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鼻内镜手术术后的规范化治疗应该怎么做?

佚名 2023-06-22 03:14:58

鼻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就现在的医疗条件而言,鼻炎用药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鼻炎比较严重的患者,所以很多鼻炎患者会选择手术,但是鼻部手术之后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那么,一般鼻内镜手术术后规范治疗该怎么做呢?

1、规范化治疗重要性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只是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术后的随访和规范化治疗更是一项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环节。手术后不规范治疗或者随访不及时,往往会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出现新的病变或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增加经济上的负担。

2、术后需要随访多久

一般而言,鼻内镜手术后黏膜的再生恢复需要10周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鼻内镜手术后需要至少随访3-6个月的时间。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不良因素的患者黏膜恢复更慢,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甚至终身随访。

3、手术后的药物治疗

在术腔黏膜完全恢复之前,需要使用药物抗炎、促进黏液排出、鼻腔冲洗等治疗以便帮助黏膜恢复。

1、鼻腔冲洗:适当的鼻腔冲洗有利于清除鼻腔内陈旧性出血、结痂及分泌物,消除黏膜水肿,并加快纤毛摆动。

2、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鼻治疗,如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鼻喷剂等。

3、黏液促排剂:如桉宁蒎、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

4、其他药物: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因素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使用免疫刺激剂或免疫增强剂治疗。

4、手术之后随访时间

1、术后10-14天(鼻内镜检查:第一次清理鼻腔),过早清理鼻腔容易引起出血,太晚清理会影响术腔粘膜上皮化,本次随访主要清理术腔的分泌物和凝血块,并检查有无鼻腔填塞物残留。

2、术后3个月内,2-4周复查一次鼻内镜检查,并根据情况适当处理术腔的囊泡、痂皮等影响恢复的因素。

3、3-6个月,根据恢复情况,可3-4周复查一次。

4、合并哮喘的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随访。

5、再次强调复查的重要性,在黏膜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往上皮化恢复和息肉样变两个方向的变化,及时处理有利于黏膜向正常方向恢复。

5、术后正常不良反应

鼻内镜手术后一个月内仍然会有鼻塞、多涕、涕中带血等症状,这是手术后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紧张,之后会逐渐改善。

6、术后黏膜恢复阶段

1、术腔清洁阶段(术后1-2周):渗血在术腔内凝固,形成黑色血痂;鼻窦腔可能积聚粘稠分泌物并形成棕黄色痂皮;粘膜处于反应性水肿状态。7-10天后,反应性水肿减轻,分泌物减少,术腔较为清洁干净,显示出清楚的术腔轮廓。此阶段如果仍有积血或者分泌物,可以适当清理。

2、粘膜转归竞争阶段(术后3-10周):由于淋巴引流障碍,术腔黏膜再次发生水肿,以筛上颌窦、额隐窝和窦口周围最为明显。囊泡、小息肉和肉芽开始在粘膜缺损处生长。与此同时,黏膜再生和上皮化也在进行,与病变形成竞争性生长。这个时期是术后护理的最重要阶段。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处理,病变组织的生长就会不断扩大并阻碍上皮化的扩展。形成迁延性炎症,导致粘连、术腔和窦口缩窄及闭塞。

3、上皮化完成阶段(术后10周-6个月):术腔完成上皮化,实现良性转归。

7、鼻炎患者注意事项

1.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用白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2.可使用中草药预防,如受凉后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及时祛除“寒邪”,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等中草药。

3.早晨5点到10点,是花粉扩散高峰时间,最好不在户外久待。

4.及时更换、清洗床单、被罩,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过敏性鼻炎。

5.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脸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

6.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吸烟、饮酒鼻炎日常保健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而导致发病。

