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药品医保准入首次“国家谈判”(医保谈判你怎么看)

佚名 2023-07-03 14:42:42

看到名单里的“曲妥珠单抗”,陈俊(化名)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俊的母亲罹患乳腺癌,需要注射曲妥珠单抗,即俗称的赫赛汀。此前在中国,这一由跨国药企罗氏生产的药品,一支的零售价格就高达2万多元。而在一个治疗周期里,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对患者而言,即便可以通过医保部分报销,同样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大支出。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并同步确定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赫赛汀名列其中。经过谈判,每支药品支付标准降到7600元,降幅近七成。

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的药品,大多都是患者热盼的肿瘤靶向药,以及治疗心血管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药品。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达44%,最高降幅达70%。

这是中国药品医保准入的首次国家谈判。对患者而言,刚需药降价入医保无疑是一场“甘霖”;而对医保基金和药企而言,也能从中收获共赢。

药价大降 患者受益

申请签证、购买机票、兑换货币、交涉砍价、冷链运输……1年前,曾有一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去印度新德里购买赫赛汀的经历。为了购买几支药品,一路折腾、心力交瘁。即便如此,买药的成本也比国内购药低。有好几名网友回复称,看完买药“攻略”,自己也打算去印度买药。

陈俊说,自己也曾有这样的念头,但害怕买到假药或药物过期失效,担心回国后医生不给注射,因此并未成行。

而此次纳入医保目录后,赫赛汀的单只售价降到7600元,按照参保患者最低自付比例二成计算,患者每支药品最低只需花费1500元,相当于一张去新德里的单程机票。

像赫赛汀这样的药品,属于治疗肿瘤的“靶向药”。所谓靶向药,是指能够“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的药品。由于药效高、毒副作用小,靶向药成为治疗癌症的理想药品。

长期以来,部分癌症患者必须依靠进口靶向药以及某些创新药延续生命。然而,这些药品囿于专利限制,往往价格极高,且不能通过医保报销。面对“用钱买命”的负担,不少人选择放弃,有的被迫加入“购药大军”,到印度等周边国家采购进口药品或低价“仿制药”。

为何中国进口专利药价格较高?专家认为,一方面与中国的药品专利制度有关,另一方面还在于外资药品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有的外资药品即使过了专利保护期,也在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享受最高价格层次待遇,占尽优势。

此次价格谈判成功的36种药品,多数仍处于专利保护期中,有31种西药和5种中成药,其中抗肿瘤药占据半壁江山。记者统计发现,这些药品共涉及10余家国外药企,不少药品仅2015年的在华销售额,就高达上亿甚至十几亿元。

例如,赫赛汀2015年的销售额为19.12亿元;罗氏的另一款治疗肺癌药品厄洛替尼,经谈判降价58%,2015年的销售额为6.24亿元;此外,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拜耳等国外知名药企的部分药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进入医保目录的乙类药品,患者只需部分自付,而具体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有所不同。吉林医保局局长金华说,患者自付一小部分,医保基金承担大部分费用,谈判达成的支付标准使得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制度创新 公平谈判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制药公司经过“漫长”和“十分艰难”的谈判后降价,凸显出世界各大制药公司正配合中国政府降低药价的行动,尽管这使一些产品的营收增长放缓。

今年4月,人社部公布了44种拟谈判药品的名单。从最终结果来看,谈判的成功率达到81.8%。有报道称,谈判现场很安静、很严肃,砍价特别狠,超出企业的预期,一些企业人士满头大汗地扶着墙出来。

从筹备到实施,短短4个月的时间,如何才能谈出成果?深度参与此次谈判工作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锦希指出,作为药品医保准入的首次国家谈判,许多工作无先例可循,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作出开创性的制度设计。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和参与谈判工作的专家介绍,谈判前,医保方的两组专家,分别从药物的经济性和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估测算。一方面分析药品的临床价值、周边市场价格、同类药品参比等;另一方面利用医保运行“大数据”,测算谈判药品纳入目录后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作为谈判的主要依据。

药企方面,则要根据申报清单提交药品信息、药品价格等材料。同时,医保方也会将专家审核评估的结论以及药品进入目录后支付范围和政策条件反馈给企业,允许企业提出修改意见。

