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的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主要治疗方法: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不会降低OSA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卒中和心脏病复发的危险,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
弗林德斯大学与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耗时四年多,对从7个国家纳入的2700例患有OSA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OSA疾病。其研究成果目前已发表于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弗林德斯大学的Doug McEvoy教授在8月28日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Conference)上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McEvoy教授表示他很意外没有发现CPAP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获益,但是令其备受鼓舞的是CPAP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显著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他表示:“很惊讶的是,我们没有发现CPAP的使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但研究证明对于每晚至少使用3小时CPAP治疗的患者,其打鼾、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我们了解OSA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想知道通过治疗睡眠紊乱能否帮助患者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虽然我们的研究未显示出那样的预想结果,但我们相信研究成果对于医务人员同样有着重大的价值,对于全球数千万OSA患者而言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来自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共同作者Craig Anderson教授表示,CPAP无疑有助于提高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增加心脏疾病或脑卒中的风险外,OSA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诸如嗜睡、昼间瞌睡、思维迟钝,因过度嗜睡影响人际关系等。研究证明,CPAP治疗有助于显著提高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降低OSA患者罹患心脏疾病或脑卒中的风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据悉,研究的受试者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美国、西班牙和巴西的逾80所临床研究中心。以超重、年龄较大的男性和习惯性打鼾者为主,均有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2700位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中,有1346位接受了CPAP治疗。
研究表明,有17%接受CPAP治疗及常规治疗的患者发生了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等。而仅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中只有15.4%患者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该研究同时也显示,CPAP治疗改善20%严重抑郁,降低2/3嗜睡症状,并减少了患者20%病休时间。
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
简介: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原理:
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主要类型:
1、定压型呼吸机
吸气时,呼吸机向气道泵入一定压力的气体,使肺泡膨胀,气道压力渐升,达到预定压力时,气流终止,转为呼气相。此类呼吸机的潮气量,与呼吸机预置的压力、吸气时间、流速等有关。如流速低,吸气时间短,预定压力低,潮气量则小,反之则潮气量增大。若肺顺应性下降或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阻力增加均可使潮气量下降。
此类呼吸机的缺点是气道压力增加时,潮气量得不到保障,优点是气道有漏气时,它也必须保持一定压力,也能维持适当通气,简言之,此类呼吸机保压力不保容量。
2、定容型呼吸机
呼吸机将固定的容积气体泵入病人气道及肺部,产生吸气呼气的动作。此类呼吸机的优点是在安全压力范围内,密闭的气道状态下能保证一定的潮气量。缺点是气道漏气无法补偿,气道压力过大同样可发生通气不足。简言之,此类呼吸机保容量不保压力。
3、定时型呼吸机
为定时、限压恒流型呼吸机,呼吸机产生气流,进入气道达到预定时间,吸气停止,产生呼气。在呼气相,气道内仍有低压力气流通过。其吸气时间、呼吸频率、吸/呼比值、吸入气氧浓度可以调节。
以上分型是基于吸气相与呼气相转换而分类的。亦有按控制方式(电动、气动)、用途分类。还有一类为高频通气呼吸机,其特点是高呼吸频率,低潮气量,非密闭气路运行。
打鼾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打鼾的人,那么打鼾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结构紊乱,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打鼾。有些朋友觉得:?这很正常啊,有什么好奇怪的??但它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中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另外,打鼾的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人们打呼噜的几率变得越来越高,而打呼噜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打呼噜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一些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人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几率。
打鼾说是小事,其实不是小事。打鼾其实是一种病态,是呼吸道有问题的一种表现,俗称鼾症。但是鼾症里面,有一种比较严重的鼾症,叫做呼吸暂停综合症。我们细心的观察一下,有很大部分的人打鼾的时候突然声音很大很大,过一会就听不到声音了,但过会有开始有鼾声了。这种现象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它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人,整个睡眠中,脑是缺氧的状态。间歇性低氧是打呼噜的特征性表现,也是导致人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间歇性缺氧,与长期的慢性缺氧不同,它表现为反复短周期的氧饱和度降低,然后氧饱和度迅速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打呼噜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很多人在患了打呼噜之后都会采取忽视的态度,但是其实对于人们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严重的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最简单的治疗打呼噜的方法就是控制体重。打鼾不仅能加重高血压病情,同时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病人夜间反复发生呼吸停止和缺氧,经神经和体液因素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出现夜间及早晨血压增高。而中度以上的打鼾者,4年后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正常人的3倍。
此外,戒酒、减肥和侧睡等都对缓解睡眠呼吸暂停有一定的帮助。目前最常用而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夜间呼吸暂停消失,白天嗜睡也消失,血压逐渐变为正常,心绞痛也没有再发作。如果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睡,心绞痛和高血压可能早已控制,也可能避免植入多个支架。间歇性低氧是打呼噜的特征性表现,也是导致人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间歇性缺氧,与长期的慢性缺氧不同,它表现为反复短周期的氧饱和度降低,然后氧饱和度迅速恢复。这种机制对于打呼噜比较轻的人来说,可能有心脏保护作用,但是对于比较重的打呼噜患者来说,会导致心脏损伤的发生,比如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等。
通过以上大概的讲述你知道打鼾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8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人工授精技术是否对孩子的遗传造成影响