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新型人造蛋白带来更好癌症疗法(得了乳腺癌,请好心人帮忙)

佚名 2024-06-06 19:43:18

新型人造蛋白带来更好癌症疗法

2016年08月22日讯 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组丹麦科学家报道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人造蛋白质。从长期来看,这些结果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癌症和糖尿病疗法。

大自然创造了一系列的蛋白质,它们以多种形式出现,并且在我们的身体里有许多功能。它们是身体主要的、最坚硬的功能建筑模块。例如,其中一些蛋白质为我们的肌肉提供力量,而其他蛋白质则确保我们的细胞接收信息。

尽管这种自然多样性,在过去的20年左右,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科学兴趣来创建人造蛋白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药物开发机会的刺激。

现在,来自南丹麦大学(SDU)、哥本哈根大学和奥胡斯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报道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人工蛋白质。

自然界最小的构建模块

人造蛋白质是由自然界最小的构建模块制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组研究人员成功地把所谓的寡核苷酸(短DNA分子)与肽(小蛋白)结合起来。这些肽彼此有效地相互缠绕,形成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SDU的Jesper Wengel教授说:“我们把三个构建模块压到一起,并设法使它们形成一个蛋白质仿制品。”

他认为,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将肽压迫在一起,是可能的。这为测试无数新的组合方式开辟了道路,可以创建具有新功能的人工蛋白,大自然本身不能制造它们,但我们需要它们。”

人工蛋白质有更长的寿命

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教授Knud J. Jensen解释说:“当你采用这种人工蛋白进行研究时,能更好地控制蛋白的性质。当你正在开发新的、蛋白质为基础的药物和酶时,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在体内的寿命非常短,这是人工蛋白质可以改善的一个关键参数。”

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这些人工蛋白质可以用来治疗一些主要的疾病,如癌症或糖尿病。

第一个人工蛋白在90年代研发的

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以化学方法,制造类似于天然蛋白质的蛋白质。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开始制造一种人工蛋白质,与天然蛋白质有着完全不同的化学设计。

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合成分子LNA(锁定的核酸),这是在近二十年前由SDU的Jesper Wengel和Poul Nielsen开发的。

LNA促成了生物科技公司Santaris Pharma的成立,最近由世界上最大的制药企业罗氏公司收购。今天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使用LNA。

