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连载,这本书能让你永久戒烟-011:怎样在余生做个快乐的非烟民

佚名 2023-07-03 16:43:49

亚伦·卡尔,曾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会计师,也是一位重度上瘾的老烟枪。长达33年的烟龄,每天100只烟,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使他几乎陷于绝望。1983年,他告别了烟瘾,他从此立誓为这个世界解决吸烟问题。25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书籍和戒烟诊所,让全球1000万人成功摆脱了烟瘾的控制!

2006年11月29日晚这位英国的“戒烟之父”在家中去世,原因是肺癌,致癌原因很可能是二手烟吸多了,卡尔为了帮人戒烟,在烟气弥漫的房间中待了很久。不过卡尔相信,如果他当年没有把烟戒掉,“恐怕早在二十年前就死了”。艾伦觉得,“就算他是因为吸二手烟致癌,也很值得,因为他帮了一千万人成功戒烟”。

第3部分做好戒烟的精神准备了吗

第11章 怎样在余生做个快乐的非烟民

烟民和非烟民的差距

有些曾经用亚伦·卡尔的简便戒烟法成功戒烟的人,对此迷惑不解:为什么再次戒烟时,这种方法有时不太有效?这是因为,二次戒烟时,烟民面临着截然不同的问题。我想继续用检修孔来做例子,这样解释起来会更容易。

假定有人掉进检修孔已经几天了。现在,他有逃离陷阱的强烈欲望,而我正好能提供脱逃的工具,这是他逃离陷阱所需要的两个要素。他现在唯一要做的是,按照这件工具的使用说明行动,直至逃出陷阱。然而,成功逃离以后,我们双方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保证他不会再次掉进检修孔。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他再次掉进检修孔,而不用在余生之中一直跟着他呢?

当然,我可以检查所有检修孔是否已经盖上。对于吸烟来说,就是消灭所有含有尼古丁的东西,这显然不可行。那么,亚伦·卡尔怎能使某个人不吸烟呢?更不用说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烟民了。

但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请记住,检修孔是个真实陷阱,而吸烟只是个心理陷阱:幻觉。和所有的骗人手段一样,一旦你将其识破,就永远不会再上当。还请你记住,还有千百万人一生中都未曾落入这个陷阱,尽管他们也遭受了大规模的洗脑,而且他们也不理解尼古丁陷阱的真正特性以及有关吸烟的各种真相。

我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显然是戒烟。那么你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你甚至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点燃香烟就行。你会说,哪会这样简单,你要怎样克服烟瘾发作时的痛苦和沮丧呢?的确,戒烟远不止如此。

烟民和非烟民之间的真正差异是什么?显而易见,一个吸烟,一个不吸烟。这是事实,但我们要想烟民戒烟,就需要理解为什么一个吸烟,一个不吸烟。是谁强迫烟民点燃了每根烟?是烟民自己。尽管他们的理性大脑告诫自己无须吸烟,他们也不理解自己吸烟的原因,但他们事实上仍在吸烟。烟民和非烟民的真正区别在于,后者从来没有吸烟的欲望。

然而,我完全相信,你们和我一样,可能认识一些非烟民,也必然认识很多前烟民,他们偶尔想要吸烟。如果他们不想,才真是令人惊讶。毕竟,他们也从一出生就开始被洗脑了。烟民往往忽略了这一事实,即非烟民也和他们一样,在相同的环境中挣扎。非烟民之所以不同于烟民,是因为非烟民的天平严重偏向不吸烟的一边,任何诱惑都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要变成非烟民,我们是否也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以确保任何诱惑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困扰呢?不!如果你心里对吸烟有着哪怕一点点渴望,或被它吸引,你就会产生缺失感,并不得不凭借意志力来自律,而且你随时都会掉进陷阱。我发现,非烟民认为他们可以轻易地避免上瘾,根本不值得为此担忧。我想提醒他们以及在看本书的你,将近60%的烟民在上瘾之前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无论非烟民、烟民还是前烟民,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这一点:一生中都完全不会感到丝毫缺失、脆弱或被香烟诱惑。如果你易受诱惑,你将度过漫长而糟糕的一生。因此,我们真正致力于:让每个人在余生中再也不抽一根烟,而且永远没有吸烟的需求和欲望。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能在下半辈子做个快乐的非烟民。

我怎会说烟民与前烟民,甚至非烟民一样,因同样的问题而困扰呢?我没有!烟民的问题是已经落入陷阱。前烟民和非烟民的问题则是易于落入陷阱。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但解决方法却一样:没有吸烟的需求或欲望,不仅今天、明天或明年如此,而是一直如此!

我们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确保没有人需要或想要吸烟。你或许认为这不可能实现。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对于吸烟的看法被扭曲了。假定我们的任务是:确保所有人都无须或想要将手伸进沸水里,还会无法实现吗?

无论如何,我的任务就是确保没人想要吸烟。你们要做的就是:确保你永远没有需求或欲望去点燃另一根烟。我保证,这非常容易做到:非常容易!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容易!

把戒烟当做冒险过程来享受

假定你某天早上醒来,认定攀登珠穆朗玛峰将是个伟大的成就。你会带上外套、保暖内衣和一双结实的步行靴,乘坐下一班飞机,前往喜马拉雅山吗?你成功的几率有多大?是零!

