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十个拳头原则平衡膳食,冠心病患者请牢记(冠心病患者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妙手生春 2024-06-05 01:04:44

十个拳头原则平衡膳食,冠心病患者请牢记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美的一项中国冠心病发病预测数据显示,如果仅考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加的因素,2010-2030年中国35-84岁人群中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数增加将大于50%。那么冠心病患者该如何做好日常的饮食保健?

“十个拳头”的饮食原则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它的发病、治疗、病情控制、康复等都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而心脏病死亡与饮食密切相关,美国波士顿的营养学者曾分析了2012年心脏病死亡率和相关食品的关系。他们发现,与心血管死亡因素相关的饮食有高钠、较低的坚果种子、高加工肉类、低海鲜Ω-3 脂肪酸、低蔬菜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量、高含糖饮料。2002-2012年之间,美国人口每年心血管死亡下降26.5%。与下降相关的因素是增加不饱和脂肪、坚果/种子,和不喝含糖饮料。导致心血管死亡率增幅最大的是增加未加工的红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高键提出,冠心病患者要管住嘴,饮食应遵循“十个拳头”的原则。

一个拳头的动物性食物,其中1/2个拳头的鱼虾,1个鸡蛋,两指宽的禽畜肉约2块。

如果合并高血脂或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那每天只能吃半个蛋黄,高血脂的人最好吃白煮蛋或鸡蛋羹,而不要吃煎蛋和炒蛋,禽畜类的话尽量选鸡鸭肉。

两个拳头的主食,一个拳头是粗粮,一个拳头是白米白面。

三个拳头的水果,最好是三种不同的。

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山楂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心肌缺血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有较强地降血脂作用。此外,葡萄、鲜枣、柑、橘等水果被称为会消灭“体内脂肪”的水果,能帮助减少人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不过,专家提醒,如果冠心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则应适当限制水果的摄入。

四个拳头的蔬菜,总量不少于1斤,种类要尽量丰富,多吃绿叶菜。

蔬菜水果中含大量的光化学营养物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每日摄入400-500g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增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摄入量可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多吃一些绿叶类蔬菜。此外含有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于降低胆固醇,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也是十分有效的。

增加钾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钾与血压升高呈负相关,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钾的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水果,故冠心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膳食中钾及纤维素的摄入量。膳食中钾的摄入量应与钠相等,即钠/钾比例为1:1。多吃蔬菜水果或应用高钾低钠的盐可提高钾的摄入量。

在此基础上,每天再喝一杯牛奶,适量吃些豆制品或喝豆浆。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缺钙可以加重高钠引起的血压升高。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常吃奶类,但以脱脂奶为宜。

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精氨酸等,增加大豆制品摄入量可对血脂产生有利影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每天摄入25g以上大豆蛋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此外,烹调油每天不超过25克,即2勺半。男女根据自己拳头决定多吃还是少吃。

很多朋友认为自己一直吃的很清淡,但体重却始终没有降下去,血压血脂也没任何改善。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可以把一天所有摄入的食物都用手机拍下来,包括零食,如几颗瓜子、一块糖、喝了几杯水、有没有喝饮料等。最后把一天的照片做一个对比,这样你就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究竟吃的是多还是少了。

冠心病患者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1)冠心病者宜食松子。松子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据科学测定,松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每百克松子能产生678kcal 热量。

西医学认为,松子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冠心病者宜食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核桃油,对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极为有利。核桃仁封存于硬壳中,不见光线,空气也不流通,保持了核桃油不被紫外线照射和空气的氧化的破坏,有利于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 不受损失,而维生素E 有益于防治冠心病。

(3)冠心病者宜多食鱼。鱼类特别是海鱼,肉嫩味鲜,易于消化,其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牛、羊等畜肉。鱼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氯基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 和矿物质钙、磷、铁等。鱼肉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多链不饱和脂肪酸,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减少动脉血栓形成和心肌缺血。这种特殊物质在一般肉类中含量很少,在鱼油中含量却极其丰富。日本人喜欢吃鱼,男女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我国医学工作者调查也证实,在舟山群岛的渔民中,很少有冠心病发生。海藻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有效地降低血脂,防止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多方面起到预防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作用。因此,常吃海藻类海洋植物,对冠心病的预防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宜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任何引起心脏负担增加的因素均应避免,就饮食而言,营养不宜过多,进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发病初期,要少食多餐,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要以流质为主,不能过热过冷,过热过冷食物的刺激均可增加心脏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肉、水果等。