得了乳腺癌,请好心人帮忙

  治疗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 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3.1)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3.2)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4).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根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①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②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③单发性病灶;④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⑤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②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 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编辑本段化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
  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时候有必要服用中药真情散来配合,这样才可以弥补化疗的不足,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化疗的意义 (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作为术后或复发时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 2.术前化疗的方法 (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 (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术后辅助化疗
  1.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 (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 (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 (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 (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2.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
  乳腺癌饮食
  乳腺癌病人饮食原则: 1、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乳腺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乳腺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故《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扶正补虚的总则指导下,对乳腺癌病人的食疗应做到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正如《内经》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失之偏颇,则有害无益。 2、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 乳腺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3、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民间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实验已证实其对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药。另外,根据《美国流行病学期刊》最新发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年妇女,尤其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后,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些人参,对防治和康复很有益。(参见《益寿文摘》2009年第4期)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赤、文 海带
  蛤、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食物,包括桑椹、猕猴桃、 芦 笋、南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 (3)肿胀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荠、鲫鱼、塘虱、鲛鱼、泥鳅、黄颡鱼、田螺。 (4)胀痛、乳头回缩宜吃茴香、葱花、虾、海龙、抹香油鲸、橘饼、柚子、鲎 【 忌 】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等发物。
  盘点:预防乳腺癌的食物名称及说明
  乳癌发病率虽高,但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治疗乳腺增生,注意膳食,就会减少乳癌的威胁。 所谓提前预防胜于治疗,现在就推荐几项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食谱。 经典预防食物(一):大豆+大白菜 大豆含有的植物型雌激素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雌激素的产生,而雌激素过高乃是引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证明,常吃豆粉的一组老鼠患乳腺癌比例较未吃者低70%。此外,大白菜含一种叫作吲哚-3-甲醇的化合物,能使体内一种重要的酶数量增加,帮助分解过多的雌激素而阻止乳癌发生。 经典预防食物(二):亚麻 其中包含了植物雌激素,能有效地降低体内雌激素的负面影响。亚麻谷物是个不错的选择,或选择两汤匙的亚麻籽油调匀。 经典预防食物(三):黑覆盆子 含有多酚,天然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经典预防食物(四):椰菜和甘蓝芽 有助于形成无机盐,抑制肿瘤的生长。
  编辑本段晚期乳腺癌止痛良方
  1.药物治疗。(1)首先应考虑阿斯匹林、扑尔息痛等普通镇痛药。这些药物多数足 阿斯匹林
  以止住患者的疼痛,尤其定时服用,可避免疼痛的发生;(2)一般镇痛药无效时,可用杜冷丁和吗啡等麻醉剂,最近国家已对使用此类药的剂量有所放松,可有效地止癌痛。 2.手术治疗:手术止痛法是切断那些向大脑传递疼痛刺激的神经通路。做法是脊神经根切断术或脊髓束切断术。手术后,疼痛消失,冷热感和压力感也随之消失。手术时,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 3.神经阻滞止痛:将药物注入神经或神经周围,阻止神经传导疼痛。局部麻醉剂加皮质激素应用于暂时止痛,酚和乙醇注射后,止痛时间可延续较久。 其副作用是患区失去一切知觉。 4.针灸:针刺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5.注意力分散法: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把注意力分散、转移到其他方面,而不去注意疼痛。这种方法有时能止住最剧烈的疼痛。 6.皮肤刺激法:运用摩擦、温度变化、加压等方法刺激皮肤,使皮肤神经末梢兴奋起来,以使痛感受到阻滞而减轻。
  编辑本段乳腺癌会遗传吗
