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用了,70,年的儿童退烧药,究竟如何被药监局宣布禁用了?

佚名 2024-06-06 03:29:40

用了,70,年的儿童退烧药,究竟如何被药监局宣布禁用了?

关于用药安全,我们也已经不是第一次科普了。

我国现有3500多种药品制剂,其中儿童专用仅有60多种,

而且在这60多种儿童专用药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争议的一点。

家长注意!国家药监局发文: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发热治疗的退烧药剂,柴胡注射液凭借着世界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至今已经临床应用70多年。但在昨日(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就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且在禁忌项下必须列出“儿童禁用”。

在此次说明书修订要求,药监局规定相关企业应需要增加警示语,告知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下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还需接受过过敏性抢救培训,用药后若出现过敏反应又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即时救治。

另外,过敏者以及有过严重不良反应的病史者、儿童禁用本品又或者其成分含有柴胡辅料的药品。患者在使用该处方药时,还应严格遵守药品,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明星药”柴胡注射液,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健康隐患?

作为最为普遍使用过的“退烧针”,柴胡注射液一直都被不少医学人员所质疑。用中药注射剂也缺乏权威的临床数据,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都发生过不良反应。

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且未知成分较多,因此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也难以确定和统一,再加上这种不良反应还会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都受到损伤。

如之前所报道的香丹注射,由于无法确定一种中药注射剂是否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这款香丹注射的不良反应就已经达到十几种。

再加上中药注射剂的监管不完善,质量标准不统一,因此不同厂家和批次的不良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此次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福还是祸?

对比口服用药方式,注射是相对不安全的给药途径,而且还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注射剂的技术以及质量标准也都需要严格把控。国际医学界对注射剂制定标准,例如成分清晰、药品纯净度高以及疗效有充足证据,毒副作用较为明确等。

中药注射剂的理论虽来自于中医理论,但传统中医从未有注射的概念,也从未有用药品直接注入人体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用中医理论根本就无法解释药物注射的机理。

简单而言,这类中国独有的药品既不符合传统中医的理论和经验,也违法了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

除了缺乏可靠的疗效证据,中药注射剂也存在车成分复杂和位置的问题。部分有害中药成分若通过口服进入人体,人体肠胃可以起到屏障保护作用,将有害成分经过肠道排除体外,相对较为安全。

但通过注射的方式,其有害成分会直接进入到人体甚至血液循环,那么往往会引发过敏反应,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另外,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也较为简单粗糙,大部分都还在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水煎醇沉法。注射剂的残留杂质、较大较多的颗粒物,都会导致中药注射剂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会引发如肉芽肿、炎症、微血管阻塞等局部栓塞性损伤和坏死。

中药注射剂,是对中医的继承发展还是颠倒抹黑?

从2010年发布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成药不良反应排名前20位的不良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就占了17个。像清开灵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参麦注射剂更是达排名前三名。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两种不同体系的概念,

中药注射剂本意是想对中药的宽容和保护,

但若是缺乏科学理论以及违反科学原则,那也只是给中医抹黑罢了。

不明物质以及有害物质直接注入人体,跟中医、西医以及现代医学的原则完全南辕北辙。

无论是药品也好,还是其他也罢,

任何行业利益以及文化价值都不能高过于民众健康!

注意!这种退烧药美国已禁用 40 年,你还在吃吗?

退烧神药安乃近要尽量避免使用。

最近,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的“退烧神药”——“安乃近”,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据介绍,这种药被30多个国家拉进黑名单,原因是该药副作用发生概率高,二则副作用反应大,严重的可休克、致死。

消息一出,引起众多网友的恐慌。那么,这种药到底还能不能用?事实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安乃近是一种什么药?

安乃近是1920年由德国HoechstAG公司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属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1922年上市后,在世界各国作为非处方“退烧神药”风靡一时,广泛使用了半个世纪。

安乃近被应用在哪些方面?

1922年至1934年,“安乃近的前身”——氨基比林,作为一种新型的解热镇痛药物流行于欧洲、美国,被人们用于退热、止痛。但是人们陆续发现服用此药的病人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如导致末梢血中白细胞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并引发感染。

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本病,欧洲死亡200余人。氨基比林作为单方制剂已在1982年被中国卫生部门宣布淘汰。目前,在欧美市场主要为兽用。

安乃近现在的使用现状?