②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保证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忌食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忌食高脂肪食物,进食高脂肪食物会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③注意低盐饮食。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食盐过多,可升高血压,另外,食盐过多,易引起过多的水积于体内,增加心脏负担。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 ~ 2 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 ~ 7 次,每次100 ~ 150ml。若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

(5)冠心病者可以吃鸡蛋。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个鸡蛋约含蛋白质5 ~ 6g,且绝大部分是白蛋白,同时还含有5 ~ 6g 脂肪,30mg 钙,1.5mg 铁,72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 及维生素B 等。但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较多,每个鸡蛋黄约含300mg 胆固醇,相当于成年人一天胆固醇的需要量。由此,普遍认为冠心病者吃鸡蛋会加重冠心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还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使胆固醇酯化使之变得稳定而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美国的营养学家给动脉硬化者服卵磷脂治疗,3 个月内患者的胆固醇显著下降。冠心病者是可以吃鸡蛋的,但量不宜多,以每天1 个为好。但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由于其胆固醇代谢障碍,对外源性胆固醇的耐受力较差,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亦可采用吃蛋白不吃蛋黄的方法。

(6)冠心病者宜食牛奶。牛奶是营养佳品,除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维生素B 等。牛奶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有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心理平衡,减轻高血压。牛奶能防止动脉硬化。

动物实验证实,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清除血中过量的钠,所以能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生;其中有些蛋白还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弹性,延缓动脉硬化。牛奶能降低血胆固醇。其所含的乳清酸,能影响脂肪的代谢。还有一种耐热的化合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和胆碱,具有促进胆固醇从肠道排泄、减少其吸收的作用。所以,牛奶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对50 岁以上的人,骨钙丢失日趋严重,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好,钙对心肌还有保护作用。牛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冠心病患者应选择脱脂奶、酸奶,对维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况、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有益处。

(7)冠心病者饮食宜忌口。忌口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有的疾病讲究严格的忌口,有的疾病对忌口则不太讲究。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如有炎症的人,不能进食辛辣、雄鸡、鲤鱼、羊肉、牛肉、狗肉等温补食物,水肿及高血压患者,忌高盐食物;糖尿病忌糖类食品;冠心病者则忌高脂肪及高糖食物。冠心病对忌口要求不是很严格,不会因为偶尔一饱口福就引起冠心病发作,但暴饮暴食则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8)选择食用油宜忌。动物油中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食用会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而这正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冠心病者尽量不要吃动物油脂。植物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尽管植物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限量的食用。

因为植物油同食物一样被人体吸收后,为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热能,而热能过剩就会被转化为脂肪,蓄积在身体的皮下组织。

选择适合冠心病者食用的植物油仍有许多学问,例如菜籽油中含较高的芥子苷和芥酸。芥子苷可抑制动物生长,阻断甲状腺对碘的吸收,不同程度地使甲状腺肥大。但是这种物质可以在加热的过程中挥发出去,所以吃菜籽油时一定要热透油。芥酸这种物质可使心肌细胞中脂肪酸积聚,使心肌细胞纤维化。

花生油容易被黄曲霉素及其霉素污染,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所以有条件的话,植物油都要选择无杂质、无污染的精炼植物油。

最适合冠心病者食用的植物油是玉米胚芽油,它含有不饱和脂肪。

(9)饱餐易诱发心绞痛。许多冠心病患者在饱餐后,尤其是在脂餐后易发生心绞痛,多发生在餐后30 分钟内,称餐后心绞痛,属劳累型心绞痛的范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常见。饱餐后易发生心绞痛的原因主要如下。

①餐后人体的产热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即“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就是说饱餐后人体代谢耗氧量会大大增加,而心脏也必须加倍工作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大大增加了心脏负荷。

②饱餐后,大量血液向胃肠道分流,以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使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而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也影响了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③饱餐后,特别是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黏滞度增大,血小板易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而堵塞冠状动脉,同时血流速度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增加。

④饱餐后,可使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并且将持续1 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若伴大量饮酒,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更明显。当血压下降突然而且显著时,必将会影响冠状动脉的灌注压。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应当把餐后心绞痛作为一个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看待,它预示患者有严重冠心病。

(10)宜食用的水果。苹果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西瓜含大量的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维生素C 等。

可以清热解暑,止渴除烦,利尿消肿,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的患者。另外西瓜能降低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山楂含山楂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山楂还有较强的降血脂的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有清热润肠、解毒的功效,适合于高血压及冠心病者食用。尤其对便秘患者更为适用,从而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猕猴桃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其他水果,如葡萄、鲜枣、柑、橘等水果被称为会消灭“体内脂肪”

的水果,多吃能帮助人体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11)烹调宜忌。冠心病者的膳食特点是低盐、低脂肪、低热量。

低盐每顿饭不超过1g,就像花生豆太小,低脂肪包括食物中脂肪及烹饪用油不超过30g。既不能多用盐,又不能多用油,怎样将菜炒的有滋有味呢?

