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瑞典如何两年降下抗生素使用率(如何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

夕阳红 2023-07-05 14:51:57

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话题。瑞典等北欧国家是目前全球抗生素使用控制最好的区域。3月27日,在瑞典卫生署与倍肯公司合作的“ 2015年数字化医疗卫生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讨论会”上,39健康网专访了瑞典卫生署专职顾问,探讨瑞典对控制基层使用抗生素情况的做法经验。

瑞典:公民健康科普宣传有效 两年降下抗生素使用率

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难题,那么瑞典在抗生素管理方面做了哪些措施?

瑞典现在有一个年度计划,国家药品管理战略,这里面提供一些数据、现状、目标等等类似的信息。这个东西不仅仅是针对医护人员的。在整个战略里面除了医疗这方面有很多人的参与,包括药物企业、学校、教师几乎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行动。

对于抗生素管理来说,我们面临的问题大家都一样,一个目标要减少院内感染,有些情况只要一个很简单的措施就能够预防,比如洗手就能预防大部分的感染,即使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也不能光做一些演示来告诉大家洗手活动的价值所在,所以用了现有的信息系统来做这样一个活动。

坦率的说,合理使用抗生素不止要教育医生,其实对于市民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包括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一样很重要。我们在抗生素使用的宣传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15―20年的工作,也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传统上来说抗生素的使用一般都是城市比乡村要用的多。这个不光是医生的习惯,同时是居民的一些习惯。

2011年在南部包括首都斯德哥尔摩周围以及南部两个比较发达的地区,抗生素的使用比较多,这样引起一个讨论,为什么这边需要这么多的抗生素。有时候可能使用抗生素是正确的,但是大部分时候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这个是需要一些专业之间的讨论。

不过,经过这些宣传教育工作可以看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只花了两年时间,到2013年整个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地区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率已经差不多了,这也是非常鼓励的情况。

关于不同年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如果家里你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发热了,到医生那儿去看,很多情况下甚至会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0―4岁的孩子抗生素使用情况,在90年代抗生素的使用率是相当高的,这些处方抗生素的原因大部分是通过一些临床的体征比如发热或者家长要求。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对于0―4岁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显著下降,跟其它年龄段的抗生素使用率持平。获得这个成果主要是因为不止是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对大众包括对父母的宣传,还有一些提供医疗更多的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手段,对他来说很鼓舞的是其实情况是通过一定的工作是可以改善的。

瑞典也有处方内部点评机制 但没有惩罚措施

我们国家在抗生素滥用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比如在北京一些医院采取了处方点评或者大处方审核的措施。瑞典在控制抗生素滥用上,药品处方方面有没有一些相应措施?

虽然说在瑞典财政方面是由各个区域来管的,但是对于质量管理来说是国家层面统一管理的,所以国家会对所有的都有统一的要求,每个区域来说就是按照国家这些管理的要求去执行。

那么对于抗生素来说,对于处方的管理也是有类似于这样的管理条例,所有的这些处方包括医生他们在内部也会进行讨论和回顾。像医生们也会定期坐下来,只是医生内部来回顾这些抗生素在过去一两个月里面的抗生素处方,为什么要开抗生素,是不是合理,有这样一个机制。区域内的讨论结果当然可能会有争议或者对某些特殊情况有不同的考量,你也可以跟全国层面大部分的情况做一个比对,看看整个的局面是什么样的,你可以再回顾一下或者说对于某些情况坚持自己是对的也可以,那看看大家的情况可以说我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改变,这些讨论并没有说这当中有什么惩罚措施,这个是没有的。

在20多年前就不是这样的,每个医生只有自己的处方记录,他能够得到的反馈可能仅仅是从药房药师过来你可能这个药用的不恰当,只是这样。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以后,通过信息系统的引入可以有一个同事之间的共同讨论,那么这些信息可以共享,你可以看整个的系统数据来进行总体的评估。

扩展阅读:一、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 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如何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

