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吃食用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佚名 2023-06-21 19:12:51

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也有很多分类,像卸妆用到的橄榄油啊,润发用到植物油啊,还有我们做饭用到的食用油等等。那么吃食物油有什么注意事项?平常在挑选食用油的时候有哪些小诀窍呢?小编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食用植物油的注意事项

①不要一次购买过多。植物油的精制油因工序增加,使抗氧化剂破坏多,更易氧化,故保存期短,至多不超过12个月。若发现久存油混浊、有哈喇味,则已酸败;若散发刺鼻的辛辣味,这是油中过氧化物增高的缘故。有的久存油还可发生霉变。上述变质的油均不可食用。

②切不可高温煎炸反复使用。因高温(150℃以上)不仅营养成分遭破坏,而且可使不饱和脂肪酸聚合成毒性较大的大分子化合物。

③炒菜勿放油过多。菜外包一层厚脂肪,进食后不易消化吸收,甚至可致腹泻等病症,另外菜肴用油过多,其他调味品不易渗入,影响味道。

④豆油不宜生吃。豆油一般仍用轻气油提取。若热锅烧开,则轻气油(有毒物)挥发掉;若生吃,则其中苯、多环芳烃等有毒物对人体有害。

⑤忌食生棉子油。因生棉子油含棉酚,食用过多可使人中毒。

⑥沸油炒菜不好。油烧到冒烟,温度一般超过200℃,这可使脂溶性维生素破坏殆尽,脂肪酸大量氧化,故油的营养价值降低,另外烫油还可使菜中维生素破坏。产生的过氧化脂质对人体有害。

⑦老年者不宜长期食用菜子油。因菜子油含40%芥酸。心脏病患者血液中每日接受少量被酶消化后的芥酸,可诱发血管壁增厚及心肌脂肪沉积,故心脏病患者忌食之。老年者心血管功能减退,故也不宜长期食用菜子油。

⑧不要偏食一种植物油,常更换可营养均衡。

⑨宜选精制植物油,因粗制油含有害物多,沸点低,烹调中油烟多,故对人体有害。

选择食用油的方法

食用油的质量主要表现:色泽、气味、透明度、滋味。

(1)色泽

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2)气味

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3)透明度

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4)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食用油里面总有“因油而异”的个别情况。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黄色至橙黄 色,麻油则是橙黄色或棕色。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是变 质的象征。花生油在冬天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的现象,鉴别时应有所区别。

食用油炸制后的注意事项

1.吃油炸食物时,我可以喝饮料吗?
你见过当你把油炸食物放入冰箱存放后的样子吗?如果你能想出那个画面,那么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当你把油炸食物吃进胃里,再喝冰镇饮料,会给你的消化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这是容易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原因。你可以用鲜榨果汁来代替那些不健康的饮料、尤其是橙汁会很好;啤酒其实你是可以喝的,因为它的原料是粮食,里面含有很多维生素B,可以帮助消化。但不能过量,它毕竟是酒精饮品,更不要喝冰镇的。
2.早、中、晚哪个时间段最不适合吃油炸食物?
如果你的上午会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那么你可以在早晨适量吃油炸食物,如果你吃得下去的话;晚上最不适合吃油炸食物,容易使热量储存成脂肪贴在你的身上,而且它们是坏脂肪,会贴在你的肚腩里和血管壁上;夜宵吃油炸食物就更不好了,容易导致胰腺炎、胆结石,长期如此吃,还会导致糖尿病。
3.我吃了大量的油炸食物,我应该怎么办可以让身体好一点?
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在16-24小时内不再进餐,用间歇断食来减少胃肠负担。另外,你可以尽量配合生蔬菜和水果来吃,减轻油炸食物的危害,热梨汁、橙汁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4.是所有的油炸食物都不健康吗?
一般来讲,是的。相对来说,日式天妇罗会稍微好些,它里面包裹着蔬菜,制作时使用的油温也比较低,但热量很高。
5.怎样吃油炸食物是相对健康的方法?
让你彻底戒掉油炸食物应该是不可能的,忍不住想要吃它们,那么你可以在制作油炸食品时,注意油的用量和油炸的时间—将油控制在刚好没过食物的位置即可,忌多,不要使用平底锅,平底锅的作用是油煎而不是炸;一次不能放进太多食物,可以分几次放入锅内油炸;油炸时间不易过长,控制油温很重要,油温过低或者过高的油温都会影响烹饪的质量;最后,不要反复用油,为了健康,就不要担心浪费这件事了。
6.吃油炸食物时,应该怎样健康搭配?
当你吃油炸食物时,当然需要多搭配蔬菜类来吃—西兰花、胡萝卜、菠菜是很好的选择;你还可以培养自己多吃水果的意识,比如猕猴桃、橙子,这些蔬菜和水果都是富含维生素的,相比较其他蔬果,更加适合搭配油炸食品来吃。另外,你也可以选择喝茶来祛除吃过油炸食物之后令你难受的油腻感。