在某种程度上,用攀登珠穆朗玛峰来比喻戒烟,并不恰当。因为我一直在说,戒烟异常容易,而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一点。我现在说的是,戒烟就像攀登珠峰,而不是说攀登珠峰很容易。要想成功登上珠峰,你需要作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并有充足的经济后盾和登山设备以及周密的计划,你可能还需要非常好的运气。即便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和计划,登山的过程也仍然会困难重重,登山者将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但你觉得他们痛苦吗?一点也不!登山中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激动不已。只有当灾难、霉运,尤其是失败抬起丑陋的头时,他们才会感到痛苦。

理查德·布兰森描述了他驾驶汽艇横渡大西洋,打破世界纪录的经历。我无法想象出比这一旅程更艰难的经历了。在经过爱尔兰海时,他差点被淹死,但数月之后,他又驾着热气球,再次进行尝试。气球在爱尔兰触地时,飞行员跳了出去。接着,气球横扫过整个英格兰,而理查德还在气球上,他最终在法国平安着陆。这期间的经历肯定会让人毛骨悚然,然而,他在描述此事时语气很平和,非但没有劫后余生的战栗,反而好像很享受这一切似的。

幸好,戒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人的身体对烟的渴望非常轻微,关键是精神上的渴望。如果你知道正确的密码,便可以在几秒之内打开保险箱。只要你拥有正确的心态,并一直保持下去,你就可以立刻变成一个快乐的非烟民。绝大多数人戒烟之所以会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他们戒烟的诱因都是短期的偶发状况,要么是圣诞节时才吸烟太多,要么因为咳嗽,要么就是缺钱。一且烟民停止破烟,咳嗽或缺钱的问题也会随之消除,于是,戒烟的诱因就消失了,但吸烟的欲望仍在。不仅如此,暂时性的戒烟使香烟显得更加宝贵了。就这样,最终我们都会找到合理的借口,重新点上一根烟。

只有事先作好心理准备,戒烟才会变得简单。否则,戒烟成功的几率就不会比攀登珠峰高。你可能又会认为我在夸大其词。毕竟,有一半烟民不是已经成功戒烟了吗?的确如此。但他们觉得戒烟简单吗?他们偶尔还有吸烟的欲望吗?有多少人又再次上了瘾?你是想和他们一样,还是想在下半辈子做个快乐的非烟民?

毫无疑问,所谓专家和好心人会出于最大的善意,给你一些建议。这些建议看起来可能合乎逻辑,但如果它们与我的建议相矛盾,那么就请忽略掉。有时候,我的一些最有力的支持者,也就是那些和我一样发现戒烟异常简单的人,想要帮助他们,却由于对我的话产生误解、理解不透彻或弄错了重点,最终导致他们戒烟的失败。

有一种很典型的情况是“:他告诉我,烟民从未真正喜欢过吸烟,甚至包括饭后烟。我仔细审视了自己,惊讶地发现他完全正确!”

如果你对一个认为自己享受饭后烟的朋友讲出那样的话,很可能他们就不再自我审视了。他们只会想:“我根本不应该去见亚伦·卡尔,因为我很享受饭后烟。”即使是那些意识到自己不喜欢饭后一根烟的烟民也会犹疑不决,他们想:“能说点新的吗?我早就知道这些东西了,不需要亚伦·卡尔来告诉我。”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我就诊完后就不再想吸烟这件事了。”

在我给予烟民的指导中,有一条十分重要:“努力避免想到吸烟,也是致命的。”事实上,那个烟民可能连续数天都在考虑吸烟的事,想着自己不再有吸烟的需求或欲望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他真正想说的是:“从我离开诊所的时候起,就再没有想要吸烟。”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在诊所里,整整4个小时都在讨论吸烟。他应该细加思索,推敲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吸收其中的信息并憧憬做个非烟民的喜悦。很显然他出了问题。

在这两个例子中,试图帮助他人的前烟民无意中说出了误导性的话,而有时候,前烟民甚至会建议朋友忽略我的某些指导意见,比如:“他告诉你身上别带烟,但我总是带着一包。”朋友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果戒烟失败,却不知道原因何在。

尽管我说必须听从我的所有建议,但有的烟民只遵从了一部分,却轻易戒烟了,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在攀登珠峰前,忽略了某项准备工作,但只要你足够幸运,仍然可能成功地登上珠峰,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烟民被洗脑的程度不同。

假定你要越过12英尺高的栅栏,你没有辅助工具或设备,也没有任何外部援助。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跳过去,但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假定栅栏由12块1英尺厚的百叶板堆砌而成,最底下一块是硬实的红木,而其他11块其实并不存在:它们只是奇妙的幻觉。这就是我和每个烟民面临的局面。戒烟时,真正的困难在于消除这些幻觉。我所给出的每一条指导意见都能移除一块虚假的木块。你每移除一块,就更容易戒烟。最底下的那块红木板代表着戒烟时身体所感受到的轻微痛苦。如何才能克服这一点痛苦呢?要跨过1英尺高的篱笆,你还需要我的帮助吗?你轻易就能做到!

