的条件,宝宝只能和爸爸妈妈挤在大床上。

建议:如果居住环境不允许宝宝分房睡,甚至分床睡,那么家长也要做到和孩子分被睡。此外要保证睡眠环境的清洁、安静和空气流通,鼓励宝宝自己铺、叠小被子,自己入睡、起床,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孩子多大与爸妈分床睡最适合?为什么?

在孩子的出生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会选择和孩子睡在一起,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必须要和孩子分床睡,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不会过度的依赖父母。建议孩子一般在四岁以后和父母分床睡是最合适的,四岁左右的孩子对于一些道理早就已经懂了,而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慢慢的让孩子习惯和父母分床睡,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家长也不要随意的去打骂孩子,或者是太着急。

家长可以慢慢的让孩子接受,例如上半夜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啊,让孩子睡着之后家长就可以选择偷偷的离开。第二天家长也可以选择去表扬孩子,告诉孩子他们是非常勇敢的,即使是父母没有加他们的身边,他们也是能够好好的睡觉。家长适当的去鼓励孩子,适当的去表扬孩子,真的是会对孩子有很好的帮助,这也是各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一般在孩子四岁之前可能是比较胆小的,如果说家长非要让孩子和自己分床睡的话,就很容易会导致孩子的睡眠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分床睡是不能着急的,而且家长也是要循序渐进的,让孩子习惯和父母分开睡觉。

小编的孩子就是在四岁左右的时候和小编分床睡,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准备一张小床,让孩子睡在自己的身边。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单独的准备一个房间,让孩子能够更加勇敢的自己睡在一个房间里面。当孩子表现的比较好的时候,家长也是可以选择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或者是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

孩子多大的时候,就要和父母分床睡觉了呢?

孩子长大了,和孩子分床睡是必然的,但是多大的孩子才能分床睡是个纠结的问题。孩子们睡在单独的床上太早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不习惯,会焦虑不安,也担心孩子一个人睡不安稳。顺其自然,等着孩子长大,所以分床睡一直没有进展,即使孩子上小学。但是,孩子长大后,不会分床睡,会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男生。

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已经10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心跳和声音。他们对母亲的依恋会非常强烈,而且这种依恋会持续很长时间。三岁是孩子的分水岭,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三岁以后重点和孩子分房睡很重要。

分床可以提高宝宝、妈妈、爸爸的睡眠质量,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帮助宝宝摆脱对母亲的过度依赖,培养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能力,这是以后分房睡觉的基础。但在3岁之前,是宝宝依恋期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宝宝太小被迫分房睡,很容易让宝宝感到无助和孤独,损害他们的安全依赖。如果宝宝半夜出现惊吓、害怕、害怕等情绪,妈妈可以在同一个房间里第一时间安抚、轻拍宝宝,帮助宝宝入睡。美国儿科学会预防婴儿猝死指南也建议,为了有效减少婴儿猝死,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应与父母睡在同一房间,但最好睡在自己的婴儿床。

睡眠时,新鲜空气有助于睡眠时大脑和身体的生长发育。宝宝在大人中间睡觉时,会吸入父母呼出的二氧化碳,影响宝宝对氧气的吸收,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和父母睡在一起的宝宝有被翻过来的父母碾压的危险。而且大床上衣服被褥多,可能会导致娇嫩的宝宝口鼻被盖住,窒息。宝宝一个人睡觉,就不会有这种风险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睡眠空间。睡眠时拥挤的状态不利于宝宝身体的扩张和发育。

孩子多大的时候,就要跟孩子分床睡了呢?

孩子出生之后,就成为了家庭的重心,家长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基本上自出生就和孩子住在一起。随着孩子的成长,分床睡成了家长们面对的一大难题。什么时候分床睡、孩子不适应怎么办等等问题,让家长很是忧愁。

那分床睡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其一,3岁前不要分床睡。这个时期,正是宝宝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的时期,理应和家长住在一起,用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家长想让孩子独立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时间,太早让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可知,孩子3岁前,心理发育很不成熟,内心很脆弱,对情感的需求很强烈,他们是不能够完全脱离父母的,故而,家长最好不要在3岁前跟孩子分床睡。但如果孩子独立意识很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提前和孩子分床睡。



其二,4~5岁分床睡最好。4~5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心理逐渐发育的阶段,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放手”。这个时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独立的精神,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使得孩子在学校可以更加“省心”。独立的锻炼首先就要从分床睡开始,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独立的重要性,进而再加以实践。但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家长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



其三,6岁后一定要分房睡。6岁以后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如果一味地依赖父母,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般孩子到6岁还跟父母睡一起,大多是父母的溺爱所致。这个时期的孩子分床睡已经相对较晚了,过晚的分床睡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孩子人格障碍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等等。家长要注意,一定要在6岁前让孩子跟父母分床睡,用以促进孩子心理发育。

怎样养成孩子分房睡的习惯??



首先,积极和孩子沟通。家长在生活中,可以提前给孩子渗透一些分床睡的好处,让孩子对分床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沟通一定要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不要吼孩子,让孩子慢慢地接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家长要有一定的耐心,时不时地给孩子灌输一些正确的思想,空余时间给孩子讲一些相似的故事,让孩子可以从心理上接受分床睡。

其次,由分被子睡到分床睡再到分房睡。要让孩子一下子接受分床睡是不可能的,只有慢慢地渗透,一步一步地进行,才能最终让孩子接受。家长可以先分被子睡,孩子适应后,再分床睡,再次适应后,就可以慢慢让孩子接受分房睡了。



除此之外,可以借助外界环境让孩子喜欢上分床睡。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儿童房的设计,在调动孩子想象力的同时,也让其对新环境有了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既有了一个独立的环境,也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除了睡眠环境的创建之外,父母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物品做替代,比如娃娃、玩具等,进而让孩子安稳入睡。

总而言之,孩子到了一定的时期就要分床睡了,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也是孩子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品性的孩子,分床睡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差别,家长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我们都知道,分床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需要家长与孩子积极沟通,需要一步步逐渐递进,如此,才能达到分床睡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3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