美国禁用40年,30多个国家列入黑名单:1974年瑞典撤销了安乃近的上市许可。1977年,美国正式禁用安乃近,并将该药品从美国市场上撤出,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被叫停。随后,澳大利亚、日本、伊朗等先后已有30多个国家明令禁用或限用安乃近。

对于“安乃近”巨大的副作用案例,我国于1982年发布了《关于公布淘汰127种药品的通知》淘汰了“复方安乃近片剂”。《中国循证儿科》学术期刊2008年的指南,明确指出“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不推荐应用”。

安乃近有哪些副作用? ? ??

1.对血液系统影响:较长时间使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1.1%,急性起病,重者有致命危险,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有红肿、疼痛,数天后才消退;有的患者呈毒血症症状,皮下出血点,或有紫黑色脓液,常需数月后痊愈。

3.对肝肾功能影响:可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有的可能出现急性肝肾衰竭,危及生命。

4.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或药热、荨麻疹、严重者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导致死亡。个别病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儿童应如何科学退烧?

1、高热易引起小儿惊厥,当家长发现孩子发热时应予以重视,体温持续不退应积极就诊,一般在超过38.5℃的体温才开始用药。

2、1、0-3岁以内的婴幼儿体温超过38.5℃,3岁以上的儿童体温超过38℃,可同时采用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疗法。

3、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儿童推荐、副作用小的退烧药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3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可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宝宝。

4、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物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疗效。忌长期服用退烧药,一般疗程不超过一周。不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5、在发热期间出汗增多,机体水分消耗增加,家长应给孩子多喝开水,有利于药物吸收和排泄。

6、饮食的选择可遵循由稀到干和清淡的原则。

儿童与成人用药,只是剂量不同吗?

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肯定不单单是剂量上的区别,最主要还有药物剂型的区别,种类的区别。

我们看到不少药物的说明书上会写着儿童禁用,或者婴幼儿禁用,孕期禁用等。所以这些药大人可以用但是孩子和孕期不可以用。

比如16年的时候食药监局发出一个公告:菌桅黄注射液婴幼儿和孕期禁用,但是成人还是可以用的。但是同样的的药物,菌桅黄颗粒(也就是口服用的药物)婴幼儿还是可以用的。所以菌桅黄最主要是注射液这种剂型婴幼儿是不可以用了,而成人是都可以用。

还是前几天药品监督局发布的公告,柴胡注射液也变成了儿童禁用了,而这个药儿童用来退烧已经用了好几十年了。但发现副作用不了,所以现在注射液不可以用了,但是柴胡口服液或者是颗粒还是可以用的。所以这也是对应的注射液儿童不可以用。

所以一般建议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吊水,主是要吊水的药物是直达血液,药效快同时如果出现副作用也很快就体现出来。所以大多时候注射液会比一般的药物更严格。

而还有一些药只用于成人,而不能用于孩子。比如一些四环素类的抗生素会导致孩子牙齿变色,牙齿和骨发育受影响。还有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类对骨骼有不良影响。以及安乃近,阿司匹林类退烧药等等。

所以肯定不可以说大人的症状和小孩一样就直接把大人的药物减半或者减一大半给小孩吃,这样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比如药物性耳聋,四环素牙等后遗症。

所以儿童用药,药物类型,药物剂型,药物剂量,药物用法等和大人都大不相同。带孩子去医生看病也建议看专门的儿科会更专业。

我是吴丽波,育儿咨询师,母婴培训师,育儿路上和你相伴。

药不能随便乱吃,哪些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

孩子发烧了,爸爸妈妈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烦气躁,坐立难安。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看着平时活泼乱跳、爱说爱笑的小人儿突然蔫了,谁都会担心,尤其是新手父母,更是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当孩子发烧时,很多父母会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退烧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发烧是感冒的一种症状,是应对身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烧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还能提高抵抗力,清除体内病毒。如果孩子一发烧就吃退烧药的话,会减弱其对抗疾病的能力,甚至可能掩盖孩子的真实病情,延误治疗良机。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可以先考虑物理降温。1. 保持合适的室温。合适的室温是24℃-26℃。冬天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适当调高室温;夏天的时候,可以把温度降低一些。

