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至17日,第17届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术年会在德国亚琛隆重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当选为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会主席,同时获得2018年caos会议举办权。这是中国内地专家首次当选该学会主席,也将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会议。
田伟教授作为新当选的大会主席进行致辞
大会秘书长kamal deep教授称赞田伟教授当选学会主席实至名归。田伟教授三十余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和机器人临床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他创新发展骨科计算机辅助微创手术理念,制定国际首部计算机导航技术行业标准,其研制的国际首台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可完成四肢创伤、骨盆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等多种骨科手术,精度误差小于1.0mm,2015年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上颈椎手术,性能指标及临床效果达世界领先水平,其杰出成就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称赞。在全国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骨科手术机器人被评为“十三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与肯定。
据悉,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术年会是计算机辅助骨科领域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盛会,代表世界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的最高水平。获得该会议的举办权,也将成为中国与世界骨科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窗口,为我国骨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由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数量远远超过了我科的床位数,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治疗,1996年,上级组织决定将徐万鹏教授调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帮助组建骨肿瘤科,2003年,徐万鹏教授调入北京世纪坛医院帮助建立骨肿瘤科。徐万鹏教授为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96年蔡槱伯教授任第三任科主任,主要加强科室建设,强调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加强国际交流,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举办两届全国骨肿瘤诊治高级研讨会,连续5次参加国际骨肿瘤保肢协会的学术会议和亚太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学术会议,在1997年,首次有中国骨肿瘤专家在国际骨肿瘤保肢协会的学术会议(ISOLS)上大会发言介绍积水潭医院治疗骨肉瘤的长期随访结果。骨肿瘤科所进行的原发肢体骨肉瘤综合治疗的研究(1998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委100万元资助用于《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随着临床技能的提高和术前肿瘤供应血管介入栓塞的使用,使脊柱、骨盆、骶骨等部位的肿瘤的手术中平均失血量明显下降,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脊柱外科固定材料的发展,脊柱肿瘤切除后的脊柱内固定技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这段时期,骨转移瘤患者的骨科治疗也广泛、规范地开展起来,使过去许多被放弃治疗的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蔡槱伯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
2005年牛晓辉教授任第四任科主任。科室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在读研究生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导师1人,国际保肢协会(ISOLS)会员3人,牛晓辉主任任新一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学会副主委。在一家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与治疗中心,同时具有如此多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多位专家的联合会诊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诊断的准确和治疗的确当。
积水潭骨肿瘤于2005年总结报道肢体骨肉瘤189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骨肉瘤的大宗病例报道,这篇论文对我科骨肉瘤的化疗、手术包括保肢和截肢的长时间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国际上几所著名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报道的结果一致,这标志着我国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牛晓辉教授和田伟教授合作在全国最早开展了脊柱肿瘤的计算机导航治疗,这为脊柱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方法。2007年,牛晓辉教授参与编写《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是是在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和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领导下,经过专家组多轮会议讨论和研究,并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参考文献,最终确立的共识的内容,该共识为我国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指南,规范了我国骨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
(资料截止到2007年9月)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学组副组长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香港骨科医学院荣誉院士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骨科杂志》编委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
北京市西城区。
田伟,1959年2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骨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
田伟于1983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1994年获得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后担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1997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建脊柱外科,并担任脊柱外科主任;2003年至2020年8月担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是从事脊柱疾病治疗研究的专业科室,有着雄厚的人才资源和各种诊断治疗所必须的设备,我们崇尚精诚、精益、精心的工作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北京积水潭医院
脊柱外科创建于1997年9月,短短几年,在留日博士田伟的领导下,脊柱外科迅速发展壮大,对各类脊柱疾患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诊断治疗,国际上首先将珊瑚人工骨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难治 性颈椎1、2关节半脱位的手术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颈椎侧块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临床实践,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率先在国内将微型磨钻磨削技术大量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率先在国内将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从而使脊柱外科手术精确性,安全性大大增加;最近成功为近70位病人行颈人工间盘置换术,这种术式与传统术式不同的地方是,术后不影响病人颈椎活动度,使得病人更容易接受。 脊柱外科拥有显微手术镜、硬膜外超声诊断仪、脊柱手术和红外线导航系统,间盘测压系统,微创间盘镜以及各种完善的脊柱显微手术器械,对脊柱侧弯、脊柱肿瘤、寰枢脱位、腰椎滑脱、颈椎骨折、腰椎骨折等难度较大的手术有较好的疗效,率先采用椎间盘置换治疗椎间盘突出,实现医疗护理双向国际接轨。2005年,田伟院长又成功进行了亚太地区第一例术中三维C型臂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实现了脊柱外科医生精确安全实施高难度的颈椎手术的理想。 脊柱外科已完成脊柱手术5930例,其中计算机远红外导航手术239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164例,脊柱外科先后开展了椎间盘和神经根造影术,腰椎间盘内压力测量等先进检查手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6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产前的检查项目有哪些,需要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