想象每条建议都能移除一块虚拟的木板,从而让你更容易戒烟。即便我只移除6块,健康的成年人也会觉得,要翻过剩下的栅栏,并不很难。在《这书能让你戒烟》中,我列出了所有建议,并给予了大量详细的解释,你只需照做就行。如果你是长期烟民,非常想要戒烟,你就会听从这些建议,并成功地戒除烟瘾。但如果你还不是烟民,或最近又开始了复吸,你就根本不会也不想去读这些建议,更谈不上遵照执行了。但是,你仍然在遭受那些狂轰滥炸,它们会引诱你试着“再抽一根”。

《十二怒汉》的启示

你看过电影《十二怒汉》吗?这肯定是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的电影,演员们的演出全都不遗余力,发挥了最高水平。尽管这部电影如此吸引人,但其中99%的场景都是在同一个房间里拍摄的,真是难以置信。电影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被控谋杀了他的父亲,证据确凿:他曾扬言要杀了他父亲;有人目击他正在杀人;还有人听见了案发过程;他没有有效的不在场证明,被捕时手上还拿着凶器。

整部影片几乎都是陪审团成员们之间的辩论,以及一轮又一轮的投票。第一轮投票结果是:11票“有罪”,1票“不确定”。那个质疑者由亨利·芳达扮演。他无法给出任何证据,甚至承认,所有证据都指向“有罪”,但存在着一个疑问:案情的逻辑推论与他的直觉相冲突。同时,另一个陪审员受此启发,指出了证据中的一个微小漏洞。这个漏洞虽微不足道,却引发了更深入的讨论,陪审员们开始侦查案情。后来,每经过一轮投票,认为疑犯有罪的人就会减少一些。最后,陪审团证明那个男孩无罪。尽管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不高,但它无疑是我所看过的最吸引人的电影。

很多前来就诊的烟民说:“在就诊前,我还心存怀疑,但自从离开诊所的那天起,我就再也没想要吸烟。戒烟的过程异常简单,你所说的大多数道理,我之前都已经明白了,但为什么我之前多次尝试戒烟,都觉得很难,自己无法戒掉呢?”采访我的人问我:“你对烟民们说了些什么,使他们如此轻易地戒掉了烟瘾呢?”

前烟民和采访者都希望我能讲出一句既有独创性、又紧跟潮流的隽语,但我没有。此时,前烟民就会认为我不愿意泄露“魔法”,而采访者认为我还没想出来。他们这样问,就像是对12个陪审员说:“到底是哪一点让你相信那个男孩是无辜的?”陪审员可能会真诚地讲出使之改变看法的关键的一点,但这得在听取并总结之前的辩论以后。陪审员们并非同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每个陪审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受到案件关键点的影响也有大小之分。

那个审判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重要的只有一件事:12个陪审员走进来时,头脑里都有一幅关于那个男孩的画面。他们在心里说:杀人犯!有罪!但当他们离开时,便都知道男孩是无辜的。这和我们的诊所里的情况很类似。烟民们来的时候,都处于各种各样的惶恐之中。有些人明显很紧张;还有一些人则显得冷静而笃定,但他们就像游动在湖面上的天鹅,表面上看起来高贵而平和,但水面之下却是一阵骚动。

除了紧张之外,他们通常还非常困惑:“我想戒烟,但我又真的很喜欢吸烟;吸烟会严重伤害我的身体,但没有烟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戒烟可以省钱,我的家人一定会非常高兴,我自己也会感到骄傲,但戒烟会引起可怕的痛苦,我有足够的意志力吗?我真的可能完全戒掉吗?现在戒烟真的是合适的时机吗?戒烟后我还能享受美餐吗?”毫不奇怪,多数烟民都会精神崩溃,因为他们的精神长期处在挣扎之中。但当他们离开诊所时,已经没有了疑问和畏惧。他们来的时候慌乱而困惑,离开的时候,则怀着这样的心境:做个非烟民不是很棒吗!而这也正是我们的目标:怀着愉快的心境戒烟。

一本可以让你戒烟的书

? ? ?今天早晨,翻了翻,发现一篇关于戒烟第几天的文章,瞬间让我想起来,推荐给男朋友的一本关于戒烟的书《这书能让你戒烟》英国作家亚伦? 卡尔。

? ? ?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陪着男朋友听了一遍这本书,没想到真的戒掉了,这也成了除我感兴趣的书之外,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这本书中并没有提到,抽烟的危害。也没有要求你去干什么等等之类的话。然而却可以帮人真正的戒掉吸烟成瘾。

如果你真有戒烟的想法,我想说这本书真的很适合你。

一、尼古丁成瘾,戒掉只需要不到二十一的时间。

你知道一支烟中所含的尼古丁被提取出来,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去人体内,人会怎样吗?会瞬间死亡。

然而,国家禁止毒品,为什么没有禁止尼古丁,因为尼古丁是可以戒掉的。尼古丁进入体内的方式是通过呼吸系统,肺部。肺部有一定的清洁能力,它会把你体内的一部分尼古丁清除掉。并且尼古丁代谢速度非常快。如果你停止抽烟,你体内的尼古丁会在五到二十一天之内被清除干净。你的血液会变得十分干净。

二、戒不掉烟只是心理问题。

心理成瘾和习惯成瘾是最可怕的。每个烟民戒烟所戒的不是物质成瘾,而且心理成瘾和习惯成瘾。

每个烟民戒烟时都会说,嘴里没东西不习惯,难受。看见别人抽烟总想凑过去,饭局上吃饭,大家抽烟,你不抽,显得格格不入,不好意思。

我们把毒品比做大毒虫,那么尼古丁只能是小毒虫,当你嘴里没东西难受时,你可以在心里提醒自己“小毒虫又开始挣扎了,不行,我要饿死它。”你会瞬间把这个难受的过程转变为一个很好玩儿的斗争游戏。

看到别人围在一起抽烟时,你可以同情怜悯他们,你心里可以想,“哎呀,真可怜呀,这些被小毒虫包围的人,竟然自己还不知道,真可怜。”当然,如果有人问你怎么做到的,你可以大方的告诉他们,因为一本书。

