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泡酒的功效是化痰止咳,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临床作用更多的是可以帮助患者治疗咳嗽、痰多、女性带下过多,甚至对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胃炎、胃痛,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竹黄泡酒对于心血管有辅助调节作用,可以使心率减慢,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还可以延长凝血时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特别是脑血栓的出现。竹黄有非常强的镇痛抗炎作用,对于关节的红、肿、热、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竹黄对于细菌和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中对于竹黄泡酒一定要把握好用量,不要因为贪多而引起中毒。
竹黄泡酒喝的功效
竹黄比较多生长在将衰败或者是已经衰败的竹林中,早期是白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慢慢的变成粉红色。一开始表面是平滑的,随后慢慢的出现龟裂,肉质也慢慢的变成了木栓质。
中医上认为这种中药材性凉,服用后具有凉心定惊以及清热豁痰、清热解毒等作用,适合中风癫痫、热病神昏以及小儿惊风等患者服用。这种药材在我国具有比较悠久的使用历史,其中《蜀本草》、《玉楸药解》、《本草衍义》、《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等都对这种药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专家告诉我们竹黄若是能够科学的服用那么对我们身体所产生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安神定惊,同时还能够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具体的竹黄泡酒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清热豁痰的功效
竹黄服用后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若是想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这种药材的药性,那么也可以将竹黄和贝母、桑白皮以及瓜蒌等中药材搭配使用。
第二:治疗小儿惊风、热病神昏以及中风癫痫
竹黄具有清化热痰以及清心定惊的作用,这种药材的药性和竹沥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并没有竹沥寒滑的弊端。生活中若是孩子出现了痰热惊风的毛病,那么可以将竹黄和辰砂、麝香以及胆南星制作成抱龙丸来服用;若是身体已经患有了中风痰壅以及痰热癫痫等疾病,那么需要将竹黄和菖蒲、黄连以及郁金一起搭配制作成药方服用;若是患有了热病神昏这种毛病,想要发挥出最大药性则需要将竹黄和连翘、竹叶卷心以及牛黄一起搭配。
第三:安神定惊
若是孩子患了全身抽搐、喉咙中有痰鸣以及生热昏睡等症状,那就说明患有了小儿惊风,这个时候建议将竹黄和朱砂、黄连、麝香、僵蚕以及青黛一起研磨成粉末温水冲服,若是痰盛问题严重,也可以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适量的胆星一起服用。
若是孩子患有了惊风夜啼,那么需要将竹黄和甘草、僵蚕、郁金以及蝉蜕等药材研磨成粉末冲服,孩子的身体也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
第四:清热豁痰
若是身体出现了这种不舒服的毛病,需要将竹黄和牛黄、羚羊角以及犀角一起研磨成粉末冲服,坚持一段时间身体自然就恢复健康了。
第五:促进心血管系统健康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竹黄的水煎提取物能够减弱心脏收缩力,并且令心率变慢,这和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竹黄还可以扩张血管,主要表现为血液流量增加,并且毛细血管的透通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增加,对血压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六:镇痛抗炎
将竹黄注射进体内,发现可以发挥出的作用和消炎用、杜冷丁是比较相似的,能够有效的降低醋酸对身体产生反应的粗疏,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蛋清所导致的足跖肿程度。
竹黄药方推荐
生活中我们除了需要弄清楚竹黄泡酒喝的功效相关知识之外,还应该了解这种药材的具体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并且令身体远离危害。
第一:治疗小儿百日咳
取出6克到9克的竹黄,洗干净后和清水一起煎煮,最后让孩子服用药液,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很好的治疗百日咳了。
第二:治疗鼻衄不止
将天竺黄、防己准备适量,捣烂后制作成药散,患病不舒服的时候取出药散用新汲水送服。若是身体出现了肺损吐血的情况,可以服用这种药方,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生面一起服用。
第三:治疗小儿急惊风
准备适量的竹黄、牵牛、青黛、轻粉,然后一起研磨成粉末加上白面制作成药丸,患病的时候取出适量用薄荷汤送服,这种方子也记载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称之为利惊丸。
第四:治疗风湿痹痛以及四肢麻木
