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分】白芥子含芥子油苷,内有白芥子苷。还含脂肪油、芥子碱、芥子酶及多种氨基酸。
【现代药理】
(1)白芥子小剂量能引起反射性气管分泌增加,而有恶心性祛痰作用。
(2)白芥子粉能使唾液分泌,淀粉酶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胰液的分泌,大量催吐。
(3)白芥子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白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白芥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肤充血、发疱。
【性味与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胃经。
【传统功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整粒敷穴位。
【注意事项】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服。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
【临床应用】
(1)面神经麻痹:取白芥子适量,用开水洗净,舂细,加开水调成糊状,涂患者面部,以注射针头刺破患侧颊黏膜,涂少量白芥汁。注意事项:在涂药6~8小时后涂药面部变紫褐色,严重时起水疱。此时,应将药除去,如水疱破裂可按一般外伤处理。停药半个月左右,皮肤即恢复正常。保护患者角膜,可涂眼膏、戴眼罩。患者面部应保暖。治疗15例,均在3~11天全部治愈。
(2)淋巴结核:白芥子20g,狼毒10g,百部、乌梅各15g。共研细末,米醋适量调匀,敷于患处。先后共敷3次,第1次敷7天,第2次敷5天,第3次敷3天,每次间隔3天。本方如有局部起水疱不必处置,令其自行吸收。皮肤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治疗淋巴结核42例,均获良好疗效。
(3)产后尿潴留:白芥子5g,泡于30℃温水中搅拌成泥状,外敷小腹膀胱胀满部位,10~15分钟。治疗22例,效果显著,均自行排尿。
(4)膝部肿痛(鹤膝风):将白芥子(或黑芥菜子)60g,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烧酒调成糊状,包敷患处。治疗2例,均获痊愈。
(5)关节疼痛:白芥子适量,晒干研为细末,用沸水调成糊状,药温在40℃左右时均匀敷病变关节周围。超出病变部位2~4cm,药膏厚度约1cm,1小时后剔除药膏,用温水洗净皮肤,隔2天换1次药。病程长者1周1次。药膏外敷超过1小时,部分患者局部皮肤发红,自觉有灼热感,个别病例2天后局部有痒感,停药后自行消失。治疗患者100例,痊愈(疼痛消失,恢复到发病前劳动力)68例,好转(疼痛缓解,但未完全恢复劳动力)28例,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4例。总有效率96%。
(6)乳腺纤维囊性病:白芥子60~120g研细末(1次量)装人消毒纱布袋内,用温水外洗乳房患处,再用生姜汁涂患处皮肤,将纱布袋敷盖患处,以绷带固定。3天换1次药。同时,内服中药汤剂,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白芥子15g(后下)。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用药。待经止后停药,作为1疗程。白芥子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患者,一般3~4疗程即可治愈。
(7)男性乳腺肥大症:散结汤(含白芥子、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随症酌情加减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治疗22例,治愈16例,显效5例,无效1例。
(8)肺结核空洞:白芥子研为极细末,加醋拌成糊状,放于直径3~4cm的膏药上,依次贴于下列穴位上(对称贴):结核(大椎旁1寸半)、风门、肺俞、心俞、肾俞。每隔4~5天1帖,每次贴1穴位。当局部有烧灼感时取下膏药,继之局部可出现小水疱,不宜贴得过久。治疗患者44例,其中显效15例,好转13例,无变化14例,恶化2例。其中痰检38例,阴转4例。
(9)风寒型感冒:白芥子末适量,将药填脐内,以热水袋隔水熨之,取汗。
(10)支气管哮喘:白芥子、吴茱萸、麻黄各15g,生姜汁适量。将3味药共研为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用姜汁调敷脐孔,用胶布固定,2日换1次,6次为l疗程。
(11)腰痛、四肢关节痛:白芥子50g,研末,用凉开水调湿,加醋调成糊状,摊于干净的布上,覆盖患处,3小时后取下,3~5日1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10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心理研究发现:多彩卧室可提升儿童智力
下一篇: 山竹是酸性还是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