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在跌倒成全球老人意外伤害头号杀手

中医世家 2023-07-06 18:30:46

跌倒是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摔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中,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过。约20%~30%的跌倒会造成老人中度以上损伤,降低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增加了早亡风险。跌倒还会造成心理障碍,尽管很多老人跌倒时并未受伤,但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特意限制自己的行动,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出现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0种情况最易跌倒。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史、平衡感失调、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身体虚弱、头晕、睡眠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一般在住院早期和晚期、从床到椅子之间转移时、走路和上洗手间时容易跌倒,在床边、洗手间、楼梯、走廊等地方也容易发生跌倒。

老人跌倒原因多。跌倒的常见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老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通常来讲有3种情况:1.衰老导致感觉迟钝、反应变慢以及视力减退。当环境突然改变时,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身体失去平衡时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容易跌倒。2.老人易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从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3.衰老导致骨骼肌肉系统退化,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或由于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诱发跌倒。

外因包括一些容易诱发跌倒的环境因素,包括室外路面不平、交通状况复杂、环境光线不足等;室内环境杂乱、地板湿滑、床和座椅未固定好或高度不合适等;个人习惯上,衣服过大过厚、裤子太长、带子太多,喜欢穿比较滑的尼龙袜,鞋子不合脚,睡前饮水导致夜尿太多等,也容易引起跌倒。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跌倒,比如降压药易导致低血压、头晕,镇静药易导致嗜睡、视物模糊,降糖药易导致头晕无力。

如何提高防跌倒能力。一要预防身体机能退化,有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的老人应佩戴合适的眼镜,避免用眼过度。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尿失禁者每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床边准备尿壶。

二要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和地面不平的路,注意利用楼梯扶手和拐杖。有的老人不服老,觉得自己身体好,出门时携带物品过重或买很多东西,造成走路不稳,从而增加跌倒风险。搭乘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不要心急。避免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减少出行。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

三要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子。有的老人一双鞋穿了很多年,鞋底的纹路已经磨没了仍然不舍得换,但鞋在保持躯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的老人衣服松紧大小不合适仍凑合着穿,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四要坚持长期规律运动。运动可增强下肢肌力,改善平衡。打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70~90多岁的老人练习太极拳48周,其跌倒风险会降低25%。

五要改建居室格局。建议将堆积在过道、厨房、浴室的报纸、电线等杂物清除;茶几、书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狭窄的地方;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地上有积液、食物要及时清除;浴室尽量用防滑地毯;如果有条件,可在浴室内外安装把手。

发生跌倒后应急处理。老人跌倒后,可分“五步走”。步骤一:如果是背部先着地,应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如有可能应及时向他人求助。步骤二:休息片刻,等体力恢复充足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步骤三: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步骤四: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步骤五:休息片刻,部分体力恢复后,打电话寻求帮助。

为什么老人摔伤后,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离世?

摔倒是老人去世的最后一根稻草,摔倒不是去世的主要原因,但是绝对是所有去世原因的诱因! ”还记得 袁隆平爷爷吗 ?就是因为摔倒入院,过了几个月后就因为其它疾病去世了,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很多老人就是因为摔倒,导致卧床,最后因为各种疾病去世!


老人摔倒后,为何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世?老农民有以下看法


还有就是,有些有晕厥病史的,也需要这么做。父母养我们小,我们要护父母老,各位且行且珍惜!

老人摔伤后,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离世,确实有这种情况。

老人发生这个事,主要是好多年不强身健体,也不经常出门散步或一大清早不在江边晨练,皮肤一旦松驰、变薄,人就会无精打采,失去力气,在家做一点工就承受不住而汗如雨下。这都是长期不缎练的结果。

老人一生都没病,以为老天在眷顾他长命百岁,不会轻举把他收了去。老人因此就在家享清福,吃了睡、睡了吃,结果把自己惹出大病来了。一不小心,自个儿摔下来,就卧床不起、病入膏肓了。人必须要服老,干粗活重活由儿女去做,不要总倚老卖老说年轻时力气大,可以挑两百斤的稻谷。人一旦老了,力气也变小了。

