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幼儿口腔保健和疾病小常识,妈妈需注意四点

妙手生春 2023-07-06 05:37:10

现在有很多幼儿容易出现口腔疾病,例如长蛀牙,牙疼,口腔溃疡等等,这些口腔疾病的发生,于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牙齿的卫生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平时应该在饮食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少吃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尤其是在夜间,那么,幼儿口腔保健和疾病小常识有哪些?

第一,让孩子养成好的刷牙习惯。想要对幼儿的口腔得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就应该让孩子养成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进行刷牙,根据幼儿的牙齿情况,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牙刷最好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这样可以避免细菌的感染对牙齿带来的伤害,并注意饭后用温水漱口,清除牙缝中的残留物。

第二,注意幼儿的牙齿卫生。健康的牙齿和自己的生活习惯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如果长时间吃糖果,再加上没有注意牙齿的卫生,平时不喜欢刷牙,这样就很容易长蛀牙,出现牙疼,损坏牙结构,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些牙疾病,一定要注意牙齿的卫生。

第三,注意幼儿的饮食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很多幼儿在饮食方面养成了偏食厌食的坏毛病,平时在饮食方面不够注意,长时间吃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品,并大量吃一些糖果,这样会对牙齿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达到口腔保健的效果,一定要纠正孩子的饮食。

第四,定期给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家长应该注意定期的给幼儿进行口腔检查,注意幼儿口腔卫生,当发现幼儿长蛀牙,出现口腔溃疡等牙齿疾病的时候,应尽快选择合适的方法,杀除口腔细菌,避免口腔疾病更加严重,威胁幼儿健康。

平时家长朋友应该掌握幼儿口腔保健和疾病的小常识,可以使自己在生活中给幼儿口腔最好的护理,如果幼儿长时间出现口腔疾病,就应该查明病因,尽快纠正,并给孩子制定营养餐,减少含糖量食品的摄入,注意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孩子身体免疫能力。

幼儿口腔护理

婴幼儿时期是乳牙陆续萌出、恒牙处于钙化的时期,如果不注意口腔保健,婴幼儿极易发生龋齿。那么除了让宝宝经常刷牙外,幼儿口腔护理的方法还有哪些呢?妈妈们又是否知道幼儿刷牙可以使用的方法呢?

幼儿口腔护理的方法

1、当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轻柔、简短的来回动作清洗幼儿牙齿。每天最少做两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觉前。若能在幼儿每次吃东西后就清洁牙齿,当然更理想,这样可使孩子尽早地树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一般在牙齿和牙床交界处及两颗牙齿之间的区域,特别容易积存黄色乳酪状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残屑和细菌堆积而成,一般称它为牙垢。它很柔软,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细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从那儿开始蛀牙。

在擦拭婴儿牙齿时,请不要用牙膏,并要注意上颚乳臼齿的外侧和下颚乳臼齿的内侧面、上下乳臼齿的咬合面是否彻底擦拭干净。伴随着更多的牙齿萌出,牙缝间的清洁则需要使用牙线。

2、到两岁半左右,幼儿全口乳牙长齐后,就要开始教幼儿刷牙。

首先,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牙刷。由于孩子的手和嘴与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软、刷头小巧的儿童牙刷,这样才能更好地清洁牙齿、保护牙龈。

其次,要选用合适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齿出齐后才可以使用牙膏,这样可以防止孩子误吞牙膏。使用牙膏时,必须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时,牙膏的份量应大约为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宝宝不能把过多的牙膏清洗干净。可选用儿童牙膏,因为儿童牙膏的配方是针对儿童的,而且儿童牙膏通常都有水果香味,可以提高小孩的刷牙兴趣。

宝宝如何进行口腔护理 幼儿刷牙可以使用的方法

1、前牙、后牙外侧——握住牙刷,使其与牙齿成45度角,从牙龈线开始,轻柔地、小幅度地来回刷牙;

