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是非常常见的植物,秋天时经常会不经意的在身上看见它。不要小看这种常见的植物,别看它随处可见但是小小的它却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苍耳不仅有着祛风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苍耳还有着除湿止痛治疗风湿痹痛的功效。
1、肌肉酸痛
在日常生活中会肌肉酸痛,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生活。肌肉的酸痛是因为风寒阻滞筋脉导致肌肤表面酸痛,这是在风湿中属于较轻的了。
2、关节疼痛
腿关节、膝关节会有麻木、疼痛、不能受力的这些症状的,这已经是风寒湿邪由表入体,到达关节骨头。这种的就是比较严重的了。
苍耳有着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风湿的表现是身上的酸疼,非常的痛苦,肯定都花了很多钱,在多处治疗过的。苍耳子治疗风湿的做法是比较简单的,并且花不到什么钱。
可以将新鲜的苍耳子摘回,将新鲜的苍耳子碾烂成糊状,将新鲜的苍耳子糊在身上疼痛的地方,如果是皮肤表面疼痛就在疼的一片都糊上,30分钟后用卫生纸轻轻搽干净。
苍耳子有这解表、祛湿、通络的功效,在表面敷,可以祛除身体皮肤经络的风寒湿邪。要注意敷苍耳子后不要吹风,不要见水,那样会加重风寒湿邪。在身上有创面口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引起感染。
苍耳子自身就有祛风湿的功效,如果为了让效果更好、更快,可以配伍其他药物一起使用,苍耳子可以配羌活、威灵仙一起治疗风湿邪气。
1、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成品形状:
1、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体轻质坚。破开后内有双仁,肉黄白,具油性,味微苦,刺坚焦脆,微有香气。去刺后碾碎(或捣碎)呈碎粒或饼状。
2.炒苍耳子表面焦黄色
炮制作用:1、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生苍耳子以消风止痒力强。常用于皮肤痒疹及其他皮肤病。鼻渊头痛,风湿痹痛。且炒后质酥刺焦,易于去刺和煎出有效成分。
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07例,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余均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未见复发。
【中药规格】:来源只一种,一般不分等级,以粒大、饱满、色绿黄者为佳。
【药材性状】:纺锤形,两头尖,形似枣核。灰绿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两枚较粗的刺,基部有果柄痕。质硬而韧,体轻。皮较厚,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纺锤形,一面较平坦,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气微香,味微苦。
【 成分 】:本品含苍耳甘、脂肪油、生物碱、苍耳醇、蛋白质、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甘类物质有显著降血糖作用;煎剂有镇咳作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肺炎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过100g可致中毒,主要症状为头晕、嗜睡、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并出现黄疸、肝肿大、肝功障碍、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重则呼吸、循环、肾衰竭而死亡。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应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主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疹瘙痒,疥癣麻风。
【药材用法】: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附药 苍耳草
为苍耳的茎叶。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可调和作羹,如苍耳叶羹。又可用于麻风、疔毒、诸症。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本品散气耗血,不宜于虚人。
1. 治疗苍耳子每日120~150g, 水煎, 分3~4次内服(治疗106例);或每日用鲜干苍耳子、叶60g, 水煎, 分3~4次内服(治疗4例).共治疗110例急性患者, 其中1例服药后发生呕吐而未用, 其余109例均获治愈, 治愈率为99.1%.平均治愈天数为5天.【新中医1984;(9): 18】
2. 治疗泌尿系感染苍耳子250g(炒焦), 加水600ml, 煎取药汁400ml, 再加红糖100g, 1次服用, 小儿用量酌减.治疗28例, 痊愈20例, 好转6例, 无效2例.【内蒙古中医药1991;10(2): 11】
3. 治疗腰腿痛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 每次用2~4ml于痛点注射, 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治疗腰部扭伤坐骨、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 总有效率为89%.一般3~5次奏效, 最快者注射一次后即减轻.对急性腰部扭伤或疗效较好;对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 疗效不稳定.【中草药通讯1972;(2): 50】
4. 治疗腮腺炎苍耳子加水煎服, 每日4次, 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3g, 1~2岁5g, 以后每增加2岁即增加5g, 14岁以上30~45g.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 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烂敷患处.有合并症者配合其他疗法处理.【江西医药1961;(10): 31】
5. 治疗疮疖苍耳子、牛蒡子、生大黄、金银花蒲公英各9g, 土茯苓30g, 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连服4~8剂.治疗疮疖30例, 均获得良好效果.但不适用于糖尿引起的疮疖.【湖南中医杂志1976;(5): 55】
6. 治疗牛皮癣苍耳子15~24g, 防风9~12g, 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9~15g, 丹皮9g.温水浸泡1小时, 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钟, 连煎2~3次, 取汁350~400ml, 分3次口服, 每日1剂.治疗牛皮癣26例, 治愈14例, 显效5例, 无效7例.一般服药20剂即可控制.【中医杂志1983;(12): 42】
7. 治疗寻常疣、扁平疣苍耳子10g, 浸泡于75%酒精50ml内, 密闭7日, 取液备用.用棉球蘸药液涂抹患处, 每日数次.寻常疣用药10日、扁平疣用药7日, 多于停药15~20日疣自行脱落.治疗104例, 痊愈98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9.1%.【新中医1992;(5): 22】
8. 治疗下肢溃疡苍耳子60~120g, 炒黄研末, 生猪板油120~180g, 共捣为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 加开水4000ml 冲泡, 静置1 小时后吸取上清液)洗净疮面, 揩干后涂上药膏, 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 夏季3天更换敷料.【江苏中医杂志1966;(3): 37】
9. 治疗脚癣苍耳子30g, 微捣, 明矾、苦参、蛇床子、黄柏各15g.加水600ml, 煎至500ml, 过滤去渣, 再加入沸后约40℃的温水10倍, 于临睡前洗脚20分钟, 连洗3次为1疗程.若症状未消失者, 宜在半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中医杂志1964, (4): 13】
10. 治疗苍耳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各10g, 渗液多者加枯矾10g.上药水煎, 滤液熏洗患处, 每日3次.治疗50例, 皆愈.【陕西中医1990;(2): 81】
