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个月宝宝有什么发育标准
宝宝12个月发育标准
男婴:身长68.6-85.0cm;体重7.21-14.00kg;头围42.6-50.5cm。
女婴:身长67.2-83.4cm;体重6.87-13.15kg;头围41.5-49.3cm。
宝宝12个月发育指标详解
宝宝的独立意识增加,从独立行走,自己能拿着食物吃,到自己穿衣服、穿袜子。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腿部力量有了进一步加强,不需要扶着能够站稳10秒。但12个月的宝宝还用不好勺子。
虽然发音不太准确,12个月的宝宝不但会说爸爸妈妈等亲人,还会发出如拿、给、掉、打、拖等单音节动词,也能学动物叫声,更能指认事物和图画,还能涂鸦。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12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
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能够模仿其他人的动作;能用手势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能走上几步;除了妈妈”、爸爸”外,能说个别单字。
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能独立行走了;能用彩笔涂鸦;除了妈妈”、爸爸”外,能说个别词语。
二、12个月宝宝与那些早教方法
1、早教方法
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已经学会爬行,并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逐步解放双手后,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进一步被激发。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宝宝理解大小、里外、因果等逻辑概念。
宝宝的语言天赋也即将觉醒。7至9个月期间还只会说单音节,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朝着双音节发起进攻了。一岁以后宝宝就将进入语言能力的爆发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多多跟宝宝进行交流,为其语言的发展打好基础。在交往能力上,宝宝也开始有了进一步加强,家长可以教其学习握手、再见等基本的社交礼仪。
2、早教重点
精细动作、独立意识。鼓励宝宝串珠子,给玩具分类。给宝宝一个玩具娃娃,让你有机会照顾别人。给宝宝一个安全活动的空间,让他练习站立、弯腰、走。
总的来说,对于12个月的宝宝而言,此时的宝宝需要提高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从而更好的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这个时期的探索精神。需要在此提醒大家的是,家长朋友不要过分关注宝宝的早教问题,切不可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情。
三、适合12个月宝宝吃的食谱有哪些
十二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摄取富含含蛋白质的食物了,蛋黄、鱼、肉、豆腐等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吸收率高,适合喂食给宝宝。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的宝宝不能吃蛋白,以免造成过敏。
1、小猪鸡蛋羹 食材:鸡蛋两个、清水100克、火腿片3片、紫菜适量。做法:将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打散搅匀,加入清水,拌匀。将蛋液过筛一遍后,将装有蛋液的碗放锅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5分钟左右即可。用火腿片切成小猪的耳朵和鼻子的形状,用紫菜剪出小猪的嘴巴和眼睛和鼻孔。把切好形状的火煺片和紫菜放在蒸好的鸡蛋上面,可爱的小猪就出现了。
2、清蒸鱼饼 食材:鱼肉300克、蛋1个、生粉15克、清水60毫升、姜末适量、色拉油10毫升。做法:鱼肉剔骨去刺,从中半切后横刀除去鱼皮,切成正方小丁。鱼丁放入搅拌机中,加入一个蛋清,少量姜末,搅打成鱼泥。将打好的鱼泥倒入盆中,加入、生粉、清水、色拉油,用打蛋器低速搅打上劲,约2-3分钟。取一小碗,将打好的鱼泥取适量装入碗中,用勺背抹平表面。蒸锅注水煮沸,上汽后将鱼泥放入蒸锅中,大火蒸20-25分钟即可。
四、照顾12个月宝宝需重点照顾哪几个方面
1、宝宝睡眠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晚上的睡眠时间在10-11个小时,每天加睡两次,每次1-2小时。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有个体的差异,要是宝宝睡眠时间过少的要注意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改善宝宝的睡眠情况。睡眠不好的宝宝也会使食欲下降。
2、宝宝穿鞋
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已经会走了,这时候买鞋子都时候应该买大一些,以免影响到宝宝足的正常生长发育。夏天买鞋应大小适中。因为夏天的鞋也比较容易观察,所以可多看看宝宝穿上鞋的样子,还可以摸摸宝宝穿上鞋的感觉,恰到好处才可购买。冬天买鞋时,从后脚跟里把手伸进宝宝穿着的鞋里,留下一个小手指的空间比较好。
3、宝宝着装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长得太快,衣服淘汰快,所以需要购进一批新的适合宝宝穿着的衣服。注意不要给孩子穿太大的衣服,也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给宝宝穿衣注意要选轻薄的面料,方便宝宝活动,衣服要勤洗换。
4、宝宝排泄
宝宝断奶吃饭后,大便只有一两次,这时家长更应重视排便的调教,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这个时期宝宝还小神经发育还没到完全成熟,可以慢慢训练宝宝把尿,到了一定时候宝宝肯把尿就可以开始不用尿布尿片,或者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才用。
芽芽出生以后,从听、抬头、翻身到说话、走路,都会比别人晚一两个月。比如小时候一直不爱说话,总是安安静静在旁边玩玩具,芽芽妈都担心他开口说话时间太晚了。没曾想,过了一两个月,芽芽秒变小话痨,直到现在,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碎碎念。小区的很多宝宝都有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宝宝一直抗拒走路,总是爬着活动;比如有的宝宝翻身都只能习惯性翻一侧;有的宝宝坐不起来,坐两秒就倒了。
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做到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呢?这是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今天芽芽妈就跟大家聊聊关于一岁以内的宝宝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牙齿发育的情况。
大运动发展规律
俗话说,“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月左右能独走”。