2、后牙内侧——刷牙幅度要小、刷牙动作形成一定弯度;

3、前牙内侧——保持牙刷与牙齿垂直,用牙刷头上下刷;

4、咀嚼面——平握牙刷,轻柔地刷牙。

注意事项:这个时期早、晚两次的刷牙只能算是游戏,鼓励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而幼儿的口腔清洁工作仍然要以家长为主,刷牙过后再由家长对幼儿牙齿进行清洁。这样不仅可以早、晚各观察一次小孩口腔中是否清洁,还可以及早发现蛀牙,以便接受早期治疗。

教幼儿掌握刷牙的技巧

使用尺寸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让他选择自己钟爱的牙刷(如通体为他最喜爱的颜色的牙刷、印有他喜欢的电视明星图案的牙刷)。如此,他会更愿意使用牙刷。

用孩子自己喜欢的杯子漱口,并开始教你的孩子如何用水漱口,父母要多次重复地作示范,确保孩子不将漱口水吞下。

备好一条毛巾,供他或者你被水溅湿时使用。

各就各位,预备,刷!

1、刚开始练习,脱去孩子的外套,或者穿着准备替换的睡衣等服装。

2、弄湿牙刷,使其软化。如果你的孩子因刷牙而吞进牙膏中的许多氟化物,医生多半会建议他暂缓使用牙膏,除非他学会漱口和将水吐出(一般要在大约两岁时才能学会);能吐漱口水后,可在牙刷上挤一点如同豌豆大小的牙膏。

3、先让他自己刷牙(学步儿童喜欢模仿父母的动作,所以父母应在他身边刷牙示范)。几秒钟后,你应表扬他,然后说:“轮到我了!”父母应该用来回动作洗刷牙齿的表层,再用轻缓而巡回的动作清洁齿龈以及同样会滋生细菌的舌头。

4、给他的牙齿取一些滑稽可笑的名字,这一方法可使孩子更有可能把嘴张大。这样,你就能替他刷到漏刷的地方。

5、“吐水,漱口,再吐水”这一技能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并不是能轻易学会的。你要教他发“扑突”的声音,教他把注意力放在水池上,教他往下注视池底部,而不是教他注视镜子中的身影,这不是凭直觉就能学会的。

6、揩干你和孩子身上的水,让他面对镜子欣赏自己灿烂的笑容。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A、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

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B、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

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局部可用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锡类散。

2、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

3、应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C、细菌性口炎:它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如感染严重、症状明显、口炎范围大时,应尽早就医给予抗生素静滴或肌注。

2、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药养阴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强口腔护理及对症治疗。

创伤性口炎

多因外伤、硬物擦伤或新萌出乳牙的创伤,使相应的口腔粘膜损伤。病损无定形,与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关,多为单个损害。

以下为两个婴幼儿特有的创伤性口炎:

1、婴儿舌系带溃疡:是由于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锐利,或同时有舌系带过短,以致两者反复摩擦形成溃疡,久之进一步形成较硬的纤维瘢痕,影响舌的运动。

2、贝氏口疮:有的婴儿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粘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家庭护理要点:

1、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不良习惯、磨改过锐的切缘、牙尖等。

2、局部涂抹1%龙胆紫等消毒抗菌药。

3、如舌系带反复溃疡已形成瘢痕的,应带患儿到口腔科行舌系带矫正术。

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锌是地图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较多见,还可能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以及口腔内的慢性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有关。常有明显的家族史。

中医认为是脾湿所致。病损开始时,在舌尖、舌背或舌边缘上出现一个灰白色微凸的小圆形病区,病区周围是白色或黄色稍微凸起的弧形边缘,界限明显。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变成火红。病区可逐渐扩大,最后融合成为边缘不齐的地图状,故称“地图舌”。病损有自行缓解和愈合的可能。小儿常无不舒服的感觉,有的出现轻度麻、刺等不适感,个别小儿暂时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护理要点:

1、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补充微量元素锌,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蛋白锌、铁锌氨基酸等。服用中药,消除脾胃湿热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感染。

奶瓶性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家庭护理要点:

1、哺乳完毕后,用纱布或牙刷沾水清洁牙齿表面,建立幼儿喜爱口腔清爽的感觉,尽早戒除奶瓶喂食的方式。

2、照顾好乳牙,让它不要因严重龋齿过早脱落,而导致齿列不整;若发现齿列不整,尽早就医。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

乳牙照护得好坏,不仅对日后恒牙的生长与美观有直接的影响,还会关系到咀嚼能力的强弱,这对于摄取营养至关重要。所以,绝对不可忽略对乳牙的照护,只有从小养成正确的照顾方式,才能确保牙齿健康。

PART 1乳牙成长篇

请注意,如果宝宝在满1周岁时仍未长出一颗乳牙,建议请专业牙科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的顺序

乳牙的成长大致有一定的顺序,下颚前门牙首先会萌发出来,然后是上颚前门牙,接着是下颚侧门牙及上颚侧门牙,然后会跳过犬齿先长出第一乳臼齿,再长出犬齿,最后才会长出第二乳臼齿。一般而言,大约在3岁时,20颗乳牙就会全部长出。

TIPS:留意对称牙齿的成长

虽然乳牙有一定的成长顺序,但是,每个宝宝仍然有个别的差异,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对称两颗牙齿的成长。乳牙的成长原则是左右对称(而非上下对称),如果对称的那一颗牙齿在3~6个月内仍未长出,应该及时请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时间表

乳牙名称 前门牙 侧门牙 犬齿 第一乳臼齿 第二乳臼齿 上颚 8~12个月 9~13个月 16~22个月 13~19个月 25~33个月大 下颚 6~10个月 10~16个月 17~23个月 14~18个月 23~31个月大

乳牙成长3个提醒

需要耐心等待

有些宝宝的牙肉结缔组织太厚,这就如同土壤太结实、使得嫩芽不容易萌发,所以牙齿冒出来的时间会比较晚,建议家长耐心等待一下。当然,如果家长坚持的话,医师也可通过手术切开牙龈组织,让乳牙早点冒出来。

缝隙大好处多

乳牙缝隙大,看起来不美观,但是好处却很多。比如很容易清洁,因此也不容易蛀牙。此外,宝宝在第二次长出新牙时,恒牙排列整齐的机会比乳牙整齐的宝宝还高,这是因为恒牙的体积比乳牙大,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对于乳牙排列整齐的宝宝来说,反而可能因为恒牙的空间不足会造成拥挤,进而影响美观。

脱钙不是缺钙

在宝宝的牙齿有脱钙现象时,父母往往以为是因为钙质不足造成的。其实,牙齿脱钙并不表示宝宝的钙质摄取不足,这只是蛀牙的前兆。牙齿的珐琅质是钙化结晶体,人体饮食中的糖分是口腔中细菌的食物来源,细菌会将糖分分解成酸,并腐蚀珐琅质造成牙齿钙质流失,以致牙齿产生脱钙现象。

TIPS:及时清洁牙齿

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是口腔细菌的食物来源,口腔内中食物停留的时间越久,细菌就能得到越多的养分并且持续滋生,将食物分解成酸来腐蚀牙齿,造成钙质流失。所以,一定要及时清洁牙齿。

乳牙成长4个提醒

Q:宝宝快满1岁了,还是一颗牙齿都没有,这样正常吗?