进入谈判阶段,医保机构另行组织谈判专家与企业代表进行价格谈判。药企有两次机会提出报价,如果最低报价比医保预期支付价格高出15%以上,则谈判中止;反之双方可进一步磋商。最终确定的支付标准,不能超过医保预计支付标准。

丁锦希说,申报、审核、谈判三者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保障了谈判的公平、科学、合理。

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药品准入谈判只是一个开端。百姓期待有更多的刚需药、救命药进入医保目录,将药品谈判机制和制度常规化。

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陶立波认为,在本次准入谈判中,中国医保开始采用分类管理的思路:对普通新药,依然采用传统的批量审批方式;对价格昂贵、创新度高而竞争少的新药,则采用循证谈判的方式。这为医保准入演进到“非创新药品参照支付标准,创新药品进行谈判准入”奠定了基础。

人社部医保司副司长颜清辉说:“像专利药、独家品种,临床价值比较高,而且疗效也比较确切,老百姓确实需要。我们希望发挥医保的集团购买优势,在与企业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谈判确定适宜的支付标准。”

多方共赢 亟待落实

专家认为,高价刚需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是医保、企业、参保人的“三赢”,将促使医保部门、药品生产者、医生等多方角色积极转变。

国家食药监局副局长吴浈日前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超过14950亿元,预计增长13%以上,其中处方药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对医保而言,随着处方类药品支付费用的增长,必须“用有限的钱,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药”,在保障患者用药的同时,确保医保基金平稳运行,有效控制医保基金支出和社会医药费用负担。

对药企而言,经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实现“以价换量”。尤其是对国外药企来说,随着同适应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还可能面临国内仿制药竞争,因此参加谈判并纳入医保目录是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此举也可鼓励更多国内企业投入新药研发。

刚需药降价进医保开了个好头,但改革红利能否惠及参保患者,还有待于各地医保部门的落实。陶立波认为,国家医保和地方医保的合作问题,是今后准入机制进一步改革的难点所在。

人社部此前要求,36种药品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参保人员的分担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确定。按照以往的规定,地方医保部门对国家划定的乙类医保药品目录有15%的调整权,既可调进也可调出,并根据地方情况确定支付比例。但此次人社部明确,各省(区、市)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不得将有关药品调出目录,也不得调整限定支付范围。

颜清辉表示,目前规定的支付标准有效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有效期内,如果有仿制药上市,人社部将根据仿制药价格水平调整相应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各地要鼓励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员提供药品,发挥药店保障医保药品供应的积极作用。

丁锦希认为,下一步要考虑统筹地区政策与现有政策的兼容性,包括实现与省级医保目录对接、与公立医院集中采购体系衔接,理顺社会药房采购和配送渠道,解决门诊起付线、封顶线和自付比例问题等,让谈判成果社会效益最大化。

医保谈判你怎么看

“灵魂砍价”失败,医保谈判出局,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在热搜上一挂就是两天。
1月8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落幕,在备受期待的新冠治疗药物方面,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则因报价高未能成功。
市场供不应求,叠加重症救治高压,Paxlovid成为关注焦点,被寄予大幅降价的厚望,并不稀奇。
但医保谈判不是道德绑架,更不是情绪上的劫富济贫。“灵魂砍价”背后仍是一场以量换价的商业博弈,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医保和企业双方底线是否存在交集。
因为围观医保谈判,不是各自对立,盲目带节奏,跟立场。“P药”能够双赢固然可喜,若是谈判失败也不必过度解读导致舆论失焦。毕竟对于医保谈判而言,Paxlovid只是一个插曲,而不是常态。
延续此前的思路,抗癌药、罕见病药等仍是今年谈判重点,制度设计层面,“简易续约”“非独家药品竞价”两大新规也迎来了首次实施。
时至今日,人们仍旧能够回忆起无数灵魂砍价名场面,有“代表国家谈判,降零点几算降幅吗”的霸气,还有120万元一针“天价”抗癌药亮相时的紧张、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声钠注射液八轮谈判后降至万元的兴奋,“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感动。
医保谈判不能只盯着Paxlovid看。四年来,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将250种药品新增进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亿人次,通过谈判减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亿元。
谈判桌上的毫厘之变,叠加庞大的患者基数,都会被放大成巨大的利益调整,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医保谈判也不是一味地“图便宜”,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不同角度的综合测算缺一不可。
药品背后藏着大民生。为民砍价,让利于民的医保谈判,其正面意义本不该被一种药品的失败谈判所掩盖,更何况在疫情之下的保用药问题上,目前政策仍旧留有余地和活口,包括Paxlovid在内的多种新冠治疗药物,医保仍将临时性支付到今年3月31日。
而在市场层面,君实生物的VV116、先声药业的SIM0417等国产新冠口服药也已经摩拳擦掌,未来供给仍存诸多变数,医保谈判不是“一次定终身”。

