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饮食导致的,俗话也有说,病从口入,所以我们预防疾病就要注意饮食,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吃一些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的食物,也要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等等。那么,怎么预防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有哪些症状特征?
1、食源性疾病的特征
(1)食物传播
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
(2)暴发性
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 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
(3)散发性
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4)地区性
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
(5)季节性
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 月份。
2、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1] 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不同场合不同饮食
一、筋疲力尽时,可在口中嚼上一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这类小食品对恢复体能有显著的功效。此外,胚芽米能使人恢复活力。蛤蜊汤、青椒肉丝、凉拌菠菜、芝麻、草莓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适度的热量,能保护并强化肝脏,不妨多食。
二、长期在办公室内工作吃什么?眼睛使用过分时,可食鳗鱼,对于预防视力减弱、缺乏维生素A极具功效。韭菜炒猪肝也有此功效。此外,整天待在办公室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可直接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类和鸡肝等。
三、脾气不好时,如果在食物中增加钙量,就可改变人们的攻击性和破坏性。钙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牛奶、乳酸、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虾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
四、不胜酒力时,多吃鱼、肉、蛋、豆腐、奶酪等蛋白质高的食品可防止醉酒,具有补给营养的效果。此外,在饮酒前喝一杯牛奶,既能护胃,又能减少酒醉的程度。
五、连轴加班时,理想的夜宵应易消化,不含过多热量。不过,也应视情况而定。若工作结束吃夜宵,则应选择易消化不会加重胃负担的食物,如菜粥、蛋花汤、馄饨等。
六、没空吃早餐,必然会使血糖降低,整个上午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昏昏欲睡,工作效率奇差。因此,想多睡片刻而没有时间吃早餐时,至少应喝些牛奶和服用些复合维生素。
七、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平常应多摄取蔬菜、水果、豆腐、海带、紫菜类的食物,就餐时要养成吃完主菜再吃些水果的习惯。
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各种细菌、病毒生长繁殖迅速,同时也是食物中毒的易发、高发时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食品卫生,谨防食源性疾病。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发的中毒或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动植物、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种类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常见致病菌包括:
1、沙门氏菌:引起中毒食物的食品主要为家禽肉、蛋类、家畜肉以及奶类及其制品。
5-10月发生最多。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多数病人发烧,体温在38℃以上。
2、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各类熟肉制品,也可由蛋及其制品、奶类、蔬菜、水果引起。
大多发生在7-9月。
临床表现因不同种属差异较大。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例主要症状是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米汤样,每天可达8-12次,腹痛较为剧烈;恶心、呕吐、发热。
3、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如墨鱼、黄花鱼、带鱼、螃蟹、海鲜;其次是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
一般发生5-11月。
临床症状多以剧烈腹痛开始,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为其特点,出现腹泻,开始时是水样便,或血水样便,以后转成脓血便、黏液血便或脓黏液便。
4、变形杆菌:引起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类,其次是豆制品和凉拌菜。
多发生在5-10月。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刀绞痛和急性腹泻,伴有恶心、呕吐、发冷、发热、头晕、头痛、全身无力、肌肉酸痛。
5、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剩米饭、米粉、甜酿酒、月饼等。
以6-9月为多。
临床表现有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类。呕吐型表现为恶心、呕吐、并有头晕、四肢无力、口干、寒颤、腹痛腹泻少见,无体温升高。腹泻型表现为腹泻、腹痛、水样便,一般不发热。
三、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首先保持清洁,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洁操作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清洁;避免虫、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2、注意要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砖板;食品需存放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物不要混放,分开存放。
3、使食物加热温度达到70℃以上,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应重新加热并热透;如果有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应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以下。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也要重新加热并热透。
4、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不到卫生状况差的餐馆和流动摊贩处就餐;购买食品时,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坚持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四、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1.催吐
如果中毒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手指或者筷子刺激舌头根部,引发呕吐。或者饮用大量饮用水对毒素进行稀释,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2.保存食物样本
发生食物中毒后,将吃过的食物进行保存,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进行检测。
3.及时就医
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中毒症状轻重不一,如果简单急救处理后,症状未见好转,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雪梨可以缓解鼻炎吗
下一篇: 高血压吃茄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