A:每个宝宝的成长速度都不一样,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有些宝宝长得快,有些宝宝长得慢。可能有的宝宝在3个月大时就已经冒出2颗小白牙。但是,如果宝宝在满1岁后仍然不见第一颗小白牙,就应该请专业牙医评估,以确定是否有其他异常影响了乳牙的萌出。

TIPS:留心过早萌出的乳牙

除了长牙较晚需要关注之外,过早长出的乳牙也必须特别留意照护。有些幼儿刚出生不久就长出牙齿,在学理上被称为“出生齿”或“新生齿”,当然这些牙齿90%都是正常乳齿,如果感觉不放心,可向专业牙科医师咨询。

不过,即便是多生齿,也不建议拔除,因为此时牙根尚未完全成熟,容易伤害未来牙齿的生长。至于幼儿不慎吞食牙齿的担心,其实并没有必要,因为除非经受强烈的外力撞击,否则牙齿不会轻易掉落,平时只需多加留意幼儿的活动即可。

Q: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需要保留还是拔掉?

A:和出生后长出的牙齿不同,如果宝宝出生时嘴里就已经长出小牙,还是应该请专业牙医检查,而这些牙齿经过判定后多数会被拔掉,因为它们大多是不成熟的牙齿,并非真的牙齿,这些牙齿的形态多半不成熟,牙根很小,只是浮在牙肉上面,容易造成宝宝咬伤自己嘴唇或咬伤妈妈的乳房,所以建议拔掉。

Q:长牙让宝宝很不舒服,需要处理吗?

A:在乳牙萌出时,有些宝宝的体温会略微升高,如果测量耳温超过38℃,可以给予退烧药物,如果只是轻微发烧,则只要维持正常饮食即可,不需要特别处理。另外,有些宝宝在长牙期间特别容易流口水,或会抓取任何东西放入口中,此时可以给予婴儿磨牙饼干或是固齿器,以帮助缓解不适。

Q:宝宝是否缺牙?

A:宝宝的小白牙迟迟不见踪影,不免让家长担心是否会缺牙。其实,家长只要用目测的方式,从宝宝牙齿骨头外观的形状就可以看出端倪。牙肉如同土壤,而牙齿就如同嫩芽,如果牙肉中藏有牙齿,那么牙肉看起来就鼓鼓的,有如饱满的玉米粒,这就表示牙齿只是还没有冒出土来,并不是真的缺牙。

PART 2清洁照护篇

乳牙刷护2个提醒

传统观念认为,反正宝宝迟早都会换牙,所以乳牙并不需要特别照护。但是,很早就发生蛀牙的宝宝,表示其口腔卫生习惯不好,所以,当恒牙在充满细菌的环境中成长时,自然也更容易蛀牙。另外,蛀牙问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营养摄取,太早蛀牙也使得宝宝必须忍受牙科检查、经历难受的.牙齿治疗,有可能造成日后更恐惧做牙齿检查。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从小就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长牙前:漱口、纱布并用

想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口腔的清洁工作非常重要。在长牙时,牙齿一旦钻出,牙床上就有了伤口,如果又有食物残渣停留在伤口上,将会让发炎情况更加严重。因此,父母一定要格外注重宝宝的牙齿保健。

在宝宝6个月大、尚未长牙之前,家长可以使用漱口的方式清洁。如果想再清洁得更仔细一点,则可把小纱布或小毛巾套在食指上,伸入宝宝的嘴巴,清洁整个口腔。现在市面上也有套在大人手指上的指套型乳牙刷,能让洁牙工作更方便。

长牙后:软毛小牙刷轻轻刷

等到宝宝开始长牙,除了延用长牙前的清洁方式外,也可以使用宝宝专用的软毛牙刷。不过家长要注意,使用牙刷时力道一定要轻,因为即便刷毛再软,一旦用力过度,也会让宝宝的牙肉不舒服。所以,在施力方面要特别留意。

那么,宝宝刷牙需不需要使用牙膏呢?如果宝宝太小,最好先不要使用牙膏,用牙刷蘸清水轻刷即可。因为牙膏的成分中多少含有氟或香料等化学物质,虽然对清洁工作有加分的作用,但是万一宝宝不慎把牙膏吞进肚里,反而不好。等到宝宝大一点,能够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时,再让他使用牙膏较好。

TIPS:怎么判断牙齿刷干净了?