我父亲有好几个同事仅活得六、七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了。他们主要是患上小病不去医治,染上大病了才去检查,癌症晚期才去南宁动手术,出院撑两、三个月就去世了,有的头发全掉光。还有一个是我小学同学的母亲,一生从未生病,有一次在外捡垃圾去卖,突然摔倒在地,虽未过世,却也是大小失禁,瘫痪在床,生不如死!还有一个老人,领了退休金不舍得去买猪骨头煲汤喝,身体每况一年不如一年,直至有一天不小心在家摔一跤,送到医院昏迷不醒,刚住院三天就回天乏术,救不活了。

听老人们讲,人到晚年不能摔跤,摔在地上会中风,身上骨头扭到或者断掉都不像年轻人易恢复。所以有一个谜信的说法男的摔跤要女的扶,女的摔跤要男的扶。说容易好起来。

老人摔倒(除非硬性的,如滑倒撞倒)一般而言,是内在的机能衰颓病变所导致的,外表只看到摔倒,实质是机能体系性衰亡前兆,一般外科骨科意义的摔倒能康复,内因导致的摔倒只能……。

我父亲就是摔倒了两个多月就去世了。

在我们哪里有一个迷信的说法,如果老人跌跤摔倒后活不是多长时间。有一句老话就是这么说的:跌跤没命。

我记得我父亲身体特别 健康 ,在他去世的那年夏天他连着一个月内摔倒了三次,当时身体也没什么反应,就是有点不舒服。父亲就对我说,他可能活不了多久了。我以为他开玩笑说着玩儿呢,就笑着说那些老话都是迷信的。

我父亲就给我讲了好几个因为跌倒不久就去世的例子。也许老人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不久,我父亲就得病去世了。

老人所以能 健康 地活着,一是饭量,二是活动量,三是心情。而一旦摔倒,这三者几乎马上骤减,活动量少了,饭量就减少,血脉通常能力也变差,再加上器官老化,使本就衰老的身体雪上加霜,并且恶性循环,所以,摔伤老人,多半活不了多久。为人子者,当多伴看护。

不是老人摔伤后活不了多久就会离世。而是老人肌能不行了,才导致摔伤,就离世了。

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年轻时,根子很稳,轻易不会摔跤,就是站在行驶的车上,急刹车时也不会摔倒。六十多岁还行,一过七十就没有根了,前不久坐公交车,我刚上车,手没抓扶手,车起步较急,稍微点了一下刹车,就把我撂倒了。还好,没有大碍,肋骨疼了一个多月。

人老了体能差了,就要多注意。当你千注意万注意还是摔伤了的话,就与离世不远了。

老人摔伤死亡率极高!


老年人大多都有一些基础病,各器官功能变差,如果再摔伤,其身体抵抗力,器官功能会变的更差,往往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继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危极生命,夺走生命,例如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就是在摔伤约两个月后去世的。

对老年人来说,防摔倒措施十分必要,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重,一些适老产品相继问世,比如防摔倒安全气囊,其原理是在老年人将要摔倒离地面一定距离时突然打开,有效保护老年人的安全。

全 社会 应重视老年人的 健康 安全和生命安全,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最终会惠极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人人都会变老的。

去年年初我88岁的外婆冲凉时不小心摔了一脚跤,虽然去医院检查没什么问题,但没过多长时间老人家就卧床不能走动,后来因为一直卧床活动少肌肉也进一步萎缩,再加上年龄又大,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最终因为感染肺炎去世。

为什么老人摔伤后,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离世?哪些情况下老人最容易摔伤?为什么老人容易摔伤?老人意外摔倒摔伤后怎么做?怎样才能预防和避免老年人摔伤?在摔倒不可避免时,如何“正确的摔倒”才把伤害降到最低?跌倒摔伤是全球老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跌倒摔伤,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急剧上升趋势。

摔伤除了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给老年人心理带来极大创伤。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中,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摔伤过。约20%-30%的摔伤会造成老人中度以上损伤。摔伤所导致的伤害包括腕部、臂部和脚踝骨折以及脑外伤等,降低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增加了早亡风险。还会造成心理障碍,也许很多老人跌倒时并未受伤,但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特意限制自己的行动,反而让他们的肌肉力量越发虚弱,免疫力低下更容易生病。还可以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出现抑郁情绪,严重了影响生活质量。

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引起老人摔伤?