曾经我跟同事说,我让男朋友戒烟了,她对我嗤之以鼻,说到,我是不会让我老公戒烟的,毕竟男人抽烟是一种交流方式。你不抽就是不合群,谁还带你玩儿。好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跟谁提起过让男朋友戒烟的事,只是坚持不让男朋友抽烟。

饭局上约着出去抽烟,真的会谈正事吗?不会的,大部分正事都不会在抽烟喝酒的时候做决定。抽烟时,大部分人都会闲聊,需要做决定的事情也不会放到酒桌上谈。你们可以回想每次饭局约着出去抽个烟真的会好好谈正事吗?所以让抽烟的人抽去吧,戒烟的人只需要在心里同情他们,别去凑热闹,危害身体呀,安静的品个茶,等烟民们回来,再好好谈。

三、戒烟后,身体免疫力薄弱期

记得男朋友戒烟后几天,精神状态不太好,并且免疫力很差,身边有感冒的,他就会被传染,其实这是正常情况。

抽烟时,尼古丁有兴奋作用,会让你的大脑以及身体产生超出平常的兴奋,活跃。你不会生病,但身体状况在慢慢下降,因为你的身体已经被提前预支了。

戒烟后,免疫力会下降是因为之前的预支让身体回到正常水平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不要慌张或者放弃,稍稍锻炼一下,让你的身体慢慢调节。

四、关于家人

家人看不惯烟民抽烟,指责,这只会让他们自卑,认为戒不掉了,甚至会偷偷藏起来抽,自己身体生病了也不会告诉家人。这是最可怕的。

所以,不要指责,尽量鼓励,当然也不能提“烟”这个字。

我不是一个会鼓励人的人,记得男朋友戒烟时,我总会幽默一些的问他,“今天你让小毒虫饿着了吗?有没有饿死呀”,或者“今天也要饿着小毒虫,争取早点儿饿死它”。或者跟他一起看到抽烟的人时,就会说“哎呀,你看那个人,真可怜,满身都是小毒虫。”每次他都会笑。大家应该比我更会鼓励人。戒烟人的家人们,相信你们呦。

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戒烟的书

这本书不仅仅可以戒烟,而且会给你许多启迪以及向上的正能量,像正念一样。这个自己慢慢悟吧。

愿每个真正想戒烟的人都得偿所愿。

《这书能让你戒烟》听书笔记

也许有人会说,抽烟怎么啦,抽烟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很多伟人一辈子抽烟不也活得很久吗,你听多了,还以为是真的,那你就傻了。你应该看看关于吸烟危害的统计数字,而不是那些特例,这些真实数字才与你吸烟多年之后的肺心疾病大有关系。

作者有一个比喻非常好:吸烟好比给自己穿上了小鞋,抽烟的时候就是把那双小鞋脱下来,享受一下放松的感觉;哇真好,真舒服啊,抽烟真好啊;抽完了,尼古丁戒断反应又给你套上了那双小鞋。这就是典型的自作自受,那双小鞋是你自己亲手给套上的 !

一、吸烟的危害

吸烟不是小事,它的危害不计其数,但有人说吸烟有好处,且来听听一乐!

吸烟的人永远年轻;因为吸烟的人会得各种癌,死的时候都年轻。

吸烟的人家里永远安全;因为吸烟的人睡到半夜会咳个不停,小偷一听就知道家里有人。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关于吸烟的危害简直罄竹难书,虽然本书没有写,作者假设烟民都知道,但我们还是要再给大家强调一遍。曾有一篇文章,列出了140多条之多。最主要的是这些问题:

1、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气管炎、咽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直到肺癌

2、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悸、心肌梗塞等。

3、吸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等中毒症状。

4、吸烟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溃疡病。

5、吸烟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男性阳痿、女性流产、死胎以及婴儿猝死综合;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烟民大国,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烟民大约3.5亿人,占了全世界烟民总数的1/3。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有近500万人,其中有120万是中国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说,中国将有1亿人由于吸烟而过早死亡。

我国15至24岁年龄段女性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在重点监控城市上海,2002年到2009年,20至39岁女性吸烟率从原来不足2%上升到7.2%,八年增长了约三倍。我国目前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约4.5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数字触目惊心。

吸烟如此之害,那么戒烟后有哪些好处呢?

戒烟8小时:血液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血氧水平恢复正常;

戒烟24小时:心脏病发作机率下降;

戒烟48小时:神经末梢开始再生,嗅觉和味觉能力增强,行走变得轻松;

戒烟2 周—3个月:血液循环改善,肺功能增加 30 %;

戒烟1—9个月:咳嗽、鼻充血、疲劳、气喘减轻,呼吸道纤毛再生,清洁肺和降低感染的能力增强;

戒烟 1 年: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为吸烟者的一半。

数字触目惊心,为什么吸烟那么不好,但有人为什么就是戒不掉呢。因为上瘾,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尼古丁成瘾性疾病。

二、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吸烟成瘾有两种机理,一种心理的,一种生理的。这是戒烟面临的两大毒虫,整本书就是讲你如何同这两大毒虫的战斗。我们先看生理的尼古丁毒虫。

1、小毒虫——尼古丁毒瘾

烟瘾的本质是尼古丁毒瘾。我们来认识一下尼古丁,它是烟瘾的元凶,俗称烟碱。尼古丁的特点是两快:

第一,它是上瘾速度最快的毒品,很多人只要抽一根烟,就会尼古丁上瘾。当尼古丁进入体内时,90%的尼古丁在肺部吸收,其中1/4的量在几秒钟内即进入大脑,大脑被激活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能让大脑产生各种愉悦感受。烟草刺激反应速度比静脉注射海洛因还要快。

