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二、临床表现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三、检查
1.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临床的盆腔物理诊断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电生理检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
②股二头肌短头的EMG可协助鉴别坐骨神经外侧与腓总神经病。
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难于进行常规体检,EMG可协助评价神经功能。
④股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可能有异常,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很难刺激到病变近端。
3.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局麻药物注入梨状肌,如果疼痛缓解则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4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腰肌劳损、臀部纤维组织炎等臀部及大腿后部疼痛的疾病相鉴别,这些均是局部疼痛,无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跟反射减退等神经系统体征。
查看详情>>
1、双腿左右侧压。平躺在床上,将两腿曲膝抬起,上身不动,双腿尽量向右侧转,使右腿的膝尽量靠床,然后恢复,再往左侧转,再恢复,疏通腰腿部的经络,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
2、腰部“小燕飞”。俯卧在床上,头部、胸部抬起,以小腹部着床,两臂展开向两侧伸直,两腿并拢伸直尽量向上抬,姿势像“喷气式飞机”一样,停留5~10秒钟放下,休息一会再做,连续做5~10次。
3、腰部“五点拱桥式”。仰卧在床上,两臂放在体侧,以头、肘部和脚后跟着床,腰部尽量向上拱,使身体成“桥形”姿势,停5~10秒钟放下,连续做5~10次。
4、直腿抬高法。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当感觉腰、臀及下肢疼痛时,仍力求超过该限度继续上抬。轮流将左、右腿抬起,上举至最大限度,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
5、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6、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7、仆步下蹲压腿。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并压腿,左右交替进行。
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导致坐骨神经痛的病因相对较多,总体有几大方面,分别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化因素的影响。物理因素主要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当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后,突出的间盘会压迫神经根,因物理因素导致神经根水肿,从而引发坐骨神经痛的产生。
梨状肌综合征,一旦梨状肌由于某种病因挛缩就会导致坐骨神经痛的物理卡压,所以会引发坐骨神经痛。化学因素主要是由于注射药物引发的,生化因素主要是间盘突出后,腰椎间盘是蛋白质,会引发神经根的化学性水肿,从而引发坐骨神经痛的产生。
坐骨神经痛症状坐骨神经痛症状较多。本病多由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疼痛,坐骨神经痛产生的症状,大部分患者会主诉为臀部,尤其是环跳穴的位置可能按压起来疼,在弯腰时疼痛会加重,甚至疼痛会像放电一样串到大腿的后侧和小腿,在坐立位或行走时明显,平躺时会减轻,抚摸患者疼痛侧皮肤可出现明显感觉迟钝甚至麻木感。此外,若夜间疼痛剧烈,可能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其实坐骨神经就像一条河的中游一样,河的上游就是脊髓神经,河的中游是坐骨神经,河的下游就是外周神经。中游出问题会引起下游的表现,比如足趾或者小腿出现串着疼痛、麻木,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这都是坐骨神经痛可能会出现的表现,其症状可能会和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相混淆。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是梨状肌综合征,应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疼痛原因、疼痛的程度,进行不同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对症治疗,他的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是解除梨状肌对神经根的压迫,包括减少活动,局部的保暖,臀部的烫洗和热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恢复,减轻臀部软组织的水肿,减轻梨状肌的肿胀,从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2.建议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保护神经。如口服或者肌注相关的非甾体抗炎镇痛的药物,缓解坐骨神经的疼痛,还可以输注地塞米松等脱水的药物,缓解坐骨神经的疼痛和炎症反应。也可以卧硬板床休息,局部进行推拿、按摩,进行局部的封闭治疗、牵引等多种方法进行相关的治疗。
3.建议臀部理疗按摩,减轻神经周围的黏连水肿。如果这些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都不佳,应该到医院的骨科找脊柱外科的医生进行专门的诊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到了脊椎的压迫,导致患者出现了腰腿疼痛的症状,属于腰腿病的范畴。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除了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腰腿病,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脊椎对坐骨神经造成了压迫导致的。大多数病例为继发性的坐骨神经痛,少数的为原发性的,称为坐骨神经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分为手术和保守疗法。手术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有患者反应术后可能会导致复发和反弹,非常痛苦。保守疗法就是服用药物,加之平时注意锻炼来恢复健康。那么,坐骨神经痛要注意什么呢?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经常使用腰力的人,以及经常久坐的人容易得坐骨神经痛。因此,要想治愈坐骨神经痛,必须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病情发作时,医生会建议患者不要睡软床,要睡硬板床,因为这样能够帮助脊椎恢复正确的姿势。让病情得到缓解。
除了睡硬板床,患者还需注意不要穿高跟鞋,而要穿负跟鞋。什么是负跟鞋,就是脚尖比脚跟还要高的鞋,这样有助于纠正脊柱姿势。坐骨神经痛患者还需注意的是平时不要提重物,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要切记采取正确的姿势,不要过多的使用腰部力量。这会增加坐骨神经痛发病的几率。提重物时,要注意先伸直腰,在慢慢依靠腿部力量站起来。
坐骨神经痛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适度的进行锻炼。不能因为患病就整日卧床不起,这样是不利于恢复健康的。长期不运动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也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利于腰椎的恢复。例如排骨汤、腰花粥等都是非常好的滋补食物,患者可以适当食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81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烧伤现场急救的小常识
下一篇: 淋巴水肿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