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色素瘤有哪些症状
黑色素瘤的征象包括:现有皮肤色素痣的形态或颜色改变、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物、色素痣瘙痒、局部出现破溃出血、指(趾)甲开裂等。色素痣恶变的早期表现可以总结为“ABCDE”。
A 非对称(asymmetry):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 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
C 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 直径(diameter):色素斑直径>5~6mm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要留心直径>5mm的色素斑。对直径>1cm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
E 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
ABCDE的唯一不足在于它没有将黑色素瘤的发展速度考虑在内,如几周或几个月内发生显著变化的趋势。
早期皮肤黑色素瘤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肝、骨、脑。眼和直肠来源的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肝转移。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乏力等。此外,黑色素瘤转移至机体各个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不同症状,例如骨转移可能出现骨痛、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
二、黑色素瘤的诊断
(1)查体
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视诊。颜色或形状不规则的色素痣、既往色素痣近期出现增大或形态改变均需引起注意。推荐采用上述“ABCDE”标准对既存色素痣进行规律自查,或前往医院就诊咨询。
(2)活检
若就医后怀疑皮损为黑色素瘤,则应进行病灶完整切除活检术,术后送病理学检查,获取准确的T分期,切缘0.3~0.5cm,切口应沿皮纹走行方向(如肢体一般选择沿长轴的切口)。避免直接的扩大切除,以免改变区域淋巴回流影响以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质量。在颜面部、手掌、足底、耳、手指、足趾或甲下等部位的病灶,或巨大的病灶,完整切除无法实现时,可考虑进行全层皮肤的病灶切取或穿刺活检。如果肿瘤巨大破溃,或已经明确发生转移,可进行病灶的穿刺或切取活检。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患者经济情况决定,必查项目包括区域淋巴结(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超声,胸部X线或CT,腹盆部超声、CT或MRI,全身骨扫描及头颅检查(CT或MRI)。经济情况好的患者可行全身PET-CT检查,特别是原发灶不明的患者。PET是一种更容易发现亚临床转移灶的检查方法。大多数检查者认为对于早期局限期的黑色素瘤,用PET发现转移病灶并不敏感,受益率低。对于Ⅲ期患者,PET/CT扫描更有用,可以帮助鉴别CT无法明确诊断的病变,以及常规CT扫描无法显示的部位(比如四肢)。
(4)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和LDH,这些指标主要为后续治疗做准备,同时了解预后情况。尽管LDH并非检测转移的敏感指标,但能指导预后。黑色素瘤尚无特异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不推荐肿瘤标志物检查。
三、黑色素瘤的有关治疗
(1)外科治疗
①扩大切除:早期黑色素瘤在活检确诊后应尽快做原发灶扩大切除手术。扩大切除的安全切缘是根据病理报告中肿瘤浸润深度来决定的:①病灶厚度≤1.0mm时,安全切缘为1cm;②厚度在1.01~2mm时,安全切缘为1~2cm;③厚度>2mm时,安全切缘为2cm;④当厚度>4mm时,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安全切缘为2cm。
②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于厚度1mm的患者可考虑进行SLNB。但鉴于我国皮肤黑色素瘤的溃疡比例发生率高达60%以上,且伴有溃疡发生的皮肤黑色素瘤预后较差,故当活检技术或病理检测技术受限从而无法获得可靠的浸润深度时,合并溃疡的患者均推荐SLNB。
③淋巴结清扫:不建议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阳性或经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判断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的Ⅲ期患者)在扩大切除的基础上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④肢体移行转移的处理:肢体移行转移表现为一侧肢体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之间皮肤、皮下和软组织的广泛转移,手术难以切除干净。该种类型国际上以隔离热灌注化疗(ILP)和隔离热输注化疗(ILI)为主,ILI是一种无氧合、低流量输注化疗药物的局部治疗手段,通过介入动静脉插管来建立化疗通路输注美法仑。
