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季节更替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佚名 2023-06-22 12:28:13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很多疾病都会受到影响,有些疾病在热天的时候会容易复发,有些疾病在冷天的时候容易复发,所以不管是什么疾病,季节的更要要学会如何控制病情,比如说糖尿病会受季节的影响,那糖尿病不同季节怎么治疗?

1、不同的季节

1.春季:在春季首先注重养肝,宜舒畅情志,少生气,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精神情志有张有弛,肝气畅达,逆春天生发之气则易伤肝。

2.夏季:夏季一般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首先防止低血糖。其次注重养心,顺应夏时之气晚睡早起,午后安排一定的睡眠,这样会使人的神气旺盛饱满,尽量少发怒,可以以适当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逆夏天生长之气则易伤心。

3.秋季:秋季容易血糖增高,养生十分重要。人应顺秋时之气晚卧晚起,收敛神气而勿外露,心平气和,恬淡虚无,秋失所养则易伤肺。秋燥易伤肺津,造成口干口渴,饮食方面宜养肺,省辛增酸,宜滋阴防燥,清淡新鲜。

4.冬季:一般来说,四季中冬季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最高,也是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首先注重养护肾气,冬季宜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其次减少思虑,松弛紧张的情绪,消除噪音的干扰,保持精神舒畅。

5.此外,糖尿病患者3个月至半年要检查一次,除了正常的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指标,这个金指标可以很好地为你预防综合征的发生。

2、秋季的保健

1.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规律的生活是糖尿病人养生,预防疾病的四大注意首项。秋天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人们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早睡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顺应秋季养生之道的起居方式。初秋天气变化无常,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最易感冒,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及时增减衣服,谨防感冒。

2.适当运动

秋天即不像夏天那样火热,又不像冬天那样寒冷,是广大糖尿病患者做运动的最好时节。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因此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发生。

3.愉悦心情

保持心情的愉悦是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要只看秋天树叶凋零的凄凉,而是要多看秋季硕果丰富的喜乐景象。《素问》曰:“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也就是说,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切忌暴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患者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品茗、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4.滋润养阴

滋润养阴是广大糖尿病患者在秋天这个季节里特别需要注意的,因为秋节的干燥并不有利于糖尿病病情。中医里面“燥”也是一种损伤人体的邪气,最容易损伤肺。而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的体质,对燥邪更为敏感,故应注意防燥。因此,秋季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主。梨、柑橘、荸荠、枇杷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功效。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应时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其所含的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开水、牛奶、果汁饮料等流质少量多饮,可养阴润燥。秋季应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火烤的食物,如葱、姜、蒜、烤羊肉、炸鸡腿等,以免伤津耗液,加重秋燥的各种症候。所有上述饮食都要在每天热量摄入的总量之内合理选用。

女性糖尿病的五大早期症状

女性患上糖尿病会有哪些具体的症状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女性糖尿病的五大早期症状,欢迎大家阅读,有着症状的女性生活中要十分注意了。

女性糖尿病的五大早期症状

1、妇科感染性疾病:

女性糖尿病早期症状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女性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有性生活的女性都会有阴道炎等妇科感染性疾病,导致炎症、瘙痒的产生。

2、月经不调:

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及孕激素均低于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呈不同程度的衰退,可出现月经初潮延迟、无排卵月经甚至闭经,严重者甚至影响生殖功能。

3、娩出巨大胎儿:

患有糖尿病的妊娠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葡萄糖可刺激胎儿的胰岛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胎儿生长发育快,娩出巨大胎儿机会增大。

4、性功能障碍:

女性的性欲和性冲动直接与体内的激素平衡有关,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对雄激素的比率失调,有可能导致性欲的丧失,引发性功能障碍。

5、腰围和臀围比值大:

据统计,上体肥胖的女性不论体重多少,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正常女性高8倍,当腰围臀围比大于0。85(正常比值为0。7~0。85)时,应警惕糖尿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

1、注意饮食

饮食不当,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发表在美国文献,2008年10月刊上的糖尿病研究证明,每天喝两份以上含糖果汁的人,比起每月喝一份以下含糖果汁的,患糖尿病的比率高31%。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吃之前搞清楚哪些水果果糖含量少。

2、注意运动

如果运动和睡眠不当,同样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每周至少做3次有氧活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每隔一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的简单运动原则,对于预防糖尿病同样有指导意义。

3、睡眠充足

睡眠好了也可以预防糖尿病,每天睡眠7小时最健康。当每天睡眠6小时以下,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大两倍;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患糖尿病的几率则能增大3倍。

4、控制糖类摄入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5、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

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6、定期服用预防药物

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7、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睡眠不足,会引发激素分泌压力过大,身体会储存脂肪来应对,此时人的饭量变大,这也是引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要做到充足睡眠;不论是胖或是瘦,都应要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别小看运动,其实运动也可很好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8、药物预防

对经过饮食、运动疗法效果不佳的糖尿病前期病人,应及早进行药物预防。病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糖尿病早期的饮食调理方法?