核桃油怎么吃最好 核桃油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核桃油的营养价值极高,素来可以与橄榄油相媲美。每100克的核桃仁里面含有的脂肪大约为63克~76克,而其脂肪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甘油酯、亚麻酸以及油酸甘油酯,这些都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所以如果将日常所用的食用油替换成核桃油的话,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

核桃油怎么吃最好 核桃油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炒菜:将核桃油与其他食用油按照1:4的比例进行混合烹炒。在炒菜的时候,控制温度在160度以下,这是因为高温会使核桃油中的脂肪酸失去营养功效。

凉拌:在凉拌黄瓜、菠萝、水果沙拉的时候,可以将核桃油直接倒入里面搅拌,不仅香气浓郁,而且营养丰富。

冲饮:将核桃油直接倒入牛奶、酸奶、蜂蜜、果汁中混合一起饮用,别有一番滋味。

调味:将核桃油添加在做好的汤、面、馅等食物中,作为调味料,可以使营养更加的多元化。

添味剂:可以直接将核桃油作为像番茄酱一样的添味剂在吃面包等食物的时候,蘸着吃,不仅味道浓郁,而且营养还非常的丰富。

核桃油的食用禁忌

幼儿在食用核桃油的时候注意量。例如6个月的幼儿一般每天吃5毫升左右,6~12个月大的每天吃10毫升,1~3岁的每天吃15毫升。

核桃油在保存的时候,需要密封冷藏保存,并且要避免光线直射。

核桃油的保质期一般在18个月左右。

吃油多了对人有害,如果不吃油会怎样。

油吃多了,对身体没有好处,相反油吃多了对身体有以下危害: 1,容易导致肥胖: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 2,易患心脏病、脑中风:吃油多,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会造成动脉硬化,最终还会形成血栓。 3,容易引生癌症:饮食中脂肪总量低可减少罹患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风险。 4,吃进胃里的油脂过多,胆汁也会相应增加分泌,一些有害菌可将胆汁分解转化为某种致癌物。 因此,建议不要吃太多的油,在吃油的注意事项: 1,不要将油高温加热至冒烟才下菜。 2,炸油不要多次重复使用,一般用过3次后就应该弃掉不用。

自榨花生油要注意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吃到食用油,而且在这么多的食用油中,有的人是非常喜欢吃花生油的,但是也有自己制作的花生油,因为花生油是非常容易慈安放的,如果不好好存放的话,一样会变质,俺么到底自榨花生油要注意什么?防止花生油变质的措施有哪些?
1、自榨花生油注意事项
自榨花生油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选取的花生要没有发霉,因为发霉的花生含致癌物黄曲霉素,花生也最好选取颗粒比较饱满的。还有就是刚榨出来的油可能没有超市买的油那么清澈,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这样最后榨出来的油才会更好看。
专家提醒。花生油保存一年后无混浊,无异味还可以食用,但要尽快食用。家庭食用花生油若保管不当,很容易引起变质,变质的花生油食用后对人的肠胃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
2、防止花生油变质措施
1、选择花生油的储存容器。油多时可选用陶瓷缸,尽量减小容器的口径;油少时可选用不透光的深色的玻璃瓶。油装满后,应密封瓶口,使油和空气隔绝,防止食用油氧化变质。勿用金属或塑料瓶(桶)盛装食用油因为金属分子和塑料中的增塑剂,能加速食油的酸败变质,导致黄曲霉素超标。
2、储存的容器应放置在阴凉、避光、干燥、温度低的地方。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能促使油脂的氧化和加速有害物质的形成。储油的容器应尽量减少与空气、阳光的接触。
3、储存花生油要防止高温。储存温度以10℃---15℃为最好,一般不应超过25℃,夏季不宜储存,应尽量购买新鲜花生油,经常食用新鲜油。注意食油内不能混入水分,否则容易使油脂乳化,混浊变质。也可按40:1的比例往油中加入热油,可起到吸收水的作用。
4、防止花生油的氧化变质。食用油较多一时吃不完时,可选用花椒、茴香、桂皮、丁香、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少许加入油中,以延缓或防止食用油的氧化变质。除选用有色小口玻璃瓶储存外,其余的容器储存期以半年为宜,最长也不应超过一年。
花生油容易被氧化,它保存的时间越长,它的营养物质就越容易被流失,所以大家应该尽早使用,避免变质。
3、花生油的功效与作用
延缓衰老
花生油含有多种抗衰老的成分,可以延缓脑功能衰老的作用,尤其是花生油的胆碱,对于改善人体的记忆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用花生油作为日常食用油,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保护心脑血管
花生油里面含有三种保护心脑血管的成分,它们分别是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β-谷固醇。实验证明这几种成分对于降低血小板聚集、治疗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美容肌肤
花生油中的维生素E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成分,对于保护皮肤,防止其皲裂老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