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扇贝是发物吗

佚名 2023-04-26 13:55:14

扇贝是发物吗

扇贝又名海扇,是常吃的海鲜之一,具有鲜美的风味和爽口口感,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可以帮助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还对人体起到滋阴补血、补肾益中的作用,那扇贝是发物吗?具体知识介绍如下!

虾类、贝类等品类,对于不同的海鲜来说,其中所含的过敏源并不一样,所以如果吃了某一种海鲜过敏了的话并不意味着就对所有的海鲜过敏。

因此如果之前是对除了贝类之外的海鲜过敏的话,那么可以在吃扇贝之前做好过敏源测试,不过敏的话就是可以吃的,但如果之前就是对贝类反复过敏的话,那么就不建议再吃了。

如何挑选扇贝?

1、看色泽。新鲜贝肉色泽正常且有光泽,呈黄褐色或浅黄褐色;不新鲜贝肉色泽减退或无光泽,呈灰黄色或浅绿色。总之就是,比较亮,颜色好看的就是新鲜的扇贝,反之就是次扇贝。

2、闻味道。新鲜的扇贝无异味,不新鲜的有股酸味。

3、看手感。新鲜的扇贝手摸有爽滑感,弹性好,不新鲜的手感发粘,弹性差。

4、看形态。新鲜的扇贝口的上下会有肉凸出来,不新鲜的则会向中间缩进去。

总结:扇贝属于发物,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所以对于不同人群来说,吃完扇贝之后出现的过敏症状都是不一样的。

扇贝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不宜和水果一起吃。

扇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附有较多的鞣酸,假如吃完海产品后,吃水果,不仅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汲取,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构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扩展资料

贝类食用注意事项:

1、从声誉好的来源地购买双壳贝类,生贝类海鲜的零售者应该出示发货标签,证明捕捞于安全的海岸;

2、购买之后即刻冷冻,不能将贝类海鲜放入封闭的容器和自来水中,用防湿橡皮布将其包裹并放在冰箱的最底层。去壳的贝类应放置在密封的容器内,生贝类可以在冰箱存放2到4个月,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新鲜度和质量;

3、使得贝类海鲜远离煮熟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习惯,如勤洗手、用温水和肥皂洗菜板和案台;

人民网-贝类海鲜细菌多别生吃 吃海鲜注意九大禁忌

人民网-吃贝类有5禁忌 放心吃贝要“三步走”

扇贝吃多了会怎样 扇贝一次可以吃几个

1 扇贝吃多了会怎样

1、影响身体恢复

久治不愈、痛风患者不适合吃扇贝,本就不建议吃扇贝,若多吃更加不利于身体的恢复,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情。以及孕妇和产妇都要慎吃扇贝。

2、有损脾胃

扇贝性寒,一次性多吃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引起消化不良,可能出现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本身配脾胃虚寒的人群更要慎吃,以免加重身体虚寒引起身体不适

3、加重肝脏负担

扇贝中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都很丰富,一次性多吃扇贝,身体也不能全部吸收,会造成营养成分流失,还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机体功能。

4、食物中毒

扇贝中含有很多砷物质,不能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如果大量同食可能出现“砒霜中毒反应”,引起身体不适。若摄入一定维生素C食物,多吃扇贝就会加大中毒反应的概率。

5、食物过敏

扇贝是海鲜,过敏人群第一次多吃扇贝可能引起海鲜过敏反应,甚至加重过敏症状,出现红色风团、长小疹子瘙痒难耐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等。

6、感染病原菌

扇贝中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病原菌,如果扇贝清理不干净或烹煮不完全,而又多吃就更加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可能有感染肝炎病毒等风险。

2 扇贝一天吃多少合适一般正常成人一天吃50-100克,大约5-8个左右的扇贝比较合适。既能解馋、补充营养素,又不会因为太多而引起身体不适。另外,身患的人群或其他特殊人群应根据身体情况而定,最好慎食,尤其还是大量食用。

小贴士:

扇贝除了注意不能多吃,也要注意不是人人都能吃扇贝的。许多贝类是发物,有宿疾者应慎食,患有慢性疾病且长期不好转的人,另外皮肤病患者也不适宜吃海鲜类食品。贝类性多寒凉,此外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痛风病患者亦不宜食用。孕妇、产妇们也是要慎吃蒸扇贝,毕竟扇贝性寒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使得本来血虚的身体更虚弱了。

干贝是不是发物

不是,是凉性的。
1、干贝即扇贝的干制品,其味道、色泽、形态与海参、鲍鱼不相上下。古人曰:“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见干贝之鲜美非同一般。它是由扇贝的闭壳肌风干制成。
2、干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干贝含丰富的谷氨酸钠,味道极鲜。与新鲜扇贝相比,腥味大减。
3、干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能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据记载,干贝还具有抗癌、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