用油建议如下。

①夏季多吃凉拌蔬菜、凉拌豆制品,放少许香油即可。冬季多吃水煮菜。

②吃炒菜时,少放油,以菜炒熟出锅后盘子上不见油腥为宜,再调少许香油以增加口感。

③炒菜时油温不宜过高。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经加热后,产生的聚合物,可造成肝脏功能、生殖功能损害,还具有致癌作用。

为此,尽量不吃油炸食品,不要用炸过食物的油炒菜,有百害而无一益。

④炒菜时宜选用瘦肉,平常的做法需用很多油才能煎炒熟。现在可以向习惯挑战,改变一下方法,先将瘦肉煮熟切丝、切片待用,需时同蔬菜一起下锅炒,味道也不错。

少吃盐建议如下。

①调菜时以酸味为主,加醋就可以不放盐或少放盐,因为很多食物本身含钠,对于必须限钠者,饮食中不应放盐。醋对冠心病者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降脂。

②为了提高盐的作用,菜炒熟后装盘前撒盐。

(12)常食海产品。居住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以猎渔为生,他们摄入大量海鱼,其冠心病是世界上最低的地区之一,几乎未见糖尿病。我国冠心病普查资料显示,舟山群岛渔民冠心痛的发病率在全国最低。这些资料表明,海产品能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发生。

因为鱼类的最大特点是碳链很长,不饱和的程度很高,这是陆地动物和植物所不可比拟的。脂肪酸的碳链越长,不饱和程度越高,降低胆固醇作用越显著。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凝固性,抗血小板凝集。另外,海洋动物,如牡蛎、鳞鱼会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血管通透性,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冠心病者来说,食用海产品是十分有益的。

(13)冠心病者不宜多吃糖。体内糖类物质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人体所需热量的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冠心病者应该控制在每天主食不超过500g,即要减少糖的摄入。

人们从正常的饮食中,每天可以获得足够的糖来供给人体所需,如主食吃得过多超过人体的需要量,就会发胖。摄入过高的糖,如正餐之外过多的吃甜食、糖果、点心、巧克力、饮料等,就会大大超过人体需要,多余的糖便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起来,久而久之则会使体重增加,血压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而且食糖过多可使血中三酰甘油上升,造成高脂血症。而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都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冠心病者要减少糖摄入,这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14)宜食蜂蜜。蜂蜜属温性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还有少量的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含氮化合物、有机酸及铁、锰等微量元素。蜂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是润肠、通便的良药。

冠心病者常食蜂蜜能治疗便秘,使大便通畅,这样能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蜂蜜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

治疗便秘时可早晚取蜂蜜少许,用温开水冲服饮用,也可做成“蜂蜜决明汤”。方法是:取决明子60 ~ 90g,加水160ml,煮40 分钟,然后滤出,加等量蜂蜜即成,1 日内分数次服完。因为冠心病者不宜多吃糖,所以喜爱甜食的患者可用蜂蜜替代糖。

(15)宜食的蔬菜。蔬菜中含有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这些物质不仅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同时在防治疾病中也有重要价值。尤其食物纤维可增加肠蠕动,预防大便秘结,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①海藻类:海带、紫菜等,海中植物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有良好的作用。

②香菇、木耳:含有大量维生素及有利于身体的微量元素。香菇中含有一种诱发剂,可以使人体产生干扰素,有提高身体对肿瘤的抵抗力作用;另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胆固醇过高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急、慢性肾炎、糖尿病患者,无疑是食物疗法的佳品。

③芹菜、芫荽:这两种菜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尤其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患者更为合适。

④葱、生姜、大蒜:这类调味品具有多种挥发油、纤维等,具有明显的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作用,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的发生。

(16)宜食大蒜和洋葱。对于冠心病而言多食大蒜、洋葱大有益处。大蒜、洋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都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大蒜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吃大蒜和洋葱都可以使血清胆固醇明显减少,全血凝集时间明显延长。而且,大蒜和洋葱里的精油能使机体内前列腺素升高,而前列腺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生吃大蒜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比吃同等量的熟大蒜作用明显。对于食用大蒜后产生的气味,可以嚼少许茶叶或吃口香糖的方法解除。

