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们消化系统的重要参与器官,我们经常把它和脾联系起来来说,就是因为二者的功能类似,而且在人体结构上也是邻居的关系。
所以当胃部出现不适时,很可能也会表现出脾虚的症状。如果不能对脾胃进行有效调整的话,就会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和湿寒之症。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极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那么如何判定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呢?脾胃虚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予以调理?
一、脾胃虚弱的表现
1、看舌苔
舌苔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舌头呈现淡黄色,则说明机体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而当舌苔变厚发白的时候,则意味着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体内的水湿运行也会出现异常。
当大量的水分在体内堆积的时候,舌苔就会表现出厚白的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着许多粘液,所以总感觉舌苔表面黏糊糊的,舌头也会变得越来越肥大。这个时候就容易导致舌头和牙齿出现挤压,进而产生舌边齿痕的表现。
2、看眼睛
脾胃虚弱还会作用于眼睛,导致眼袋的出现。当长期处于脾胃虚弱状态时,水湿就会在眼睛部位堆积,由此而引发水肿型的眼袋。
想要消除这样的眼袋,就需要积极的调理脾胃,保持水湿代谢的正常。特别是在年龄的不断增长过程中,眼部的皮肤本身就较为薄弱,组织液也处于松散的状态,水是更容易在这一部位堆积,由此而出现大大的眼袋,使人的精神状态受到严重影响。
3、看食指
我们的双手也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情况,不同的部位所对应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差异。
其中食指和脾胃之间是相对应的,当食指出现变形,甚至伴有明显的酸痛感时,就说明自身的消化功能出现了问题。
二、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在十指和大拇指之间有一个合谷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虎口。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经常的按摩一下虎口位置,这样能够有效的排出湿寒之气,从而对脾胃产生较好的调养效果。
除了这个穴位之外,在腿上还有两个除湿开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外侧,在外膝眼下三寸的位置,和胫骨前缘大约有一横指的距离。经常按摩这一穴位,能够使体内的水湿运化得到促进,也能够有效的改善脾胃的虚弱问题。
2、三阴交
在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有三寸左右,就是三阴交所在的位置。经常对这一血道进行按摩,能够帮助体内的湿气更好的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调理脾胃虚的问题,使得食欲不振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总的来说,脾胃虚弱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当食物当中的能量不能及时的被人体所利用的时候,就容易引发机体组织运行出现故障,这个时候人的健康也会每况愈下。所以对于脾胃虚弱要及时的进行调理,把体内的湿寒之气有效的排出体外,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
上脘、中脘、下脘(分别在肚脐上5寸、4寸、2寸处)都可以灸。
特别是中脘穴。《针灸甲乙经》: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中脘主之。《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至于关元(肚脐下3寸),主治肾虚,神阙(即肚脐)多作回阳救逆之用。
可能经常听到有人说健脾养胃,脾胃不好人的胃口也会变差,相应的气色也会变差很多,很多人可能都有脾虚的情况出现,脾虚其实是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平时要好好调理,脾胃是可以变好的,那脾虚怎么调理比较好?脾虚如何调理好?
1、脾虚的判断标准
脾虚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腹痛腹胀以及大便秘结或便溏等症状。
2、饮食习惯调理
调理脾虚首先应当从改变饮食习惯做起。中医认为胃主受盛、脾主运化,可见饮食对脾胃的影响尤为关键,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以及嗜食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等因素对脾胃的伤害尤大,因此要想调养好脾胃症状,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3、保持乐观的心态
如果您已经厌烦了脾虚给您带来的不适,准备改变或者希望摆脱这些不适的时候,首先希望您能够从现在开始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黄帝内经·素问》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人的精神情志可直接影响到脏腑的功能调节,熟话说“忧思伤脾”,因此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是调理脾虚的开始。
4、脾虚之食疗调理
(1)山药薏仁粥
材料:山药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20克,小枣5枚,生姜15克。
做法:先将薏米、小枣、粳米冲洗干净,将薏米和小枣用凉水浸泡2小时,山药去皮,切成小丁,生姜洗净切丝待用。首先将薏米和小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约10分钟,然后把山药、粳米、姜丝一起下锅,水开后用小火煮上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粥中薏米可健脾益胃,山药健脾除湿,生姜温中散寒、健脾暖胃再加上姜枣同用可以调和营卫,因此常喝此粥可以调理脾胃虚寒,健脾暖胃。
(2)党参粥
材料:党参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党参洗净切碎,温水浸泡2小时。将浸泡好的粳米和党参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熬制成稀粥,以参烂粥稠为宜。最后在加入适量红糖,再煮沸即可。每日两次,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的功效,粳米能补益脾胃、增加肠蠕动,两者同食有补脾益气,调理脾虚的功效,对于脾气虚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食后腹胀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脾虚之针灸调理
