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昏迷性脑病应该怎么治
①葡萄糖:最快速有效为急症处理的首选制剂。轻者可口服葡萄糖水适量重者需静脉 注射50%葡萄糖液40~100ml,可能需要重复,直至患者清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 清醒后,常需继续静点10%葡萄糖液将其血糖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如200mg/dl并密切观察 数小时或1天,否则患者可能再度陷入紧急状态。
②胰升糖素:常用剂量为0.5~1.0mg,可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用药后患者多于5 ~20分钟内清醒否则可重复给药胰升糖素作用快速,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1.5h, 以后必须让患者进食或静脉给予葡萄糖,以防低血糖的复发。
③糖皮质激素:如果患者的血糖已维持在200mg/dl的水平一段时间但仍神志不清。则 可考虑静脉输入氢化可的松100mg,每4个小时1次共12个小时,以利患者的恢复。
④甘露醇:经上述处理反应仍不佳者或昏迷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者很可能伴有较重的脑 水肿,可使用20%的甘露醇治疗。
(3)及时确定病因及诱因,对有效解除低血糖状态并防止病情反复极为重要。方法包 括饮食调理,避免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的食物或药物,治疗原发的肝、肾、胃肠道及内分 泌疾病,切除引起低血糖的肿瘤等。
(4)药物治疗并非本症的常规治疗方法,而多用于做去除病因之手术疗法的辅助手段 ,如用手术前准备手术禁忌或疗效不佳者等。
①噻嗪类:如二氧嗪,即氯茶甲噻嗪,是一种胰岛B 细胞钾离子通道激动剂能抑制B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和胰岛素的释放鶒,而且有在周 围组织升高血糖的作用。常用剂量为150~600mg/L口服使用。大剂量可能引起钠水潴留和多毛等副作用。其他如三氯甲噻 嗪、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也有人使用。
二、低血糖有哪些预防措施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巧。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的疗法之一
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采取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三、低血糖常见的4种症状
1、胰岛素瘤:胰岛素瘤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几乎所有的胰岛素瘤都位于胰腺内,肿瘤均匀的分布在胰头、胰体、胰尾部,肿瘤一般很小,位置又很隐蔽,不易找到。大多数的胰岛素瘤是良性,但也会发生恶变。患者起病很慢,经常是发病很多年也没有察觉。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食用糖以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将肿瘤切除。
2、肝病性低血糖:肝脏是存储、转运和调节糖的主要器官,就像人体的“糖库”一样,当葡萄糖多的时候肝脏就将其储存起来,不足的时候再将库存拿出来使用。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肝脏疾病引起低血糖有急有慢,多见于空腹、饥饿、运动时,肝病好转后低血糖症也自然减轻或消失。
3、早期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反应性地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一般在进食3~5个小时以后出现,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略高或是正常值的高限,很难被患者发觉,必须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
4、功能性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在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可能是糖代谢调节不够稳定的缘故。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病情与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刺激、焦虑有很大关系。 低血糖症状多在早餐后2~4个小时出现,而午餐和晚餐后很少会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20分钟后自行缓解,病情也不会继续发展,食用糖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低血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一定要排除其他原因以后才能认定是功能性低血糖。
四、低血糖患者需警惕七大并发症
1、神经低血糖症群
低血糖的最初改变是导致脑组织血流量的不对称性增加,灰质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继之出现脑组织水肿,此时可出现严重的神经低血糖症群。
2、脑萎缩和痴呆
若低血糖十分严重且长时间未得到纠正,可造成大片脑组织坏死软化,致脑萎缩和痴呆。
3、导致死亡
低血糖最严重的后果是去皮质状态,导致死亡,侥幸存活者亦成“植物人”。
4、心率加快
低血糖发作时,因交感一嗜铬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或窦性心动过速。
5、心肌梗死
伴冠心病者常因低血糖发作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但常因为有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年老对疼痛反应减弱而属无痛性心肌梗死。
6、酮症
低血反应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甚至出现酮症。
7、肺脓肿
低血糖昏迷分泌物或异物误吸入气管易继发肺脓肿或其他肺部感染。
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一般对血糖值都是?严防死守?,为了健康恨不得时刻监测。认为控制住血糖一般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低血糖往往就这么被忽略了。
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伪装者才更可怕如果说血糖高,对身体危害很大,那么低血糖则可以说是身体的致命杀手。高血糖对身体是长久的,短时间不容易察觉的危害,而低血糖则是短时间的,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就是因为低血糖太善于伪装了,所以会频繁的出现而不易察觉。据统计,1/3的糖尿病患者在睡眠中出现过低血糖。不是说只有糖友容易出现低血糖,像老年人、孕妇等也容易出现。如果您经常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则要多加注意了。
如何预防低血糖?1、 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按时按量、少吃多餐。
2、 最正确的防护手段:随时携带糖果、饼干等小零食,及时纠正血糖,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 最应该的健康方式:对自己的血糖上心,有自己的血糖监测、血糖管理规划。
4、 最适宜的运动模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慢跑、游泳一小会。避免运动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前面有一位网友提问过,低血糖是否能长跑,这肯定是不建议的,
5、 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器官损害的,血糖更容易波动,也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就更应该避免上述的情况。
您的每一次评论、点赞,每一个转发,都是对不药不药博士的认可,都是对亲人朋友的关爱!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低血糖症为内科急症,如持续时间过长可使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以致脑死亡。因此应尽可能使血糖迅速恢复正常水平,防止低血糖的反复发作。在临床中要根据疾病的轻、中、重度,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也要注意低血糖复发的风险。
一、一般治疗
1、意识清醒者立即进食,糖类量应大于20g,可以是果汁、糖果或者其他食品等。
2、意识丧失者静脉推注葡萄糖,或者肌肉或者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清醒后应鼓励患者进食一定量的含糖类的食物。注射胰高血糖素或者葡萄糖20~60分钟后,鼓励进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预防新的低血糖再发生。
二、药物治疗