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史、意识障碍、平衡感失调、肢体功能障碍、身体虚弱、贫血、营养不良、头晕、睡眠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视力听力较差、缺少照顾、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 一般走路和上洗手间时容易摔伤,在床边、洗手间、楼梯、走廊等地方也容易发生摔伤。


老人为什么会容易引起摔伤?老人容易引起跌倒摔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理方面因素

包括老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

1)衰老导致感觉迟钝、反应变慢以及视力减退。 当环境突然改变时,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身体失去平衡时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容易摔伤。研究表明: 在动态平衡仪测试中老年人反应时延长, 有明显的不稳,表明随年龄的增加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失效。65 岁以上的老人 多数人的跌倒与感觉降低、摇摆较大、躯体感觉较差以及反应时延长和平衡功能被损害等有关。

2)易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卒中,从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摔伤。

3)衰老导致骨骼肌肉系统退化 ,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或由于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诱发摔伤。

2、环境的影响

老年人发生摔伤与环境也有重要关系,老年人的生活安全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所决定,周围环境较差和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可以引起老年人跌倒摔伤次数增加。最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 被物品绊倒、照明不足,地面不平、台阶倾斜、楼梯过高,浴池内地面过湿,松脱的毛毯,地毯的滑动、不适宜的家具、穿不适的鞋和衣服,物品摆放不当(放置过高或过低),防护设施不到位(坐便器、浴池边、楼梯无扶手、高危者病床未加用护拦、床铺过高等)等因素。 室外摔伤以发生在人行道最多见。

3、 社会 心理方面因素

独居、独处 是摔伤的 社会 因素。平衡信心和摔伤时的情绪也是影响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害怕摔伤的心理可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摔伤的危险性随之升高; 沮丧和焦虑心理可削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不易发现危险情况,从而增加摔伤的机会。个性好强不服老、比较固执的老年人, 怕麻烦别人,喜欢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起居。有时会因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导致摔伤。

4、疾病与药物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摔伤的主要原因。如 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卒中、血管意外恢复期或后遗症、癫痫、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 ,均可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致大脑缺血缺氧,使患者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出现意识丧失而昏倒。或者伴有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关节病变、骨质增生或疏松、颈椎病、帕金森病等 ;另外 老年人视力减退、视力敏感度减弱或夜间视力下降, 易被行走中的障碍物绊倒摔伤。 癌痛晚期、颈椎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 也常引起摔伤。 老年人患慢性病越多摔伤的危险越大。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后可能产生眩晕、低血压等副作用, 也是发生显著危险因素。这类药物包括 镇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药、利尿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治疗非类固醇镇痛消炎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痉挛药、铁剂 等均可影响患者的意识、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使反应减退或削弱认知能力, 增加老年人摔伤的危险性。

  凌晨1 9点之间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摔伤的高发时段,且集中在床旁:凌晨1 6点人处于睡眠状态,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心率较觉醒时慢,血压下降,造成全身血管供血不足引起晕阙、跌倒摔伤。有些老年人可能因为醒后内急,匆匆起床上厕所,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或跌撞倒摔伤,造成意外。

老人意外摔倒摔伤怎么做?    1、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 。如过老人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及摔伤处,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2、老年人突然摔伤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 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 

  3、要判断跌倒是不是因猝死导致的。 猝死是平素 健康 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对发生猝死的患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严禁搬动。同时,要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4、老年人摔伤易发生骨折 ,某些骨折如股骨颈相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除疼痛外其余骨折表现不明显,如果勉强扶持站立,搬动时姿势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脊椎骨折,可以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 老年人摔跌后,应先让他慢慢滚转到硬木板上,仰卧位。

怎样预防摔倒摔伤?1、增强 健康 教育,增加老年人安全意识

进行 健康 教育宣传,使老人了解自身状况,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和防护措施等。