一般而言,宝宝的各颗牙齿之间缝隙较大,不会藏污纳垢,不过为了保持牙齿健康,最好在刷完牙之后,再帮他使用牙线清洁齿缝。至于牙齿咬合面的部分,由于沟纹不容易用纱布或毛巾擦拭,就需要用小牙刷清洁了。宝宝的洁牙动作,必须来回清洁5~6次。

帮宝宝刷完牙后,可以用小纱布或小毛巾擦拭一下他的牙齿,确认牙齿表面上没有白白、软软的附着物即可,如果还能擦出黄黄的牙垢,则表示还没有彻底清洁干净。

适合宝宝的牙齿护理小工具。包括纱布巾、儿童软毛牙刷、牙线、儿童漱口水等。不建议给婴幼儿使用电动牙刷。

儿童牙刷刷毛的数量不要超过3排、每排刷毛的数量不要超过6束。刷毛太多、太硬都会造成宝宝不舒服,导致他不喜欢刷牙。如果宝宝容易感到恶心,可以选择刷毛更少、更小的牙刷。牙刷使用后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易滋生细菌。

牙膏的量大约是一颗豌豆大小即可,应该涂匀在刷毛上。请注意,在宝宝还不会吐出泡泡之前(3岁以前),应该避免使用含氟牙膏。

乳牙照护4个提醒

1 每次清洁2颗牙齿

1 未长牙之前:用纱布巾蘸温开水擦拭。

2 只有门牙时:用纱布巾蘸少量儿童漱口水擦拭。

3 长出乳臼齿和犬齿时:用儿童软毛牙刷蘸少量儿童漱口水,帮宝宝刷牙。

4 用牙刷刷牙:每次清洁2~3颗牙齿,刷毛以横向方式,两颗牙前后来回刷5~10次,也可让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朝向牙龈,再往牙面直刷。

使用牙刷时,一次清洁两颗牙齿。以上下振动及左右振动方式清洁。

2 改变喂养方式

喂养方式是造成宝宝很早就蛀牙的原因之一。所以,除了清洁牙齿的次数要足够之外,改变喂养方式也是预防蛀牙的好方法。

1 不要让宝宝经常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瓶入睡,可降低龋齿的发生几率。

2 尽早戒掉宝宝的夜奶,以免牙齿长时间泡在奶垢里造成蛀牙。

3 减少摄取含糖饮食,例如选择不含蔗糖的奶粉、不能只喝果汁不喝水、少吃容易黏牙的糖果饼干。

3 尽早习惯使用牙线

宝宝的牙缝也需要注意清洁,可以使用牙线,而不是牙线棒。将牙线拉出约45厘米(约大人手掌到手肘的长度),将牙线两端用食指固定,放入宝宝牙缝中。请注意,每清洁一个新部位时,应使用一段新的牙线,以免附着在牙线上的牙菌斑把其他牙齿弄脏。

将牙线弯曲,想象着擦拭皮鞋的方式,上下刮动,将牙缝两侧刮干净。

将牙线拉直,感觉像在锯木头,前后移动牙线来清洁牙缝。

4 睡前一定要刷牙

照护者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喂养宝宝的方式,都是影响宝宝牙齿健康的关键。在临床门诊中发现,很早就满口蛀牙的宝宝,其主要照顾者也常是满口蛀牙,这是因为大人都不注意自己口腔卫生,当然也不会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

那么,究竟每天要刷几次牙才算足够?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清洁口腔2~3次,特别是宝宝喝完奶准备午睡或晚上就寝之前,一定要刷牙,不要让奶垢或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

PART 3 牙齿保健篇

别等牙齿疼痛才检查

当宝宝上下颚各长出4颗牙时,就可以带宝宝去看牙医。第一次看牙医时,医生会详细地检查咨询,例如检查宝宝有没有幼儿早期性龋齿、颜面与牙齿咬合发育是否良好、有没有不良的口腔习惯(如吸手指和吸奶嘴),会不会影响牙齿萌发等。