第二,尼古丁的代谢非常快,吸烟半个小时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就下降50%;再过半小时就下降到25%,随着尼古丁在体内减少,多巴胺的分泌水平迅速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而一旦得到了尼古丁,多巴胺再次迅速释放,吸烟者再次感觉愉悦,便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尼古丁依赖的“奖赏回路”。

尼古丁不仅是一种毒品,还是一种强力的毒素,如果把一支烟的尼古丁给你注射到静脉里,你马上就完蛋了。

很多人在点燃一根香烟后,开始吞云吐雾,非常享受。还有一句话叫做: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实,那是你的多巴胺在索求奖励。不吸烟的人根本不需要,他们吃完饭后一样会舒适,安心。

我们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已经识别出食物和毒素了。人类有记载的吸烟史是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的,在中国则始于万历年间。人类本来是不吸烟的,所以对于烟味,人生来就讨厌,吸第一口烟,必然会出现咳嗽、恶心。

我们身体会告诉你:别傻了,你把毒素当食物了,快停下来!很多人认为是意志薄弱的人会染上烟瘾,其实是意志薄弱的人根本受不了烟味,他们是幸运的。反而是那些长期从事工作压力较大的人,比如自由职业者、企业高层、医生、律师、警察、媒体工作者、推销商,他们吸烟的可能性更大。最强大的洗脑力量来源于吸烟者自己,他们绝不是意志薄弱或身体虚弱的人,只有身体强健才能抵抗得住香烟中的毒素。

尼古丁无疑是毒品之一,不过幸运的是尼古丁比其他毒品更容易戒掉。所有的吸烟者都要明白,你特别害怕染上毒瘾,其实你抽的尼古丁就是毒品之一。

戒烟对抗的是尼古丁戒断反应,这是戒烟者身体会由于突然缺失尼古丁,而导致内循环和内分泌的失衡,出现易怒、心烦、焦虑、急躁、心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症状。

2、大毒虫——吸烟的心理机制

很多烟民只知道小毒虫——尼古丁上瘾,却不知道戒烟最大的挑战是大毒虫,是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双重结合。

我们一开始讲的吸烟的好处是笑话,但真的也有人认为吸烟是有好处的,比如以下这些吸烟的理由:

吸烟能缓解压力:有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就想抽烟,有人在遇到难题时就想抽根烟来解解压,事实上也真的能够解压。但其实吸烟者相对非吸烟者因为尼古丁戒断反应已经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吸烟者承受的压力水平高于非吸烟者。

随着烟瘾的加深,吸烟者的意志和勇气也在悄悄流失;越这样,你就越认为吸烟有助于提高意志和勇气,缓解压力。从而在烟瘾中陷得越深。吸烟不仅在毒害你的身体,还会摧毁你的意志。

吸烟可以对付无聊:很多人吸烟是因为自己比较无聊,随便点上一根烟来对付时间,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尼古丁能引发嗜睡感,让吸烟者更加不想去做哪些付出精力的活动。所以请记住,吸烟不能缓解无聊,吸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

吸烟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许多从事创作的人都是大烟枪,他们的理由之一就是吸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创意四射。其实,这都是因为尼古丁对多巴胺刺激所致。当香烟一灭,尼古丁戒断症状又会迅速出现,逼得你不得不分心,再来上一支。所以,事实上,是香烟导致你尼古丁戒断症状,而后者会随时让你向香烟分心、屈服,你的注意力、创造力就会下降,你不得不抽根烟来让大脑愉悦一下。而不吸烟的人他们的注意力和创造力水平本身就很高。

吸烟可以让人轻松:很多人点上一支烟,轻松愉悦,以为吸烟能帮助你放松,事实上,尼古丁具有兴奋作用,会导致心率上升。世界上最不容易放松的人,就是有严重烟瘾的人,烟瘾越深,就越不可能放松,尼古丁戒断症会随时找上门来,易怒暴躁,而点上一支烟后,则就好很多。有一个比喻,苍蝇扑到了捕蝇草上吮吸汁液,最后却被捕蝇草困顿而死。

吸烟是一种有面子的活动:有句话叫做“男人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如一条狗”,这句话在50多年前可能是这样,抽烟是男人们在一起的社交活动,但随着现代社会对烟草危害的宣传,人们对抽烟已经越来越鄙弃,吸烟已经成为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一个有身份的人,再也不会拿抽烟来说事,想想一嘴的臭味,熏黄的牙齿,早衰的面庞,赶紧放弃吸烟有面子的想法吧。

自欺欺人的烟民心理:一般的戒烟宣传都是在大力宣传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但烟民基本对此置若罔闻,这是因为每个烟民都觉得我不会那么倒霉吧,我的基因好,我等到身体不舒服了我再戒呗,现在不着急。大家在过马路时候会左右看,其实发生车祸的概率很低。而吸烟对人体的伤害是百分之百的,而烟民却根本无视。很多烟民也根本不知道咳嗽对他的意义,如果吸烟引起咳嗽,那就是肺部在清除异物,你不应该抑制咳嗽,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警报。

如果告诉你只要点上这根烟,你就会得癌症,打死你也不会抽的。但如果你一根一根抽下去,你得癌症的概率也很大,你竟然就无畏地抽下来了。人类对抽烟的容忍度非常之大,自己老把头埋在沙子里,对后果视而不见。如果你买了一部簇新、帅酷的法拉利,你会给它加杂质高的90号汽油吗?