2、积极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颈椎病等,帮助老年人分析发病的前驱症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发病前的主要症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同时加强老年人用药方面的指导,包括用药剂量、用法、间隔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严格剂量,禁止漏服多服,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并认真观察服药后反应,积极对症处理。

3、保证老年人周围环境安全

老年人的家居环境应坚持无障碍观念,合理安排室内家具的高度和位置;居室内地面设计应防滑,保持地面平整、干燥、过道应安装扶手;卫生间也要安装扶手,地板上应放置防滑橡胶垫,厕所也最好使用坐厕;老年人对于照明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搞2—3倍,因此室内光线要充足;此外,要为老人挑选适宜的衣物和合适的防滑用具。

4、 建议老年人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多参加社交活动,适当参加 体育 锻炼,保持骨关节的灵活性,防止骨质疏松( 补钙:虾皮,牛奶,紫菜、海带汤、豆浆、骨头汤;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 ),适量进食高蛋白饮食(如豆制品、牛奶、瘦肉),避免下肢肌肉萎缩。

5、摔伤后要积极救治,生活中关心体贴老人,树立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摔倒不可避免时,怎样做才把伤害降到最低?屁股向后坐 是老年人跌倒时最常见的摔倒姿势 ,也是最要命的摔伤姿势 ,因为如果跌倒时坐到地上,支撑点落在臀部,容易导致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粉碎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由于纵向的超负荷引起的脊柱损伤,骨折后需要卧床3个月,愈合非常慢。如果椎体压缩超过1/2,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需要手术治疗。

一边屁股着地摔倒,这种姿势容易导致髋部骨折 ,包括股骨颈骨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能在摔倒时,能迅速作出正确反应,可大大减少骨折发生。在摔倒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怎样做才好? 双手撑地,缓冲摔倒影响 ,是正确的做法。 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用手撑地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如果摔倒的时候,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这种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而且康复训练也容易做,更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关爱老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老人摔伤大多会出现胳膊或腿粉碎性骨折,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饭量会不断减少,各器官迅速衰老,不久就会去世。我的父母都是这样的

拖步、易跌倒怎么办?

老年人为何易跌倒?
因年龄增长身体各种机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前庭感觉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反应时间延长,平衡不稳,增加了跌倒的风险,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与跌倒有关系。
老年人由于肾脏不好,有些药物排出较慢,容易在身体内聚集,比如说很多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用药后除了可能产生低血糖、低血压等副作用外,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亦容易引起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下降、步态不稳、视觉障碍、反应变慢等而导致跌倒。
老年人存在骨骼肌系统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的现象,而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移动功能下降,所以因步态不稳、下肢乏力跌倒的老年人占总跌倒人数比例较大。有些老年人害怕跌倒,特别是曾经跌倒过的老年人会更加害怕跌倒,走路更加小心,能不走尽量不走,这反而丧失了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肌肉肌力及协调能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
总之,老年人摔跤是很多原因组合在一起的结果,不能单单归结为老年人不注意就会摔跤,而要想到摔跤并不是他们的主观行为,而是有很多客观因素,像环境因素、肌力下降、走路不协调、服用了某些药物均会引起摔跤。
老年人跌倒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过跌倒,15%发生2次以上,并伴有骨折、软组织操作和脑部伤害等。
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跌倒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老人在跌倒骨折后,通常需要长期卧床,并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造成身体功能直线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来预防跌倒呢?

北科乐活堂针对老年人易跌倒的现状,开始对新街口街道的长辈们进行防跌倒训练,通过运动来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素质,远离跌倒。
11月6日,在西直门南小街驿站内,乐活堂体适能老师先带领阿姨们做了全身热身活动,一轮热身后大家的头部、肩部、腕部、腰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
之后训练开始,髋部外摆、半深蹲、侧部深蹲、三连蹲以及提踵等动作成为了本次训练的重头部分,胡老师通过专业的设计把这些动作分为四组,每组三个动作,每个动作做20次,并在每组之间预留出充分的间歇供大家休息。强度适中的训练并未使长辈们出现异常的反应,反而使筋骨更加舒畅。

