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兔儿菜也是一种野菜,只不过口味不佳,所以没听说过有人吃,而且兔儿菜具有微麻性,多食有毒。
2.兔儿菜全草具有清热、消炎、解毒、消肿、凉血、活血、生肌、止痛、调经之效。
3.兔儿菜嫩茎叶部分都可以食用,具有利尿、解热等多种功效,但不宜多吃。
4.兔儿菜是野菜,也是草药,有的地方叫他“救命菜”和“穷人菜”,是人们在饥荒年里给出的最贴切的命名。
5.兔儿菜的花是一朵朵的小黄花,在风中随风摇曳,细细的看就犹如菊花一样,具有观赏作用。
兔儿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全株都具有乳汁,高约20-40公分,在中海拔以下的山坡地,向阳地都可以看到,它的叶子有两种,根生叶比较多,为披针状,而茎生叶为互生,比较少,花朵为雌雄同株,腋生,头状花序,菊科植物的花有舌状花以及管状花两种,排列方式为舌状花在外,管状花在内,但是兔儿菜只有黄色的舌状花。它的果实为瘦果,有白色冠毛,会随风飘到四处。
兔儿菜也是校园草皮上黄色小野花的一员,它的模样像极了天上的小太阳,但是一过中午,这朵朵的太阳全都闭合起来。它和黄鹌菜的花
很像,但兔儿菜有著较大的花朵。当黄鹌菜和兔儿菜相伴,迎著徐徐的微风,起起伏伏地展现他们可爱娇小的黄色花朵,洋溢著充满生气晴空的日子。
石上柏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等抗癌药理作用。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石上柏的功效与主治,供大家参考。
石上柏的功效与主治 【药材名称】石上柏
【拼音】Sh? Sh?nɡ Bǎi
【别名】大叶菜、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地侧柏、虾麻叶、锅巴草、岩青、岩扁柏、过路蜈蚣、大凤尾草、地柏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林下湿地、溪边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大麦芽碱-O-?-L-吡喃鼠李糖甙(hordenine-O-?-L-rhamnopyranoside),N-甲基酪胺-O-?-L-吡喃鼠李糖甙(N-methyltyramine-O-?-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肉桂酰-?-D-吡喃葡萄糖基)-(1?3)-?-L-吡喃鼠李糖甙[(E)-hordenine)-(6-0-cinnamoyl-?-D-glucopyranosyl)-(1?3)-?-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4-羟基肉桂酰)-?-D-吡喃葡萄糖基]-(1?3)-?-L-吡喃鼠李糖甙。
【性味】甘;微苦;涩;凉;淡;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7片,每日3次。
石上柏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片,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1978年;《四川中药志》1979年)
2.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石上柏30克,加猪瘦肉30克,水煎服。
3. 治肝炎:龙鳞草,兔儿菜,茶丝麻,菊花各30克,五爪金英10克,煎水服。
4. 治咽喉肿痛:石上柏30g,一点红30g,八爪金龙15g,射干12g。水煎服。
5. 治目赤肿痛:石上柏30g,千里光30g,蒲公英15g。水煎服。
石上柏的食疗方 石上柏瘦肉汤
用料:石上柏30-60克(鲜品100-12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石上柏洗净,瘦肉切片,共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沸30分钟。随量饮用。
石上柏又名大叶菜、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等。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中药石上柏的功效,供大家参考。
中药石上柏的功效 【拼音名】Sh? Sh?nɡ Bǎi
【别名】大叶菜、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地侧柏、虾麻叶、锅巴草、岩青、岩扁柏、过路蜈蚣、大凤尾草、地柏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主茎直立或倾斜,具棱,禾秆色,常在分枝处生出支撑根(根托),多回叉状分枝。叶二型,侧叶和中叶各2行;侧叶在小枝上呈覆瓦状排列,向枝的两侧紧靠斜展,卵状长圆形,长3-5mm,宽1.5-2mm,钝头,基部心形,叶缘内侧下方有微锯齿,外侧的中部以下几全缘,两侧上方均有疏锯齿;中叶2行,彼此以覆瓦状交互排列直向枝端,卵状长圆形,长2.2-2.5mm,宽1-1.2mm,先端渐尖具短刺头,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中脉龙骨状向上隆起,前后中叶的中脉相接成狭脊状。孢子囊穗常为2个并生于小枝顶端,长3-8mm,四棱形;孢子叶4列,交互覆瓦状排列,卵状三角形,长约1.5mm,宽约1m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锯齿,龙骨状。孢子囊近球形,大孢子囊生于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中部以上,或有的囊穗全为小孢子囊。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林下湿地、溪边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大麦芽碱-O-?-L-吡喃鼠李糖甙(hordenine-O-?-L-rhamnopyranoside),N-甲基酪胺-O-?-L-吡喃鼠李糖甙(N-methyltyramine-O-?-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肉桂酰-?-D-吡喃葡萄糖基)-(1?3)-?-L-吡喃鼠李糖甙[(E)-hordenine)-(6-0-cinnamoyl-?-D-glucopyranosyl)-(1?3)-?-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4-羟基肉桂酰)-?-D-吡喃葡萄糖基]-(1?3)-?-L-吡喃鼠李糖甙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对小鼠肉瘤S180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石上柏制剂给实验性肝癌小鼠灌胃,连续给药12天,对肿瘤虽无抑制作用,但能明显延长动物的生存天数。解剖后发现,用药组动物肾上腺皮质囊状带肥大,脑、心、肺和肾组织正常。石上柏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逆病毒反转录酶和人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对反转录酶的50%抑制浓度(IC5O)为10?g/ml,对DNA聚合酶的50%抑制浓度(IC50)为9.0?g/ml。另有实验证明,从石上柏中提取的一种酸性物质具有细胞毒活性。