44个国家医保谈判品种公布,少了1个去哪儿了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点苍鹤


谈判清单今天公布,共44个品种


今天,人社部公布确定国家医保谈判范围共44个品种,药品清单如下:


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

序号 ? ?药品名称 ? ?生产企业 ? ?

1 ? ?银杏内酯注射液 ? ?成都百裕 ? ?

2 ? ?心脉隆注射液 ? ?云南腾药 ? ?

3 ? ?参一胶囊 ? ?吉林亚泰 ? ?

4 ? ?注射用黄芪多糖 ? ?天津赛诺 ? ?

5 ? ?血必净注射液 ? ?红日药业 ? ?

6 ? ?复方黄黛片 ? ?亿帆制药 ? ?

7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 ? ?天士力 ? ?

8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 ?康缘药业 ? ?

9 ? ?阿利沙坦酯片 ? ?信立泰 ? ?

10 ? ?西达本胺片 ? ?微芯生物 ? ?

11 ? ?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 ?江苏豪森 ? ?

12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 ?康弘药业 ? ?

13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 ?先声药业 ? ?

14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 ?恒瑞医药 ? ?

15 ?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 ?绿叶制药 ? ?

16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 ?天士力 ? ?

17 ? ?注射用尤瑞克林 ? ?天普药业 ? ?

18 ?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 ?成都诺迪康 ? ?

19 ? ?氟维司群注射液 ? ?阿斯利康 ? ?

20 ? ?喹硫平缓释片 ? ?阿斯利康 ? ?

21 ? ?替格瑞洛片 ? ?阿斯利康 ? ?

22 ? ?波生坦片 ? ?爱可泰隆Actelion ? ?

23 ?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 ?百泰生物 ? ?

24 ?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 ? ?拜耳 ? ?

25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 ? ?拜耳 ? ?

26 ? ?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 ? ?GSK ? ?

27 ? ?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剂片 ? ?GSK ? ?

28 ? ?碳酸司维拉姆片 ? ?赛诺菲 ? ?

29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 ?罗氏 ? ?

30 ? ?盐酸厄洛替尼片 ? ?罗氏 ? ?

31 ?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 ?罗氏 ? ?

32 ?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 ?罗氏 ? ?

33 ?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 ?默克 ? ?

34 ? ?利拉鲁肽注射液 ? ?诺和诺德 ? ?

35 ?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 ?诺和诺德 ? ?

36 ? ?雷珠单抗注射液 ? ?诺华 ? ?

37 ? ?依维莫司片 ? ?诺华 ? ?

38 ? ?碳酸镧咀嚼片 ? ?夏尔制药 ? ?

39 ? ?来那度胺胶囊 ? ?新基药业 ? ?

40 ? ?醋酸阿比特龙片 ? ?杨森 ? ?

41 ? ?注射用硼替佐米 ? ?杨森 ? ?

42 ?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限克罗恩病) ? ?杨森 ? ?

43 ? ?托伐普坦片 ? ?大冢制药 ? ?

44 ? ?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 ? ?默沙东 ? ?


外资药企进入26个品种,占据59%,银杏内酯双双进入


从上述谈判清单的品种来看,国内企业、外资药企都有品种入围,化药生物药中成药也都侧身其中。但外资药企有26个品种进入谈判清单,占比达59%。


从厂家入选的谈判品种数量来看,外资企业也较为显眼,其中:

罗氏:4个

阿斯利康:3个

杨森:3个

拜耳、GSK、诺华、诺和诺德各2个


而国内企业仅有天士力有2个入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百裕的银杏内酯注射液与康缘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同时入选谈判目录。


这两个品种在2010年左右获批上市之后,曾受到市场上的追捧,但由于定价过高、代理条件奇高,再加上招标及医保的影响,市场局面一直未能达到公司最初的期望。此次两个竞品双双入选谈判,一只脚已经跨入医保的大门,但能否谈出一个好价钱,要看各自的造化。


