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手足口病不能轻视。那么,手足口病怎么护理?下面,和大道家园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足口病怎么护理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并且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要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如果是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通常治疗有以下几点: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口腔护理,适当退热,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板蓝根,清开灵,蒲地蓝等,口服希克劳,孚美等预防感染,多喝水。
手足口病不吃药能治愈吗如果手足口病的症状较轻,没有出现并发症,那么即便不吃药,在1-2周后患者也是能够自愈的。但是小孩在患有手足口病之后,身体部位以及口腔往往会有皮疹、疱疹等,非常难受,要注意对症进行护理。另外,手足口病比较严重,出现了并发症,那么则需要对症用药治疗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
第一、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以防交叉感染。
第二、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蒙脱石散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或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第三、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第四、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同时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第五、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正常情况,手足口病一般在一周内就会痊愈。痊愈后,爸爸妈妈们要多注意小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卫生习惯,让小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才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
我们要了解的是手足口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童疾病,一般多发生在5~7周岁的儿童身上,而且秋季和夏季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手足口病是因为孩子接触到了病毒,从而造成手部以及口中会出现疱疹,或者是造成肠胃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甚至会伴有高烧的出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护理已经生了病的孩子们呢?
作为宝爸宝爸的我们要特别注意患病宝宝们的体温,如果宝宝他们的体温过高,一定要想办法为宝宝们降温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起高烧那么就会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观察孩子们手心和脚心有没有出疹子,如果出了疹子千万不要去挑破让疹子慢慢的自己消失。
宝宝们的口腔由于出了疱疹,所以会感觉到非常的痛苦,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不喜欢吃东西,甚至不进食的状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脱水的现象,所以在护理宝宝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们补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除了护理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宝宝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应该做到勤洗手无论宝宝是回到家还是出门,以后都要对手部进行认真的清洗,一定要用杀菌的肥皂好好的清洗宝宝的手部,并且勤换宝宝的衣物和被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患上手足口病。总而言之一句话注意宝宝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也就会远离疾病。
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及护理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危及生命。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手足口病护理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危及生命。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手足口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每年均有暴发,南方地区每年流行两次,流行高峰分别为5月和10月。感染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较多,其中6月龄-2岁儿童的疾病负担最重。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的男女比例为1.6:1。
从手足口病监测显示,每年3月底开始,手足口病开始高发,到四五月份达到高峰。每年的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其中4~7月是全年第一波发病高峰期(主高峰期),9~11月是第二波发病高峰期(次高峰期)。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消化道传播),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也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是不是一定会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发病?
这个不一定,有的患儿可能只有一两个部位发病,也有的患儿全身都有症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发病区域一般比较明显。
手的发病区域集中于肘关节以下,一般多发于在手掌部位,手背也可发生,如虫咬状,多为针尖样的小泡,绿豆大小的疱疹,周围分界较为清晰,为独立水疱,水疱之间互不相连;足部集中于膝关节以下,特别多发于脚掌;臀部多发于肛门附近;嘴巴多发于咽峡部两侧或者软腭部位,多为化脓性疱疹。
典型症状:对称疱疹
疱疹: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当引起注意。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
发热: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注射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
特别强调:如果宝宝有过敏症状发作,不建议此时注射手足口病疫苗。因为,注射疫苗后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分不清是疫苗引起的过敏,还是原过敏症状发生反复。此外,过敏发作期间,宝宝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亢进,容易对外来物质过敏,发生疫苗过敏的几率要大一些。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 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被褥。
5.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6.如果在孩子的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发现疱疹,马上带孩子到附近的正规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
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手足口病相关用药
常用抗病毒药物:目前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片、罗昔韦?更昔洛韦片 、利巴韦林、罗乃韦?盐酸伐昔洛韦片和罗汀?泛昔洛韦片等。
辅助用药:维济?(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便秘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