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那么坐骨神经痛艾灸哪里?坐骨神经痛的艾灸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艾灸方法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的内容吧。
1、坐骨神经痛艾灸取穴
环跳穴:站直,臀部用力,其最深的地方中央即是环跳穴。艾灸该穴位有祛风化湿,强健腰膝之功效,主治腰腿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秩边穴:患者取俯卧位,胞肓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三寸处即为秩边穴,艾灸该穴位可舒筋活络,强壮腰膝,主治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膀胱炎,生殖器官疾病,痔疮等症。
委中穴: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艾灸该穴位可开窍醒神,舒筋活络,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小便不利,遗尿,小腿疲劳,肚子疼痛,
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
2、坐骨神经痛艾灸方法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遇阴雨寒冷天气加重,喜暖畏寒,身重舌苔薄白,脉紧弦。
艾灸疗法: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轮流选取患侧阴陵泉,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是,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悬钟,昆仑穴等穴位施灸。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3、瘀血阻滞的艾灸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日久,痛如针刺,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夜间疼痛加重,或有外伤史,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艾灸疗法:患者俯卧或侧卧,轮流选取患侧三阴交,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是,
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穴,飞扬,悬钟,昆仑穴施灸。
功效:通经活络止痛。
4、坐骨神经痛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悬灸秩边,重灸,每次10-20分钟;悬灸环跳穴,每次15-25分钟,每日一次,五到七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时选择有病一侧的环跳穴重灸。悬灸委中穴,每次10-20分钟,以感觉温和为度,活力不可过强。
5、辅助治疗坐骨神经痛
每天用拇指指腹按压肾俞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有理气镇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坐骨神经痛。
6、锻炼护理方法
1.抬腿,平躺于地板上,双臂置于两侧。轮流抬起每个脚后跟,使脚后跟抬离地面10到20厘米,与此同时,腿保持伸直状态。坚持,直到不舒服为止。重复5次。
2.沿墙滑动,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下滑,蹲伏,膝部弯曲约90度。从1数到5,然后上滑。重复5次。
3.抬高臀部平躺在地板上,屈膝,使得脚平放在地面上。然后抬起臀部,胃肌绷紧,与此同时挺直背部。重复5次。
4.俯卧在地上,腹部贴地,头部和两腿同时有节奏地往上翘。亦可采取仰卧位,头部和两腿贴地,有节奏地把腹部向上挺。每天早晚坚持15~30分钟。
5.空拳轻捶臀部可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和吸收,从而缓解坐骨神经痛。
常用艾灸位置:
1.阿是穴
阿是穴就是指疼痛的部位,也就是哪里疼痛就艾灸哪里,这也叫阿是穴局部艾灸,且在调理疼痛类毛病时作用尤其明显。 阿是穴一般是随病而定的,多位于病灶的附近,但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故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穴,“有痛便是穴”。
阿是穴(痛点)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
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
2. 腰冷痛艾灸位置
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配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阳陵泉、委中。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3.腰酸痛艾灸位置
症状:腰部以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配穴:膈俞、气海俞、志室、三阴交、太冲。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4.肾虚腰痛艾灸位置
症状:腰部以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偏肾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偏肾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配穴:关元、命门,肾俞、太溪、然谷。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5.艾灸要注意什么 ?
经期女性、热性体质、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宜艾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在艾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者冰水,便于排毒通络。
4.在艾灸后的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者洗澡。
5.如果是使用艾灸条直接灸,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烫伤,最好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如果使用艾灸盒,则可以自行操作。
坐骨神经痛最常见诱因就是椎间盘突出刺激了神经根,引起了坐骨神经疼痛,多发于腰4 5及腰5 骶1。这种疼痛是一种放射性疼痛,多发于单侧,可以从腰部放射至臀部、大腿和小腿以及足部。若疼痛反复发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或出现跛行。
坐骨神经出现疼痛时,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刺痛、烧灼痛、或者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像串电一样的放射痛,所以一定要重视。
预防坐骨神经痛发作,适当的运动不能少
日常生活中,低强度的活动和锻炼,会对坐骨神经痛、腰痛有很好的康复效果。
但是大多数患者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当出现疼痛减轻的时候,觉得多休息,不能多动,不敢幅度太大,生怕疼痛再次发作。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运动,关节和肌肉往往会僵硬并失去力量。即使疼痛减轻了,也会影响病情下一步的康复。
而经常锻炼就会加强肌肉的力量,并防止椎间盘进一步突出。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加,而关节也变得更加灵活。在大多数情况下,疼痛也得到缓解。
所以为什么医生都会建议在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康复锻炼,比如适当的进行拉伸练习,可以使肌肉张力正常化,并使神经更加灵活。
对于腰突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以做以下几种拉伸锻炼:
(1)空蹬自行车
找一张床或瑜伽垫,取躺位,平躺之后双臂放在身体两侧腿部做出空蹬自行车的动作,动作不能太快,一次持续30秒左右就可以。
(2)扶墙摆腿
找一面墙,双手扶墙,保持站立姿势,向身体的外侧进行摆腿动作,尽量将腿部摆到最大的限度,注意摆动双腿的时候,脚部不能着地。
(3)后仰挺腰
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插腰,腰部尽力后仰,一组15次。
除了这3种,最常见的锻炼法还有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这些锻炼的细节在往期文章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往前翻翻看。
改善坐骨神经痛,这两个穴位也很关键
1、承山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由于坐骨神经痛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所以此时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可以疏通因两条经络不通气血淤堵的情况,可以达到通则不通的目的。
位置:位于小腿后方正中处,在足跟用力上提时,腓肠肌下方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承山穴
方法:刺激承山穴可采取按压法,用拇指指腹按住承山穴,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然后放松再按压,反复持续,每次10分钟,每天5次,除了采取按压法,也可以选择按揉法来刺激承山穴。
2、阴陵泉穴
阴陵泉为筋之会穴,如筋骨出现问题,先取本穴,后取其它穴位。
位置:在小腿外侧,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刺激阴陵泉穴除了可以采用与承山穴相同的按压法和按揉法之外,也可以用艾灸法。
方法:通过悬灸的方法,对准阴陵泉穴,距离皮肤表面约2-3厘米,以皮肤的感觉温和无灼痛感为度,每次灸上10分钟左右,以穴位局部皮肤有红晕即可。每次睡前一次,每周3次。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1)晚上睡的床尽量选择硬板床
(2)避免弯腰提或扛重物
(3)定期锻炼,尤其是加强背部和腹部的肌肉训练,同时也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4)避免不良站姿、坐姿、睡姿。良好的姿势有利于缓解腰背部压力。
(5)避免久坐,需要长时间坐姿的人群,如长期伏案人员,建议每工作半个小时,起身活动几钟。
总结:
坐骨神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一根神经,一般先表现为腰痛,开始腰痛比较轻,慢慢就会发展为后背、外臀部、大腿和小腿的放射性疼痛。但是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一般来讲通过积极的治疗,如针灸、手法等,症状都会减轻,另外在治疗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通过锻炼来巩固,进而加快病情的康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5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炒菜时味精什么时候放
下一篇: 女人哺乳期可以吃味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