  子女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如果父母任何一方在遗传物质上存在着缺陷,都有可能传给子女。现在已证实,遗传性的乳腺癌的发生与这些遗传物质上的缺陷是相关的,存在遗传物质缺陷的人容易患乳腺癌,所以,乳腺癌就是通过遗传缺陷的传递而传给下一代的。在白种妇女中已经发现了这样的遗传缺陷,携带这样缺陷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所以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检测这些遗传缺陷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
  编辑本段高强度化疗不能改善乳腺癌的预后
  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Manfred Hensel博士指出,以往研究发现P53和Her2/neu是乳腺癌常规治疗的预后因素。而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乳腺癌患者传统化疗预后差。为此,研究人员从1992年起开始研究自体血干细胞移植辅助的高强度化疗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常用临床参数如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其他几个常用实验室指标,包括激素受体水平和肿瘤分级,以评价乳腺癌预后。另外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肿瘤的分子指标,令人惊呀的是,常规临床参数的预测价值低于现代的分子指标。 Hensel博士认为,高强度化疗将来可能用于P53和Her2/neu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而其他乳腺癌患者则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案如:抗体治疗、肿瘤疫苗和细胞治疗。
  编辑本段男性会患乳腺癌吗
  乳腺疾病正向城市男性逼近,男性原本并未发育的乳腺现在人群中出现了乳房肥大、乳腺肿块、乳癌症等。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早期患病易被忽视,加上许多男性对乳腺疾病非常淡漠,认为只有女性才会在“那里”生病,绝不相信自己也会像女人一样有问题。 不要以为乳房类疾病是女人的“专利”,其实男人也同样会发生乳房类疾病。 乳腺疾病正向城市男性逼近,男性原本并未发育的乳腺现在人群中出现了乳房肥大、乳腺肿块、乳癌症等。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早期患病易被忽视,加上许多男性对乳腺疾病非常淡漠,认为只有女性才会在“那里”生病,绝不相信自己也会像女人一样有问题。当真有问题时,通常是到医院外科看,从不懂乳腺专科也向男性开放。 至于为何近年都市男性也会患此病,大多数专家认为,导致男性乳腺疾病与内分泌异常、放射性损伤、慢性疾病长期服用含药物不无关系。如患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的男士,因长期服用含雌性激素类药物,令自身乳腺肥大。又如现代男性在饮食上吃含高脂、高蛋白类海鲜多、烟酒刺激多、性行为过滥等原因,也是造成体内性激素发生改变的原因。 在各类男性乳腺疾病患者中,年龄从30—80岁不等,而男性乳癌变病人的特点是年龄大、病程长、愈后差;其早期症状甚至以增生方式呈现。医生提醒:男士们对自己身体这部分不要轻视,当自己乳腺出现边界不清,质地较硬的肿块、乳头产生瘙痒、湿疹和退缩症状,应马上到医院诊治,并停止过量服用某些含激素药物。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男性乳腺病尤为重要.
  编辑本段母乳喂养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据国外媒体Reuther''s Health 的报道, 哺乳的母亲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福利, 就是让得乳腺癌的机会下降约30%。这个研究发现,只要母亲曾经哺乳, 不管哺乳多久或是期间多长, 都能够达到降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虽然原因不明, 但是初步的统计结果发现哺乳的母亲真的比较不容易得乳腺癌。 美国小儿科医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建议新生儿应该哺乳至少长达6个月, 新生儿的身体更强壮, 营养也更均衡, 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第一件事, 比起将来花大钱上安亲班补习英文, 相信更为有效, 况且现在又发现能预防乳腺癌, 值得各位准妈妈深思。
  编辑本段乳腺癌术后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1.乳腺癌宜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 2.手术后,饮食调养可以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促进身体康复。如山药粉、糯米、苡仁、菠菜、丝瓜、海带、泥鳅、鲫鱼、大枣、橘子、山楂等。 3.放疗时,饮食宜食用甘凉滋润之品,如枇杷、梨、香蕉、莲藕、胡萝卜、海蜇等。 4.化疗时,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现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气养血之品,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番茄、粳米、白扁豆、灵芝、黑木耳等。 5.乳腺癌晚期,除上述食品外,还可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鲫鱼、蚕蛹、及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 6.乳腺癌患者应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洋葱、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
  编辑本段预防乳腺癌的生活常识
  1、避免使用利尿剂: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这些都对乳房健康不利。 2、改变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 3、经常按摩乳房: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画约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很有好处。 4、穿稳固的胸罩: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 5、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6、试用热敷: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用热敷袋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疼痛。如果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效果会更好。 7、防止肥胖: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8、用蓖麻油敷胸:蓖麻油含有一种能提升淋巴细胞功能的物质,这种淋巴细胞能加速各种感染的复原,去除疼痛。方法是:将蓖麻油滴于折成四层的棉布上,让其沾满蓖麻油,但勿过湿,以免四处滴流。将此布敷于乳房上,盖一层塑胶薄膜,再放上热敷袋。将热敷袋调至你能忍受的热度,敷一小时即可。 9、切忌滥用药:有的人胡乱吃些消炎药或是药素类药来止住乳房胀痛,这是错误和危险的做法,因为乳房胀痛不能使用局部性的类固醇消炎剂。
  编辑本段乳腺癌的治愈率
  据美国疾病检测中心统计指出,该病的早期治愈率可高达97%,进展期后治愈率却只有40%左右,引诊断时病期更是影响乳腺癌预后最主要的因素。而我国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乳腺癌病人就诊时的病期相对偏晚,术前偏晚的III、IV期病人的比例约为30%,而同期美国约为15%。乳腺癌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发现,可能手术单一治疗就解决问题了;不必再应用副作用很大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病期越晚,治疗越加困难。