⑤Ⅳ期患者如果表现为孤立的转移灶,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2)皮肤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
术后患者的预后根据危险因素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灶浸润深度、有无溃疡、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危险因素,一般将术后患者分为四类:①ⅠA期(低危);②ⅠB~ⅡA期(中危);③ⅡB~ⅢA期(高危);④ⅢB~Ⅳ期(极高危)。低危患者有可能长期存活,5年生存率95%左右。中危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80%左右,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5年生存率10%至50%不等。不同危险度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辅助治疗。
①低危患者:目前无推荐的辅助治疗方案,更倾向于预防新的原发灶的出现,以观察为主。
②中高危患者: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可延长无复发生存期,但对总生存的影响尚需继续探究。临床必须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治疗意愿进行抉择。③极高危患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但仍以高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为主,同中高危患者治疗。对于粘膜黑色素瘤,建议辅助化疗,具体参考“粘膜黑色素瘤”词条。
四、黑色素瘤的病因与预后
病因
欧美白种人中过度的紫外线照射是明确病因之一。紫外线可致使皮肤灼伤,并诱导DNA突变,进而诱导黑色素瘤发生。此外,光敏型皮肤、存在大量普通痣或发育异常痣以及皮肤癌家族史者均为高危人群。多发于亚洲和非洲地区的肢端型黑色素瘤所受紫外线照射极少,病因仍不明确。不恰当的处理有可能诱发色素痣恶变和迅速生长,如刀割、绳勒、盐腌、激光和冷冻等局部刺激。内分泌、化学、物理因素对黑色素瘤的发生是否有影响还不得而知。在亚洲人和有色人种中,原发于皮肤的黑色素瘤占50%~70%,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肢端(约占所有黑色素瘤的50%),即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其次为粘膜黑色素瘤(约占20%左右),而欧美白种人这两种亚型仅占所有黑色素瘤的5%。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预后
黑色素瘤分期与预后明显相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38%、4.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25、2.83和1.42年。原发灶厚度与预后明显相关,≤1mm与>4m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43%。对于基因变异与生存预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KIT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均是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基因突变者预后不良。
又到了肚子里没有墨水,只有干货的深空小编给大家吹牛...不是,说新闻的时间了。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
根据今天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可以通过使用消灭癌细胞生存系统的方法来改善当前治疗黑素瘤的有效性。*
来自Babraham研究所,阿斯利康和英国剑桥剑桥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与现有治疗方法并行使用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黑色素瘤细胞的生存途径之一,并且在触发肿瘤细胞死亡和延迟治疗耐药性方面有效。
研究人员认为,即使对现有疗法已经产生抗药性,这种方法也可能有助于解决晚期癌症。
每年英国大约有16,000个新的黑色素瘤皮肤癌病例。尽管在过去的40年中,英国的生存率翻了一番,但晚期黑色素瘤具有侵略性且难以治疗。约55%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可以存活1年或更长时间,而早期诊断的患者则接近100%。**这些晚期癌症发展迅速,可以抵抗治疗。
尽管有治疗作用,癌细胞仍可以依靠各种生存蛋白保持生命。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黑色素瘤细胞使用了哪些存活蛋白。
巴伯拉罕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黑色素瘤细胞依赖一种叫做MCL1的蛋白质,当暴露于标准的MEK和BRAF抑制剂药物时,黑色素瘤细胞就至关重要。
然后,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阿斯利康的一种研究化合物,一种称为AZD5991的MCL1拮抗剂,并将其用于实验室中的黑色素瘤模型。
他们表明,通过阻断MCL1,AZD5991使黑色素瘤细胞内的备用生存系统失活。将AZD5991与维罗非尼等疗法联合使用对癌细胞具有双重打击效果,可以更有效地消除癌细胞。
