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什么叫化疗,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得了癌症,化疗有什么副作用吗?)

妙手生春 2023-07-03 21:03:00

一、化疗是什么呢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癌细胞实际已经发生转移,但因为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临床上还不能发现和检测到)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有效治疗了。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因此,对一些有全身播撒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的类型有哪些?

1.根治性化疗

有些对化疗药物敏感的癌症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等,通过单纯化疗就有可能治愈,这种以将癌症治愈为目的的化疗就称为根治性化疗。

2.姑息性化疗

大部分晚期癌症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的情况下,现阶段科技水平已经不可能治愈,化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癌症的发展以延长患者生命,或者通过化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种化疗就称为姑息性化疗。

3.术后辅助化疗

包块虽然已经手术切除,但手术前就有可能发生临床检测不到的潜在转移,或者有少量癌细胞脱落在手术伤口周围,通过化疗杀灭这些残余的癌细胞,以达到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4.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

通过术前化疗可以使病灶缩小,方便手术切除,或者使部分失去手术机会的病灶缩小后再获得手术机会,同时还可以杀灭潜在的转移病灶,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

5.腔内化疗

通过体腔内给药(如腹腔和胸腔内给药),使体腔内局部暂时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达到提高局部疗效的目的。

二、常见的化疗错误认识有哪些

第一种错误认识: 过分惧怕化疗。担心化疗的副作用太大,担心化疗后爬不起来、免疫力下降。实际 上,肿瘤引起的不适症状,经过化疗,如化疗有效,肿瘤获得控制,则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另外,最近研究表明,化疗药可以杀灭一些抑制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一定程度的化疗反可以提高免疫力。本人半年多以前曾到本市一家综合性大医院的高干科会诊一位81岁高龄患者,先前因肠癌肺转移,采用该院肿瘤科医生会诊开出的方案化疗 3 次肿瘤增大,我会诊时发现其所用药物的剂量偏小(可能前面的医生担心患者高龄不敢多用),于是建议提高剂量,并改变用法(所用的药物并无改变),结果采用我提出的方案化疗 3 程后肿瘤明显缩小,再巩固 3 程后肿瘤持续稳定,也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见,高龄患者也可能耐受化疗并获得良好疗效,而采用同样的药物,剂量、用法不同,疗效却截然不同。因而,不要因过分惧怕化疗而放弃机会或采用不太正规的化疗,应由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决定是否有条件进行化疗及具体治疗方案。

第二种错误认识:过分相信化疗的效果。“生命不息、化疗不止”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有些病人在手术很长时间以后仍要求做化疗(担心化疗停止后肿瘤很快复发),或反复化疗失败以后仍要求化疗,有些医生也有这样的想法与做法。实际上,有些情况下不必化疗(如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肠癌),有些情况下肿瘤已对化疗产生抗药性,过度的化疗不再有疗效,却只会带来不良反应。

化疗是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副作用,只要医生应用得当,可以治病救人,好处多于坏处;而应用不当,或治疗过度,反会增加痛苦与负担。关键在于医生的正确应用,该化疗的时候不要放弃,不该化疗的时候坚决不用。

三、化疗有哪些类型的副作用

局部反应

一些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当静脉注射时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

A.静脉炎:表现为所用静脉部位疼痛、发红,有时可见静脉栓塞和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等。

B.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药物漏入皮下时可造成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和溃疡,经久不愈。

骨髓抑制

大多数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又常为抗肿瘤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可降低,不同的药物对骨馈作用的强弱、快慢和长短不同,所以反应程度也不同,同时患者还可有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出血等表现。

胃肠毒性

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口腔粘膜炎或溃疡。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也可见到。

免疫抑制

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在消灭体内残存肿瘤细胞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

肾毒性

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变性、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严重时出现肾功衰竭。患者可出现腰痛;血尿、水肿、小便化验异常等。

肝损伤

化疗药物引起的肝脏反应可以是急性而短暂的肝损害,包括坏死、炎症,也可以由于长期用药。引起肝慢性损伤,如纤维化、脂肪性变、肉芽肿形成、嗜酸粒细胞浸润等。临床可表现为肝功能检查异常、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疽等。

心脏毒性

临床可表现为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综合征(病人表现为无力、活动性呼吸困难,发作性夜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时可有脉快、呼吸快、肝大、心脏扩大、肺水肿、浮肿和胸水等),心电图出现异常。

肺毒性

少数化疗药物可引起肺毒性,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和肺纤维化。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干咳、气急,多急性起病,伴有粒细胞增多。

四、化疗的药物有哪些

化疗药物种类

1.烷化剂:烷化剂直接作用于DNA上,防止癌细胞再生。此类药物对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疗效。

2.抗代谢药:抗代谢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用于治疗慢性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3.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和有丝分裂或改变细胞膜来干扰DNA。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广泛用于对癌症的治疗。

4.植物类抗癌药:植物类抗癌药都是植物碱和天然产品,它们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防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它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瘤的治疗。

5.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当激素用于杀死癌细胞或减缓癌细胞生长时,可以把它们看成化疗药物。性激素用于减缓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它包括雌激素、抗雌激素、黄体酮和男性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同于细胞毒素药物,属于特殊的化疗范畴。

6.免疫制剂:免疫制剂可以刺激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它们属于特殊的化疗范畴。

得了癌症,化疗有什么副作用吗?