1.控制饮食总能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决不仅仅是主食控制,而是还包括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能量较高食品的综合控制,每天摄取的能量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便控制血糖和体重。

2.合理摄入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必要的营养成分,必须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者偏食,按所提供的能量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应分别占总能量的50%~60%、10%~20%和30%以下,避免主食越吃越少,而肉类和脂肪越来越多的倾向。

3.主食要少量多餐:少量多餐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餐前血糖不至于太低,餐后血糖也不至于太高。提倡“一天不少于3餐,一餐不多于2两(100 g)”的进食方法,每天进主食超过6两(300 g)者,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每顿吃得太多。

4. 多进食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有利肠道健康和通便作用。

5. 饮食清淡少油烟:“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咸不甜饮食,提倡不吃精制糖,少吃盐和咸调料,对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都十分有益。

6. 限制喝酒、不吸烟: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选择食物的方法

A: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求遵循 “一个平衡,三个兼顾”的原则,即搭建平衡膳食摄取合理营养,兼顾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兼顾防治并发症,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关键是合理选择食物。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饮食中应当有以下食物:主食(碳水化合物)、奶类、蔬菜、水果、肉、禽、蛋、鱼、虾、豆类及豆制品、植物油等。

什么是食物交换份法?

A: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能量也是相同的。 食物交换份法的好处:易于达到膳食平衡、便于了解和控制总能量、做到食品多样化、利于灵活掌握进食量。每产生90 kcal(1 kcal=4.186 kJ,下同)能量的食物为“一份”,不同食物每份的重量不同。一天所需能量÷90(kcal/份)= 一天所需食物份数。

怎样选择主食?

A:每日三餐中必须要有主食,有人认为“主食含糖多,吃了升高血糖,不吃主食血糖就不升高”,这显然是个误区。食用粮食的确会升高血糖,但如果主食的品种和数量选择得当,餐后血糖便不会急剧升高。如果主食吃得少,有可能摄入更多的含脂肪和蛋白质高的食物,导致能量超标营养不均衡。一般来说,轻体力活动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主食150~300 g。可选择一部分精米、白面并搭配粗粮(如荞麦、燕麦、高粱、玉米和薯类等)。

怎样选择蔬菜?

A:除淀粉类蔬菜外,一般蔬菜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因蔬菜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洋葱、甘蓝、番茄等颜色鲜艳的蔬菜还含有生物类黄酮,为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等。因此,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一般来说,推荐每天至少摄入500 g新鲜蔬菜,而且品种要多一些,每天最好3种以上。

怎样选择水果?

A: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益于健康。但是,水果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这些糖类消化、吸收较快,升高血糖的速度比复合碳水化合物 (如粮食)要快,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别在7.0 mmol/L和8.0 mmol/L以下并稳定1~2周以后可食用。食用水果前后最好要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情况及时调整、选择合适的水果品种。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用水果150~200 g。在选择水果时,原则上优先选择含糖较低的水果,如樱桃、草莓、柚子、李子、猕猴桃、梨、桃等。食用水果的时间宜安排在两顿正餐之间,不要在餐后马上食用。

怎样选择肉、禽、蛋、鱼、虾?

A:可选择新鲜瘦的猪肉、牛肉和羊肉;去皮的禽肉或其制品。尽量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皮肤等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蛋类可选择鸡蛋、鸭蛋、鹅蛋、鸽蛋等。鸡蛋1天1个即可,如果并发高胆固醇血症,可隔天1个全蛋,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宜食用皮蛋、咸蛋。鱼、虾等水产品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别是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肉、禽、蛋、鱼、虾共150~200 g。

怎么选择奶、豆制品?

A:奶类的选择:可选择牛奶(鲜奶为宜)、奶粉和酸奶(以未加糖的调味酸奶为宜)。不宜选择奶酪、奶油、炼乳等,因其脂肪含量较高,也不宜选择全脂加糖奶粉和加糖酸奶。如果存在高脂血症,可选择脱脂奶或脱脂奶粉。推荐每天摄入量:鲜奶250 mL左右。

豆类及其制品的选择:大豆及其制品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可选择豆腐、豆浆、豆腐干、豆腐丝、豆腐脑、腐竹、千张、素鸡等,但不宜选择油豆腐。推荐的每天食用量为豆腐150~200 g,或豆腐干100 g,或豆腐丝50~100 g,或豆浆250~500 mL。

植物油的选择:不宜选择动物油脂作为烹调油,可选择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山茶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一些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含饱和脂肪较高,糖尿病患者不适宜食用。植物油的摄入量一般为每天20~30 mL(相当于2~3汤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0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