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孕妇血糖标准,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佚名 2023-07-06 18:47:43

一、孕妇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1、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2、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3、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在怀孕前没有,而怀孕后才引发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极其不利。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母亲出现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的发生机会;对于胎儿来说,它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导致母婴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较普通人增大。

二、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胰岛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3、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4、肥胖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三、妊娠期糖尿病要怎么治疗

1、饮食治疗:

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多吃粗粮、膳食纤维,补充蛋白质等。但要注意,应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2、药物治疗:

有些孕妇即使调整了饮食习惯也无法控制糖尿病,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应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早孕后胰岛素的用量进行性增加。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需求不同,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达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稍下降,特别在夜间。

3、孕期母儿监护

若患了妊娠期糖尿病,在整个怀孕期间无论病情是否严重,都应在医生监督下严格控制饮食并定期检查身体,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才能避免疾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孕早期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除调整胰岛素用量外,还应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除了注意孕妇的情况外,还应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胎盘功能等,必要时住院。

若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程度较轻,用药后获得控制,情况稳定,胎盘功能良好胎儿不过大,则可妊娠至足月,经阴道分娩糖尿病患者决定引产或经阴道分娩者,当产程达12小时应结束分娩,除非确定在其后4小时内能经阴道分娩因为产程超过16小时,孕妇的糖尿病就难于控制,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必要时宜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

4、分娩处理

(1)分娩时机

首先要确定适当的分娩时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原则上应该通过方法尽量推迟终止妊娠的时间。血糖控制良好,孕晚期无合并症,胎儿宫内状况良好,应等待至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如果血糖控制不满意,并且有其他的并发症出现,经过及早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况,促胎儿肺成熟,胎肺成熟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2)分娩方式

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有巨大胎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或其他产科指征者,应行剖宫产。有大于10年的糖尿病病史,同时伴随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应该放宽剖宫产指征。

四、怎样控制怀孕时的血糖

1、定期监测孕期血糖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尽管血糖已经升高,但常无不适症状,因此定期检测血糖至关重要。应密切监测三餐后的血糖水平,必要时还要查一下睡前血糖的情况,一般每天至少查一次血糖,就诊时将记录结果带给医生。

2、饮食调整控制孕期血糖饮食管理对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原则下,营养全面均衡,规律进餐,少量多餐,保证母婴需要,体重适当增长。总热量按每公斤理想体重每日38千卡计算。碳水化合物以粮食及豆类为主,应注意粗细粮搭配。水果不宜餐后立即食用,应于餐后3小时左右食用。每日食用量以200~400克为宜,并计算到总热量中。水果中的草莓、猕猴桃等可首选,香蕉、荔枝、龙眼和葡萄等含热量较高,故不宜多吃。食糖、蜂蜜、巧克力、甜点等双糖、单糖食物应避免。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也应适量摄入。

3、合理运动控制孕期血糖合理运动不仅有益于母子健康,而且可控制糖尿病。因此,除去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而需保胎者及有妊高征者,孕妇应到室外参加适当运动。运动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较合适。运动项目应选择较舒缓不剧烈的,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

4、药物治疗控制孕期血糖如果经过饮食管理与运动疗法仍不能控制血糖时,应进行胰岛素治疗,既可有效控制血糖,又不通过胎盘,对母子来说都是安全的。在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最好用人胰岛素,须知道所用胰岛素的类型、剂量和注射时间,并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掌握避免低血糖的方法和一旦发生如何处理的方法。继续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更加密切监测血糖并详细记录。为了避免远期糖尿病,产后42天产妇应复查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每2~3年复查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饮食搭配合理,适当控制体重生长。按时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早干预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治?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需要及时通过一些方式控制血糖,以免对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那么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治?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吧。
1、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1)异常高血糖易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甚至胎死宫内等;
2)羊水过多发生率升高,容易出现胎膜早破;
3)发生外阴女性私处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4)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增高;
5)易发生巨大胎儿,巨大儿分娩时易出现肩难产、胎儿宫内缺氧、臂丛神经损伤、重度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等;
6)高血糖影响胎儿肺部发育,新生儿出生后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7)新生儿低血糖、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
2、怎么治疗妊娠糖尿病
1)管得住自己的嘴,迈的动自己的腿(即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2)严密监测血糖,血糖控制满意指标: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3.3-5.6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
3)血糖控制不理想,必要时胰岛素控制血糖;
3、妊娠期糖尿病分娩
1)无需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良好且无母儿合并症,严密监测下,到预产期仍未临产者,可住院引产。
2)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如血糖控制良好且无母儿并发症,可孕39周后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出现母儿并症者,及时住院,适时终止妊娠。
4、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吗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剖宫产指征,可以经阴分娩;合并巨大儿者需要剖宫产。
5、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
(1)南瓜
南瓜中含有大量果胶,果胶在肠道中吸收水分后,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可以延缓肠道对糖分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而其中的微量元素钴,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造血功能,还能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食用注意事项:南瓜每次食用量不要太多,因为南瓜本身含有糖分,不加以控制,会因总热量超标而引起血糖升高。再者南瓜性温,且不宜消化,肠胃功能不好,气滞胸闷的人不宜将南瓜和羊肉同时食用。
(2)苦瓜
苦瓜被誉为“植物胰岛素”,所含的苦瓜皂苷不但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刺激胰岛素释放,具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
食用注意事项:苦瓜性寒,糖尿病兼有胃寒,肠胃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
(3)莴苣
莴苣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激活剂,经常食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食用注意事项:莴苣性微寒,糖尿病兼有胃寒,胃肠疾病者不宜食用。
(4)洋葱
洋葱所含的S-甲基半管氨酸亚砜,磺脲丁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含有的前列腺素A能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促进钾钠排泄,对预防糖尿病并发肾病大有帮助。
食用注意事项:洋葱挥发性物质会强烈刺激眼睛,糖尿病并发眼部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5)蘑菇
蘑菇具有明显的安神降压,抗疲劳,增强免疫和降血糖作用,尤其适合形体消瘦的糖尿病人食用。
食用注意事项:蘑菇是高嘌呤食物,糖尿病兼有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6)魔芋
魔芋含有的葡甘聚糖等活性物质有降糖作用。
食用注意事项:糖尿病腹泻患者不宜食用。生魔芋有毒,必须煎煮3小时以上,煮熟透才可以食用,并且一次食用量不宜超过80克。
(7)空心菜
空心菜含有类胰岛素样成分,常食用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食用注意事项:空心菜性凉,糖尿病体质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1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