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是一种由于感染念珠菌引起的疾病,它主要的表现是导致黏膜、皮肤和内脏等感染。口腔念珠菌病是口腔感染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害,还会出现口干、味觉减退等症状,那么,口腔念珠菌病传染吗?口腔念珠菌病怎么治疗?
1、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
1、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
白色念珠菌为一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组织中和分泌物中均能产生假菌丝,本菌为革兰氏阳性,2~3μm×4~6μm,延长的芽生细胞极似菌丝,故名假菌丝,假菌丝在结节处形成芽生孢子,有时在末端形成厚壁孢子,酵母菌属均不形成真菌丝。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女性私处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的毒素具有相当于病毒的磷脂酶-A型的活性,以本菌的混悬液注入动物静脉中可致死。因此,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与疾病力有密切关系。在健康带菌者中,唾液含菌量低于200/ml,因此,一般镜检法不能直接查见涂片中的病原体。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上皮有较强的粘附性,这是它致病作用的“立足点”,此种粘附性依靠上皮细胞表面的甘露糖甙蛋白部分,作为细胞的表面受体而发挥其粘附作用,因此,可破坏糖甙蛋白或相似结构物的都能抑制粘附的发生,这对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途径。
2、宿主的防御功能
人类血清中含有一种抗真菌的成分(血清因子),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在新生婴儿(1~3个月)体内就存在,但较母体为低,6~12个月时可达到成年人水平。故半岁前,特别是未满月的婴儿,最易罹患口腔粘膜念珠菌病。此外,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有消化及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功能。
3、药物及其它因素对机体防御力的影响
皮质类固醇激素(SH)的滥用,常引起念珠菌感染,SH能减弱网织内皮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抗体形成;另一方面SH又能增加真菌活动能力,增强真菌的毒性,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药物都有上述性能,因而造成了真菌繁殖扩散的条件。
广谱抗生素可造成菌群失调(如口服四环素20天以上,可有2%~3%的患者发生菌群失调),破坏人体消化道内细菌和真菌的平衡状态,能抑制有抗真菌作用的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和能合成维生素B族的细菌的生长;维生素B族的缺乏,也可导致细胞氧化作用的辅酶受抑,使组织抵抗力降低,因而有利于真菌生长。
4、宿主的全身性疾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如胸腺萎缩)、接受较大量X线照射、无γ-球蛋白血症,以及影响免疫功能的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淋巴瘤、何杰金病、白血病等,都容易并发念珠菌病。血清铁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念珠菌病病因之一,这可能是缺铁而引起机体酶系统异常(铁是细胞氧化还原过程的有关酶如过氧化酶、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而造成免疫功能的缺陷。
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爱狄森病、脑下垂体功能低下者,均易患念珠菌病。
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亦有人认为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所致。
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常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
5、其它因素
环境因素和工作条件均与白色念珠菌发病有关,如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工作,易于发生皮肤念珠菌病。慢性局部刺激,如义齿、正牙器、过度吸烟等,均可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因素。接触传染,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在产院婴儿室中,病原菌可来源于产妇的女性私处,使初生儿发生鹅口疮。由于产妇女性私处的感染,20天内的新生儿发生皮肤念珠菌病的也最多。
2、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本药系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它药物,病变在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龙胆紫水溶液
龙胆紫液在1∶10万的浓度时,仍能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口腔粘膜以用1/2000(0.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但药物染色后,不宜观察损害的变化。市售1%龙胆紫醇溶液,因刺激性大,不宜直接用于婴幼儿口腔粘膜,但可用于皮肤病损。
(3)洗必泰
洗必泰有抗真菌作用,可选用0.2%溶液或1%凝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也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其中亦可加入适量去炎舒松,以治疗口角炎、托牙性口炎等(可将霜剂涂于基托组织面戴入口中)。以洗必泰液与碳酸氢钠液交替漱洗,可消除白色念珠菌的协同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
2、抗真菌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
本药属四烯类抗生素,1mg相当于2000U,宜于低温存放。不易被肠道吸收,故多用于治疗皮肤、粘膜以及消化道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局部可用5万~10万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也可用含漱剂漱口,或制成含片、乳剂等。儿童(1~2岁)口服10万U/次,每日3次;成年人口服50万~100万U/次,每日3次。本药的抑菌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释放钾,从而引起细胞内糖原分解中止而失去活力。口服副作用极小,偶尔有引起恶心、腹泻或食欲减退者。疗程7~10日。
(2)咪康唑
本药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局部使用的硝酸咪康唑的国内商品名达克宁。除抗真菌外,本药尚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散剂可用于口腔粘膜,霜剂适用于舌炎及口角炎,疗程一般为10日。
(3)克霉唑
为合成广谱抗真菌剂,毒性较大,口服后吸收迅速,4~5小时血液中达到最高浓度,并可进入粘膜和唾液中。本药能影响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使真菌细胞膜缺损,内容物溢出而导致真菌死亡。成年人每日口服3次,每次0.5g,日剂量最多3g。本药的副作用主要为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可影响肝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故目前多使用局部制剂。
(4)酮康唑
