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亏原因如下
1、滥用镇痛药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
2、过量服用某些中草药
临床发现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
3、过度喝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
4、吃过于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吃起来口感松软,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5、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6、酒后喝浓茶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专家表示,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7、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8、经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憋尿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9、饮水过少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二、按摩这些穴位养血补肾
1.穴位补肾
(1)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神经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涌泉穴在我们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也就是当脚趾屈趾的时候脚底前面的凹陷处。
肾经之气似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说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太溪穴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补肾佳穴。
经常刺激太溪穴有明显的提高肾功能的作用,所以经常按揉太溪穴是可以很有效的补肾的,但是按揉的力度不要太大,有酸胀感即可。
2.药膳补肾
乌鸡玉兰汤的价值很高,是一种名贵的食疗珍禽,含有十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更高。
处理干净的乌鸡剁块焯水过凉,玉兰片、红枣、龙眼温水泡软,然后把姜片和黄酒还有其他准备好的材料一起炖就可以了,这款药膳能滋补肝肾,养血益精。
经常食用这款药膳,能有效的治疗畏寒肢冷、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腰痛、夜间多尿、头晕耳鸣等肾虚的症状。
3.泡脚补肾
生姜清洗干净以后拍碎,放入泡脚的热水当中,这样能够温暖身体还可以散寒,滋补肾脏的效果也是很赞,而且姜性温,直接服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养生效果很强。
用热热的姜水泡脚,不仅可以补肾,而且还能解乏,身体轻松了,也是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的。
4.药茶补肾
杜仲是一种具有补肾功效的中药材,除了要煎汤服用以外,泡茶也是可以的,杜仲叶子切碎以后和茶叶一起放入杯中热水冲泡,十分钟就能饮用了。
这款茶能补肝肾还能强健筋骨,并且还能提高肾功能,适合肾虚的人服用,如果长期坚持,还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补肾的方法很多,吃药补肾是最不可取的,我们完全可以用中医智慧来帮忙,穴位、药膳、药茶、泡脚都是补肾的好方法,而且还能强身健体,不会伤身。
三、男人养血补肾吃这些效果好
1.羊肉烧胡萝卜
羊肉1000克,洗净切块,入热油锅同生姜5片共翻炒5分钟,加放黄酒3匙、细盐、酱油、冷水少许,焖烧15分钟,盛入沙锅内,倒入胡萝卜500克(洗净切块),放橘皮适量,加冷水3大碗,旺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2小时,至肉酥烂离火。可用于佐餐。本药膳以羊肉为主,重用健脾化滞的胡萝卜,少放些桂皮、生姜等温胃理气的调味品,则有暖胃补虚、祛风除寒、补中益气、补肾补血之功效。虚寒性肠胃溃疡、腹泻、疲劳畏寒者食之甚宜,风湿性关节炎寒痹者食之亦佳。冬季食用效果最好。
2.羊肉奶药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烧8小时。取羊肉汤1碗,加去皮鲜山药片120克,煮烂后加牛奶半碗、食盐少许,煮沸即可食。本药膳取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山药健脾除湿、益精补气之效,牛奶补虚损、益肺胃之力,与发表温中的生姜同用,可奏温中补虚、益精补气之效。适用于病后、产后经常四肢冷、出冷汗、疲倦、气短、口干、烦热、失眠等症。
3.羊肉羹
草果、良姜、陈皮、荜茇、胡椒各3克,装入纱布袋;羊肉250克洗净切细,胡萝卜1根洗净切片,同入锅内加水熬煮成汤汁。汁内加葱、盐少许,撒入面粉,使之成羹。此药膳胡萝卜健脾益胃、草果温中燥湿,陈皮理气健脾,良姜、荜茇、胡椒均以温运脾气而见长。诸物相合,功力相济,共奏补肾健脾、祛寒行气之功。凡属脾虚中寒而肾阳不足以致腹部冷痛、感寒或泄泻者,即可辅食之。
4.羊肉炖当归
当归10克,熟地10克,干姜10克,水煎两次,去渣合汁,加放羊肉500克(洗净切块),黄酒2匙,酱油、食盐少许,小火煨2~3小时,至羊肉熟烂可食。当归性味甘、辛,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熟地有滋阴养血之效。诸物与羊肉同炖,更增强其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病后、产后体虚瘦弱以及血虚之人,皆可食用。
四、女人养血补肾吃这些
黑米可以补肾益精,活血润肤,补胃养肝,明目的功效。经常食用黑米能够治疗头昏、目眩、贫血和腰腿酸软等症状。黑大豆则具有补肾益精,活血润肤,抗衰美发之功。
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番薯能延年益寿、防癌抗癌、宽肠通便、软化血管、轻身减肥,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养生佳品。
1.补肾养血汤剂
材料:菟丝子30g,熟地黄20g,当归15g,川芎10g,党参15g,枳壳12g,怀牛膝15g,淫羊藿10g,肉苁蓉15g,枸杞子15g。
服用:每天1次,用水煎2次,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补肾养血,行气调经,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不孕,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药物疗法(未动手术),经过7个月左右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有些病单独中医或单独西医疗效不够理想,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互相促进、增强疗效的作用,这不独本病为然。
2.补肾养血化瘀汤
材料: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克,淫羊藿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20克,狗脊9克,木香3克。
治法:具有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养血补肾丸
处方:何首乌161.3g 熟地黄161.3g 黄精80.7g 牛膝80.7g 野料豆80.7g 黑芝麻(炒)40.3g 菟丝子(炒)40.3g 桑椹清膏161.3g 蜂蜜(炼)360g。
禁忌:孕妇禁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47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