将竹黄竹黄和白酒按照一定的比例浸泡一整天的时间,然后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服用,也可以取出药酒涂抹在风湿痹痛的部位按摩,效果都非常的不错。
第五:治疗胃气痛
将一两的竹黄和一斤的烧酒一起浸泡五天的时候,然后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竹黄的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竹黄的作用: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竹黄的药材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竹黄的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味甘而凉,舔之粘舌。
泡酒一般不要超过二年,时间长了泡的酒也会变淡,或者变质。泡酒,只要泡酒前,处理好,密封,储存好,还是可以浸泡很久的。
中药泡酒可以长期喝,但是也有年限的,中药泡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重新在配新药在泡酒喝,这个长期喝是指泡的药酒可以长期饮用,但是里面的药需要更换的,中药不更换,时间长了就没有药效了
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等等作用。竹花泡酒主要外用,用来治疗风湿麻痹、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竹黄服用后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若是想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这种药材的作用,那么也可以将竹黄和贝母、桑白皮以及瓜蒌等中药材搭配使用。
若是患有皮肤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鹅掌风以及灰指甲的患者,生活中不要服用竹黄,避免加重。除此之外孕妇、高血压用户、脾胃虚寒便溏用户、无湿热痰火用户等,都不适合服用竹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宜空腹:人在饱腹时对酒精吸收慢,而空腹时吸收快,易醉。
2、不宜快饮:喝黄酒宜慢慢地品,放宽节奏,从容心境,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饮酒。绍兴酒富于营养,慢慢饮容易吸收,是一种好方式,也是一种好境界。
3、不宜混饮:各种不同的酒混合起来饮用,易醉,而且会产生副作用,引起胃不适和头痛等。
4、不宜过量:黄酒口感温和,但切勿轻视他,因为喝醉后,后劲比较足。一般你白酒的酒量有半斤,喝黄酒千万别超过八两,这样比较好。而且适量常饮,对身体有益。
5、不宜酒后洗澡:酒后洗澡容易将体内贮存的葡萄糖消耗掉。而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能导致体温急剧降低,严重的会引起休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黄酒
竹黄;是寄生于刺竹属和刚竹属的寄生菌,能引起竹子的赤团子病,罹病竹子生长缓慢,严重时可使成片竹林叶色由绿变黄,最后衰败死亡,故名“竹黄”。另有许多异名,赤团子、竹赤团子、淡菊花、淡竹花、天竹花、竹花等。竹黄主产于南方各省区,尤以浙江为较常见。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5月份在竹林中即可采到。新鲜竹黄在贮存中极易酸败,产生臭味,故采收后应立即晒干密闭贮藏,保存期也不长,仍易虫蛀、生霉。有经验者说,如蒸后再晒干,则耐久贮存。
竹黄不见于历代本草,是一种民间药物,目前除杭州草药店外,他地中药材公司很少收购。据云,浙江衢县一带每年外销量最多,在城市走方郎中地摊上有出售竹黄的,也大多是浙江人。据研究竹病专家黄其望教授主,竹黄以前较少见,近几十年才逐渐普遍发生。
竹黄有镇痛、消炎、消肿等作用,京津地区多用竹黄泡酒,每500克白酒用竹黄50克,冷浸1周即可饮用。每次饮1小杯,可治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筋骨酸痛等。南方各地除用白酒外,更多用黄酒、米酒浸泡,除以上用途外,还有治虚寒胃痛、脘腹胀满、饮食呕吐的作用。
安徽、浙江一带农村,4、5月正值霉雨季节,当地农民往往在插秧时因受风寒而腹胀胃痛、呕吐泄泻、或至关节不适,是南方农村常见病。当地农民多在收工时,便在路边、村头竹林中采些新鲜竹黄,以米酒浸泡,置于饮后余烬上,炖热后与饭同食,言有良效。但黄山地区有个别草医,服用竹黄过量,于田间劳动,经曝晒后引起皮肤红肿、发热,并长时间不能消退,手、足、面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尤为严重,但一般不经治疗即可自愈。
本品为寄生在竹梢上的一微生物,是一种菌类药材。吸取竹中精华而成,开花后竹便枯死,浸入酒内片刻红艳如血。饮用后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恢复组织机能,增强体质之功效。
性味功能:性温,味淡,能止咳化痰,舒筋活血,祛 风除湿,补中益气,散瘀补血,活血通络。
[1]气管炎:竹黄30克加蜂蜜50克浸入一斤白酒内。24小时既可服用,每日早晚各10克。
[2]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虚寒胃痛等。竹黄50克浸入三斤白酒内,七日后服用。每晚睡前服20克。
[3]寒火牙疼,咬住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楂,片刻疼止,用药后24小时忌食生萝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68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春季幼儿保健方法,要养成好生活习惯
下一篇: 男性节食减肥造成的几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