综上,戒烟面临着与两大毒虫的作战,其中生理的毒虫克服起来相对容易,在5-21天内,尼古丁的戒断反应就没有了。最主要的是要斩断烟民的心理毒虫,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让他一生遭受烟草侵害的其实是他的微妙的心理,他们知道烟草的损害,但觉得自己还没有到了戒烟的时候,他想通过吸烟来获得一些心理上的伪满足,比如吸烟是一种享受;吸烟能让我更有创造力;吸烟能帮我打发日子;吸烟能帮我缓解压力;吸烟更有面子。这些你认为的功效貌似确实存在,但其实都是错误的,尼古丁的戒断反应把你整体拉低了一个层次,你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偿一下。作者对这些东西洞若观火,他有两个很好的说服的方式:一是让吸烟者跟正常人比一下;二是跟自己没吸烟的时候比,你原本好好的一个人,却烟瘾缠身,为烟草所控制。

三、其他戒烟方法的不足

作者认为戒烟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你只要停止吸烟就可以了。他对目前流行的戒烟方法逐一点评:

意志力戒烟法:这类方法纯靠烟民的自我意志来控制,他们为了某种理由,比如健康、经济、形象、偶然事件的刺激决定再也不吸了。他们中有成功的,但很多人戒了一段时间都失败了。作者把凡让吸烟者觉得戒烟是一种牺牲的戒烟方法,都称为意志力戒烟法。单纯的意志力戒烟法没有全面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包括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的,只是因为一些个别的刺激,那么当别的刺激又来了的时候,比如吸烟是一种享受,戒烟给我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我戒了如此之长的时间,该来一根奖励一下。

减量戒烟法:很多医生和顾问都推荐减量戒烟法,作者认为,这能减轻烟草的危害。但如果将其作为戒烟手段,那就错了。因为减量法并没有让你摆脱烟瘾的掌控,因为减量,所以导致不抽烟的间隔加大,尼古丁的戒断反应会特别强烈,他的感觉会非常糟糕,时刻忍受烟瘾折磨,脾气越来越差。戒断的最大障碍在于心理上的洗脑,误以为吸烟是一种享受,戒烟意味着放弃这种享受。尼古丁上瘾不是最难对付的,最难对付的人们错误的想法和态度。减量法效果很差,它可以用于对付某种习惯,而烟瘾不是习惯,它是毒瘾,只要吸烟,毒瘾就会增强,想戒就要一次性戒掉。

替代品法:替代品方法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方法,各种戒烟糖、薄荷、瓜子、如烟、药物等,替代品只会让戒烟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它在暗示你,我需要吸烟,只不过我在用别的方法来填补空虚。你要记住,没有任何替代品能取代尼古丁。这些替代品只会带来另一种上瘾,甚至会因大量吃糖造成肥胖和糖尿病。

四、快乐戒烟法

作者提倡的戒烟方法就两条:

1、决定今后不再吸烟

2、不要质疑这个决定,时刻为你的戒烟感到高兴。

打败生理的毒虫是简单的,任何一个稍微有意志力的人都能做到,很多老烟民都曾做到过,戒烟一段时间,已经没有生理的不适了。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心理的大毒虫,正是这条大毒虫将你从一次一次的戒烟中拉回原形。所以快乐戒烟法的原理就是杀死大毒虫,熄灭最后一支烟,然后饿死小毒虫。

杀灭大毒虫

1、你做得到,别人能戒,你也能。

2、请记住你的戒烟不需要放弃任何东西,什么享受、合群、创造力、减压都是假的,如果你压根不吸烟,你会比现在还好。想想吧,戒烟后,你就告别了大黄牙、口臭、蜡黄的面庞,成天咳嗽吐痰,反应迟钝,日渐苍老,还有那些致命的病变,你难道不想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自己吗?

3、你要记住,从来没有“就一支、就一口”的说法,有一就有二。

4、不要以为吸烟就是一个习惯,请记住,尼古丁是毒品,吸烟就是吸毒之一。不要欺骗自己了,勇敢地承认事实,你的确患了尼古丁毒瘾。把头埋在沙子里,对那些疾病的征兆视而不见,以为自己是那个少数,可你们听过那些不治之症患者的心声吗,他们后悔有用吗?

5、把心理上的毒瘾和生理上的毒瘾分开来,如果你曾经戒烟超过一个月,然后又抽回来了,想想你再次吸烟的动机,它就那么诱人吗?

6、面对任何引诱你再次吸烟的机会,为你的抵制内心点赞,觉察你戒烟后的喜悦,家人的支持,不断强化。

7、戒断期间,尽量远离有压力的场景。作者建议你应该享受生活,你可以随时和那些抽烟的人谈笑风生,并对自己做的事感到自豪。看到吸烟的人,对他们表示怜悯和慈悲,有机会动员他戒烟。

饿死小毒虫

尼古丁毒瘾虽然小,但也是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打败过小毒虫。它的作用包括两个机制:

一是类似饥饿的感觉,会让你百爪挠心、空虚、易怒;

二是触动机制,如果你以前在写文章、接电话时老抽烟,那么你会碰到这种挑战。

对前一种,作者建议你可以把这个过程当做一个游戏,你把尼古丁毒瘾想象成一条虫子,它正在你身体里到处找吃的,你给不给它,当然不给,你就要饿死它。只要你三个星期不喂它,它就死翘翘了。找个笔记本,把它的形象画下来,给自己计数,打气。

对于后一种,你要时刻提醒你自己,我以前老是在这个点、在这个场景下喂这条虫子,这虫子很熟悉了,到点了就要讨吃的,我提醒我自己,不是我需要吸烟,而是到了小毒虫的饭点了,对不起,我就是要残忍地饿死你!

