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情况,中医指出,脾肾阳虚的患者可从饮食上进行调养治疗,在平时应该保证饮食营养充足,同时还多吃一些性质温热、温暖脾阳、补益肾阳的食物,能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个比较有效的脾肾阳虚食疗方法。
①羊肉羹:首先需要准备好煮熟的瘦羊肉,用刀背剁成泥状,放入碗内加入适量的羊肉汤,同时加入一些食盐、鲜姜汁、蒜泥、料酒、淀粉,搅拌均匀之后放入笼上蒸四十五分钟,趁热服用即可。羊肉是一种滋补作用非常强的食物,脾肾阳虚患者吃了之后对病情好转大有益处。
②尖椒鸡丁:首先要准备一些尖辣椒,洗净之后掰成拇指甲大小,接下来把适量鸡胸脯肉洗好,切成丁块,加入适量料酒、盐、鲜姜汁、蒜泥等材料煨好,放入热油锅炒至到九成熟捞起,接下来同样使用热油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准备好的鸡丁,翻炒到熟,以鸡汤加入适量盐勾欠,浇在炒好的鸡丁、尖椒上即成,脾肾阳虚患者可趁热食用。
③核桃仁粥:首先需要把适量核桃仁研成膏状,注入热水少许拌匀滤汁,接下来把洗好的籼米煮粥,米熟烂后兑入准备好的核桃汁再煮,等到没有核桃生油气后即可趁热食用。
④糯米粥(宜于阳虚泄泻):把适量糯米、狗肉汤等放在一起,使用文火慢慢的炖煮成稀糊状,在出锅之前加入适量胡椒、食盐调味即成,趁热食用治疗脾肾阳虚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脾肾阳虚食补方法了,总的来说,以上四个食疗方的效果都比较明显,脾肾阳虚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用。与此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忌口,不能抽烟喝酒,少喝浓茶和咖啡,才能保证身体尽快好转。
中医里一般都是讲究阴阳调和的,而有的人则往往容易出现阳虚的情况,所以这类人大多都是需要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的,例如可以在平时的饮食中加入一些能够补养的食物等等。那么阳虚吃什么?阳虚怎样补?阳虚吃什么好?
1、韭菜
韭菜又叫起阳草,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降逆气,散瘀解毒等,非常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可以炒食或者做馅。
2、核桃
核桃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它含丰富的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等成分。生食、炒菜、熬粥、做汤都不错。
3、羊肉
羊肉最适宜冬季食用,它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它具有很好的温热补阳作用,对一般风寒咳嗽、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皆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4、桂圆
桂圆肉性温味甘,有滋补强体、养血壮阳、补心安神的作用,且其含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体弱贫血、阳虚怕冷、失眠健忘者,常吃桂圆很有补益。
5、推荐食疗
(1)枸杞红茶
配方:枸杞10克,红茶4克,红枣3枚。
做法:直接冲入沸水,闷盖泡3分钟,饮用。
功效:茶也分寒热,红茶属温性,适合冬天饮用,驱寒补阳;而绿茶属苦寒,清热降火,适合夏天喝;在红茶中,加入温补的枸杞、红枣,可增强补阳效果。
(2)当归炖羊肉
配方:当归20克,羊肉300克,生姜20克。
做法:羊肉入沸水中焯一遍,除去血水后,捞出,切块;与当归、生姜一并放入砂锅中,加水炖2小时即可。每日1次。
功效:温阳通便、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亏、阳痿、不孕等。
(3)韭菜炒核桃仁
配方:韭菜200克、核桃仁50克。
做法:先将核桃仁炒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即可。
功效:补肾助阳、温暖腰膝。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者。
6、阳虚的症状
(1)舌头胖大
将舌头吐出来,舌边有齿痕,这并非是咬出来的,而是阳虚体质的表现症状之一,因为阳虚者对体内水分消耗不足,导致舌头胖大娇嫩,从而舌头边缘出现齿痕。
(2)畏寒怕冷
阳虚体质者不仅与气虚、血虚体质一样手脚冰凉,背部和腹部也特别怕冷,手肘、膝盖等关节部位也畏寒,是一种全身性的冷。女性人群如果阳虚表现为痛经或月经推迟。
(3)尿频、夜尿多
阳虚体质者肾阳不足,直接表现是肾部功能不佳,喝水下去以后直接变成尿液,表现为尿瓶、夜尿多,并且尿液清。需要区分的是,女性为了美容喝水多,也会导致尿多,但不一定是尿频;如果精神特别紧张也容易出现尿频,也不能算是阳虚。
(4)易腹泻
易腹泻也是阳虚的人的一个典型表现。因为阳虚体质者的消化功能差,对营养的吸收不彻底,所以经常拉肚子,早上起床排出稀便。阳虚体质者吃什么、拉什么。阳虚体质者胃部容易受凉,如果吃冰冷食物容易反胃、腹泻,应该多吃温补食物。
(5)欲望下降、腰酸腿疼
部分人进入中年之后便出现性冷淡或欲望减退现象,有时甚至无缘无故腰腿酸胀,下肢肿胀,这是阳虚的表现。而女性则表现为白带变多,白带清稀透明,天气转凉或劳累过度,白带也会增多。
(6)头发稀疏
阳虚体质的中年人群容易头发稀疏。这是由于肾藏精、精生血,而血养发,头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气,如果阳气亏损、精血不足就容易脱发,出现秃顶现象。
(7)口唇发暗、黑眼圈
