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妇尿频的原因
尿频是准妈妈最容易产生的症状和困扰,这主要是因为逐渐增大的子宫和胎头挤压到膀胱,让准妈妈产生尿意,进而发展为尿频。
膀胱位于子宫的前方,怀孕3个月时,子宫增大,从骨盆腔出来,可以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到增大的子宫,此时,增大的子宫可以刺激前方的膀胱,出现尿频症状。到了中期后,子宫在腹腔内慢慢增大,对膀胱的刺激症状随之减轻。在妊娠28周以后,正常时均可出现不规律的子宫收缩(子宫发硬),但是,一般没有症状;一旦宫缩刺激膀胱,可以出现尿频的症状。如果未达足月,宫缩很频繁,应该及时就医,防止早产的发生。
进入怀孕后期,约38周左右,胎头下降入骨盆,又可以压迫膀胱,出现尿频症状。白天,准妈妈站立坐位,增大的子宫压迫腹腔内的大血管,使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肾血流减少,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卧床,减轻了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了肾血流量,夜尿增加,这是孕育宝宝的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多渴、多饮、多尿“三多症状”伴体重不增长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妊娠糖尿病的可能。
另外,尿频也有能是有以下病因,比如: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非炎症刺激;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如尿频并带有尿急、尿痛,一定要及时就医。
二、孕妇尿频有何症状
1.小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小便次数明显超过孕前正常情况,夜晚小便达到2次或以上,小便间隔时间短,可能在两小时以内。
2.小便过程中不存在尿急、尿痛、灼热、尿不尽、腰痛等感觉。
3.尿液色泽正常,无混浊不清、血尿症状。
宝宝出生后,尿频现象会很快得到改善。但产后初期,尿频现象不会立刻消失,此时产妇小便的次数和尿量可能还会多于怀孕时,原因是怀孕期间女性身体产生的一些液体和废弃物滞留在身体内,产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排出。几天以后,产妇的排尿就会恢复到孕前的正常状态了。这属于正常现象,妈妈无需担心,也不必额外治疗。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孕妇在小便时感到尿痛或有灼热感伴有尿急、尿不尽、发热、腰痛等现象,又或者是特别想尿,但尿量特别少,甚至出现尿液浑浊或带血等症状。此时,妈妈们就要怀疑是否为尿路感染了。这种病症在孕妇中还是十分常见的,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引发肾炎、早产等不良后果,还有可能两者同时发生。
主要症状如下,妈妈们注意区分:
1.小便次数增加,明显超过孕前正常次数,夜间次数也明显增多。
2.尿频同时出现尿急、尿痛、尿不尽、灼热、腰痛等现象。
3.尿液浑浊不清,尿液伴血。
4.出现口渴、贪饮、尿多等现象。
三、孕期尿频怎么办
尿频是孕晚期妇女的共同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或胎头入盆后压迫膀胱所致,如不伴有尿痛及烧灼感即不必担心。若是尿频、尿痛甚至有血尿,有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怎样应对孕期尿频
1.常做缩肛运动
这样可以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也可做骨盆放松练习,这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即四肢跪下呈爬行动作,背部伸直,收缩臀部肌肉,将骨盆推向腹部。并弓起背,持续几秒钟后放松。但要量力而行。
2.适量补充水分
准妈妈要缓解孕期频尿现象,可从日常生活和饮水量改变做起。也就是说,平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时,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厕所,尽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发炎或细菌感染。
3.睡觉时采取侧卧式
孕妈妈在孕期休息时要注意采用侧卧式,避免仰卧。侧卧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轻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力度,还能预防肾盂、输尿管积存尿液而发生感染。此外,孕妈妈在孕期还要注意保证清洁的卫生,注意清洗外阴部位,以免造成细菌的感染,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4.及时就医
若于解尿时有疼痛感,或尿急得无法忍受时,很有可能是因为膀胱发炎或感染细菌,此时一定要赶紧就医。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常可使病情加重或造成迁延不愈,影响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四、孕妇尿频对胎儿有影响吗
怀孕期间尿频现象产生时,不伴随尿痛、尿不尽、腰痛,同时尿液清,尿液不带血,尿检无异常,此刻就不用担心,也无需治疗,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但如果产生尿痛、尿不尽、腰痛、尿液浑浊带血,有灼热感,此时准妈妈就需要到医院检查,如若不治疗可能导致肾炎,早产等不良后果。
正常的尿频现象不会对胎儿有任何影响,而病理性尿频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后果,孕妈妈需密切注意加以区分,并且及时治疗。
尿频会不会导致尿失禁
怀孕期间可能会产生尿频、尿失禁现象,子宫在怀孕期间变大,导致盆腔内器官位置变化,膀胱压力变大而容量变小,有些孕妇稍一用力尿液就会顺着尿道流出。所以,孕期尿频严重的准妈妈可以适时使用卫生护垫,以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卫生护垫期间准妈妈一定要经常更换护垫,以免滋生细菌,造成感染。当然,尿失禁现象也是可以避免的,平时适量喝水,少吃利尿食物,多做缩肛运动,都对预防尿频有一定帮助。
孕妇尿频是妊娠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本文将为您介绍孕妇尿频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孕早期尿频
孕早期因为孕妇激素水平改变而导致盆腔充血,同时子宫体逐渐增大,压迫膀胱,使膀胱存尿量较平时少,发生尿频。
?孕中期尿频
到了孕期的第4个月,由于子宫出了骨盆腔进入腹腔中,对膀胱的压迫有所缓解,一部分孕妇会感到尿频症状减轻。
?孕末期尿频
进入孕末期接近临产前,因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腔,使得子宫再次重回骨盆腔内,进一步压迫膀胱,尿频的症状就又变得较明显,甚至有时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适量补充水分
平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不要过量或大量喝水。在临睡前1-2小时内不喝水,可减少夜晚去卫生间的频率。
?及时上厕所
外出时,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厕所,尽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发炎或细菌感染。
?异常现象及时就医
如果孕妇除了尿频以外,在小便时出现尿道口刺痛或小腹疼痛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分娩后尿频终止
通常在分娩几天后尿频现象会终止。
怀孕初期,孕妈妈们会经历各种新奇的症状。恶心呕吐、容易疲劳,甚至尿频,这些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许多孕妈妈在初期都有尿频的困扰,有时甚至因此发现怀孕的迹象。虽然尿频在大多数时间只会轻微影响生活,但在怀孕初期和晚期,这一症状较为明显。
?孕期尿频的科学原因
尿频是孕妇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是增大的子宫在前倾时压迫了膀胱。虽然这一症状在妊娠12周后自然会消失,但在孕期初期和晚期,尿频较为明显。
?夜间尿频如何减少
为了减少夜间尿频,孕妈妈们在临睡前1-2小时内尽量少饮水。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完全控制尿频,但这一方法可以缓解夜间频次。
?注意异常症状
尿频时若伴随疼痛或烧灼感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