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前天在买菜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两条腿没有力气,几乎迈不开步子来,正好路边有个石凳,他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会,起身后再走路,觉得双腿又有力气了。老王认为可能是最近走路太多,累的,也没太在意。
1.小中风需及时就诊
哪知道今天早上,他的两条腿又不听使唤了,而且这次再怎么休息都没缓过来,送到医院看急诊。医生说老王中风了,并且告诉他,前天的情况属于小中风,如果当时能及时看病,早些用药预防,也许中风就不会发生了。
2.小中风致双下肢乏力
引起双下肢乏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例如腰椎病、低钾血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中老年人尤其应该警惕的是小中风所导致的双下肢乏力。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中风在医学上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是指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60分钟内完全恢复。由于缺血的部位不同,小中风患者可有肢体乏力、麻木、眩晕、头晕、复视等不同的表现。
4.需警惕患者小中风
虽然小中风发作时症状较轻,但是小中风无论发作次数的多少和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都预示着患者有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度危险,是中风的超级预警信号。有小中风史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据统计,小中风的患者有1/3会发生脑卒中,其中50%的患者,中风发生在小中风之后的两天内。
5.中老年人预防小中风
所以,中老年人一旦有老王那样的短暂双下肢乏力的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明确乏力的原因,如果确诊为小中风,应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以防中风的发生。
小中风患者日常注意!如果过度疲劳、情绪波动太大、用力过猛、乱吃食物等等都是可能会导致小中风深入发现下去,在已经确诊了有小中风后,希望患者能够好好休息,日常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一直受到情绪的波动,日常要能够吃一些健康而有营养的食物。
小中风形成后是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的,如偏瘫、单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很不明显的,而通过积极准确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有些还可以再次回到工作岗位。
小中风属于高复发而且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科学准确地用药,出院后也要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病变,并定期到医院检查。
中风之前往往有一系列先兆症候可供人们发现:
①一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钟后又能恢复。这是颅内血流量减少,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因为,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枝,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
②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
③扭颈手麻征。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作为进展性完全性脑卒中的一种先兆。
⑤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等症状,这表示有可能发生血性中风。
⑥有50%的老年人发生鼻出血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这是因为老年人鼻腔粘膜多已发生形态和机能变化,趋于萎缩并发生扁平上皮化,鼻腔的毛细血管扩张,脆性增加,当血压升高或脑内血管未曾破裂之前,鼻腔血管中的某一条便会先期破裂,引起鼻出血。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如果发生了鼻出血,有可能会在1-6个月内发生脑卒中或脑溢血。
⑦高血压患者如出现眩晕,其中风的发生串要比未出现眩晕者高出16倍。所谓眩晕,即头昏眼花,感觉自身和周围物体在旋转。
⑧频繁哈欠也是脑中风的信号。本来,打打哈欠是小事一桩,尤其是睡眠不足时。但中老年人若频繁打哈欠,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往往是脑中风的先兆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67.5%以上。由于脑血管发生硬化,管壁弹性降低,管腔变得狭窄,大脑血流量也随之减少,致使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频繁的打哈欠,这种现象常是脑中风的先兆。
有人研究发现有70%的脑中风患者,于发病前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因此,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时,切不可粗心大意,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多食蔬菜、防止便秘,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⑨“小中风”是脑中风的危险信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它是指短时间内的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症状发生迅速,消失也快,通常持续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不等,并在24小时内缓解。该病发作有轻有重,轻者一年数次,重者一日数次,一月数十次。其症状可分为两类:
——颈动脉系统缺血所致,一侧手足无力、麻木、不自主的肢体跳动抽筋,轻偏瘫,半身感觉障碍,单眼黑蒙或一时性失明,说话吐宇不清或失语、面麻、舌麻、流口涎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所致,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耳鸣或突然耳聋,走路摇晃,视物飘动,有浮沉感,或突然倒地。
作为一个医生,我猜你说的是不太严重的中风吧。轻微中风是指轻微脑梗塞以及轻微的毛细血管出血,一般上了岁数的人容易出现,具体症状为肢体口唇面部麻木、头晕、头痛、口齿含糊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吞咽障碍、口角歪斜等等症状,虽然症状较轻,后遗症不大,但为了防止再次出现中风,可以服药来调理身体,我也是比较了很多药,觉得通心络在调理中风方面比较合适,它的功效主要是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用来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痛、心慌、自汗或言语不清、肢体功能障碍等中风症状,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病、中风后遗症、胸痹病等效果较好。个人觉得如果出现中风,还是服药调理比较好,也是对自己负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中药治疗月经不调
下一篇: 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