阳虚体质者还可表现为黑眼圈严重、口唇发暗。因为阳气不足往往会导致脾肾阳虚,从而造成脾肾两脏阳气不足,而眼圈和口唇颜色是反映脾脏健康的指标。
(8)性格安静
阳气是生命活力的原动力,阳虚的人生命力不足,表现为脉象沉细无力,性格相对沉静,有时甚至情绪消沉,所以阳虚体质者应该警惕抑郁症。
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经常食用一些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正所谓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北方早已下起了鹅毛大雪,身处南方得我穿着短袖,一丝丝的凉意才让我不禁感叹:立冬来了!
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唯一没变的是依旧是我帅气的脸庞。
最近门诊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常年的怕冷、手脚冰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大部分是一个阳虚的体现 ,借着这个立冬,跟大家聊聊冬天如何保养 养生 的问题。
冬季进补,是我们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补阳气、补脾胃、补肾 ,这个冬天调理得好,来年生病少。
首先, 阳虚体质的人,特别是女性朋友,大多为脾肾阳虚或心阳不足
这类人群除了平常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外, 还经常容易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女性大多数有宫寒、月经不调的问题。
阳虚体质的形成, 跟先天体质,长期熬夜,饮食不节,或经常吃冷饮、寒凉性的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像现在很多女性,为了追求美,“要风度不要温度”,衣物都穿的比较清凉, 这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容易感受风邪寒邪的。
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 冬天食补,是非常好的补阳时机 。像平常可以多吃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猪肚、桂圆、韭菜、核桃、栗子等。
推荐食谱
双黄羊肉汤 (益气养血,补阳培元)
材料:黄芪、胡萝卜、羊肉、当归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后加入所有材料后炖煮1小时。
当然,阳虚的人是有一个很好的补阳方法就是泡脚, 通过泡脚,起到补阳散寒的功效 ,可以加点生姜、艾叶、肉桂等,对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是非常好的。
除了补阳,冬季进补仍以健脾胃,补肝肾为主。
肾为水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养肾,就是养藏,把阳气闭藏起来,使不外泄。
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 ,就像《素问》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冬天天气寒冷、阳气内藏, 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容易导致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问题
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黑色对应于冬季,对应于肾, 所以我们日常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板栗等。
推荐食谱
黑豆乌鸡汤 (补肾益精)
材料:乌鸡、黑豆、红枣、生姜、枸杞
做法:黑豆提前浸泡,乌鸡焯水,加入所有材料后炖煮1小时。
穴位按摩也有一定的补肾作用, 日常可以多按摩腰部的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等穴位 ,能很好的温补我们的肾阳。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那什么时候养脾胃?四季皆可养脾胃。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说自己吃了不少的补品,但是效果甚微。 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是“虚不受补”的表现。
“虚不受补”问题的关键出在脾胃。 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能力好,进补才有效,也就是“受补”。
脾胃不好、脾虚消化不良的人,自然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所以说,“受补”还是“不受补”,关键在脾胃。对于不受补的人,首先要给脾胃一个调理的过程, 所以在饮食上可以多吃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茯苓、白扁豆、胡萝卜、小米等。
推荐食谱
四神猪肚汤(健脾养胃)
材料:山药、莲子、茯苓、芡实、猪肚
做法:猪肚焯水切块,加入所有材料后炖煮1小时。
END
立冬 养生 正当时,把身体调理好了,身边的小毛病自然会远离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66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