什么是大运动发展? 它是宝宝动作技能之一,主要指腿、胳膊、足部或者全身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 对于0~12个月的宝宝来说, 最主要的大运动是趴、抬头、坐立、爬行、站立这五项 。
1月龄 :宝宝趴着的时候,会出现无意识地抬头情况。满月后,可以有意识锻炼他们的抬头动作,每次趴2分钟左右,锻炼他们的颈部、头部等肌肉部位。
2月龄 :经过前面的锻炼,宝宝可以将头抬到30~45 左右。
3月龄 :如果颈部、头部等肌肉发育较快,这些宝宝可以完成抬头动作,甚至可以在仰卧的时候,侧翻到另一边。家长们可以拿一些有颜色、有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锻炼颈部、头部肌肉。
4月龄 :大部分宝宝都可以抬头,并且侧翻,如果宝宝翻不过来,妈妈们也不要着急,可以在侧身时给宝宝助力。
5月龄 :可以来回翻滚,有的还可以短时间在家长怀里小坐一会。
6月龄 :翻身动作更加熟练,不需要妈妈的辅助。开始尝试借助辅助物坐立,如果有这种情况,妈妈们可以给他们身后放靠垫、让他们练习靠坐,时间刚开始不宜过长。
7月龄 :宝宝可以短时间靠坐,并且不会左右倾斜,东倒西歪。
8个月 :随着宝宝胳膊力量的逐渐完善,开始有意识学习爬行。当宝宝有这种意识时,家长可以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脚丫上,抵着脚丫给他们助力,另一只手轻轻托着宝宝的腹部,帮助他往前爬行。
9个月 :宝宝开始喜欢爬行,并且手脚配合更加熟练。家长可以拿着玩具来吸引他们。
10个月 :在家长的辅助下,宝宝可以逐渐站起来,甚至移动几步。
11个月 :宝宝可以扶着床、椅子、家长的手自己站起来,或者停留数秒。
12个月 :宝宝可以自己站起来,借助墙、栏杆独立行走。
精细动作发育
精细动作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指标,主要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手、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小肌肉群,来感知、控制物体的过程。主要以抓、握、抛、转、捏等动作为主。
1个月 :紧握小拳头,如果把我们的小手指放在他的掌心里,他们会很快握紧拳头,这就是抓握反射。
2个月 :有意识抓握物体,并且可以抓握一段时间。
3个月 :抓握东西的时间更长,两只小手可以握在一起。
4个月 :不仅可以握住玩具,还可以主动去摆弄玩具,如果是拨浪鼓,可以自己摇动,并且眼睛会随着转动。
5个月 :伸手抓取离自己近的玩具。
6个月 :开始撕纸、摆弄积木,可以多多培养他们这种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
7个月 :可以抓握比较小的东西、物件,比如花生仁、榛果、积木等。
8个月 :可以用三个手指将小物体、小零食拿起来,不再用整个手掌进行抓握。
9个月 :可以单手放开玩具,两只手可以互相配合取玩具。
10个月 :可以将玩具放到指定的篮子、可以准确地拿起较小的物品等;
11个月 :开始找东西,如果把宝宝的积木藏起来,他们可以打开包装纸寻找玩具;同时还会模仿大人打开、合上书本。
12个月 :可以拿笔进行涂鸦,能用食指指东西,开始玩积木。
语言发育
1~2个月 :可以发出微弱的声音,时而发出a、o等单音。
3~4个月 :可以咯咯笑,舞动小双臂,发出咿呀呀的声音。
5~6个月 :可以面对妈妈、或者玩具发出声音,并且听到声音会有反应。
7~8个月 :开始模仿家人的声音,偶尔发出mama、papa等简单的音节。
9~10个月 :开始用单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发出不同的音、单词,但是比较模糊。
11~12个月 :有意识模仿爸爸妈妈,开始发出个别简单的词汇,比如“饭”、“水”等。
牙齿发育
通常情况,宝宝从6个月开始长牙,30个月左右20颗乳牙基本长全。
第一阶段:6~8个月时,下齿槽中间长出两颗门牙;
第二阶段:8~12个月时,上齿槽中间冒出两颗门牙;
第三阶段:12~16个月时,上下齿槽长出第一乳磨牙;
第四阶段:16~20个月,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第五阶段:20~30个月,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长出,随即是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长出,至此,20颗乳牙基本长齐了。
参考文献
【1】高振敏,《1 3岁宝宝生长发育监测全书 》,广东 科技 出版社,2015
【2】袁贞,《宝宝生长发育与智力开发》,青岛出版社,2016
【3】吴光驰,《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1~4个月精细动作发育
1个月: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个月: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4个月: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训练方法
1个月:建议您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3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5~8个月精细动作发育
这个阶段是宝宝建立手眼协调的时期。手眼协调的建立有利于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婴儿能看清物体,准确分辩物体的空间位置,这是手眼协调的基础。
·学习手的动作,两手反复张开合拢。
·通过手、嘴和眼来学习物体的'特征。
5个月:宝宝能够每只手各抓住一样东西。
6个月:宝宝能学会如何在双手间交换物体。
6个月后:动作更加灵活,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了动作对象的特征。宝宝不再抱着自己的手或脚咬,而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出现扔东西、撕、咬、抓等行为,如撕纸、扔玩具、咬玩具等;还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取东西。
训练方法
5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9~12月精细动作发育
6个月后: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9个月: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10个月: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11~12个月: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训练方法
9个月:和小儿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 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在小儿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小儿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11个月: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 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29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辟谷会得痔疮么,辟谷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