为国外70年代后推荐使用的抗白色念珠菌新药,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疗效快,口服吸收2小时后达到峰值,通过血循环达到病变区。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200mg,2~4周一疗程。并可与其它局部用的抗真菌药合用,效果更好。对于皮肤、消化道等口腔外真菌病也有明显疗效,目前在国外已代替二性霉素。本药不可与制酸药或抗胆碱药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3、综合性治疗
对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舌质红、口臭、尿黄、便秘等心火上炎或胃热夹湿见证者,可服用“口炎冲剂”(见单纯疱疹一章)。
除用抗真菌药物外,对身体衰弱,有免疫缺陷病或与之有关的全身疾病及慢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常需辅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注射转移因子、胸腺素、脂多糖等,补充铁剂、维生素A;以及多次少量输血等。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以14日为期,过早停药易致病损复发。而肥厚型(增殖型)的疗程应更长,有报道可达3~4个月,疗效不显著的白色念珠菌性白斑,应及早考虑手术切除。
3、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
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表示,得了口腔念珠菌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这样治愈疾病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4、长期口腔溃疡的原因
(1)进食失调
经常口腔溃疡患者应注意平时饮食中存在的营养失衡。如果身体经常缺乏铁、叶酸、锌、维生素B2等,极易导致反复口腔溃疡。
(2)遗传因素
口腔溃疡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虽然不是100%的口腔溃疡会遗传,但通过调查的患病率的人口,它可以发现,口腔溃疡在一些人中都着遗传基础。此外,因为它不受年龄、地域、性别等的限制,该病的患病率很宽。
(3)精神的影响
如果是经常承受心理、社会等因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发生。临床常见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考试压力、工作疲劳、睡眠不良等均可成为引起口腔溃疡的病因。
(4)内分泌失调
妇女和妇女在妊娠期月经周期中内分泌失调是造成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但这只是一个猜测,并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雌激素水平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
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但是其实并不一定只有那些艾滋病患者才会感染,普通的人也是会患有这种疾病。不过如果经常有不洁的性行为,也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的,那么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症状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症状 艾滋病在窗口期也会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如果口腔目前出现不适感,建议及时到医院抽血检查真菌,确诊出现念珠菌,建议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涂抹,然后再口服氟康唑治疗,你的情况要确定是否有感染艾滋病。建议至少12号以后去做好HIV抗体确定。
有不干净的性生活的话需要注意的,可以到医院化验检查排除的,多吃维生素的食物,不要喝酒吃生冷辛辣海鲜的东西,多喝水,预防好感冒的有利于健康。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性生活和血液。目前的途径基本上不会感染艾滋的,再说了目前六周检查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艾滋感染。
艾滋病在窗口期也会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如果口腔目前出现不适感,建议及时到医院抽血检查真菌,确诊出现念珠菌,建议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涂抹,然后再口服氟康唑治疗。一般艾滋病如果要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情况下。已经说明身体免疫力是比较差了的。这个并不是艾滋病的典型症状的。要确定是否有感染艾滋病。建议至少12号以后去做好HIV抗体确定。不要用症状去猜测。
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怎么办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真菌感染。在新生儿中多见于损害黏膜有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状,用棉签可擦去露出下面充血的黏膜。有些人长期口服抗生素,舌部、嘴唇、口角等部位,吃东西后感到刺痛、口干、有烧灼感。配戴活动假牙的患者晚上睡觉依然戴假牙入睡,假牙没有清洁和浸泡造成假牙压迫的黏膜广泛发红形成红斑,舌乳头也会萎缩,舌质变红,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角会引起双侧口角皮肤和黏膜皲裂、湿白糜烂,张口疼痛或出血,口腔白色念珠菌病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
艾滋病患者由于本身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容易出现口腔真菌机会性感染,其中以白色念球菌最为多见。患者一旦合并真菌感染,首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避免艾滋病原发疾病进行加重,同时需要根据白色念球菌的耐药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需要注意,艾滋病患者一旦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则容易合并肺部食管以及外阴部的真菌感染,一般建议常规进行筛查,以避免漏诊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
1 免疫功能低下很多人都属于念珠菌的携带者,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表现出来,在人体免疫力出现急剧下降时就会导致菌类大量增生,出现症状,6个月的而新生儿免疫力较低,并且新生儿出生时容易在阴道感染念珠菌,这也是鹅口疮最高于新生儿的主要原因。
2 药物滥用当下人群,多种药物滥用很是常见,其中抗生素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的滥用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下降,也会出现菌群失调,出现口腔念珠菌病属于其中之一病症。
3 营养不良维生素B对念珠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在长期营养不良时,体内维生素B浓度极低,细胞内氧化作用的辅酶活性受抑制,组织免疫力下降,可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严重时还会合并其他感染疾病。
4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亦有人认为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所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牙龈肿痛怎么办
下一篇: 慢性鼻炎会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