2. 少穿点衣服。发烧时,身体的热量肯定比平时高,要想让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就不能给宝宝穿得太厚。所以,应该调节合适的室温,给宝宝少穿点衣服。

3. 盖薄被子。同样的道理,被子太厚也不利于热量散发,使得体温更难降下来。所以,可以提高室温,适当减轻被子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可能会畏寒怕冷,家长们要适当给孩子多穿些衣服。总之,掌握“冷保暖、热脱衣”的原则就可以了。

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不要用捂汗退烧、酒精退烧等方法。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捂汗可能导致热量蓄积,体温升高,1岁以内的宝宝,可能会有缺氧、脱水、抽搐、昏迷甚至窒息的危险;酒精挥发快,大面积擦拭身体,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寒颤,并且,婴儿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透过皮肤被身体吸收,引发酒精中毒。

据报道,深圳一名家长用白酒给9个月大男婴擦身退烧,导致其心跳、呼吸骤停,命悬一线。医生初步认定为急性酒精中毒,引发了心功能不全、休克和脑水肿,病情极其危急。经过一系列积极抢救,才使孩子转危为安。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或者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哭闹、厌食、睡眠不佳、呕吐、腹泻、没有精神等表现,可以喂点退烧药,必要时及时就医。注意,退烧药的选择要谨慎,下面这些退烧药一定不要用,即使医生给开也要说“不”。

1. 安乃近

安乃近是一款比较老的解热镇痛药,曾经风靡一时,几乎已经成为“神药”。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其副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主要包括皮肤损害、胃肠损害、全身性损害、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和其他损害,有引起暴发性紫癜并导致死亡的报道。正是因为这些副作用,安乃近已经很多国家禁用。

在今年的3月17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公告,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安乃近片虽然没有被禁用,但是修改了药品说明书,仅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目前,该药不作为退烧首选用药,仅在病情加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2.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等功效,曾经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烧药。但是,自1999年起,尼美舒利引起的肝损害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在201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尼美舒利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报道称,尼美舒利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不当所致。尽管它是处方药,但是很多药店随意销售,家长存在用药过量、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尽管如此,在2011年5月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对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其中就包括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

3. 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液,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引起的发烧,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2018年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改说明书,在【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为什么不让儿童用呢?就是因为它的不良反应。公告明确表明,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增加8种,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用药部位等。

就这样,柴胡注射液被打入了“冷宫”。

4. 阿司匹林、赖氨匹林

阿司匹林和赖氨匹林的作用相似,既能解热镇痛,也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虽然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显著,但是多用于成人,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于儿童,因为12岁以下儿童应用该类药物可能出现瑞士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急性脑病、肝功障碍为主要表现,死亡率高。

除了上述这些药物外,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退烧药,也尽量不要给孩子用。

儿童退烧药,这两种最适合!黄大夫用了大量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了不推荐儿童用的退烧药,那么,哪些退烧药是儿童可以用的呢?目前,国际上推荐的儿童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种: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

1. 布洛芬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6-8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mg/kg,最大剂量为40mg/kg。

注意事项:布洛芬作为退烧药时仅限于短期使用,不推荐连用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4次;不要与酮洛芬等药物联用;不提倡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尽量不用给儿童服用成人布洛芬;不要超量使用。

2. 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4-6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15mg/kg,最大剂量为90mg/kg。

注意事项: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5次;不提倡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不要超量服用。

另外,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都有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如果您对复方制剂的成分不了解,最好选择单一制剂,以免复方成分影响孩子的健康。

选择布洛芬还是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较轻微。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如胃胀、恶心、呕吐等,与食物同服可减轻肠胃刺激;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皮疹、荨麻疹等。对于大多数的儿童来说,这两种退烧药都是可以放心服用的。当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3-6个月的儿童、肝功能异常、有胃肠不适的儿童,优选乙酰氨基酚。

总之,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科学应对。如果您的孩子不满3个月,出现发烧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尼美舒利颗粒 现在还能用吗?

说夺命,有些言重了。
其不良反应是在长期大量应用后发生的。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Ⅱ,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尼美舒利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解热镇痛作用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上,相关医学人员提醒,在儿童发热用药的选择上需慎用尼美舒利,该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
2011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所以说婴幼儿还是不能用的。婴幼儿退热,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推荐扑热息痛)。
大人用不要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9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