11月8日西直门南小街驿站内,防跌倒训练前的全身热身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家跟着胡老师在绳梯上进行踏步走、直步走、高抬腿、侧步走、侧并步、踮脚、后踢腿等动作,充分活动了身体。
本次防跌倒训练的主要动作和上次的训练动作大致相同,还是以髋部外摆、半深蹲、侧部深蹲、三连蹲以及提踵等动作为主,同样的动作持续性训练,可以更好的达到训练的目的,进一步的提升长辈们身体素质。
除了通过运动来提升身体素质预防跌倒,其实在生活环境中,通过调节室内光线及室内陈设也可以使跌倒的机率降至最低(如:夜间照明灯电源开关易触及;室内的陈设应方便老年人使用;地面应平整,应保持干燥;服饰穿脱适宜,沐浴时可使用座椅防止滑倒等)。

赤壁之战,主帅周瑜为何功成身死?

东汉末年,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兵,此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也为而后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作为东吴集团的大都督,孙刘联军实际上的前线军事总指挥,周瑜可谓居功至伟。

1. 周瑜之功
1.1周瑜的战略眼光

周瑜首功当是主战。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当时的形势对孙刘联军相当不利。

我们先看一下周瑜的对手是谁,曹操。赤壁之战前的官渡之战,曹操同样以少胜多击败劲敌袁绍,一举荡平中国北方。此时的曹操,可谓兵精、将广、谋士众多,同时士气空前。连诸葛亮都说不可与之争锋。

说完了对手,我们看一下盟友,刘备。此时的刘备无异于丧家之犬。被曹操大军打得四处流窜,连个名副其实的栖身之所都没有。虽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诸葛亮这样的谋士,无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刘备集团的整体军事力量对于曹操而言只能说是潜在威胁。

回到东吴集团,从创始人孙坚算起,经孙策到孙权,经过孙家三代人的励精图治,东吴虽负于一隅,但君臣上下一心,人民安居乐业。小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家底也算厚实。即便如此,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向来以“人和”著称的东吴仍被撕裂成了“主战”和“主降”两派,且“主降”占绝大多数。否则诸葛亮也不需要舌战群儒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力主投降的内部环境。作为军事统帅,周瑜也许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其至少觉得有战胜的可能。况且,正如鲁肃所言,除了孙权,东吴人人可降,当然也包括周瑜。周瑜并非无路可退。

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以周瑜之位高权重,主战不仅坚定了孙权力战的决心,也消弭了大臣中的投降氛围和随之可能引起的内部分裂。

往大处说,正是周瑜的主战才开启了而后天下三分的序幕。

1.2周瑜的为将之道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主战,并非周瑜一时的头脑发热。作为孙刘联军的实际军事总指挥,周瑜的才干也是不容小觑的。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提出了一个关于为将之道的概念,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尤以军事人才为多。魏、蜀、吴都在纷争战火中锻造出一拨又一拨优秀的将帅。但是,在这些军事人才当中,真正具备孙子所说的智、信、仁、勇、严五德的全面军事人才却不多。而周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智,指智谋、谋略,排首位。周瑜与智绝诸葛亮几乎同时想出火烧曹营的计策,可见其智。而后,在火攻的实施过程中,周瑜利用苦肉计诈降曹操,而后阚泽密献诈降书,两计并用,成功诱骗老狐狸曹操上当,可见其谋。

信,即信义,赏罚必信,言而有信。孙策遗命,内事不明问张昭,外事不明问周瑜。周瑜之位高权重可见一斑。周瑜去世时也才36岁。人无信不立,年纪轻轻的周瑜能在一批老臣中脱颖而出,可见其颇得人心。而后赤壁鏖兵,东吴战降不定之际,又是周瑜一言定乾坤,统一了东吴集团的思想。如若周瑜是个反复无常的无信之人,想必难以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服众吧?