(1)刺血调理
小儿脾胃虚弱常可导致小儿疳积,表现为小儿消瘦厌食,面色无华,毛发稀疏枯黄,腹胀,大便干稀不调等症状。可用三棱针点刺小儿手掌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的四缝穴,每只手掌上有四个刺血点,双手一共八个刺血点,用三棱针点刺分别后用力挤出血或黄包黏液为宜。此法可以行气健脾,调节阴阳平衡,但需注意此法消毒必须严格,需要专业医生方可操作。
(2)艾灸调理
脾腧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以艾灸部位潮红温热为度。艾叶性温,为纯阳之性,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体内,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脏腑的作用。以上穴位艾灸适宜于脾虚所导致的脾胃功能低下和脾胃虚寒的人群调理保健使用。
6、脾虚之按摩调理
(1)捏脊调理
捏脊疗法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通过捏脊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其健脾和胃的功效明显,对因脾虚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厌食、腹泻、便秘等症状效果佳。
操作方法:双手沿着脊柱两旁,又下而上的连续挟提脊柱周围的皮肤,双手交替向前边捻动。每捏三下将皮肤提起一下,注意力度使用,不可拧转;并且必须直线由尾骶部向上推至颈枕部。
(2)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方3寸处,每日用拇指指腹俺有50-100次,能够刺激穴位,达到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是人体的保健要穴,经常按揉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功能,适用于各类型的脾胃病变。
(3)推揉肚脐
推揉肚脐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宜于脾虚症状,消化功能不良,经常腹胀、便秘的人群自我调理使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右手的掌心紧贴肚脐,再用左手按住右手的手背;用左手发力,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按揉约5分分钟左右,每日2次,也可于腹胀等不适时进行按揉。
7、忌寒凉
冰凉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尽量少吃,如苦瓜。
8、饮食清淡
平时吃饭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样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
9、作息规律
平时也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夏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季节,爱美的女孩子可以在这个季节尽情的绽放自己,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裙子,可以穿自己喜欢的泳衣。夏季也是吃货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有很多的水果,晚上还有很多的烧烤,还有非常多的海鲜。夏季也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季节,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喜欢吃冷饮,吃了一些不干净的食物,就会腹泻。想要保护脾胃的话,可以试试按摩下面的几个穴位。
腹哀穴这个穴位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个穴位在我们的腹部中线,肋骨下缘处,如果用手摸到有颗粒的感觉就是了。找到这个穴位之后,可以使用手关节的骨头摩擦这个穴位,注意不要太用力。坚持摩擦,可以促进肠胃的运动,也可以缓解肠胃的不是。在做这个按摩的时候,注意不要穿太厚的衣服,要不然效果不大。
?
鸠尾穴是在胸腱联合处的下面,适当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脾胃虚弱的问题,可以用骨关节按摩,也可以使用刮痧板按摩,坚持十分钟左右,如果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一点酸胀的话,差不多就可以了。同样的不能太用力,按摩不同于针灸,只要大概的位置找准了,一般都不会有问题的。
?
如果想要自己脾胃好的话,就要注意饮食,夏天天气炎热,这个时候吃冷饮确实很舒服,但是对于胃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折磨,所以注意不要吃冷饮,可以喝温开水。特别是女性,吃太多的冷饮不仅对脾胃不好,还有可能引起宫寒的问题。
脾胃不好会导致哪些疾病呢?
首先,脾有运化的功能。如果运化功能异常,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导致消瘦、抵抗力差等状况的出现;另一方面糟粕产生过多或不能顺利排出,则会造成诸多疾病。脾控制血液的功能,如果脾统血的功能失常,就会造成血离经脉而出现便血、尿血以及妇科的月经失常等情况。人的记忆与思考也和脾的功能有关,会造成头晕目眩、烦闷健忘、抑郁、焦虑等疾病。如果脾气受损,就会造成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如果脾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食欲改变和口味异常,对于小孩则会出现睡觉流口水之类的状况。
之后,我们来说一说怎样调养脾胃更好呢?
细嚼慢咽有利于脾胃健康,然后呢,我们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温度适宜、可口的食物,更有利于调养脾胃。要定时、定量和有规律地进食,不能暴饮暴食,要定点吃饭和睡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物钟,对我们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呢。
哪些穴位能够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呢?
四白穴,天枢穴,有利于治大肠功能不好的人,有慢性结肠炎或便秘的人,这个穴会很痛。梁丘穴,治急性胃痛的效果比较好。足三里穴,有慢性胃痛的人,多揉揉这个穴位,揉到不痛为止。揉肠胃穴,要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揉肝胆经上的穴从右边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67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胳膊上有黑痣,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