千万不要有就一口,就一支的想法:你的毒虫本来就奄奄一息了,这一口唤醒了它,它开始反扑你了,最重要的是它觉得你撑不住了,你输了一口气。

谨防戒烟失败

一是其他吸烟者的影响。你可能在社交场合碰到那些抽烟的人,他们知道你以前是个烟民,他们会劝你别戒了,有什么好戒的,再来一根,这时候,你要想想你身体里的那个毒虫,你要再养它一次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你要怜悯你的朋友,对他充满了慈悲心,并告诉他正确的戒烟方法。

二是你没有抵御住触动机制。比如你最近很低谷,你最近在写东西,你要跟你体内的那个毒虫来对话,死了吗?它还没死完全,那我就让它彻底死翘翘,不给它一点翻身的机会。

五、给家有烟民朋友的建议

作者对于家里有烟民的朋友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不要强迫一个人戒烟,这会把他逼到死角,加重他对吸烟的依赖性。万一把他逼成了躲起来抽的秘密吸烟者,他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你应该从反方向着手,让他接触那些戒烟成功的人,看到戒烟以后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讲正面的例子。

如果他要决定戒烟,在戒断期间你要帮助他,无论他是什么感觉,你都要假定他很痛苦,不要反复告诫他戒烟很容易,只要告诉他,他现在的样子很好,身上的烟臭完全消失了,呼吸也变得顺畅多了,告诉他你为他而自豪。戒断期亲友同事的鼓励会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你要经常反复地鼓励他,给他信心和能量。而不是指责和抱怨,这会让他选择拥抱烟草。

当你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戒断期抓耳挠腮难受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实在不行你就来一根吧。”这是最坏的,你把他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他:“我理解你现在的这种体会,再过几天就会好一些的,你看你现在已经好多了吧。”鼓励他为自己美好生活带来期望!

《这书能让你戒烟》作者: 亚伦·卡尔

内容简介:

用一本书就可以戒烟?别开玩笑了!

如果你读过了,就不会这么说了。“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这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烟民的体会,而是1000万成功告别烟瘾的人的共同心声。

如果你是一个老烟枪,你完全可以一边点上一支烟,一边细细阅读这本书。你会惊讶地发现,烟瘾会在阅读中不知不觉消失。

这本书的作者亚伦·卡尔,是一个有着33年烟龄、一天100支烟、声称“不抽烟毋宁死”的家伙。正是这位老烟枪发现了轻松戒烟的秘密!

亚伦·卡尔指出,只要停止吸烟1小时,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成分会下降到1/4;停止吸烟72小时,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反应就会完全消失!许多人之所以无法摆脱烟瘾,并不是因为生理上的依赖,而是心理依赖,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恐惧——

我们恐惧一旦离开香烟,就无法应对生活的压力;

我们恐惧一旦离开香烟,就会觉得非常无聊,注意力也会下降;

我们恐惧一旦离开香烟,就会脾气大发,情绪不佳;

不过,最让我们恐惧的还是戒烟无法成功,只能一辈子做烟瘾的奴隶!

殊不知:这些恐惧都是由吸烟导致的,永远无法靠吸烟缓解!

亚伦·卡尔的《这书能让你戒烟》,就是要帮你克服心理恐惧,然后轻轻松松告别烟瘾!开始吧!

如果你是一个吸烟者,只要读下去就可以了。

如果你自己不吸烟,买本书送给亲友,只要说服他们读下去就可以。

如果你自己无法说服他们,也可以阅读本书,最后一章会告诉你说服他们的方法。

作者简介:

亚伦?卡尔,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会计师,也是一位重度上瘾的老烟枪。长达33年的烟龄,每天100只烟,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使他几乎陷于绝望。1983年,他终于发现了“轻松戒烟法”,告别了烟瘾。从此,他立誓为这个世界解决吸烟问题。25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书籍和戒烟诊所,让全球1000万人成功摆脱了烟瘾的控制!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二手烟都无法忍受的我,居然读了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好奇== 这两天夜里的梦都在劝我没有下一支烟了,我不会再吸烟了,因为我已经戒烟了……(什么鬼,我明明不吸烟的好嘛。看来真是一本成功的洗脑书啊) 整本读完发现不只适用于戒烟,对于没什么好处的各种“瘾”,应该都适用

#? 基本上算是看完了。以后打算没事复习复习,反正就是本洗脑书,看起来快,忘掉也快。最近有个感慨,什么事情都是个洗脑,戒烟是洗脑,月饼是洗脑,找工作是洗脑,创业也是洗脑。基本上,把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从洗脑的角度来看一看,大概算是个不坏的生活习惯。

贰:

本书是实用类书籍,个人已证实有效。

作者非常啰嗦,但近乎于洗脑的述说中从另一个角度向读者阐述了我们到底为何要吸烟的真正原因,而且毫无疑问他是正确的。

我们为何要吸烟?

