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并不只是字面上不吃任何五谷杂粮的意思,它往往是指通过吸收大自然的精华之气,从而来实现排毒、减肥、养生的系统养生方法。而这个方法最先起源于先秦,在我国唐朝时期民间才开始逐渐流行。而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时代,我国南方地区及日本等国也有不少人追捧。 而辟谷的时间没有限制,不用太长,一切以健康为上,自然为度。
很多人不懂得辟谷的适可而止,都存在着严重误区,也就是以为只要进行辟谷,健康就一定可以保证,可以不怕病魔的入侵。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导致了身体的损害。人一日三餐的要求,都是根据身体和时间的完美配合得出的。且人体早就习惯了三餐的供应,如果冒然辟谷或者长时间进行辟谷,就会导致开不了食,身体不能吸收足够营养,就会渐渐虚弱,疾病就更容易侵袭。不懂得辟谷的适可而止,往往会导致这样本末倒置的结局。
其实,辟谷并意味着完全不进食。我们要学会注意辟谷下的健康饮食。比如说,生果和蔬菜也可以过量进食,但是普通水果应该少量食用。主要以不感到口渴和饥饿为限制。可适量食用梨子、苹果、桔子、臭蕉、中瓜、桃子、葡萄、黄瓜、香瓜、罗卜等。但是最好不采取过多火果,也尽量不要采摘冻过的生果。辟谷下的健康饮食,主要要和自己的身体状况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的与自己的状态契合。
很多人想要通过辟谷养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任何人行事前都应该更加理智。像辟谷开不了食的这类情况,就是有些人急于求成所致。我们可以事先了解辟谷的含义、辟谷的适可而止、辟谷下的健康饮食,做到全面的认识真正的辟谷养生。
1、辟谷层次:(1)低层次断谷:可食用少量瓜、果、药物,除开水和药物外不吃人间烟火之食。(2)中层次断食:只喝水或稍加果汁,蜂蜜等饮料。(3)高层次断水:不食任何食物,亦不饮水,但需有人护法。初练辟谷的,可从短期、低层次开始,随着服气功夫的提高和辟谷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延长辟谷时间和提高辟谷层次。
2、辟谷时间:为治病而辟谷者,并非辟谷时间越长、辟谷层次愈高愈好。病重、体弱者辟谷时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宁愿增加辟谷次数,不要一次辟谷时间太长。根据经验,一般辟谷3-5天即有疗效。为实用而练辟谷者(如野外作业突然断粮或为渡灾荒或为练服所辟谷功夫)可以延长辟谷时间,提高辟谷层次,但必须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即辟谷期间不感饥饿,体力、精神如常。
3、注意事项:(1)服气是辟谷的前提,练辟谷者必须先练服气。(2)辟谷层次要逐渐提高,确定辟谷时间要量力而行。(3)低层次的辟谷可吃点水果。(4)辟谷时要尽量避免不蹲,如下蹲后应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来,不要急速爬起,过分剧烈的动作也要避免。(5)辟谷后舌苔变厚,口中吐臭气,皮肤也会有酸臭味,小便变黄变浊,无大便或拉稀便,如便似酱油状、柏油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是身体排毒的表现。如原来便秘者可服点泻药以求把宿疾泻掉,一般的辟谷腹泻是不必用药调治的,毒气泻光腹泻就会停止。(6)辟谷时会有气冲病灶反应,在正邪相博之时病会有加生或把隐病激发出来,出现这种现象时要正确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应是身体好,气感强、祛病快的表现。(7)最好在晚上10时正结束辟谷,同时进食少量稀粥,然后立即打坐。这时练功只是放松入静,没有运用意念,时间愈长愈好。这时打坐效果显著,有的人辟谷时还无气感,此时才有气感。(8)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三五天的缓慢恢复期后才正常饮食。(9)辟谷者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期间都要保持心情乐观和情绪稳定。
1.开始辟谷时,饮食可以逐步减少,在二、三天中减至半辟或近全辟状态。也可以直接开始,直接进入辟谷状态。在辟谷结束,恢复饮食时应切实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恢复,不可操之过急。
2.初进食以稀粥、稀饭为宜,另外可食用少量新鲜水果、蔬菜等,忌食生冷鱼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待完全恢复进食一周后方可食用鱼肉类食物。
3.辟谷期间,可食用适量的干鲜果品、营养性药物,常见的诸如:红枣、芝麻、黄精、玉竹、枸杞、黑豆、天门冬、麦门冬、茯苓、白芍、禹余粮、赤白石脂、白术等。
4.经实践证明,辟谷期间每日饮几杯蜂蜜水,大有助益。饮水以暖水为宜,饮多亦不妨。辟谷期间停食而不停水,应保证足量的水分供应。过分缺水是对身体的摧残。
5.辟谷不戒酒类,可适量饮用,但且不可过量,过量则危害比平时更大。
(拓展资料)
辟谷的类型:
1.全辟:辟谷期间粒米不进,滴水不沾,完全切断饮食和水分的供应;
2.近全辟:不进五谷杂粮和药丸,但可饮用少量水和蜂蜜;
3.半辟:除了可以饮用水和蜂蜜外,还可食用少量瓜果、花生米、核桃、红枣、胡桃、杏仁等药饵,以不感到饿为止;
4.近半辟:基本上不吃熟食,但可多吃水果、蔬菜和其他杂食,甚至还吃点稀饭和面条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780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什么时候是危险期,教你怎么算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