1、葡萄糖:此方法最为快速有效,轻者口服葡萄糖水即可,同时采血测血糖浓度,每15分钟监测一次。重者,尤其神志改变者需要静脉推注50%葡萄糖,通常10~15分钟后患者意识可以恢复,必要时重复使用,直至患者清醒能够进食,而且常需继续静滴10%葡萄糖液以维持血糖在6~10mmol/L左右,血糖水平监测须追踪至少24~48小时。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多数较轻,只需进食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往往可以纠正,同时服糖苷酶抑制剂患者应进食单糖类食物,以纠正低血糖。
2、胰高血糖素:可快速有效升高血糖,但维持时间较短。可皮下、肌肉或静脉给药,通常在10分钟内血糖即可升高。此后持续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根据病情调节葡萄糖液体量。一般辅助葡萄糖治疗,适用于有足够肝糖原而无肝病的严重低血糖患者。
3、二氮嗪:对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低血糖症可选择二氮嗪,有抑制胰岛素分泌作用。
4、其他措施: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促进肝糖异生和输出,使血糖浓度增加,对抗低血糖症起辅助作用。若血糖恢复正常,而神志经0.5小时以上仍未恢复者,应考虑脑水肿,可给予20%甘露醇静滴脱水治疗。腺垂体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低血糖,应给予静滴氢化可的松或服用甲状腺素片。
三、手术治疗
胰岛素瘤是导致低血糖症的最主要因素,必要时需要手术切除。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31-02【关键词】低血糖;临床干预;预防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2.8 mmol·L-1(50 mg·dl-1),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低血糖表现各不一样,但对患者个体则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 常见的几种低血糖症及病因
1.1 服用降糖药物期间发生的低血糖症
病因:(1)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2)尿糖连续数天阴性,胰岛素未及时减量。(3)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食欲减退,以及活动量明显增加,但没及时加餐或未减少胰岛素用量。(4)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
1.2 反应性低血糖症
病因:(1)胃肠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入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起低血糖症。(2)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可导致头晕、头痛、出汗、乏力等,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量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1.3 器质性低血糖症
病因:胰岛B细胞瘤,严重肝病、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患者。
1.4 禁食性低血糖症
通常在禁食8 h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此外,参加持续剧烈运动(如长跑),部分人也会出现低血糖症。
2 低血糖的危害
2.1 加重糖尿病
低血糖时体内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增多,导致反应性高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因此每次低血糖后。血糖均增高,尿糖增多,使血糖不宜控制。
2.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临床出现反复低血糖或严重低血糖时,可使患者脑功能受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如果低血糖不及时抢救,昏迷≥6 h,则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即便是抢救过来,很可能并发痴呆症;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患者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2.3 心功能损害
低血糖发生时,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特别是已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易使心功能受损,供氧受阻碍,产生心律紊乱,如房颤、室性早搏、心肌梗塞等。
3 临床研究
3.1 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3.2 当患者神志已发生改变,给予50%葡萄糖40 ml~60 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应用10%葡萄糖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
3.3 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有条件者可应用胰高血糖素1 mg肌内注射,但价格较昂贵。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3.4 若患者低血糖严重而不能自救时,应在其他人员帮助下进食糖或含糖食物。
3.5 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2 d~3 d。
4 低血糖的预防
4.1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②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注意适量运动;④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⑤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注意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⑥警惕夜间低血糖。
4.2 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4.3 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4.4 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4.5 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这些物质的摄入。
4.6 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人一旦年纪上来了,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有的老年人会有三高的毛病,但是有的比较瘦弱的老年人反而患有低血糖,低血糖的损害,其实也是非常高的。首先低血糖最常见的也是比较风险的一种情况,就是低血糖导致的昏倒,低血糖一旦发作就会突然心跳加速,头晕乏力,这个时候如果不快速的带他们去医院输一些葡萄糖的话,可能就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所以低血糖和高血糖一样都是一种突发现象,需要我们去预防和防备。
预防低血糖有哪些技巧和妙招呢?最简单的一个就是我们老年人可以在我们身上带一些糖果,这些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在感受到有些头晕目眩的时候,我们可以吃一个糖果缓解一下,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晚年人多吃一些豆制品可以防备和抑制低血糖,比如说像牛奶和豆腐这些东西,特别是黑豆,因为黑豆的营养价值很丰厚,还有保健的效果,对于老年人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食物,同时他对低血糖的防备和延缓老年人的衰老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早上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大豆来榨一些豆浆来喝,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低血糖的治疗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预防就是我们可以经常去医院检查,定期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值,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日常的生活。还有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不要感觉这是个小毛病,一直拖着,一旦拖着可能事情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地步,那就不好了,特别是老年人,有低血糖的话,子女一定要经常陪在他们身边,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94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