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5岁老年人血糖的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按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上述标准以防止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不少病情较轻老年糖尿病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不需促泌剂及胰岛素,血糖达到正常,也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这类人血糖控制目标可接近正常范围。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这类患者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风险,应根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不导致高血糖与脱水症状,通常的水平是空腹:7--9 mmol/L,餐后2小时:8--11.1 mmol/L,HbAlc:7.0%--7.5%,防止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血糖高怎么调理
1、运动方面
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提高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运动的过程是机体消耗能量的过程,通过运动,血糖降低了,胰岛素的效用被提高了,与血糖有关的一些代谢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被改善了。
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比较柔和的运动,并应在开始运动前对身体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舒缓的有氧运动是最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即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自编体操等。有氧运动宜循序渐进,可从散步开始,逐步过渡到自编操等。
2、药物控制
如格列喹酮片系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专家建议,药物只是辅助,个人情况不同,服用之前谨遵医嘱。
3、饮食方面
糖尿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注意,特别是要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一般老年人,每日摄入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
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日可吃瘦肉类(包括鱼、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其次,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
最后,因为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因此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三、老年人血糖过低有哪些危害
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往往不敏感,产生低血糖时经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且老年人多注意脑血管疾病,一旦产生低血糖而又没实时发明,往往会致使紧张结果。
低血糖的危害两方面都有,既容易发生昏迷危及生命,也会对人体器官产生损害。低血糖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
(1)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波动。
(2)低血糖反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脑功能障碍。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
(4)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的危害虽然较大,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加强日常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日常饮食、运动等,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外出时做好防范措施,如随身携带病情卡及糖果、点心等,以备应急之需。
四、高血糖饮食注意5大事项
1、由于每个因人控制饮食
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有差异,一些数据只是框架、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要固定主食,用副食调节体重,超重时减少副食量,体重轻时增加副食量,当达到理想体重时,吃副食的量不增不减为合适。
2、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C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视网膜炎,白内障,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症。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对防治上述并发症十分有益。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食物有奶类,蛋黄,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水果和有色蔬菜,如葡萄,猕猴桃,橘子,梨,枇杷,山楂,樱桃及西红柿,胡萝卜,青红椒,韭菜等。
3、主食
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粗杂粮的食物。例如:燕麦、荞麦、玉米等。
4、 三大营养比例要适当
在限制总热量的情况下,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和脂肪之间应有适当比例。一般情况下,三者提供的热量分别应占总热量的50%-60%,25%-35%,10%-15%。孕妇,乳母,儿童,消瘦或者消耗性疾病者,蛋白质可适量增加;消瘦者脂肪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5、坚果类食物
坚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的主要成分是油(约占50%),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抵抗。
作为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的评价标准是这样的:1:空腹血糖:4.0--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mmol/L,属于理想(好),2:空腹,<7.0,餐后2小时血糖<11.1,认为控制一般(可接受),3:空腹血糖>7,餐后2小时血糖>11.1,认为控制差(不可接受).
作为65岁以上的患者,如果体质较好,参照第一个标准;如果体质较弱,或肝肾功能较差,请以第二个标准做参照.
提起50一60岁正常血糖值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标准血糖值是多少,另外,还有人想问老年糖友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算正常?,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60岁血糖正常值是多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标准血糖值是多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标准血糖值是多少 仅凭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就会出现如下9种情况:
2.空腹血糖受损。仅有空腹高于5.6但低于7.0,餐后正常;三种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3.糖耐量减低。仅有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但低于11.1,空腹正常;血糖高最怕三种早餐。
4.联合糖调节受损。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减低;
5.单纯性空腹高血糖1型。空腹血糖高于7.0,但餐后正常;
6.单纯性空腹高血糖2型。空腹血糖高于7.0,加上糖耐量减低2022新血糖标准已公布。
7.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1型。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但空腹正常;
8.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2型。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加上空腹血糖受损;
9.联合高血糖症。空腹血糖高于7.0,餐后2小时高于11.1。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类型。
2、3、4三种情况我们称为糖尿病前期的亚健康状态,5、6两种情况比较少见,如他日复查结果类似可以诊为糖尿病。7和8两种情况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如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或者他日复查类似结果也可以诊断为糖尿
2、老年糖友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算正常? 朋友们在得了高血糖或者低血糖之后,就要开始严格控制血糖的,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说,中青年糖友,空腹的时候血糖应该控制在4.4~,饭后两个小时以内血糖含量应该控制在6.1~,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小于6.5%的含量。血糖高不高,看脚就知道。
那么以上就是中青年糖友应该控制的范围,到了60岁以至于70岁的老年糖友,应该将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因为身体的以及功能都开始衰退,并且同时伴有听力下降以及衰弱等症状,低血糖是很容易发生在这些人群的身上的,因此在血糖的控制方对于年轻的一些人来说,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我们在这里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例,在空腹的时候,血糖含量应该在6.0~,饭后两个小时以内选糖量应该在8.0~,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应该在6.5%~7.0%之间,等到了年龄更大的时候,比如说大于80岁以后,上述标准还可以再放宽一些。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
而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新发患者的话,即使他们的身体状况比较良好,没有什么并发症,也是不应该强行降糖的。这是因为如果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又或者经常出现低血糖情况的话,他们承受不了强行降糖引起的低血糖风险。
对于这些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血糖范围,他们的后代或者说护理人员,平时应该多注意观察,多注意护理,这种疾病是需要长时间控制的,没有办法去除病根。降血糖十大蔬菜排名。
以上就是与标准血糖值是多少相关内容,是关于标准血糖值是多少的分享。看完50一60岁正常血糖值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3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摆脱忧郁症,助你远离心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