中科众安 | 科学家们在抗肿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我整理了科学家们近年来在抗肿瘤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doi:10.1038/s41586-019-1228-x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基因STING(干扰素基因的刺激子)的一小片段或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关键。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基序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药物,来抑制引发自身免疫性障碍的人类机体未知免疫反应。

STING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能在人类和其它动物机体中发送免疫反应的信号,文章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LPLRT/SD的蛋白质基序,其是STING蛋白质末端附近的短链氨基酸序列,在开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抵御病毒感染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TBK1是一种与多种疾病发病相关的蛋白激酶,比如额颞叶痴呆、某些癌症和诸如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Li表示,我们在蛋白质STING中鉴别出了一种短链序列,其能够招募并激活TBK1,从而开启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

【2】Sci Rep:重磅!一种新型药物或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有效抵御肿瘤攻击

doi:10.1038/srep25311

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庆应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刺激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一种用来治疗血液障碍的药物或有望帮助阻断多种类型实体瘤的生长。这种名为5-aza-CdR的药物当前被用来治疗会诱发白血病的血液障碍,其能抑制DNA甲基化,从而抑制酶类对基因组DNA进行化学修饰,诸如这样的修饰会改变控制多种关键细胞功能的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生长和生存等。

如今有些研究发现,诸如5-aza-CdR的甲基化抑制剂还能被用来治疗其它类型的癌症,这些效应或许归因于药物能再度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但其中所涉及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是很清楚。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Yoshimasa Saito及其同事开始通过研究阐明药物5-aza-CdR的工作原理,首先他们评估了5-aza-CdR对肠癌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结果发现,该药物能够抑制大约三分之一的肿瘤进行生长,而且接受该药物治疗的小鼠相比没有接受治疗的小鼠而言机体中肿瘤的尺寸趋于更小。

【3】Sci Immunol:新方法或能重新激活T细胞来有效抵御癌症

doi:10.1126/sciimmunol.aap9520

近日,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或能重新激活因抵御癌症而耗尽的T细胞的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Immunology上。文章中,研究人员阐明了烯醇化酶1(enolase 1)水平的下降对T细胞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绕过该影响给机体免疫系统“充电”。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有时无法有效抵御癌变的肿瘤组织,因为当肿瘤浸润性的淋巴细胞(TILs)攻击肿瘤组织时常常会失去能量,疲惫的T细胞或许就无法有效杀灭癌细胞,从而就会使得肿瘤组织不断增殖,研究者认为,T细胞或许会因饥饿的肿瘤细胞夺走葡萄糖而变得“无精打采”,这项研究中,他们就找到了一种新方法来克服这种问题,从而让TILs能够有效攻击癌症。

【4】Nat Cell Biol:鉴别出帮助机体抵御癌症的特殊“染色体扫描仪”蛋白

doi:10.1038/s41556-019-0282-9

近日,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修复人类DNA严重损伤的一种新型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研究者指出,细胞中的这种特殊“扫描仪”能够决定无瑕疵的DNA修复过程是否被开启。

对于DNA的严重损伤而言有两种基本的修复系统,但仅有一种修复系统是无瑕疵的,如果该系统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就会增加DNA损伤后机体患癌的风险;我们都知道,BRCA基因的突变会诱发遗传性的卵巢癌和乳腺癌。研究者Anja Groth教授表示,我们阐明了细胞开启修复严重DNA损伤的“完美系统”(flawless system)的分子机制,其能够保护机体免于癌症发生。

【5】NEJM:个体化癌症疗法或帮助抵御肿瘤对靶向药物的耐受性

doi:10.1056/NEJMoa1508887

靶向作用驱动肿瘤生长的遗传突变的药物为多种严重癌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很多时候,肿瘤都会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而且肿瘤经常是通过产生新的突变来促进耐药性的出现,这就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开发更有潜力的药物来克服耐药性的肿瘤,近日一项发表在NEJM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者就利用多种不同的靶向疗法检测了肺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进化情况,当耐受性促进第三代靶向疗法的开发时,新的突变就会恢复癌症细胞对第一代靶向疗法的反应。

