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假期最后一天了,你们又有什么计划呢?很多家长会选择在清明上坟祭祖的时候,顺便带孩子去郊外游玩一番。但回家后孩子的腰部、小腿长出了很多公色的疹子,瘙痒难耐,这种常发在腰部、四肢的丘疹叫做“丘疹性荨麻疹”,春季出游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1.丘疹性荨麻疹的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炎性皮肤病,一般是蚊、螨、虱、臭虫叮咬后引起的反应,也有可能与食物、药物过敏有关。多发生在湿热季节,躯干、四肢会有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疹子,会引起皮肤强烈瘙痒,抓挠以后会继发感染。
2.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断
单单从名称上来说丘疹性荨麻疹容易与麻疹、荨麻疹混淆,但他们的区别非常大。麻疹是儿童罪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皮肤病,荨麻疹则是一下起一下退,以红斑、风团为主的过敏性皮肤病。根据皮肤科检查以及被虫咬过的病史就可以诊断。
3.丘疹性荨麻疹的预防
丘疹性荨麻疹的多发季节在春季,因为天气湿热,利于蚊虫生长,出去游玩时要格外注意。平时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远离家中的宠物。清明节期间音乐绵绵,建议用烘干机烘干衣物,并将正面悬挂在外,以免粉尘落入衣物内。
一看就知道,你这个症状跟我的症状
完全一模一样!
是湿疹!
因为我是女的,不便拍照片发给你看,
我比你严重些。
我是在省8医院?看的专家门诊。
医生建议:
①不吃火气重的食物(包括水果),尤其是
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男人必须禁烟酒)。
②洗澡不用沐浴露,水温不超过35度。
③用“炉甘石洗剂”每天洗患处3至5次。
④注意卫生和休息。
⑤要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有好的心情。
我是一周见效,一月基本上好。
但要注意防止复发!
收
导读:清明节有很多传统食物,每种食物都各有特点,看着就让人每一种都想吃,但是饮食是有一定禁忌的,否则吃错了东西轻则肚子痛,重则食物中毒。那么清明节不能吃什么,清明节哪些食物不能吃呢?接下来和我一起去了解清明节前后的饮食禁忌吧。
清明节不能吃什么 清明节哪些食物不能吃
霉变的甘蔗不能吃
有句俗话叫做“清明蔗,毒过蛇”,意思是说,由于清明前后气温升高,一些甘蔗容易发生霉变,这样的甘蔗里会产生三硝基丙酸这种化学物质。而这种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发生中毒迹象。霉变甘蔗中毒起病急,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仅1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
因此若发现甘蔗霉变、内里出现红心、或棕褐色、青黑色,有难闻气味,则千万不能食用,市售所谓鲜榨甘蔗汁,若不能确定所使用的甘蔗是否霉变,则也不应饮用。不过,清明节的甘蔗只要是新鲜的、没有变质的,还是可以正常食用。
受污染野菜不能吃
清明时节人们趁踏青、上坟祭祖之时顺路摘点野菜,这都是极为常见的。野菜的营养价值高,近年来倍受追捧。但是,并不是所有野菜都可食用,有些野菜是有毒的,那些在公路旁,污水边受到污染的野菜,其中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误摘食用就会导致中毒。
青团并非人人可食
清明寒食自然少不了青团,青团包括糖皮、青皮和白皮这几类,其主要食材是艾草和糯米,而糯米是很难消化的食物,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食,特别是患有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螺蛳清洗不当勿食
清明时节的田螺丰满、肥美,民间赐予其“清明螺,胜似鹅”的美誉,但是采食螺蛳要注意,田螺因生长在污处,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很容易引发霍乱、甲肝及其他肠道疾病。因此,食用螺蛳一定要清洗干净。
清明节前后饮食禁忌
一、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唿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二、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三、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四、清明养生“明前茶”
着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清明节前后这些食物要适量
蔬菜类: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不宜多吃,多食会诱发皮肤皮肤疮疡肿毒,并且有可能加重已发病情。
瓜果类:桃、杏等尽量少吃,古书中有记载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菌类:包括蘑菇、香菇等,食用过量可能引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也是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的食物之一。
肉类: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也不宜多食。这些食物主动性浮,多食会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这类食物还会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蛋类:鸡蛋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最多只能吃2颗,特别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等患者,更不宜多吃。因为鸡蛋内含有大量的蛋白,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些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会出现不良反应。
海鲜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蟹等水产品,这些食物大多性寒咸腥,是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等过敏性体质的食物,而且是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的食物之一。
清明小长假将至,在这个桃花绽放、杨柳泛青的小长假里,踏青、扫墓是不少市民的主要活动。时下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扫墓、踏青等活动往往时间较长,且都是在户外及野外,如果衣物单薄很容易受凉,患上感冒甚至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胃病、关节炎等慢性病。而在这个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如果接触了容易引起过敏的过敏原,很多过敏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清明节出行,如何做好保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注意自己的健康呢?