此外,医生也会教导父母帮宝宝清洁口腔的技巧。所以,建议在宝宝满1周岁之后,或上下颚各长出4颗牙之后,就应该做第一次牙齿检查,并且应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千万不要等到蛀牙已经发生,甚至出现影响食欲及生活等非得处理不可的情况,才带宝宝看牙医。

口腔清洁技巧

有些宝宝的口腔比较敏感,特别是很少接受口腔清洁的宝宝,应该先在家养成习惯之后,再去看牙医,这样能较好地避免宝宝因害怕而哭闹。在家帮宝宝清洁口腔时,不一定要在浴室内进行,可以2个大人一起来完成,选择在灯光明亮的客厅,让宝宝躺在其中一个人的大腿上并固定宝宝,另外一人则帮宝宝清洁口腔。

TIPS:注意摔断乳牙的处理

小宝宝总是喜欢爬高爬低,一旦不慎摔断了乳牙,怎么办?是否需要处理,要看牙齿断裂的程度而定,建议请专业医师协助评估。假如摔断部位深及牙龈、伤及神经,则需要做根管治疗。如果摔断后的牙齿有尖角,可能造成宝宝弄伤自己的嘴唇,则需要将尖端磨平。如果牙齿只是有些轻微摇晃,则可让其自然复原,不必处理。

第一次带宝宝看牙记(检查及清洁方法也适用于家中)

1.事前准备:利用有关刷牙、牙齿清洁的绘本故事,减少宝宝对牙齿检查的抵触情绪。

2.认识环境:到诊所后,先带宝宝参观环境,让宝宝熟悉起来。

3.准备检查:让宝宝面对妈妈,跟宝宝说:“来,让阿姨看看小牙,好不好?”

4.让宝宝头部躺在医师大腿上。

5.在医师检查时,妈妈要注意跟宝宝说话,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6.医师会检查宝宝的牙齿成长以及是否有脱钙情况。

7.检查完毕,医师指导妈妈用纱布巾或其他适合清洁工具,帮宝宝清洁口腔。

8.清洁完毕,要记得称赞宝宝的表现很棒!

妈妈必知的育儿小常识有哪些方面

育儿知识大全——喂养知识

说到育儿知识大全,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喂养知识,熟话说民以食为天,宝宝吃的好,才能长得好。

1、母乳喂养。我们知道宝宝六个月以前采用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母乳不仅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也是宝宝天然抵抗力的来源。

2、奶粉喂养。宝宝从六个月之后开始喝配方奶粉,但部分先天体质较弱的宝宝喝奶粉的时间更早,这要根据宝宝的需要来看。

3、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六个月之后开始,本着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稀到稠的原则添加。

育儿知识大全——保健知识

1、营养保健。宝宝渐渐长大,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比如充足的钙质才能让宝宝骨骼发育更好,而铁能让宝宝远离贫血。

2、口腔保健。宝宝从四个多月开始长牙,妈妈们需要注意观察,在合适的时候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

3、健康保健。孩子非常幼小,抵抗力还不强,很容易感染疾病,妈妈们需要找到病因并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育儿知识大全——生活环境

1、宝宝人小,什么都是跟着父母学,父母要做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也可以避免孩子学到不好的东西。

2、父母喜欢不顾孩子的意愿,擅自做决定,甚至是强迫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且也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3、多鼓励孩子,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会更加的努力,当然,若是孩子做错了事,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

育儿知识大全——早期教育

1、早期的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玩玩具,可以选择益智类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拼装玩具等等。

2、宝宝如果还太小,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动物画册,这样有利于增加宝宝的见识,同时可以多和他说话,多和孩子玩耍。

3、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给他讲富含人生道理的故事,他可能还听不懂,但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象,同时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98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