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中老年人会容易患这一类的疾病,高血脂患病原因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比如有的人平时饮食习惯不好就容易患高血脂,降血脂的方法也有很多。那么,降血脂有哪些误区?哪些食物降血脂效果好?
1、降血脂的四大误区
1.忽视胆固醇
很多人在降血脂的时候都会把甘油三脂的指标作为标准,其实这种只抓甘油三脂不抓胆固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胆固醇是血脂指标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指标需要降到比一般标准更低。
2.血脂正常就停止
不少人在血脂达到标准值之后就不要吃药,甚至是停药。其实当血脂降到期望水平,应继续按同等剂量服药,不要减药量。这是因为,影响血脂的原因有饮食、运动、代谢、遗传等,它们在人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水平。血脂升高时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药往往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所以,应该坚持长期服药。
3.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
我们必须对高血脂对人的血管潜移默化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但这并不代表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国外的研究证实,如果血脂过低,肿瘤的发生率就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日常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利于人们健康的。
4.过分害怕他汀类药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肝损伤副作用被过分渲染,因为这类病人临床中并不多见。另外,该类药物的另一种副作用横纹肌溶解,同样也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因为害怕这类副作用,就拒绝“持久战”,而降血他汀类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服用他汀类药物,只要定期观察血脂情况,尤其是在服用早期观察肝功能和肌肉情况,就能对副作用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遏止。
2、降血脂吃什么食物
1.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对血脂有作用的生物钾。钾进入血液后,能将血液中的油脂乳化,同时能有效地溶解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硬化斑块”,并将这些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达到降血脂、降低血黏度、净化血液、“清洁”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2.绿豆芽
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胆固醇食物,而在它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动脉内壁沉积。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3.玉米
我们都知道玉米还有多种物质元素,像是钙,镁以及维生素E等都是降血压的好帮手。
4.牛奶
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5.鸡蛋
过去认为鸡蛋含胆固醇量高,多吃易致冠心病。现已证实鸡蛋含有卵磷脂,能使人体血中胆固醇和脂肪保持悬浮状态而不在血管壁沉积,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为宜。
6.豌豆
豆类食品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素。每天中午吃半碗豌豆,能起到降低“坏胆固醇”的作用。
7.香菇
香菇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天然维生素的健康食品,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可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积,起到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8.黄瓜
黄瓜一定不能少。黄瓜一直都是降血脂的主要选择,因为它还有细纤维,可促进肠道腐败物质排泄和降低胆固醇。同时在黄瓜中,含有较多的丙醇二酸,这种物质更是有着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3、高血脂的症状
1、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可能会造成动脉粥状硬化。当体内血脂多余机体的需求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了脂质的吞噬细胞变形、积聚、沉淀,就会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中特有的泡沫细胞,并逐渐形成血管硬化和狭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脑梗塞
高血脂可能引起脑梗塞。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阻塞血管,当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就会引起脑梗塞。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
3、冠心病
高血脂还可能造成冠心病。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血管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
4、脂肪肝
高血脂可能引起脂肪肝。当血脂过高,超出肝脏代偿能力时,就会使大量脂肪在肝脏内沉积,极易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可能还会损害干细胞,造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5、听力下降
高血脂可能致使听力下降。高血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听力:1、高血脂引起内耳脂质沉淀,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进而引起听力减退乃至耳聋。2、高血脂使血液黏滞度增加,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内耳动脉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引起内耳微循环灌流发生障碍,进而影响内耳听力。
6、双目失明
高血脂甚至会造成双目失明。高脂血会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这种情况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在老年人,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7、痛风
高血脂是引发痛风的原因之一。临床研究显示,半数以上的痛风患者都伴有高血脂。一般患有高血脂的肥胖人群,不仅尿酸的产量增多,而且存在尿酸排泄减少的情况,极易引发痛风。
8、老年痴呆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刊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血脂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报警信号之一。对比分析发现,血液中脂肪物质神经酰胺水平升高与老年痴呆症危险上升之间存在极大关联。
9、胆结石
高血脂可能会导致胆结石的发生。许多资料提示,高血脂者和肥胖者的胆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和体瘦者。进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饮食,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呈过饱和状态,这是形成胆固醇结石的前提。
10、胰腺炎
高脂血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高血脂患者体内过高的甘油三酯如果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剩余未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脂肪酸呈很强的毒性,易损伤胰腺,引发急性胰腺炎症。
这个季节是养生最好时机了。降血脂:茶黄素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同时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高效降脂产品。(路远茶黄素)建议: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希望采纳
它由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组成。胆固醇有“好”或“坏”之分。“好”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坏”胆固醇一旦过量,就会逐渐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使血管的通道变窄,血流受阻,引起心肌缺血、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想要降低脂肪,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戒烟:吸烟会破坏心脏和血脂平衡。
拒绝饮酒:酒精会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坏”胆固醇的分泌。
运动: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方式。最好选择快走或慢跑。能走就不要坐车,能爬楼梯就不要坐电梯。
饭后散步:饭后散步40分钟,消耗多余的热量,这对控制血脂尤为重要。运动时要保证全身2/3的肌肉参与,持续40~60分钟为宜。强度在中低之间,可以微微出汗。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每天早上只吃一半蛋黄。鸡皮、鸭皮、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一个月内不宜吃超过一次。多吃葡萄,常吃生洋葱和大蒜,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最好在家自制柠檬水和橙汁。女性绝经后更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记住点菜的四个原则:少盖米饭,不要预先抹油的菜,如糖醋里脊、红烧鱼、三鲜等。吃之前先用勺子把油滤掉再吃。高血脂的人建议多点绿叶蔬菜,吃肉尽量选择瘦肉。
控制饮食,保持体重:维持血脂正常很重要。最好不要吃宵夜,睡前2~3小时不要再吃东西。如果你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感到饥饿,你可以吃几块低油苏打饼干,而不是选择碳酸饮料和甜点等。
每天喝一碗燕麦片:燕麦不仅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还能带来饱腹感,使人少吃不健康的食物。保护心脏和控制血脂会事半功倍。多吃五谷杂粮,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就会下降。除了燕麦片、糙米、全大麦、小米、全黑麦、全麦面包或饼干,全玉米是一种健康的全谷物食品。
警惕降血脂饮食的四大误区
过量主食
主食太多也不利于血脂的控制。因为不能吃肉,所以要多吃米饭、面条等主食来填饱肚子。人体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并转化为甘油三酯,时间长了也会引起高血脂。
选择不当
虽然不吃肉和鱼,但许多人喜欢吃坚果和零食,如瓜子、栗子、花生、核桃等。这些食物有的脂肪含量很高,有的经过油炸等工艺加工,脂肪含量很多。
超标总量
如果体内的“贪吃昆虫”一直在动,一会儿一小口,即使完全吃素,一天累积下来,摄入的总热量也可能超标。另外,长期吃素可能会造成营养缺乏或失衡,所以出现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吃素食
其实吃素确实有利于血脂异常的改善,但是单纯吃素并不一定能降低血脂。影响血脂合成和代谢的因素相当复杂,尤其是在胰岛素抵抗和脂肪代谢失衡的情况下。单纯控制肉类和胆固醇的摄入,可能会引起代谢紊乱,进一步升高血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3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见的性病有哪些类型
下一篇: 如何医治阳痿早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