昨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江城多名医疗专家,为市民做出健康提醒。
爬山时要避免膝关节受伤
汉口市民陈婆婆今年66岁,体型偏胖。上周末,她和儿子回老家上山扫墓,山路崎岖不好走,她费了很大力气才走到目的地,中途几乎没怎么休息。
下山的路上,她感觉膝关节疼痛难忍,最后竟完全走不动了。无奈之下,只得由儿子背下山去。陈婆婆在家休息两天后,疼痛症状未见好转,这才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就诊。经检查,医生确诊她患上了膝关节炎。
该院骨外科主任张卫国介绍,每年清明时节都会接诊不少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爬山之后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还有的患者在踏青时不慎摔倒受伤,轻者扭伤关节,重者出现骨折。他表示,人们在爬山时膝关节所要承受的重量是人体重量的3至5倍,中老年人在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化、骨质疏松的情况下,过多的负重活动更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膝关节除了承受自身的体重外,还有下山的冲击力,膝盖很容易损伤。
专家提醒市民,清明节在爬山时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当心道路崎岖,避免膝关节受伤和摔伤。体重偏胖的老人不宜长时间行走、爬山,建议登山前做好充分热身准备,如压腿、屈膝、活动脚踝等,让肌肉、韧带、关节得到充分预热。无论上下山都要控制好速度,可借助手杖,减少对膝关节的伤害和冲击。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身体素质,量力而行,患有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最好不要爬山。
注重调节情绪以免伤“心”
54岁的刘先生上周日回黄陂去给亲人扫墓,一路舟车劳顿加上伤感情绪,扫墓时他就有些胸闷心慌。回程途中,同行的家人发现他脸色苍白、直冒冷汗,赶紧开车将他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经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刘先生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
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迅速将他送至导管室抢救。冠脉造影显示,他的前降支血管几乎完全堵死。手术台上,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争分夺秒植入支架,成功打通闭塞的血管。术后刘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介绍,清明时节乍暖还寒、多雨阴湿,温度骤变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如血压控制不好,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清明节扫墓时,市民容易情绪波动大,使心肌需氧量骤增,易激发心脏血管痉挛。另外,一些市民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在清明节出游时,奔波劳累、过度疲劳也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抵抗力下降,增加患心梗的几率。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踏青扫墓时要注意防病,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市民,扫墓、踏青时一定要有家人陪伴,且随身携带药物,一旦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痛、胸闷等不适时应立即休息,若运动停止后症状仍没缓解,应及时就医。
“糖友”出游注意保护足部
64岁的徐爹爹患糖尿病多年,因吃药断断续续,他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两周前,他和家人一起去踏青游玩,因为当天穿的鞋子有点挤脚,他的右脚小拇趾被磨出了一个水泡。
当时,他并未太在意,可慢慢的,他的脚趾出现溃烂,疼得无法走路,于是他赶紧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求诊。经内分泌科医生检查诊断为严重的糖尿病足,经过综合治疗,医生为徐爹爹保住了右脚,但由于小拇趾骨头坏死严重,只能遗憾地被截掉。
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再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导致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如不及时处理,一点小伤都会出现感染化脓甚至截肢。她建议“糖友”们在清明踏春出游时,要注意保护足部,选对鞋袜,一般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圆头鞋、宽松舒适轻便的运动鞋,避免穿过紧过窄的尖头皮鞋、拖鞋、高跟鞋或者新鞋。在袜子的选择上,一般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袜,不能太松太紧。出行前应仔细检查清除鞋内的石子、沙砾等。
“糖友”们踏青出游期间,要经常观察双足是否有皮肤发红、水泡、破溃等症状,一旦出现皮肤破损要及时就医。另外“糖友”们在旅途中要劳逸结合,运动量过大易引起低血糖,出门时可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应急。
过敏人群应尽量远离花海
上周,家住汉阳的王女士和闺蜜们一起去赏花,在花丛中拍了不少照片。当晚回家后,她感觉手臂上有些瘙痒,也没有太当回事。第二天一早,她感觉手臂越来越痒,抓挠了一番后,手臂上就起了一片红斑。她赶紧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接诊医生经询问后表示,王女士是花粉过敏。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覃莉表示,每年的花粉过敏高发期是三四月份。花粉过敏引发的皮肤问题,主要为瘙痒、红斑、水肿、荨麻疹等。皮肤过敏主要发生在暴露的皮肤,比如脸颊、手臂、小腿等部位。此外,花粉引发的过敏问题,常见的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她提醒,应对过敏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离过敏原。因此,发生过过敏或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最好远离花海,至少要做好防护,或备抗过敏药物应急。如果在赏花后出现不适,比如咳嗽、频繁打喷嚏、皮肤瘙痒、起丘疹红斑等,则要及时就诊,对症用药。万一在赏花后出现气喘、心慌、胸闷等不适,则要马上就医,以排除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
阴雨天当心湿气伤了身体
平时精神不错,每天早晚都出去跳舞,可家住汉口的62岁刘婆婆觉得最近“春困”来势汹汹。这几天,她早上刚送完孙女上学,回家没一会儿就打瞌睡,中午饭也吃不下,下午又要眯一觉,晚上也不愿意出去跳舞了。近日,她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病脾胃病科就诊。
经检查排除了脑病、颈椎等病变,该院肝胆病脾胃病科主治医师金战勇诊断,刘婆婆是患上了“湿邪病”。金战勇介绍,最近像刘婆婆这样觉得食欲不振、浑身没劲的老年人有不少。清明节前后,江城持续阴雨绵绵,人们很容易患上“湿邪病”,主要表现为:人体脾胃受影响,出现食欲变差,腹胀不适,厌油腻;大便稀溏;舌苔白腻或厚腻;嗜睡、身体乏力、四肢沉重等症状,只需要对症调理即可。
如何缓解因湿邪造成的春困、食欲不振?金战勇提醒,首先要勤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跑步、太极、瑜伽等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第二调饮食,适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生冷及饮酒,可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等;第三避湿气,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此外,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拔罐都有很好的祛除湿邪的效果。如果仍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7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竹笋可以和豆腐一起吃吗
下一篇: 喝了啤酒能吃榴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