一定要注意 一:抗生素本身会导致疾病。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 二:“破坏统一战线”。人体内有许多有益的菌群,滥用抗生素在杀死“敌人”的同时,往往也杀死了“自己人”,结果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耐药细菌乘虚而入。 三:“锻炼了敌人”———造就了新的病菌。现在,许多抗生素已经根本治不死一些“新生代”耐药病菌。1928年,青霉素刚问世时,可谓所向披靡,对90%的细菌都有杀灭效果,但如今几乎已接近失效。就连当今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已出现了毫不怵它的新一代“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令人震惊的是,竟出现了以抗生素为食的“超级病菌”。为杀灭新的细菌,人类就不得不耗巨资研制新的抗生素。如今美国每年花在研制新抗生素上的经费高达20至40亿美元。 四:抗生素会产生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肾脏和造血系统3个方面。如链霉素可损害耳前庭调节平衡功能,引起头晕、耳鸣、口和四肢麻木等症状,还可损害肾脏。又如氯霉素可使红细胞的新生受到抑制,使白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生毒性反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经常会造成药物中毒,轻者影响畜禽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严重者造成畜禽的死亡。抗生素应用剂量过大可引起畜禽神经肌肉冲动传导阻滞,诱发呼吸肌肉麻痹,呼吸抑制,肢体瘫痪,甚至死亡。引起人的中毒或过敏。长期或大量应用抗生素,可使畜禽肉、奶等可食产品中残留大量抗生素,人吃后会引起中毒或过敏。 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磺胺炎、呋喃类等药物在应用于蛋鸡时会影响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如果随便在蛋鸡上使用这些药,就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五: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用药后数分钟,就会发生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冷汗、青紫、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青、链霉素都可以造成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较为严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以抗生素为多,轻者增加痛苦,重则危及生命,滥用抗生素必然增加过敏反应。试想因为轻微疾病而引发过敏反应,这样值得吗?滥用抗生素引发的毒性反应更不可忽视,有些抗生素易引起耳鸣、耳聋,有些易损伤肝脏、肾脏等。有些人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招致永久性耳聋,也有的老年人和小儿造成肾衰,真是得不偿失。还有人轻病滥用抗生素引发了新的更重的感染,原病未除又添新病。 六:引发二重感染:正常动物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生殖泌尿系统内寄生着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状态。如果长期或大量乱用抗生素,会使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衍,产生新的感染,即双重感染。这种感染多是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药而引起的,而且治疗比较困难。当用抗生素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以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得到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病人中多见。二重感染的细菌,全是耐药性的,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七:产生耐药性: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形成耐药病菌。如葡萄球菌在长期接受青霉素后,产生抗青霉素的水解霉,破坏青霉素,从而形成一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再发生这种疾病时,这种药物对这种疾病的疗效就会大大降低。细菌对各种抗生素都可以产生耐药性,特别是局部使用抗生素较全身使用更易产生耐药性菌种。现在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日渐增多,这和广泛应用抗生素密切有关。其中以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最为突出。耐药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治疗上的难题。 八: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造成其他感染 尤其是老人、小孩、体弱多病者、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抗生素大多是经肝肾代谢,老人身体各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降低,所以应注意;小孩抵抗力低,对药物的耐受力不是很好,且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大,对小孩的生长发育不好;体弱多病者和一些内科病患者也应注意,如脂肪肝患者不宜服用大量抗生素;至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本人是妇产科医生,当然更注意啦,怀孕的前一个月和整个孕期包括哺乳期都不要随便用药,因为可以导致孩子畸形和影响生长发育,至于那些药能用那些不能用,上面已经有人说过,我就不再重复拉,不过补充一下,必要时青霉素还是首选的,虽然便宜易过敏,但还是对孩子影响最小的,如果哺乳期要用甲硝唑,最好是先喂完孩子奶或用完药后4个小时再哺乳。 如何防止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医疗专家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用抗生素前应尽一切可能进行病原学的检查,有条件的要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作为用药的参考;要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用窄谱抗生素的就不用广谱抗生素。 其次,有关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药政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供应,应由受过训练的医师开出处方,方可配给抗菌药;对一些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而开大处方,不负责地使用高级抗生素的要坚决予以惩处。 同时,他们也希望,患者应支持和理解医生的工作,不要凭自己的理解和错误的经验,要求医生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只有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才能做到合理使用,凡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腮腺炎、麻疹等疾病,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用后也无效。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若用一种抗生素能治愈,就不要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而且,不要随意加大抗生素的用量。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忠林认为,应尽快启动相关立法,对处方权进行刚性规范。同时,建立严格的药品使用科学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据新华网报道) 结论: 抗生素的作用是杀灭细菌,而细菌是一种生物,会在与抗生素的斗争中逐渐产生耐药性,当原来的抗生素不能杀灭细菌时,就只好再研究新抗生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后两年,就会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而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滥用抗生素,总有一天当严重的细菌感染出现时,人类会束手无策。 不可否认,抗生素的发明与使用使人类收益非浅,但是物极必反。抗生素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快速脱离病魔的折磨,一旦滥用,将把我们的生命送入另一个虎口。因此,在以后就医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一味的追求新药贵药,要从心理上摆脱对抗生素的以来,正确认识所患的疾病,对症下药,才是真正有益身体健康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_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马庄卫生院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 号),进 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 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9 月 18 日 9 点,由我院医 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院感办、 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组织了以《院内感染 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主题的培训会。会议由高院长主 持。

