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的一定程度的堵塞,所以造成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一般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我们知道酒是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预防冠心病还有很多其他需要做的。
1、饮食预防动脉硬化
1、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
多种维生素都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
2、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
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3、适当控制总热量
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每月体重减轻0.5~1千克即可。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4、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大豆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2个。
5、少吃动物油(猪油)
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
6、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
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4~5餐。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能防治动脉硬化。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2、冠心病症状
1、胸闷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轻者感觉不明显,重者感觉难受、呼吸费力或者气不够用如被石头压着胸膛,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人体器官功能性的表现,也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的最早症状之一。
2、心悸
心悸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慌,是由于人的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健康人可有精神紧张或者剧烈运动后感觉到心悸。冠心病患者常可在劳累后自觉心中悸动,心跳快而前,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甚至不能自主。
3、劳累性心绞痛
在劳累或者精神激动时出现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疼痛、或者紧缩样疼痛,也可由烧灼样疼痛。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楚。常向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呈放射性疼痛,一般可持续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4、自发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没有明显关系。和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能发生。发作时常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发生,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者呼吸困难,一般程度较重,而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难以缓解。
5、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既往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后由于病变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气紧,水肿,乏力等,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症状。
6、猝死
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表现为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乙醇,是酒中的主要成分。各种酒中乙醇含量最高可达67%。乙醇在体内,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放出7.1大卡/克的热量,可作为机体活动的能源。
乙醇对一切神经有麻醉作用,所以古人曾用酒作为手术麻醉药。但由于它引起的兴奋期太长,大量使用则导致延脑麻痹安全度不够,所以今天已没人用了。不过用酒安神镇静的情况,仍然存在。国外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对于控制精神紧张,酒具有同安定剂相同的缓和作用。
有趣的是酒即可安神镇静,又可做兴奋剂。当人还没有完全失去知觉或因脑贫血而晕到时,喝一小杯含乙醇较高的酒如白兰地,很快就可恢复常态。这主要是由于浓酒直接刺激食道和胃壁,反射地刺激大脑,从而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起到恢复意识的作用。但是,当饮酒过量时,大脑控制功能减弱,使人丧失了由教育和经验得来的谦虚与自制。同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受到影响或消失,甚至视力也常出现障碍。这就是为什么饮酒过量的人会?发酒疯?、误事、出车祸的原因。
适量饮用含乙醇10%左右的低度酒,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但如果乙醇浓度超过20%,则会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的高浓度酒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喜欢饮烈性酒的人,多患慢性胃炎,值得注意。
发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感冒的妙方,而酒可以使人体温增高,引起发汗。《本草纲目》就有烧酒温饮治?阴毒腹痛?和用烧酒浸猪脂、蜜、香油、茶末治?寒痰咳嗽?等的记载。在欧美及日本民间,也有用酒治感冒的习惯。例如在欧洲,人们就常让患感冒的孩子服用热葡萄酒。
适量的酒可以扩张皮肤血管,使人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是依靠酒来御寒是极不恰当的。因为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本为一种人体的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大量散失,更容易冻伤或冻死。
每天饮适量的酒,对心脏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如长期过度饮酒,即或是含乙醇很低的啤酒,也会使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的肥大,出现医学上称之为?啤酒心?病变。
用含乙醇量高的酒摩擦扭伤的部位或因寒湿引起疼痛的关节,是我国民间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将酒点燃后蘸着摩擦更为理想。中暑的人和高烧病人,也可用高浓度的酒擦身,因为酒蒸发时,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含乙醇70%的水溶液,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就是医疗中用的杀菌消毒酒精。低于60%或高于80%的功效都较低。但如果临时没有医疗用的杀菌消毒酒精时,也可用含酒精50%以上的白酒急救处置。
乙醇还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人们常用酒精或酒来浸泡中草药,泡制药酒和补酒。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药酒或补酒服用后,大约一小时以内可以到达十二指肠,即使在胃里被分解和消化一部分,也不会全部被分解成无效物质,确有一些有效物在体内被吸收。我国炮制药酒和补酒,在世界上不仅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品种最繁多,而且功效卓著,独特,享有极高的信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