7.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或是使用空气过滤器,不要让鼻子太干燥。

鼻内窥镜的鼻内窥镜检查手术

在为患者检查的时候,传统的方式经常会为病人造成痛苦,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时病人可以坐位,也可以半卧位,医生将耳鼻喉内窥镜伸入病人口腔、耳腔、鼻腔内,然后仔细的检查所需要了解的部位,由于医用内窥镜照明好、清晰度高,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在、狭小、不能在额镜下直接窥视的结构。如中鼻道内的钩突、筛泡、上颌窦开口、嗅裂、鼻咽部咽鼓管开口、腺样体组织等。
传统的鼻腔检查方法已经无法再现代医学中进行应用,目前对鼻腔内部等疾病的检查主要依靠医用内窥镜来实现,而目前国外的视频内窥镜价格都昂贵,国内视频内窥镜其功能较少。鼻腔手术是属于小手术中一类比较复杂的手术,它做起来对技术和要求都非常的高。自鼻腔内窥镜面试以来对鼻腔手术有了新的飞跃。鼻内窥镜应用后可以深入到鼻腔深部从沟缝中切除息肉,达到临床治愈。 鼻内窥镜系统配有冷光源、摄像机和显示器,可深入到鼻腔内,使深藏在鼻腔内的一切病理改变清晰显示,其亮度相当于无影灯的20倍,3.5毫米的小孔可将病变组织放大500倍,整个过程视野清晰,一目了然,使手术达到更精细的效果,并可到达以前不易到达的区域。它将传统的破坏性手术,转变为在完全清除病变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患者痛苦。
这种功能性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诸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出血、鼻窦囊肿、鼻窦良恶性肿瘤等鼻部疾病,还可使一些以往必须经颜面部切口或开颅的疾病,经鼻内进路完成,其中垂体瘤、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恶性突眼等多种手术疗效优于脑外科和眼科的传统方法。
临床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鼻部慢性炎症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易造成血管性损伤,引发难治性鼻出血。过去由于出血点看不见,通常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方法, 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极大,且止血效率不高。现在,鼻内窥镜可在直视下直接找到出血点,通过等离子刀或电凝刀止血,彻底纠正了传统定位出血点的错误,从根本上改进了止血方法。 ⒈采用LED光源,白色LED光源,光源的照度在工作范围内达到300LUX以上,省去了笨重的冷光源,颜色接近于日光,使显示的图像更加逼真,降低成本、寿命更长,观察景物清晰,改变了传统鼻科医生采用的外在方式。这对于整天与“洞洞眼眼”打交道的鼻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就像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⒉视角大。6.2㎜(0°)、5.2㎜(0°)、4.4㎜(0°)、 6.2mm(90°),其带有四种不同直径和角度的内窥镜,医生可以对鼻腔、鼻窦做全方位的观察。
⒊分辨率高,无焦距限制,远近景物均很清晰。
⒋鼻内窥镜有放大作用。将鼻内窥镜从距观察景物3厘米处移动到1厘米处,可以使观察物体放大
⒌鼻内窥镜可以与摄像系统连接,使手术方法、术腔等情况完整地从监视器显示出来,有利于手术指导者、术者、助手观察。改变了鼻科多年来一人手术其他人都无法明视,学手术全靠自己“悟”性的弊端

关于鼻炎的微创手术的一些问题。满分求助。

首选医院:北京301医院或者北京同仁医院
微创手术,即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一、关于手术风险:
手术确实有风险,毕竟是全身麻醉,而且是靠近脑和眼,还有就是年纪大的问题。
1 全麻有意外,有极少部分人,注射完麻药之后就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2 手术的部位与颅底和眼睛非常近,只隔了一层像纸一样薄的骨板,手术中破坏相应的骨板后,有可能导致脑袋和眼睛疾病,重的有可能失明和颅内感染。
3 75岁,非常大了,手术风险相比年轻人,要高出十几倍,如果不是必须手术,还是不建议手术治疗。不过看来你这个症状是必须手术了。
4 上面那3个风险,是比较严重的,还有一些小风险,手术前主刀医生会给你详细说明的。

二、关于术后:
手术术后常规用药3个月,而且半年内,每个月应该到医院复查2-3次。
鼻内镜手术术后常规用药:
促排剂:仙璐贝口服液或标准桃金娘油,3个月
外用激素:辅舒良喷剂,3个月
抗生素:克拉霉素(大环内酯类药),小剂量(药品说明书中每日最低剂量的1/2),口服12周
冲洗鼻腔3个月。
一般想完全康复,怎么也得半年左右吧,因为手术后手术腔里那些受破坏的粘膜要慢慢生长,慢慢上皮化,这个过程需要很久。

三、至于术后护理,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准备好护理鼻出血的情况就行。
当天术后6小时内不能吃饭,不能喝水,6小时以后可以吃,但不能吃热的东西,手术第二天之后也就没什么太大限制了,只要少活动,少说话,减少鼻出血机会就可以了。
手术后,鼻腔会填一些填塞物,术后2-3天取出来。取完填塞物,患者就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了,只是每天必须得用药和冲洗鼻腔。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重点在你术后半年内的恢复。你术后如果不按常规用药,那手术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记得出院以后,每月复查2-3次,这个复查很重要的,可以清理你术后鼻腔内长出的囊泡之类的东西,还可以估计预后。
鼻腔的外用激素类喷剂辅舒良也非常重要。

祝早日康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6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