【性味】甘;微苦;涩;凉;淡;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7片,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1978年;《四川中药志》1979年]
石上柏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片,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1978年;《四川中药志》1979年)
2.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石上柏30克,加猪瘦肉30克,水煎服。
3. 治肝炎:龙鳞草,兔儿菜,茶丝麻,菊花各30克,五爪金英10克,煎水服。
4. 治咽喉肿痛:石上柏30g,一点红30g,八爪金龙15g,射干12g。水煎服。
5. 治目赤肿痛:石上柏30g,千里光30g,蒲公英15g。水煎服。
6. 治慢性肝炎:深绿卷柏、白花蛇舌草各30g。水煎服。
7. 治刀伤,创伤出血:石上柏研细末,外敷患处。
石上柏的简介 基原: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全草。
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抗癌,止血。
主治:用于癌症,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常用方:
①治目赤肿痛:石上柏30克,千里光30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上柏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等抗癌药理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石上柏卷柏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上柏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石上柏( shi shang bo)又名大叶菜、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等。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
石上柏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配合放化疗使用,可以起到减毒增敏的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上柏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等抗癌药理作用。
甲状腺癌患者常常可以见到脖子前而有一个肿块,越长越大,十分坚硬,肿块位置固定,难以推动,有时能摸到突起,这些患者往往还伴有颈部前面疼痛,像有针尖在扎,胸部憋闷,胃口很差,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还能在脖子中下部、两侧边摸到肿块,舌质发青或发紫,或是能在舌头上看到紫色的瘀斑或瘀点,这些表现在中医上可归结为?痰瘀互结证?,石上柏能够推动血运行,缓解疼痛.配合化痰药使用,可有效治疗此类患者。
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痰瘀互结证?,常以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连翘、大贝母、当归、川芎、独活等作为基础方加减,再根据具体情况加入2-3味抗癌药如石上柏、黄药子、天葵子、土贝母、露蜂房、僵蚕等。如果患者身体重着,肢体困倦,头昏胸闷,胃口不好,泛吐痰液等?痰?的表现明显,常与海藻、昆布、浙贝母、海蛤壳、陈皮、半夏、茯苓、生牡蛎、黄药子等配合使用。痰湿化热出现发热,心烦,睡不着,食欲减退,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的患者,可合用夏枯草、丹皮、玄参、栀子等。如果患者上腹部疼痛,像有针尖在刺,疼痛位固定,夜间加重,舌头紫暗等?瘀?的表现明显,常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等配合使用。这类患者一般由?肝气郁结证?和?痰湿凝结证?发展而来,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服药,才能起到效果。如果甲状腺癌发展到后期,患者出现心烦,难以入睡,两眼干涩,口干,手心脚心发烫等阴虚表现,可加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沙参、白芍、五味子、石斛等;出现人很疲劳,浑身没有力气,头昏眼花,不想吃饭,大便稀等气虚表现,可加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黄精等。
石上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如果使用的是新鲜的石上柏,应加大使用剂量。外用:适量,研成粉末外敷;或者鲜品捣敷。
注意点:石上柏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可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全身小肌肉群抽搐、面色潮红等中毒症状。手术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刚刚手术过后,伤还没有完全愈合或还能引流出血性液体的患者最好暂时不用此类活血化瘀药。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石上柏的简介 基原: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全草。
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抗癌,止血。
主治:用于癌症,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常用方:
①治目赤肿痛:石上柏30克,千里光30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②治慢性肝炎:石上柏、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
石上柏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片,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1978年;《四川中药志》1979年)
2.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石上柏30克,加猪瘦肉30克,水煎服。
3. 治肝炎:龙鳞草,兔儿菜,茶丝麻,菊花各30克,五爪金英10克,煎水服。
4. 治咽喉肿痛:石上柏30g,一点红30g,八爪金龙15g,射干12g。水煎服。
5. 治目赤肿痛:石上柏30g,千里光30g,蒲公英15g。水煎服。
6. 治慢性肝炎:深绿卷柏、白花蛇舌草各30g。水煎服。
7. 治刀伤,创伤出血:石上柏研细末,外敷患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91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枣的营养及功效
下一篇: 腌酸萝卜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