仁,军事层面的仁一般指爱护士卒部属。周瑜处于高位,仍然不辞辛劳地在鄱阳湖亲训水师,而不是待在朝堂过养尊处优的日子。爱护士卒莫过于与其同甘共苦。周瑜做到了。此外,火烧赤壁之前,周瑜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行指定苦肉计的人选,其中固然有忠诚度的考量,也可见其爱护、尊重和信任部下之心。

勇,一般指勇敢无畏。周瑜作为大都督,根本没有必要冲锋陷阵。但赤壁之战后,周瑜大战曹仁,被一毒箭射中左肋,翻身落马。可见周瑜冲锋在前,并非贪生怕死之徒。而后与曹仁在南郡城外大战时,周瑜诈亡,用的是坠马喷血之计,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其勇可佩。

严,指纪律严明。当初苦肉计之所以成功与周瑜的“严”直接相关。只因众人知道周瑜一向注重军纪,所以当黄盖以下犯上,周瑜重罚其一百脊杖(最终只打了五十杖)的时候几乎无人怀疑其中有诈。只有先骗过了东吴众将,才可能骗过对岸的曹操。

毫不夸地说,正因为东吴拥有集勇气和智慧于一身的大都督周瑜,孙刘联军最终才没有被曹操大军的淫威吓趴下,与之死战并且战而胜之。

2. 周瑜之劳

2.1 周瑜之敬业

赤壁大战前夕,在定下火烧曹营之计后,周瑜在山顶窥探曹兵战船的时候,看到了帅旗飘扬的方向后发现,如果点起火来,顺着当时的风向,火势会向自己的战船烧过来,而曹军则完全没事,于是一时急火攻心,口吐鲜血。

这是周瑜第一次吐血,也为其英年早逝埋下了隐患。急火攻心,腿软乃至昏倒都属正常,但吐血就不正常了。说明长年累月的戎马生涯早就拖垮了周瑜年轻的身体。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周瑜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为了工作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不喜欢?孙策临死前将周瑜举荐给孙权也就不奇怪了。而后赤壁鏖兵,作为东吴集团的前线总指挥,周瑜承担的压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他偏偏又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人,身体消耗自然不小。

赤壁之战后,周瑜大战曹仁,中箭落马。万幸箭伤并不在要害处,并没有伤其性命,但后续却屡有复发。由此可见周瑜的体质不是太好,年纪轻轻身体愈合能力就已经很差了。

此外,箭头拔出后,周瑜疼不可当,饮食俱废。

为什么中箭后会影响饮食呢?很可能周瑜原本就有饮食方面的问题,胃口不好,也就是消化系统出了毛病。中箭后导致旧疾复发,难以进食也就很好理解了。

2.2周瑜之死
可以说,赤壁一战成就了周瑜的一世英名,也过早透支了周瑜的生命。赤壁一战封神后不久,在诸葛亮三气之下,羡煞旁人的少年英雄周瑜竟然一命呜呼。周瑜也活脱脱给诸葛亮作了陪衬,自己还落下了气量狭小的恶名。

然而,周瑜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我们可以先对比着看一下《三国演义》中另一个被诸葛亮气死的著名例子——王司徒王朗。诸葛亮首次北伐,与王朗对阵时,在诸葛亮排山倒海的詈骂声中,王朗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由此不难看出,诸葛亮的骂功虽然厉害,但王朗直接的死因却是坠马。换句话说,如若王朗脸皮厚一点,诸葛亮骂个三天三夜也是无济于事的。

据统计,跌倒已成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而王朗时年76岁,落马而死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周瑜,赤壁鏖兵后,志得意满,设计欲取荆州,不料被诸葛亮识破而落空。荆州城外,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与王朗不同的是,周瑜虽有箭伤在身,却并没有立即死亡。随军行至巴丘后,周瑜才气绝身亡。

那么,周瑜是否和王朗一样,因为坠马受伤而死吗?

