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佚名 2023-06-23 08:46:20

可以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是含有毒素的,因为外面平时吃的食物是会有一些毒素残留在体内的,这时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平时可以吃一些帮助排毒的食物,有一部分人平时没有太注意这些,那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如何快速排毒?

1、毒素的危害

1、影响气血运行

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被机体重新吸收,就会造成年人体中毒,引发多种疾病。体内毒素以旦形成,即可阻滞气的运行,又会妨碍血的正常运行,使人体内血液运行只滞缓,从而形成淤血,生活中有些人面色发暗、口唇青紫,都是体内有淤血的 表现。在这些毒素的影响下,轻者出现神疲乏力、气短等现象,重者导致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冠心病、脑血栓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

2、影响代谢平衡

大量的毒素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就可能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失调,产热过多。我们应该知道,热过多就会生火,又会损耗阴津,平时,人们表现出皮肤瘙痒、干燥,大便干结,面生豆豆等症壮就是因为代谢失衡引起的。

3、影响脏腑功能

毒素进入体内,会破坏人体脏腑的正常功能,导致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变化。

正常健康人群的肾中精气具有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而一旦毒素进入肾脏,就会造成肾亏,导致体内阴阳失调,出现阴阳偏衰或偏盛。如阴虚则火旺,人就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而阳虚则生寒,人就会出现面色暗淡、四肢寒冷、大便溏泻病症。

4、影响精神状态

俗话说:“百病有毒发不论是哪一类的病毒,也不论毒素是有外侵入,还是有内而生,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医学认为,某些毒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引发失眠、精神失常、思维迟钝,还可导致情志变异,如神情冷漠、郁郁寡欢、忧虑烦躁等症状。

5、影响养颜美容

面部色素沉着及皮肤衰老都会影响美容。而体内的毒素就是导致皮肤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毒素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部位,导致皮质激素增多。产生老年斑、黄褐斑等。而且,如上文所提到的。毒素还可以促使自由基的产生。这是面部皱增多,皮肤衰老、有碍美容的重要原因其中之一。

6、加速人体老化

造成年人体衰老的原因,无非就是气血失调、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人体协调阴阳平衡和脏腑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如果人们长期受到外毒、内毒等毒素的侵害,就会使阴阳失衡加速,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及毒素的排出,损害脏腑组织,使其功能减退,就会致使人体提前衰老。

采用传统的中医排毒法与最科学的排毒相结合,把排毒养生带到简单的生活中,不用吃药,不用住院,轻松排毒。

2、饮食排毒

人体每天都要接触毒素,如果能够在饮食中控制毒素摄入也是减少身体毒素的一个简单方法。

(1)少喝咖啡

咖啡中还有的咖啡因不仅会让身体积累毒素,有医生还认为咖啡因会影响神经异常兴奋,影响睡眠等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每天饮用大量的浓咖啡是会将大量毒素累积在身体内的。不妨试试将这个习惯改改,可以减少喝咖啡的次数也可以试着降低咖啡的浓度,最好的办法是将咖啡用温热的柠檬水来代替,能够润肠通便,促进排毒。

(2)不喝烈酒

烈酒中酒精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仅会伤害身体肝脏,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也会导致人体食欲大增,摄入更多毒素。如果因为社交不可避免的要喝酒也要注意不宜过多饮用烈酒,多喝红酒。

(3)少吃甜食

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高脂肪、高热量的性质让过多食用甜食的人容易肥胖,甚至罹患糖尿病,影响身体自身的排毒功能。如果实在是忍受不了甜食的诱惑,不妨选择每天三餐都喝一杯带有苦味的茶。

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之外,还可以在平时的饮食中多摄入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糙米、芝麻、黑木耳等等,也能帮助身体排毒。

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毒是泛指对机体生理功能状态有不利影响的物质。毒存于体内可导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障碍,气血失和,阴阳失衡,气机升降失调,新陈代谢失常,内分泌紊乱,日久可致气滞血瘀,精血渐耗,甚至死亡。相同的或不同性质的毒,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病症。总之,不论是哪一类的毒存留在体内,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1)影响气血运行:体内的毒素一旦形成,既可阻滞气的运动,又可阻碍血的正常运行,使体内血液运行滞缓,而形成瘀血。例如,平时见到有些人面色紫暗、口唇青紫,都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出血等均与瘀血有关。
(2)影响精神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外界环境的改变、机体内部代谢的变化,均可改变大脑中5一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布及数量,进而引发相关病症。某些毒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不仅会影响精神状态,引起失眠、精神萎靡、思维迟钝,还可导致情志变异,如神情淡漠、郁郁寡欢、忧虑烦躁、脾气变差、易怒等。
(3)影响代谢平衡:毒素滞留在体内,可导致机体热能代谢平衡失调,产热过多。热多既能生火,又会消灼煎熬阴津,从而耗伤人体的津液,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面部痤疮等。
(4)影响脏腑功能:毒素能破坏人体脏腑的正常功能及脏腑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导致一系列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例如,肾中精气有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毒素会造成肾亏,体内的阴阳就会失调,表现为阴阳偏盛或偏衰。阴虚则火旺,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失眠多梦、口干咽痛的症状;阳虚则生寒,就会出现面色暗淡无华、形寒肢冷、大便溏泄、精神不振等症状。
(5)影响养颜美容:皮肤衰老及面部色素沉着都会影响美容。各种毒素可以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导致皮质激素增多,产生老年斑、黄褐斑等。毒素还可促使自由基的产生,它是皮肤衰老、面部皱纹增多、有碍美容的主要原因之一。
(6)加速人体衰老:人体的衰老机制不外乎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可服用松花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否则人体协调阴阳平衡和脏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弱。若长期受到内、外毒素的侵害,容易加速阴阳失衡,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转化及毒素的排出,损害脏腑组织,使其功能减退而导致人体提前衰老。

黄曲霉素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钾毒性高)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B1的分解温度为268℃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黄曲霉毒素分布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碱或强氧化剂破坏;进入人体后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 在肝脏、肾脏,少部分分布在血液、肌肉、脂肪组织中,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环氧化作用。

为什么奶粉中会含有黄曲霉毒素

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食物,有两种通过膳食可以摄入:途径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途径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计国(微博)介绍,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不像三聚氰胺属于恶意添加。黄曲霉毒素是脂溶性的,如果牛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牛肉中含量不会很高。但内脏特别是肝脏中含量会高。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加热到280°都不会被破坏,所以奶粉中只要含有,就不会被去除。紫外线只能少量破坏。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生产企业如果使用劣质的原料,如发霉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则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大,存在范围广,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人类健康,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下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检疫要求: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2761-8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不得超过0.5微克/公斤。

测定黄曲霉毒素方法有哪些

目前,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微柱筛选法、金标试纸法等。我国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GB/T 5009.22-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GB/T 5009.24-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此外,卫生部于1990年11月发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介绍,颗粒状的被污染粮食可通过晾晒、清洗消除部分黄曲霉,但如果是粉末状的食物或饲料,则很难通过以上方法清除。

(1)? 防霉:控制粮食含水量在12~13%以下即可防霉。保持米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使用化学熏蒸剂,对防止霉菌侵染也有一定作用。

(2) 去毒方法:

挑除霉粒:适用花生。因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色,破损及皱缩的花生中,挑除后,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适应于大米,因毒素主要存在于米糠及大米表层。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脱胚法有两种:一是浮选,将玉米碾3MM左右的碎粒。加入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轻而上浮,捞出浮层;二是碾轧法,将玉米碾轧,去掉外皮及胚部.4)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5)其他:如紫外线照射,盐炒法等有一定去毒效果。

(3) 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