化疗是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对化疗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拒绝化疗,失去生存的勇气。

01脱发

脱发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10%~100%[1]。该症状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下降,以及自尊心的丧失。

应对措施

头皮冷却法:在化疗前或化疗期间使用冰帽,温度一般设定在0~15℃,时间控制在化疗前10~30分钟至治疗后的90分钟。

使用假发进行美容装饰,如每天佩戴,假发应该每隔10~14天清洗1次。如果觉得戴假发有勒疼或痒,可以用头巾(帽子)或围巾代替。

避免接触高温环境(如开烤箱门)。

选择棉质材质、衬里柔软、接缝朝外的帽子。

洗发:建议洗发水温不可太高,避免一些刺激性产品的使用(如乙醇、香水);吹头发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吹发。

0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影响,如食欲减退、对化疗的恐惧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导致化疗无法正常进行,影响疗效。

应对措施

年轻、妊娠期呕吐史、胃肠道肿瘤等患者化疗前可遵嘱应用安定、异丙嗪、地塞米松、胃复安等药物。

患者床边备橘子皮、生姜等,或置于鼻子处,口含话梅等开胃零食,经常做深呼吸动作,均可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

建议患者在给药前2-3小时进食,化疗前的30分钟不再进食。

03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是手脚麻木,可引起手脚麻木的药物如奥沙利铂、紫杉醇等。

应对措施

用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避凉,佩戴手套,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及床栏,以免冷刺激诱发肢端麻木,洗漱应使用温开水,水果加温后再食用。

建议患者夏天尽量不吹电扇、空调,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可穿戴厚袜子、手套。








04


皮肤变黑

使用化疗药的肿瘤患者可能会发现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逐渐变得越来越黑,这是色素沉着所致。



能引起色素沉着的化疗药物众多,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羟基脲、阿糖胞苷等。但是不用担心,色素沉着只是影响美观,停药一段时间后是可以恢复的。

应对措施

减少日光照射,如使用防晒服、防晒雨伞,身体暴露部位涂抹无刺激性的防晒霜等。

食用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番茄),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而且还具有氧化还原作用。









05


过敏反应






紫杉醇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大多数是第一次用药2-10分钟左右发生,偶尔有患者用药后2-12小时发生。



轻度过敏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皮肤有蚂蚁爬走的感觉,一般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消失。严重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偏低、心跳过速,胸闷、呼吸困难等状况。

应对措施

在化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分别口服10毫克地塞米松片,给药前半小时遵医嘱吃止吐药、抗过敏药和抗组胺药等。

一旦觉得有心慌气促、呼吸困难的反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的救治。











06


骨髓抑制

化疗可起到全身预防及治疗的作用,但化疗期间常并发骨髓抑制,白细胞急剧减少,血小板数量降低,伴有贫血,很容易并发多系统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



应对措施

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来增强营养;

避免患有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亲属同患者接触。

化疗,可以消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增长和繁殖,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细胞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07


肝毒性

大多数抗肿瘤化疗药物诱导的肝毒性通常是由于特异性的反应导致,发病率很低,通常在给药后1-4周观察到。肝毒性常表现为药物性肝炎、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等。

应对措施

在化疗期间,遵医嘱定期检测肝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化疗前或化疗过程中使用保肝药物。

当患者出现肝毒性征兆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可考虑更换化疗药物或继续用药。





08


贫血


细胞毒性药物尤其铂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是肿瘤患者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表现为乏力、心悸、气促、纳差,无明显的特异性,常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也容易被医生或患者忽视!

应对措施

患者日常应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血制品、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不仅能增强体质、改善情绪,还能提高免疫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





09


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可导致患者虚弱、电解质紊乱、肾衰竭、血容量减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需延迟治疗,增加住院费用,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依从性,甚至使治疗半途而废,影响整个化疗计划的完成。

应对措施

化疗前后避免食用会加速肠蠕动的食物或饮料,如乳制品、果汁、水果、蔬菜、胡椒、辛辣食物等。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食物,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食;避免进食产气性食物,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等。

严重腹泻时,应先进流质,腹泻停止后逐渐改为半流质直至普食。

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敷,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泻、腹痛等症状的减轻。





10


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通常是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大多数的患者有触物感痛的前兆,手掌和足底通常有刺痛感,几天之内可相继出现红斑、隆突,甚至出现脱皮和溃疡等。

应对措施

在化疗期间通过用冰袋贴附在手腕和踝关节部位能够明显降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1]。

避免接触热的东西,如日光照射和热水;穿宽松的衣服和舒适、透气的鞋袜;避免对皮肤产生不必要的压迫等[2]。

坐或躺时尽可能抬高腿部。



11


肾毒性

化疗药物绝大多数通过肾脏代谢排出,导致的肾脏毒性反应主要包括血清肌酣、尿素氮上升。可表现为泡沫尿和管型尿,继而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等。

应对措施

在使用化疗药物期间,需遵医嘱定期检测肾功能。

化疗前后宜多饮水,保证足够尿量以促进药物排泄,减轻肾毒性。

情况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待情况缓解后,再恢复用药或更换化疗药。





12



皮疹

皮疹作为化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将会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类型主要包含痤疮样药疹、麻疹样药疹、皮炎、红斑型药疹等多种情况。

应对措施



为避免患者出现无意识抓挠皮肤的情况,患者应定期修剪指甲,入睡前戴上手套。

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2°左右,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避免使用刺激性乳液,做好皮肤护理。

水温过高将会导致皮疹加重,因此洗澡水应避免水温过高。

皮肤有缺损的患者,保持自身及周围环境清洁,对房间内的物品、地面等应用消毒液擦拭,使用干净的床单、被罩。

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

化疗的副作用
1.身体衰弱:患者可出现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
2.
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免疫功能指标如E-玫瑰结试验、CH50、C3补体、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介素II…等,在化疗后均可不同程度地较化疗前下降。大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3.骨髓抑制: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
4.消化障碍: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症状。
5.炎症反应: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
6.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产生心脏毒性,损害心肌细胞,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可出现T波改变或S-T段改变等。
7.肾脏毒性:有些化疗药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而出现腰痛、肾区不适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80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