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地瓜是什么

佚名 2023-05-02 11:58:51

地瓜是什么

“地瓜地瓜,我是土豆”,这句台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很多间谍电影里面都用地瓜来作为身份的暗号,那么地瓜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一种瓜类水果吗?就像西瓜,还是一种蔬菜呢?就像南瓜,还有的人认为地瓜就是红薯,其实在国内的北方和南方地瓜有相同的名字,却是不同的东西,在北方地瓜是指的红薯,而在南方,地瓜其实是指的豆薯,当然多数人叫它地瓜,所以一般地瓜都是指的南方的豆薯。

简介

地瓜,又被称为豆薯、凉薯、凉瓜、白地瓜、葛瓜、土萝卜,属豆科,豆薯属,是一种草藤本植物,我们通常食用的是其块根,多分布在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中国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栽培量比较多。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

特征

形态扁圆,有点像放大版的大蒜,表皮一般淡黄色偏白,有少许根须,还会带一些泥土,皮较薄,剥开表皮,里面的肉质洁白如白纸,味道脆爽多汁,带些许泥土味,但十分美味,非常解渴,即可生吃当水果,也可以当成菜凉拌食用,甚至还可煎汤,味道十分鲜美。

价值

地瓜营养价值极高,但是价格很低,其富含蛋白质、糖类、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豆薯黄酮和皂甙元的成分,可以生津止渴、解酒消暑、治疗大便燥结、另外对于降低血脂、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而且凉薯种子中还含有一种抗肿瘤蛋白,因此其药用价值也很高。

红薯是什么

红薯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很多人都只是吃过红薯,却不了解红薯,你知道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吗?是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1
红薯是什么
红薯最早在明朝后期由陈振龙经菲律宾传入我国福建,是一种味道甘甜,一年生的旋花科草本植物,它隶属于番薯,其形状呈长圆柱形,果实生长于地底下,是块根植物,其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通常以黄色、白色、紫红色居多,而且品种多样,口感多数粉干,饱腹感强,是以前闹饥荒的最好作物,到现在而言,则是最为养生健康的主食之一。
2
红薯是地瓜吗
红薯也叫地瓜。
有的地方称红薯为地瓜,但除了地瓜这个称呼以外,红薯还有很多其他的别称,像:甘薯、朱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山药、红苕、阿鹅等。因为红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栽培,而不同地区的人引起方言不同,对红薯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叫法。
3
红薯是发物吗
红薯不是发物。
医学上所说的发物,通常指的是带有刺激性,能诱发人体某些疾病的食物,常见的有鸡蛋、牛肉、虾蟹等,这些食物中鸡蛋含有异体蛋白,能构成过敏源,诱发人体过敏,而虾蟹中含有组织胺,可通过血管直接引起人体变态反应,诱发皮肤病,另外有的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对常吃的大米、小麦、玉米等都可产生过敏反应,不过目前并没有证实红薯能诱发人过敏或其他疾病,因此红薯不属于发物。
4
红薯是水果还是蔬菜
红薯是蔬菜。
水果是指多汁,味道为甜味和酸味,食用后营养丰富但能促进消化的植物果实,一般以生吃为主;蔬菜则是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植物或菌类,而红薯含有的淀粉较高,吃起来虽然味道甘甜,但口感干粉,不易被消化,其多数品种需煮熟才能食用,通常做法为:蒸、煮、烤、炒等,一般不可生吃,因此红薯是蔬菜类而不是水果类。
5
红薯是热性还是凉性
红薯性平。
红薯既不是热性也不是凉性,是性平的食物,对于一般健康体质的人群均可食用,在食物搭配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需注意的是,红薯淀粉高,纤维素高,不宜多吃,否则容易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地瓜的别称是什么

地瓜别称甘储、、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

番薯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

据科学家分析,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马铃薯的100倍;糖、钙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

每100g鲜薯块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9.5g,脂肪0.2g,磷20g,钙18g,铁0.4g。这些物质,对促进人的脑细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延缓智力衰退和机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日本卫生部已将其列为食疗的重要食品。

扩展资料: 地瓜(红薯)的食用禁忌

1、忌空腹食用

由于红薯中含糖较多,空腹食用时,容易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易引起腹部不适。另外,其所含纤维较多,容易引起腹胀和排气增多。

2、不宜生吃

因为生红薯中淀粉的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人体很难消化。同时,在煮红薯时,还应适当延长蒸煮的时间,这样更加有利破坏红薯中所含有的“气化酶”,吃后才不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反胃、排气等不适感觉。

3、因人而异

以下几类人群尽量少吃红薯:一是有草酸性肾结石的人,因为红薯含有大量的草酸盐。二是慢性胃病、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溃疡的人不要食用红薯,防止引起吐酸水和烧心感,使病情加重。三是脾胃虚弱的人不要食用红薯,防止引起腹部不适,甚至腹泻。

4、不能带皮吃

因为红薯皮中含碱较多,食用过多会引起胃肠不适。呈褐色或有黑褐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吃,因为这种红薯已经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感染,人食用后易造成肝脏损伤,并引起中毒。

中毒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头痛、高热、气喘、抽搐、吐血、昏迷,甚至死亡等。

5、适当食用

红薯中的氧化酶和粗纤维在肠胃中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人腹胀、打嗝,严重影响人的消化功能,而且红薯吃多了可产生大量胃酸,引起腹胀、反酸、胃痛等。

--番薯

人民网--红薯味美 食养有道

地瓜是什么?

2011年地瓜是什么东西?
地瓜简介:
1、地瓜的生长周期
2、地瓜是怎样长成的
3、地瓜的护理
4、怎样储藏地瓜
5、地瓜的产量
6、地瓜的价格
答得好的加50分!
提问者:
wewegre
-
魔法师
四级
最佳答案
地瓜,就是红薯。
红薯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倭瓜、甜椒、胡萝卜、金花菜、苋菜、荠菜、苤蓝、芥菜、西红柿
、大葱、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红薯叶,即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在我国,城市超市里见不到有红薯叶出售,农民收获红薯后将红薯叶,连同茎一起丢在地里,或用作喂牲畜的饲料,这是非常可惜的。红薯叶的吃法很多,这里略做介绍。选取鲜嫩的叶尖,开水烫熟后,用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其外观嫩绿,能令人胃口大开。还可将红薯叶同肉丝一起爆炒,食之清香甘甜,别有风味。此外,还可将红薯叶烧汤,或在熬粥时放入。日本市场有罐装腌制的红薯叶小菜出售,我们也可加盐将其制成咸菜、小菜,供佐食用。
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它膳食加以补充。比如,把牛奶和红薯同时食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
红薯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