Alice Shaw博士说道,对于很多使用第一代抑制剂药物复发的肿瘤患者而言,比如克里唑蒂尼,更多潜在且具有选择性的新一代抑制剂疗法或许对于治疗患者更为有效,然而对新一代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癌症经常会对并不是那么强大的抑制剂产生耐受性,而且通常是通过产生新的突变来促进对新一代抑制剂的耐药性,而对老一代的抑制剂变得敏感。

doi:10.1080/2162402X.2019.1608106

利用免疫细胞刺激身体攻击肿瘤的癌症疗法,可以通过一种增强其功能的分子得到改善。对老鼠的研究发现,改进后的疗法产生了强大的抗癌免疫反应,导致了肿瘤缩小。初步实验表明,这种分子对人体细胞有类似的作用,并可能促进癌症治疗的成功。这种被称为LL-37的分子是人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有助于杀死有害的细菌和病毒。

近日,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它还影响免疫细胞,增强它们的功能。特别是这种分子增强了特定细胞的功能,这些细胞负责启动被称为树突状细胞的靶向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已被用于癌症治疗,因为它们可以触发其他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肿瘤。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取患者自身细胞的样本,在实验室特殊条件下培养,然后再注入患者体内。这一过程成本高昂,而且由于难以制备足够数量的树突状细胞而受阻,这些细胞具有用于治疗的正确特性。

【7】PNAS:抗肿瘤细胞如何治疗神经胶质瘤?

doi:10.1073/pnas.1821442116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脑肿瘤,通常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有关。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发现的主要EGFR突变,称为EGFRvIII,用大约20年前由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开发的抗体mAb806进行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这种抗体如何作用于突变的EGFR,从而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该研究发表在PNAS期刊上,为癌症的新疗法铺平了道路。该工作的结果表明,与先前认为的相反,mAb806可用于治疗许多携带EGFR突变的肿瘤,而不仅仅用于特定突变。此外,科学家已经证明,即使EGFR未发生突变,也可以对其进行治疗,以使其对mAb806治疗敏感。 “这一发现奠定了抗EGFR联合治疗与抗体和激酶抑制剂的合理基础,而不是”盲目测试“它们,正如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IRB巴塞罗那分子模拟和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负责人Modesto Orozco说。以前的研究报道,mAb806识别通常隐藏的EGFR区域。在携带EGFRvIII的某些肿瘤中,已经除去了一半的受体,使得该区域变得可接近,从而允许抗体的治疗用途。研究人员现已证明,EGFR上的许多不同突变改变了受体的形状,使mAb806能够检测到这个“隐藏”区域。

【8】Nat Commun:诸如苹果和茶叶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或能保护机体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发生

doi:10.1038/s41467-019-11622-x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迪斯科文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苹果和茶叶)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尤其是对于吸烟者和重度饮酒者。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3年间评估了53048名丹麦人的饮食状况,他们发现,习惯性摄入适量或大量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食物(植物性食物和饮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人群或许并不太会因癌症或心脏病而死亡。研究者Nicola Bondonno博士说道,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食物的人群死亡风险较低,对于那些因吸烟及每天饮用两种以上标准酒精饮料而患慢性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而言,这种保护性效应似乎是最强的。

【9】JEM:首次直观地观察到CAR-T细胞抵御血液癌症的过程

doi:10.1084/jem.20182375

当癌症从机体免疫系统中逃逸时,我们的防御系统就会变得无能为力无法有效抵御癌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或许就能展现出一种潜在的免疫疗法,其能有效应对肿瘤,但某些患者疾病的复发往往给当前的疗法提出了巨大挑战,近日,来自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CAR T细胞的精确功能,或能优化未来癌症的治疗手段,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

抵御癌症的其中一种策略基于对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进行修饰来使其能够识别肿瘤细胞所表达的CD19靶点分子,从而就能有效清除癌细胞,临床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这种疗法常常用来治疗成年和儿童血液癌症患者,但其中有些患者的癌症会复发,为了能够改善疗法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阐明了CAR T细胞的精细化工作机制。