周瑜死时年方36岁,正值盛年。再加上周瑜属于武将,不像王朗属于文官。长年行军布阵,周瑜应该早就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即使坠马,也不至于受伤身亡。当初与曹仁在南郡城外大战时,周瑜诈亡,用的就是坠马喷血之计。可见对于坠马之事,周瑜比王朗熟悉得多,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因此,周瑜之死,坠马只是表象,真正的死因并非如此。周瑜到底身患何疾至此仍然不明了。除了吐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线索。

3. 吐血的可能原因

3.1吐血的种类

吐血一般分为咯血和呕血两种,呕血是由于胃肠道出血引起,而咯血则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咯血的病人常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或者心脏病等病史,出血前有明显的咳嗽,咯出的血液常混有痰液。而呕血则常有消化性溃疡或者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病史,出血前一般有上腹部不适、恶心、眩晕或者呕吐等症状。

除了刀枪剑戟等造成的外伤和大姨妈引起的生理性失血,以及以上提到的消化系统呕血和呼吸系统咯血,我们的身体出问题时也常常会伴随着出血的症状。

比较危险的是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外,脑中风还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而比较容易忽视的则是便血和尿血。便血又分为疼痛性便血和无痛性便血。疼痛性便血多见于肛裂和痔疮等引起的肛门外伤。而无痛性便血多以上消化道疾病为主,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

至于尿血,则多半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健康人尿中不含或有时含微量红细胞。发现红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黄钠、利福平等。若排除了药物引起的假性血尿,则可能是肾脏或者膀胱等泌尿器官出了问题。

3.2周瑜的吐血原因

周瑜首次吐血并没有伴随明显的咳嗽,可见由肺部疾病引起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周瑜吐血之前整个人往后倒去,很可能是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眩晕所致,而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则不太吻合。

以上提到周瑜的体质很差,很可能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作为东吴集团的大都督,周瑜位高权重,当然不会缺吃少喝。然而,如若肠胃功能不好,食不甘味,消化不良,吸收不好,哪怕玉盘珍馐在前,怕也是枉然。

3.3为什么是周瑜

不愁吃不愁喝的大都督怎么会得消化系统疾病呢?

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和肠等脏器,其功能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因而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和作息方式等是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首先是心理因素。人格问卷调查发现,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进取心,易怨恨不满,常常压抑愤怒的人格特征属于消化性溃疡的易感人格。此种人格简直就是周都督个性的翻版,周瑜可以说百分之百属于消化性溃疡的易感人群。

此外,外界的压力也会增加个体罹患消化道溃疡的几率或者使病情加重。统计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空袭导致伦敦市民溃疡穿孔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合周瑜的情况,年纪轻轻即是东吴集团独挡一面的前线军事总指挥,除了风光,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再加上空前的大战——赤壁之战,给周瑜也平添了不小的压力。

因此,从心理因素分析,周瑜罹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非常非常高。

其次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或者饭后剧烈运动等都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作为前线训练作战的将领,以上两种情况常常难以避免。

当然,食物本身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三国短短几十年,全国总人口由5000多万锐减至不足800万,连年战火加上人口匮乏导致三国时期的粮食供应十分紧张。袁绍的军队在河北曾不得不靠采食桑椹过活;公孙瓒的士兵常常要靠树皮果腹;曹操和袁绍甚至都曾公然将普通百姓作为“菜人”(作为食物的人)。覆巢之下无完卵,东吴集团虽历三世,偏安一隅,想必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仅是周瑜,肠胃问题可能是三国风云人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周瑜的死对头诸葛亮很可能就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而且,诸葛亮吐血的次数和总量远多于周瑜。

自北伐起,诸葛亮就开始呕血不止。接到张苞阵亡的消息,诸葛亮口中吐血,昏绝于地;屯兵五丈原时,诸葛亮吐血不止;病逝之前,诸葛亮更是大吐而特吐。

结合周瑜的个性、职业特点和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大致可以推断出周瑜身体原本就不太好。虽然周瑜死于赤壁之后,但导致其早逝的征兆在赤壁之前的那次吐血中已经出现。赤壁鏖兵,虽然成就了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英名,却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 健康工作,幸福生活

有人说三国最成的人物莫过于司马懿,而司马懿的成功之道在于长寿。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三国英雄辈出,却均不及司马懿长寿,到最后,稍能匹敌的对手都凋零了,世间再无敌手,司马懿想不成功都难。

因此,纵有满腹的才华,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挥洒。最后,借一句现在颇为流行的体育锻炼口号与大家共勉,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注:本文主要依据《三国演义》小说内容撰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1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