进入谈判清单的结果将是:降价,大幅度降价!,但销售或可放量


对于国家层面的药品谈判,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曾与三个品种进行谈判,结果是价格降低一半以上:

替诺福韦酯(GSK)降幅67%

阿斯利康易瑞莎,降幅54%

浙江贝达凯美纳,降幅55%


GSK改变在华药品营销模式后,医药代表不再以销量为考核目标,此举一度引起争议,替诺福韦经过国家谈判降价67%以后,更是让业界担忧GSK的业绩。不过,据GSK负责人季海威介绍,在2016年各省相继执行药价谈判结果后,替诺福韦酯在全国范围内的销量增长了3倍,在谈判价格落地的城市中,销量上涨了4-5倍。


而作为国产药品的代表---凯美纳的市场销售经过降价后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据浙江贝达药业刚刚发布的2016年年报来看,2016年凯美纳销售突破10亿,销量同比增长31.4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6%,主要原因为2016年下半年各地陆续执行国家医保谈判价格后,产品降价幅度较大。


由于市场反应存在滞后性,在价格降低54%之后,销售量的增量还在释放当中,销售收入增速低于销售量的增速。凯美纳新纳入2017版医保目录后,市场准入的突破将有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


因此,从之前的谈判品种降价进入医保后销量上升,国家医保谈判品种似乎亦可通过医保报销的推动而放量增长,但市场竞争不仅仅解决了准入问题就万事大吉,是否能通过医保利好真正带来回报要看后续的市场与销售。


为何只有44个谈判品种,说好的45个呀,其中一个去哪儿了?


今年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到,去年国家卫计委开始了第一轮关于药品价格的谈判,今年又有45种药品被选入了谈判范围。国家卫计委打算把价格降低多少?

李斌表示,国家谈判是有效降低药品价格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今年人社部门、卫生计生部门根据临床的需要,又遴选了一批可能会开展价格谈判的品种。到底是选几种,选哪几种,这几种药是由谁来生产的,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最后确定。确定之后,信息会公开。

李斌表示对生产这类药品的企业,持开放态度。总的原则是:第一,它是临床急需的。第二,实践证明这个疗效是比较好的。第三,在价格比较高、群众负担比较重的这一类药品里进行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说好的45个谈判品种呢?怎么只公布了44个?没公布的那一个是谁?还会纳入谈判吗?


对于此,其实在2017版医保目录公布当日就有了答案,人社部曾表示:经过专家评审同步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专利、独家药品。下一步将确认企业是否具有谈判意向后,向社会公布拟谈判药品名单并按相关程序组织谈判。


没进入谈判的那个品种是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


因此,人社部拟定谈判名单,但不代表企业都有意愿进入谈判,毕竟有此前国家谈判的3个品种价格被腰斩的先例,创新药物在市场推广前期由于需要广泛接触临床而大量投入,有一个较好的价格空间是必要的推广前提,因此,相关企业应该都会进行综合评估是否纳入谈判接受降价。


市场分析研究人士认为,2016年获批的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应该是未进入45个谈判目录中的「漏网」品种。


苹果酸奈诺沙星是新型无氟喹诺酮药物,口服与注射剂型兼具,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线用药,并且具有其他适应症的延展性。


据了解,与苹果酸奈诺沙星同类药品——喹诺酮类药物2015年全球销售额20.23亿美元,国内市场重要城市医院用药销售额15.59亿元。


目前国内市场排名前列的喹诺酮类药物品种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主要厂商为拜耳公司(德国)、第一制药(北京)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及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


其中,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喹诺酮类产品乳酸左氧氟沙星(商品名“来立信”)为公司主导产品,其2015年销售额为3.26亿元。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的成功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


大胆探索市场准入方式


2月23日,人社部公布2017版医保目录公布,共收载西药、中成药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新增339个,增幅约15.4%,但该目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完整版」,因为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品种,需要通过谈判机制来完成最终的医保准入。


独家、专利,以及群众负担过重的品种,采用国家谈判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鼓励创新,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患者用药经济负担,可以预见,随着创新药物的不断推出,市场准入的方式也将根据社会、经济、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国家层面的谈判作为一种准入方式的探索还未结束,我们乐见其成。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663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