培训前,郭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 的重要性。郭院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 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减 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 因此, 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的,事关全 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这个能力和信 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高院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 耐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 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 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 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

本次培训会深入浅出,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 颇多。通过培训,大家充分认识到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 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培训对提升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 力和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要以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 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 进和提高。马庄卫生院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_抗生素小结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小结 目前从卫生部到各级组织,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都非常重视,近日的三甲评审、三好一满意检查、 诚信杯竞赛等各种检查项目都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作为检查的重点,特别是在我们医院的质控检查 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用药、不合理之处,比如:一类手术切口的超长使用抗生素;医生超权限使 用;无指征使用等不规范之处;突出表现在抗生素选择、使用时间等不规范之处。

为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9 月 5 日,医务科和药剂科组织全院医师进行了关于合理使用抗生 素的专题培训。387 名全院医生医生参加了培训。

培训由省内知名专家,医大一院感染科陈柏义教授进行了《针对耐药菌如何使用抗生素》的专题讲 座;我院眼科陶军主任、外科王法主任结合 6 份手术病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了点评。

专家精彩的讲解受到了医生的好评,培训的内容也将作为医师处方权的考核内容之一。医务科组织新生岗前培训 为使新入院的医生入科前对医疗、科研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环节等充分了解和掌握, 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医务科对如岗前的 41 名临床、医技、药剂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 培训。

培训包括重症医学科冯伟主任和刘永红医生进行的心肺复苏知识的讲解及考核;外科郝晶医生进行 的急腹症的讲座;血库何治进行的合理输血的专题讲座等; 同时邀请内科田军书记进行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互动讲座。

为确保病历书写质量,医务科刘艳斌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病历书写培训,逐条逐项讲解,并结合病例 找不足,找缺陷,加深了医生对病历书写的重视。医务科刘辛光科长结合身边的实例进行了医疗核 心制度的逐项讲解,并对继续医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定期考核等 相关内容进行了培训。

周五下午利用两个半小时对所培训的知识进行了考核。

培训结束后医务科组织学员召开了座谈会,王绍龙院长亲自到场并做了重要讲话。会上大家畅所预 言,谈团结、谈合作、谈培训感受、谈未来理想,正如一名学员说的那样“一周的培训既紧张,又 充满快乐,即获得了专业知识,又学到了医德教育,即懂得了努力进取,又学会了团结协作” ,最 后座谈在《朋友》歌声中结束。

重点科系评估总结 9 月 13 日——9 月 20 日,沈阳市卫生局科教处组织专家对我院申报的十个重点科系进行了评审。

评审专家从科研水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技术水平、基础条件、学科带头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提问。

各参评科系积极准备, 从不同角度向专家详细介绍了科室的特点和近年的发展, 展现了科室的亮点; 科教科、器械科、财会科、核算办、统计科等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保 卫科全天安排保卫人员做安保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重点科系的评审也得到了院领导的 高度重视,李丹书记在第一天对医院的总体情况向局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汇报,并在整个评审中,全 程陪同,对评审工作亲自组织、指导。

在六天的评审中,局领导和专家对我院近年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对十个重点科系的科研能力、技术 水平、周边辐射能力、团结协作,科系带头人的拼搏精神,都给与了表扬,正如专家所说: “听了 科室的汇报及实地查看,各科系的快速发展确实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_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 、青霉素( G )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 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 7 天。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 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 、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 虑用泰能。

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 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 的抗菌药物。

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 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 β — 内酰胺抗生素的 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② G + 球 菌感染病人对 β —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 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 、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17 、一般急性感染。抗生素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 2~3 天。急性感染病程不易迁延者(如 急性肠炎) ,病情基本控制后 1~3 即可停药。

G + 球菌肺炎;退热后 3~5 天,金葡菌肺炎疗程需要稍长 可停药。

G - 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 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18 、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19 、外科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

20 、对新药、高档药的商品名、化学名与现有的抗生素对照,是否原有的抗生素改变了商品名。必须熟悉 新药、高档药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

21 、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7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