【10】Nat Commun:肠道微生物组或能指挥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

doi:10.1038/s41467-019-09525-y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组和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能力之间的因果关联,文章中,研究者鉴别出了11种细菌,其能激活小鼠的机体免疫系统并减缓黑色素瘤的进展,此外研究者还阐明了一种未折叠蛋白反应(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的关键作用,UPR是一种能维持蛋白质稳态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人员在对免疫检查点疗法产生反应的黑色素瘤患者机体中常常能观察到UPR水平的下降,这或许就能揭示对病人分层的潜在标志物。

研究者Thomas Gajewski说道,免疫疗法能够延长很多癌症患者的寿命,通过研究患者对疗法产生反应和耐受的分子机制,我们就能够扩大因化疗而受益患者的数量。这项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微生物组和抗肿瘤免疫力之间的关联,同时揭示了UPR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对接受选择性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分类。

剔除树突细胞上的这种蛋白? 研究:肿瘤控制率可达近100%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癌症治疗的方法可以说是日新月益,从传统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到现在,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最新展趋势。不过,免疫疗法也有其限制条件,只有大约2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也只有40%的患者能透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控制癌症病情,所以,如何提高免疫查点抑制剂的效果,成为所有免疾疗法研究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跨国研究团队动物实验将肿瘤控制率由40% 提高到近100%

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大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及北京清华大学的3个研究团队所进行的动物实验,已联手针对这个难题寻找出可行的突破方案,大幅提高免疫治疗对肿瘤的控制率,从40%提高到近100%,增加了1.5倍。这项研究论文已在今年2月发表于《Nature》上。

什么叫对肿瘤的控制率?

在说明这项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前,HEHO君先跟大家说明一下,什么叫「对肿瘤的控制率」。一般来说,癌症病患透过治疗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肿瘤不再继续生长)以及「疾病进展」等4种程度。所谓的疾病控制率,等于「完全缓解」加上「部分缓解」,再加上「疾病稳定」。而疾病控制率100%,也就代表几乎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肿瘤都不再继续生长,甚至部分患者肿瘤还会缩小。

剔除YTHDF1 蛋白基因后再联合抗PD-L1 的治疗方式,疾病控制率达到了100%

在这项动物实验中,美国与中国大陆的研究团队修改了小鼠体内树突细胞中的遗传基因mRNA,并剔除了树突细胞中的YTHDF1蛋白,同时在小鼠身上接种了黑色素瘤和肠癌细胞。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仅使用抗PD-L1治疗,或仅剔除 YTHDF1蛋白的小鼠相比,剔除YTHDF1蛋白基因后再联合抗PD-L1的治疗方式,几乎使得小鼠的疾病控制率达到了100%。该跨国研究团队中芝哥大学的教授何川表示,将YTHDF1剔除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时,几乎控制住了所有小鼠的肿瘤。

抗原呈递细胞(APC)是协助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好帮手,当APC发现癌细胞时,就可以将针对癌细胞的抗原进行加工,然后交给T细胞,得到癌细胞的讯息并被APC激活的T细胞,才能正确地找到癌细胞并将其杀灭。而树突细胞就是抗原呈递细胞(APC)细胞中抗癌能力最强的一种单核细胞。

不过,该研究团队却发现,树突细胞中异常的m6A基因可以与YTHDF1蛋白结合,导致本来要交给T细胞的抗原却被树突细胞自己消化分解掉了。所以,研究人员尝试剔除了树突细胞中的YTHDF1蛋白基因,结果,被植入2种癌细胞的小鼠不仅肿瘤组织更小,同时存活率也更高。值得一提的是,该疗法在小鼠身上至今还没有观察到任何毒性。

研究团队认为,剔除YTHDF1蛋白基因,不仅提升了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更重要的是,为超过60%采取免疫治疗方式却疗效效果不佳的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3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