因为压力大?错误!仅仅是因为尼古丁毒瘾使得生理难受(也就是“戒断反应”)使得我们精神悲观。吸取足够的尼古丁之后症状得以缓解,所以我们觉得没那么难受了。

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错误,仅仅是因为“戒断反应”使得我们大脑的意志难以集中。吸取足够的尼古丁之后症状得以缓解,所以我们觉得比之前更专注了。

因为无聊?错误,仅仅是因为“戒断反应”使得我们大脑无所事事。吸取足够的尼古丁之后症状得以缓解,所以我们觉得“享受”了。

但每一个非吸烟者,乃至接触香烟之前的我们,原本便是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健康的。

吸烟的所谓正面作用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谬论。环绕着烟草的“戒断反应”,本书的几个中心思想为:

1、吸烟根本不是坏习惯,而是一种受社会承认的毒品。烟瘾就是毒瘾,每当戒烟失败并不全因为我们的意志力薄弱,而更有相当多的生理原因。

2、吸烟根本毫无享受可言,这都归咎于烟草商的推波助澜、媒体效应和各种历史原因。所谓享受,只是缓解“戒断反应”时的生理反应。

3、吸烟不拥有缓解压力、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等等一切正面作用,同第2点,吸取尼古丁只是暂时缓解了“戒断反应”,使得我们的压力水平恢复正常、心情恢复如初、注意力恢复正常情况而已。

就上述三点而言,一直以来我对于吸烟的认知都被颠覆了。全书读了一半,我突然觉得找不到再要吸烟的理由。

就个人而言,在反复将近十年的烟龄里,经常会落入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我已经能抵抗烟瘾,所以我想抽就抽,不想抽就不抽,我无法戒尽它,但我能自由控制。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因为这样“自信”,最终还是因为看到别人有好烟而忍不住伸出手品尝一根,归根到底就如作者所说,我们已经被社会洗脑,自欺欺人地以为抽烟是一种享受,而事实正好相反。如果吸烟是一种享受,又何尝非得控制?

有了第一根就会有下一根,于是我又不自觉继续沉沦掉进这个陷阱。所以,我也经常因为无法控制而觉得自责。这时作者的观点又使我清醒过来:受烟瘾摆布绝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是受着生理上的折磨。因为尼古丁确确实实是一种毒品,只是社会的原因使得人们没有予以重视。

我们原本都是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健康的无瘾者,但被社会一直以来所引导的错误方向走上歪路。战争片中点烟的通宵站岗的士兵、临刑前点上一根的死囚、宴会上衣着华丽抽着烟斗的贵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误以为烟草是一种享受,有集中精神缓解压力等等各种好处,更别提叛逆时期青少年的各种攀比行为使得我们误入歧途。

在外界的作用下,当第一根香烟被点燃之后,困扰大多数人一生的梦魇便转移为生理上的困扰。很快地我们的身体对尼古丁成瘾,一旦无法获取便出现各种不适应,而各类负面影响都能随着一缕青烟而烟消云散,这就是为何我们都被欺骗的原因。

更悲剧的是这一过程不像海洛因等其他毒品般剧烈,起码我们大多不会因为烟瘾而无法入睡、在非吸烟区或工作时间仍能正常维持身体好长一段时间。所以烟草的危害性被大大低估,香烟从此成了社会承认的毒品。

吸烟,是一种近似于割肉补疮的反复自我折磨的过程,而我们却一直以为是一种享受。从而很多人以为,强迫戒烟是一种迫使自己放弃享受某种权利、获取缓解压力集中精神的灵丹妙药。一环接一环,很多人一辈子困在尼古丁迷宫里。

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个人非常推荐大家好好看这本书。

叁:

联系以前的知识,想对该书内容做个概括以及发散

成瘾可分为生理性和精神性成瘾,

前者如毒品之类,极难戒除,在大多数国家受政府管制或禁止。常人不易沾染上瘾

后者范围很广,烟瘾,网瘾,手机瘾等都算得上是精神性成瘾,虽然好像也很难戒除,但其性质与前者完全不同。

成瘾的精神性机制

1,使用成瘾物可以带来强烈的及时反馈,使人产生愉悦感(游戏,尼古丁,AV)

2,过度使用成瘾物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时间的浪费,精神的颓废,身体的衰败)

3,成瘾后所产生的痛苦促使人再次使用成瘾物来消除痛苦

为什么难以戒除

4,戒除阶段,由于成瘾物提高了当事人对事物感到高兴的阈值(就像是笑话听多了笑点变高一样,对某样东西成瘾了自然就对别的提不起劲了),会有着巨大的空虚感(心里空落落的)

5,这种空虚感会让人下意识的把成瘾物当成一种享受(你知道吸烟伤肺,可你依然觉得吸烟是享受),在戒除的过程中不断消磨着意志力,最终放弃治疗。从而在每一次放松的时候都可能不由自主的再次

6,你深知成瘾有害,却无法根除,你珍惜着每一次使用成瘾物的机会,在不断的自责,痛苦,和使用成瘾物的过程中,终于还是成了成瘾物的奴隶

生理性的成瘾是难以治疗的,但精神性的问题却很好解决

一个简单粗暴区分两者的方法就是看你睡觉时是否会因为成瘾而醒来

有人会通宵打游戏玩手机,但没听说过有人睡着睡着因为几个小时没打游戏而难受的醒过来吧。既然你睡觉时能控制住自己,那说明醒来时就是心理因素

而解决精神性成瘾的办法,就是从 戒除→空虚→复吸→自责→戒除 这个怪圈中跳出去

而戒除的关键在于调整你的心态

你看到了成瘾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仍不肯否认使用成瘾物是一种享受,

你认为戒除阶段会让人感到空虚和焦躁,却拒绝告诉自己这种空虚和焦躁本来就是成瘾物所导致的

换句话来说,

这小婊砸明着献殷勤,暗里捅刀子,我TM还宠着她是留着过年呢?

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扔掉香烟,卸载游戏,删除AV,空虚了就找点正事做,然后为自己从此不受拖累感到高兴吧,你又做回了自己的主人

更多好书 信息,点击书朋的个人主页查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68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