11. 治疗急、慢性鼻炎a. 苍耳子30~40 个, 轻轻捶破, 放入清洁小铝杯中, 加麻油30g, 文火煮开, 去苍耳, 待冷后, 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鼻腔, 每日2~3次, 两周为1疗程.鼻炎207例, 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 余均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 未见复发.【新医学1972;(10): 51】
b. 苍耳子、辛夷、千里光、鱼腥草各150g, 薄荷精3~4滴.制成浓缩液500ml, 加防腐剂苯甲醇 6%(约 3g), 分装入滴瓶内备用.每天滴鼻8 次.治疗279例鼻炎患者, 其中急性鼻炎82例, 显效率 48.8%, 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 有效率 69.2%;93例, 显效率60.2%, 有效率89.2%.【新医学1971;(10): 21】
12. 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a. 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 每次3~5g, 日服3次, 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g), 每次1~2丸, 日服3次, 连服2周, 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6;4(2): 85】
b. 苍耳子碾成粉末, 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 将其沉淀的细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 压成片剂, 每片重0.5g(相当于原生药1.5g 左右).每服2片, 每日3次, 连服2周左右.治疗典型单纯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而无并发感染者65例, 结果有良效者23例, 好转者11例, 无效者13例, 此外, 18 例结果不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6;(2): 85】
13. 副鼻窦炎苍耳子1 000g, 辛夷180g, 金银花60g, 菊花60g, 茜草60g, 蜂蜜240g.先将苍耳子及辛夷分别碾碎, 混同金银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锅中煎熬, 约4~5小时, 将药汁倾出, 再加水继续煎熬, 共计4次, 然后去药渣, 将所有药液混合加热, 至药汁已浓, 沸至起大泡时, 加入蜂蜜搅匀, 约得药汁600ml.最后装瓶贮于冰箱, 或加入2%~3%的苯甲酸钠以防腐.成人日服 3次, 每次5ml, 3~4周为1个疗程.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个疗程, 无效则停药.治疗37例, 对合并慢性上颌窦炎及慢性筛窦炎者均有疗效, 有效率为87%~90%.【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7(2): 123】
14. 治疗牙痛
a. 苍耳子6g, 鸡蛋1个.苍耳子焙黄去掉壳, 研为细末, 与鸡蛋和匀, 不放油盐, 炒熟食之, 每日1次, 连用3剂.治疗顽固性牙痛50 例, 除2例无效外, 其余均1次止痛, 3剂痊愈, 长期随访, 未见复发.【新中医1974;(4): 46】
b. 苍耳子、玄参各15g, 水煎服.治疗顽固性牙痛19例, 治愈18例, 好转1例.【浙江中医杂志1977;(3): 26】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于《本经》。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的果实。分布全国,各地都有野生。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晒干。炒去硬刺用。
、【苍耳】
苍耳子油做法
原料
芝麻油
方法/步骤
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芝麻油,最好是选用纯芝麻油,小伙伴们购买的时候要稍加注意哦。
2接下来我们将泡好的苍耳子,用小锤子轻轻敲死,油和苍耳子的重量比例是10:1哦。
3然后我们将泡好的苍耳子和芝麻油放入锅中,小火煎炸,在油炸过程中我们不断翻动苍耳子,使他们受热均匀。
4后,等到油开始沸腾,苍耳子变脆,看到苍耳子的次有些微微变黑,这个时候我们就出
锅,将苍耳子捞出,等到油变凉,用过滤网将残渣过滤,然后装小瓶子备用。
注意事项
1:选用纯芝麻油。
2:油和苍耳子的重量比例是10:1哦。
3:油变凉,用过滤网将残渣过滤,然后装小瓶子备用。
苍耳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片不明显浅裂,顶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或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脉,侧脉弧形,直达叶缘,脉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6毫米,有或无花序梗,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顶端尖,有微毛,有多数的雄花,花冠钟形,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宽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几不增粗,长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或全部无毛;喙坚硬,锥形,上端略呈镰刀状,长2.5毫米,常不等长,少有结合而成1个喙。瘦果2,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苍耳的功效与作用
苍耳根:用于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症、痢疾。
苍耳茎、叶:苦、辛,凉。有小毒。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用于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疔疮毒肿、崩漏、麻风。
苍耳花:用于白癞顽癣、白痢。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散风湿、通鼻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入药治麻风,种子利尿、发汗。
苍耳的用法用量
茎叶捣烂后涂敷。
苍耳的食用禁忌
1.忌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同服。
2.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苍耳有毒吗
苍耳子中毒,严重的造成死亡。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心率减慢、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多汗或无汗、嗜睡或烦躁不安、瞳孔扩大等;严重者肝肾检查有损害,肝大、黄疸、广泛性出血,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家畜食后也引起中毒,尤以猪和牛为多。症状有抑郁、怄气、脉搏急速、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以致死。
全株有毒,幼芽和果实的毒性最大,茎叶中都含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其中毒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种仁和子叶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可损害心、肝、肾及引起出血。中毒原因主要是误食苍耳果实或幼苗(误为豆芽)。若要作为药用,请去看医生,并严格遵照医嘱。苍耳中毒的潜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异,一般为2~3天,快者4小时即发病。例如,直接吃生苍耳子者食4~8小时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4小时发病,食幼苗者1~5天发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8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腿部减肥操如何进行,白领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