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二氧化硫中毒嗓子疼怎么办,,健康生活须知

中医世家 2023-07-04 20:11:22

一、二氧化硫中毒有什么原因呢

二氧化硫(SO2)广泛用于工业,是硫矿、造纸业、矿物燃烧的副产品,也是大气的常见污染物。凡是接触较高浓度的SO2均可致病,除直接刺激眼与上气道外,在呼吸道与水接触生成硫酸和亚硫酸引起黏膜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二氧化硫的浓度为1.5mg/m3时可被察觉,浓度为1.8~3.0mg/m3时,刺激鼻腔和咽喉部,稍高浓度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不适和持续咳嗽。急性中毒罕见,可引起与氯气中毒类似的临床症状。相对低浓度的二氧化硫(3.0~150mg/m3),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和咽喉部。因为高度水溶性,接触18~30mg/ m3的二氧化硫可引起严重的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导致喉部、气管、远端气道和肺泡的损伤,刺激黏膜分泌,引起支气管痉挛,甚至肺水肿。

(一)发病原因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高度水溶性、有辛辣气味的刺激性气体,比空气重。广泛用于工业,是硫矿、造纸业、矿物燃料燃烧的副产品,也是大气的常见污染物。凡是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均可致病。

(二)发病机制

二氧化硫是一种刺激性气体,由于溶解性高在上呼吸道与水接触生成硫酸和亚硫酸,引起黏膜损伤,造成临床一系列症状。

二、二氧化硫中毒嗓子疼如何治疗呢

1.病史有明显的二氧化硫接触史。

2.根据临床表现,有打喷嚏,流泪,干咳,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即可诊断。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相鉴别。

急性喉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一般在感冒、劳累或抵抗力下降后,或在上述诱因出现后声音嘶哑,或/和喉部肿痛、咳嗽、喉部分泌物增多,或伴有全身症状,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充血、水肿,喉黏膜亦充血肿胀,声带运动好,闭合有隙,急性喉炎的诊断基本成立。

气管,支气管炎:与急性喉炎基本相同,但病情更重,炎症范围深入至下呼吸道,肺部症状也较明显,支气管内分泌物如形成干痴,堵塞支气管下段,则可加重呼吸困难。

治疗

1.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足够的组织氧合,必要时辅以人工呼吸机治疗。

2.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气道梗阻的病人有效。

3.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主要目的是维持足够的组织氧合,保证通气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对有气流受阻的病人有效。

预后

有二度和三度灼伤者病死率为40%。

三、二氧化硫是什么呢

二氧化硫(SO2)广泛用于工业,是硫矿、造纸业、矿物燃烧的副产品,也是大气的常见污染物。凡是接触较高浓度的SO2均可致病,除直接刺激眼与上气道外,在呼吸道与水接触生成硫酸和亚硫酸引起黏膜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氧化硫的浓度为1.5mg/m3时可被察觉,浓度为1.8~3.0mg/m3时,刺激鼻腔和咽喉部,稍高浓度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不适和持续咳嗽。急性中毒罕见,可引起与氯气中毒类似的临床症状。相对低浓度的二氧化硫(3.0~150mg/m3),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和咽喉部。因为高度水溶性,接触18~30mg/ m3的二氧化硫可引起严重的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导致喉部、气管、远端气道和肺泡的损伤,刺激黏膜分泌,引起支气管痉挛,甚至肺水肿。

人体接触二氧化硫后症状可分为双相反应。即刻反应包括对眼睛、鼻、喉的刺激和烧伤,并有胸部紧束感、气急和干咳。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烧伤、红斑样咽炎,胸部听诊可有啰音。接触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在数小时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死亡。急性期存活的病人于中毒后2~3周产生第二相的呼吸系统症状,病人可因弥漫性肺浸润而呼吸衰竭。部分病人可有持续性的气流受阻。

四、二氧化硫中毒如何诊断呢

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生产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

更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个人防护等。

末梢血象,白细胞增多。

X线表现:病情轻时胸片可正常,亦可表现为肺间质改变和(或)肺实质改变。

1.病史有明显的二氧化硫接触史。

2.根据临床表现,有打喷嚏,流泪,干咳,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即可诊断。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相鉴别。

急性喉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一般在感冒、劳累或抵抗力下降后,或在上述诱因出现后声音嘶哑,或/和喉部肿痛、咳嗽、喉部分泌物增多,或伴有全身症状,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充血、水肿,喉黏膜亦充血肿胀,声带运动好,闭合有隙,急性喉炎的诊断基本成立。

气管,支气管炎:与急性喉炎基本相同,但病情更重,炎症范围深入至下呼吸道,肺部症状也较明显,支气管内分泌物如形成干痴,堵塞支气管下段,则可加重呼吸困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40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