(17) 预防冠心病宜常吃花生。因为花生内含有可预防冠心病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有效率为12%~ 15%。以血液中胆固醇的标准含量60 ~ 220mg 而言,吃花生可降低20 ~ 40mg。其理论是,花生中纤维组织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然后膨胀的胶状体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这些物质经过小肠时,会与胆汁接触,吸收小肠内的胆固醇,从而使胆固醇降低。

此外,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壁的数量降低,使血管保持软化,血液流通顺畅,使患冠心病的机会减少。建议最好每天吃12 ~ 20 粒香脆的花生,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有防病健身之效。

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有植物油、谷物胚芽、豆类、南瓜、红薯、蔬菜、蛋黄等。人体吸收维生素E,能更好地保护心脏。

(18)宜少吃多餐、忌高热量饮食。冠心病者吃饭不要过饱,特别是对于那些饭后最容易发生心绞痛者来说就更应当绝对避免吃饭过饱。那么怎样解决才好呢,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比如,每天可吃五顿饭(晨起6 点、上午10 点、中午12 点、下午3 点、晚上6 点),晚饭应尽量少吃些,如果吃得太饱,胃里食物过多,不但妨碍睡眠,而且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引起心绞痛发作。

如果您属于肥胖体型,得了冠心病最好用低热量饮食。减少饮食热量,就可使体重逐渐减少。据报道,热量的消耗比摄入每增加6.8kcal,体重就减少1g。开始限制热量时可能有些饥饿感,体重下降后,反而会感到舒适轻快。限制热量的同时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但少吃动物油脂。推荐多吃豆制品及鱼类。在水产品中,鱼子、贝类及少数鱼含胆固醇较多,应予以注意。此外蛋清、脱脂奶、去脂的熟牛肉、瘦猪肉、鸡肉等都可以吃。

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建议:您好, 冠心病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病,但冠心病患者如果了解冠心病患者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严格按照冠心病饮食注意事项所罗列的方法调节饮食起居,冠心病患者一样可以带病延年。   (1) 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 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3) 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 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5) 要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标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体重2克的标准吃生洋葱,就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的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   (6)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铬丰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动物实验证明,微量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学家认为锌铜比值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如虾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当增加镁的摄入时,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提高人们在钙的摄入量时,也就增加镁的摄入量。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巴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蔬菜和水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猕猴桃、柑桔、柠檬和紫皮茄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   (7) 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冠心病患者要怎样制定食谱?

制定食谱按通俗的话说就是“开菜单”,即将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的全部内容做好合理的安排,将三餐内容(包括加餐)开列在菜单上,作为制备膳食的指南,也是供给合理营养的依据,一切符合营养要求的膳食计划,只有通过合理的食谱才能体现出来,为了制定出适合冠心病病人病理、生理及营养需要的食谱,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一)膳食内容须保证营养平衡:营养平衡是食谱设计的关键,所涉及的膳食内容必须使用餐者能够获得均衡营养,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况的需要。

(二)膳食应具有吸引力:食谱上所供应的食物,必须考虑其色、香、味、型和多样化。经过烹调制备,要求颜色美观,味道鲜美,而且品种和烹调方法要多种多样而不单调,能使用餐者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来促进消化液分泌,产生食欲,从而很自然地乐于进食。

(三)膳食能促进消化:编制食谱要考虑到每餐食物的搭配,既能使人有饱腹感,又可促进消化。油腻厚味难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要集中于一餐或一日,注意浓厚食品与清淡食品的搭配。还要考虑到季节性的特点,如夏日炎热出汗多,食谱内容应清淡、凉爽,冬季寒冷,菜肴可稍浓厚,并应尽量保持温热。

(四)合理安排餐次和用量:制定食谱应注意到合理的膳食制度,即合理安排一天的餐次和两餐之间的间隔、每餐的用量与质量。两餐之间的间隔不应太长,防止高度的饥饿感,同时也不宜太短,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两餐的时间间隔以5~6小时为宜。有些患者需要采用一日5~6餐,应合理安排适当用餐时间。每日用餐定时,形成条件反射,利于产生旺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各餐的用量分配,应是午餐量稍多,早餐和晚餐量较少,例如早餐占全天总热能之25%~30%,午餐占全天总热能之35%~40%,晚餐占全天总热能之25%~35%。早餐除粮食外,应再搭配点供给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或豆制品之类。午餐是营养平衡占热能比重稍多的一餐,晚餐是营养平衡而又比较清淡,油腻厚味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升高血液黏度。

(五)依据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制定食谱:食谱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身高、体重、病情、营养状态及个人饮食习惯的不同,参照食物营养成分表制定,首先明确患者1日所需食物的总热量,然后按照各种营养素所占的比例选取合适主食、副食,辅以适宜的烹调方法,配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出适合不同患者的食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