这种药物组合在晚期黑素瘤肿瘤中也起作用,这种肿瘤源于患者并在小鼠中生长。在这些小鼠中,与单独的标准治疗相比,维拉非尼和AZD5991的组合减少了肿瘤的大小,有时几乎完全减小了肿瘤的大小,并减慢了它们的生长。但是,单独使用AZD5991在这些模型中无效。
患有这些侵袭性肿瘤的患者可以使用另一种类型的药物,称为ERK抑制剂。尽管这些药物仍在临床试验中并且尚未广泛使用,但似乎黑色素瘤可能会迅速发展以抵抗它们。未来的临床试验可以研究在给予ERK抑制剂的同时阻断MCL1是否可以阻止这些晚期肿瘤的发展,使其不再具有耐药性。
巴布拉汉姆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马修塞勒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黑色素瘤细胞对MCL1蛋白成瘾,但只有在用现有的黑色素瘤药物治疗后才能存活。
通过同时针对这两个漏洞,我们可以杀死黑色素瘤细胞,从而在更长的时间内对肿瘤的生长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
巴布拉汉姆研究所小组负责人西蒙库克博士说:这项研究源于15年的基础研究,在这些基础研究中,我们试图了解控制细胞存活或死亡的正常信号。
但是,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相同的途径在癌症中无法正常运行。由于与阿斯利康和英国剑桥癌症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我们得以翻译出这项基础研究,以了解并可能更好地治疗黑色素瘤。
欲要知晓更多《阻断生存机制可以解决黑色素瘤的治疗耐药性》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痣是很常见的一种皮肤问题,很多人身上都有痣,普通的痣并不可怕,有的人脸上长痣还会给颜值加分,但是有的人长的痣会给颜值减分,还有一种痣是长有毛发的,这种痣很可能就是黑色素瘤,那普通痣和黑色素瘤的区别?怎么判断黑色毒瘤?
1、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Melanoma,MM)又称恶性黑色素瘤,和普通的痣没太大区别,但它却是一种高度恶化的皮肤肿瘤,甚至可能比其他形式的皮肤癌更严重,因为它最容易转移到身体的任何部位,并导致严重的疾病和死亡!50%~80%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发生肝转移,8%~46%的黑色素瘤患者会发生脑转移。黑色素瘤死亡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第一位,Ⅳ期转移性黑色素瘤病死率高、预后差,其5年存活率大约为15%。
2、区别普通痣和黑色素瘤
(1)黑色素瘤
1、不对称;
2、边界是不均衡的,破烂的,或缺口;
3、褐色,黑色或棕褐色和不同色调的色素;
4、有改变大小直径。
(2)正常痣
没有异常的特征,没有不对称,平滑的边界,平滑的颜色,直径没有变化。
3、是什么造成了黑色素瘤
1、对于肤色较浅的人而言,紫外线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太阳或日晒床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大约有25%的黑色素瘤是从痣发展而来。
2、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过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都较高。
3、一些罕见的基因缺陷,例如着色性干皮症,也会增加罹患的风险,诊断方法是对可疑的皮肤病变部位进行切片检查。
4、预防和治疗黑色素瘤
避免紫外线暴露以及使用防晒油是预防黑色素瘤产生的主要办法。对于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切除,干脆利落。如果黑色素瘤较大,一般是首先检测邻近的淋巴结来判断是否发生转移,如果没有转移大部分是可以被治愈的。对于黑色素瘤已发生转移的,免疫疗法、生物性治疗、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也可以增加存活率。
5、小贴士
有人因为美观或者迷信运势,将身上的痣点掉,问题是现在所谓“点痣”的方法无非是激光,冷冻等这一类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真正的黑色素瘤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当黑色素瘤早期还在表皮层,这一类操作很可能将黑色素瘤早期变成中期,也就是将黑色素瘤带入真皮层,就有可能发生后续的转移。所以不要随意的去点痣,一旦发现某个痣与其他的不同,长大、伴有瘙痒或者出血,即使直径小于6毫米,应立刻去看医生。
6、基本检查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黑色素组织,当抗血清稀释为1∶2时,最高阳性率可达89%。
2、用Vacca双PAP免疫酶标记法标记测定,当抗血清稀释度为1∶400时,82.14%呈阳性反应。
3、色素原检查黑色素原经肾排出后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称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铁、重铬酸钾、硫酸,可促进其氧化,再加硝酸钠,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氢氧化钠,尿液呈蓝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39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瘫痪老人躺楼道,儿子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